书城保健养生中华养生经
47464800000020

第20章 阴阳互济——房事养生(1)

节欲篇

吕洞宾说:“二八佳人体似酥,腰间藏着一把宝剑,专门斩杀纵欲的男子。”故欲不可纵。纵欲的人轻则精神委靡,骨枯发落,重则脊椎病发,过早离开人世。

养心莫善于寡欲。

语意:怡养身心的方法,没有比寡欲更好的了。

语见明代养生家万全的《养生四要·寡欲》。万全说自己曾经读《周易》,书中说卦象为泽(湖)上有水的叫节卦。节卦提醒人们要节制欲望,满而不溢,心中虽然有喜悦之情,但是仍担心会有危险,这样节制的现实意义就很大了。如果与此相反,卦象是水在泽(湖)之下,就象征着湖水向下逐渐渗泄,这样不知节制,湖水的干涸之时很快就会到来。所以,水在泽(湖)下,就构成了困卦。若是困于危险之中,尚有喜悦之心,这在危险之中就更加危险了。不懂得清心寡欲可以养生的人,受到了美色的诱惑,尚且不知警醒而沉溺其中,即便是古代名医在世,也治不好其病。生,是人所希望的,人所希望得到的还有比生更重要的吗?死,是人所讨厌的,人所讨厌的事中,还有比死更厉害的吗?《诗经》中讲,“士也罔极,二三其德”,就是这个道理。

《周易》中蕴藏的养生道理,是丰富而深刻的。养生家万全在这里,就引述了《周易》,说明寡欲对于养生的重要意义。在《周易》中,水泽为节卦,泽水为困卦。节卦提示人们,应当节制自己的私欲;若是反节之道,即成困卦,意味着会陷入困境。道理很容易明白,实践起来却非常难,因为吉凶只在一念之间。对于美好的事物,谁都会在心中产生喜悦之情,能节制者,即入节卦之理,不能节制者,即陷困卦之境。吕洞宾有诗说得好,“二八佳人体如酥,腰间伏剑斩愚夫。分明不见人头落,暗里教君髓骨枯”。

人至中年,肾气日衰,加之逸欲,便成虚损。

语意:人活至中年后,肾及命门之气日益衰微,加之年岁大了好逸恶劳和多淫欲,则易造成虚损而伤元气。

语见明代医学家李梴的《医学入门·保养说》。宿命论者常常认为,生死有命,年寿的长短是不可以强力追求的。但养生学家却认为,节制情欲与尽可能避免愁思、忧虑,是可以延长寿命的。人到四十岁左右,多在祈求延长寿命的方法。有人认为杜绝性欲可以延年,有人则认为长生须进食补药。综观历代养生家的观点,虽然进补不可忽视,但节性欲、少妄念对于长生至关重要。

很多人并非不知纵欲对身体不好,只是不知道应当如何节制。《梵网经》指出,从生生世世的观点来看,一切男子是我的父亲,一切女人是我的母亲,我生生世世,无不是她(他)们辛苦孕育、抚养而生的。因此,对一切男女,都必须怀着孝顺的心、慈悲的心,去保护扶持,又怎能生出邪淫的心,企图加以污辱呢?明朝时,有一学生,因为淫欲很重,常想克制却又不能,便向王龙溪先生请教。王先生说:“比如今天有人告诉你,这附近有一个很有名的美妓,你可以去找她寻乐。结果你去了之后,发现这名美妓,竟是自己家中的亲生母亲、女儿、姐妹。请问,这时你原来的一片淫心,熄灭了没有?”这个学生说:“熄灭了”。王先生接着说,“可见淫心原本是空的,只不过你自己误认为它是真的罢了。如果每一个人都能把一切女人,当做是自己的亲生母女姐妹,把一切男子,当做自己的亲生父子兄弟,那么,非但淫欲恶念不会再生,更会因此而超脱生死轮回了。”

上士别床,中士异被,服药千裹,不如独睡。

语意:上等智慧的人,男女分床而居;中等智慧的人,男女不同被而眠。服药千回,也不及远离异性。

语见南朝陶弘景的《养性延命录·御女损益篇》。陶弘景认为,美色使人眼昏,歌舞使人耳昧,甘肥厚味使人的口分辨不出真正的味道。能够节制性欲,才符合养生之道,适当地进行两性生活的人,才可以延长生命。一天应当忌讳的事情,是晚饭不要吃得太饱,若饱食而眠,会损害人一天的寿命;一月应当忌讳的事情,是晚上醉酒,若酒醉而眠,会损害人一月的寿命;一年应当忌讳的事情,是晚上不远离自己的妻子,若男女交合一次,可损害人一年的寿命;终生应当忌讳的事情,是晚上睡眠不闭口,闭口以保存真气,若睡眠开口失气,狭邪之气就会由口进入身体,从而给身体造成伤害。

古代封王封侯的官绅家中,美女数千;官至卿士的人,家养陪侍的妻妾也有几百人。这些大富大贵之人,白天以名贵的醇酒醉饮以伤其骨髓,夜晚则与娇妻美妾寻欢作乐以耗散其精血元气。每日听的是靡靡之声乐,看的是不堪入目的淫荡之物色,难怪这些人多活不到五十岁了。《寿康宝鉴白话》中说,戒淫得寿康,戒淫得吉庆,戒淫得平安,戒淫得清净,戒淫得泰祥,戒淫得光明。这既是佛教信徒所宣扬的信条,也是养生者应当信守的至理名言。天道祸淫,毫厘无爽。古今多少贪淫好色、纵情花柳的人,虽然也希望寿康吉祥,可行动上却与他们的希望背道而驰,终因为贪淫色而导致病夭凶危、灾难降身。夫妻之间若是不知节制,也同样会落得体弱多病、丧身亡家的可悲下场。

道以精为宝,施之则生人,留之则生身。

语意:养生以精液最为宝贵。房事中泄精,可以繁衍后代;将其保留在自己体内,则能增强人的体质。

语见南朝时期陶弘景的《养性延命录·御女损益篇》。保精延命是古代养生术的基本思想。陶弘景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从精、神、体等人体要素的关系入手,阐述了养护生命必须惜精、保精。他在《养性延命录·服气疗病篇》中指出,“神者精也,保精则神明,神明则长生。精者血脉之川流,守骨之灵神也。精去则骨枯,骨枯则死矣。是以为道务实其精”。这也就是说,人的神气是由精所化生,故保护精液就可使神气明旺,只有神气明旺的人才可延寿。精是血脉的源流,是守护骨髓的灵活之神。精气衰竭,骨髓则枯;骨髓枯竭,人必死去。所以,养生之道关键在于固守精气。在《养性延命录·御女损益篇》中,他说:“生身则求度在仙位,生人则功遂而身退。功遂而身退,则陷欲以为剧,何况妄施而废弃,损不觉多,故疲劳而命堕。天地有阴阳,阴阳人所贵,贵之合于道,但当慎无费”。此即是说,若欲养生,即当保精。保养并积蓄之,意在长寿。若用它来繁育后代,育人的目的达到了,但自己的身体健康也会随之衰退;若是过分地施泄,不知珍惜,认为这样精气亏损得不多,则最终会陷入疲惫不堪的状态而使生命消亡。天地间存有阴阳之气,男女间的性生活是值得人们重视的。重要的是,要符合养生规律,也就是应当谨慎,不要过分纵欲。

古人把男精视为生命的根本,故珍惜它,即是珍爱生命。

阴平阳秘,我体长春。

语意:人的阴阳气血是身体的元神所系,只有经常做到阴阳平和、气血充盛,始可能使青春久驻。意谓节欲可以养生。

语见元代朱震亨的《格致余论》。朱震亨指出,人生活于天地之间,也受着天地间万物的影响。依照自然的法则,阴血偏盛成女,阳精偏盛成男,男女结合为夫妇,则可以生儿育女。当男女双方均值体质健壮、血气方刚之年,各方面已趋成熟,则婚嫁性事才正是时候。但有的人不了解这些道理,常纵情性欲以损其身,有的唯恐性能力不够,还以燥毒的药物为补而反得其害。血气是宝贵的,应加爱惜。不要把生养我们的东西,反因纵欲而被我们伤损了。妇女沉溺于色欲,其欲念将过多,夫妇间能相敬如宾,家庭才能和睦;男子如沉溺于色欲,则家庭自将毁灭,既有损自己的德行,身体也必憔悴多病。只有疏远闺房纵欲之乐,收敛性欲,再加上适当的饮食营养,才可使身体安健,疾病不生。

朱震亨的主张是合乎科学的:他强调男女结婚生育,必须在成年后体质健壮时才可以。而且,还需经常保持阴阳气血平调和充盛,切忌纵欲恣性,否则既损身又毁家。从养生学和社会学的角度来看,朱震亨提出对纵欲的劝诫是有远见的。他所建议的远房帷、收放心、美饮食等综合防治对策,远比单纯的远房帷要强得多。

奸淫所以使人不寿者,非是鬼神所为也。

语意:男女之间的淫乱行为使人不能长寿,并不是鬼神所控制的。

语见南朝陶弘景的《养性延命录·御女损益篇》。此篇记载,传说中的彭祖曾指出,“直由用意俗猥,精动欲泄,务副彼心,竭力无厌,不以相生,反以相害,或惊狂消渴,或癫痴恶疮,为失精之故。但施泻导引,以补其处,不尔,血脉髓脑日损,风湿犯之,则生疾病,由俗人不知补泻之宜故也”。此即是说,由于世人用庸俗而下流的欲念,使精气在纵欲中丧失,只想一定要达到他纵欲为快的心愿。竭尽气力而不知满足的人,不知道运用男女交合之道而得以长生,反而用纵欲泄精,使身体受到损害。致使有的人惊厥疯狂,有的人患了消渴症,有的人精神痴呆,有的人却长了恶疮,这都是精气亏损造成的。只有在泄精之后,采用引导之术,补其亏损,才能恢复精气的正常。如果不是这样,就会导致血脉髓脑的进一步亏损,再加上风寒湿暑的侵袭,从而使身体出现病症。所有这些,都是一般人不懂得补泄应当适中的缘故。

《黄帝内经》认为,“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皮肤坚而毛发长”。此即是说,人初开始有生命时,先生成精气,精成后即生出脑髓,骨骼为支干,经脉输送营养血分,筋韧刚强,肌肉为身躯护墙,皮肤坚实、毛发生长。然而,人的精元之气是有限的,而欲望却是无穷的。频繁的纵欲行为,可使精气耗竭。所以,善养生的人,应谨遵孔夫子的戒色之劝而不纵欲,到老年时更宜心神清静,远避性欲,这样才能使身心健康而长寿。

皓齿娥眉,是吾勾牒;伐性斧斤,永宜简节。

语意:美女是勾命之鬼,淫欲是坏命之斧,任何时候都应当节制欲望。

语见明代养生家孙文胤的《丹台玉案·远色诀》。孙文胤认为,蜡烛尽了,就不能再发光;不停地从井里打水,井水就会干枯。万事万物的规律本来就是如此,美色对于生命的伤害也不例外。

古代的王公贵族多短命,究其原因,主要是威严显赫的社会地位养成了他们骄奢淫逸的生活作风。汉代辞赋家枚乘在《七发》中分析了楚太子的病根时曾说:“纵耳目之欲,恣支体之安者,伤血脉之和。且夫出舆入辇,命曰蹶痿之机;洞房清宫,命曰寒热之媒;皓齿娥眉,命曰伐性之斧;甘脆肥脓,命曰腐肠之药。”此即是说,放纵声色的欲望,贪图肢体的安逸,就会损害血脉的调和。出入以车代步,会使人麻痹瘫痪不能走路;幽深的房屋、清凉的宫殿,是使人受到寒热侵袭的媒介;如云的美女,是砍伐性命的斧头;美味的菜肴、甘醇的美酒,是让肠胃腐烂的毒药。可见,养尊处优、贪恋女色、纵欲享乐,是贵族短命的主要原因。明万历皇帝的儿子朱常洛,三十九岁继皇位,为明光宗。郑贵妃为了讨他的欢心,一次就进美女数名。朱常洛每天日则欣赏莺歌燕舞,夜则连幸数女。可怜他纵心竭欲,房事过度,很快便一病不起。后又服鸿胪寺李可灼炼就的仙丹,刺激性欲,结果仅当了一个月的皇帝,便驾鹤归天了。淫声美色是破骨的斧锯,这道理很容易理解,但古今依然有无数人丧命于温柔乡里。

古人男子三十而后娶,女子二十而后嫁。

语意:古人认为婚嫁的适当年龄,男子最好为三十岁,女子为二十岁。

语见明代人万全的《广嗣纪要·寡欲篇》。古人认为,男女结婚与两性结合应选择适当的年龄。男子虽十六岁时已经通精,但最好待三十岁再婚娶;女子虽十四岁月经已通,亦必二十岁后始可出嫁。《广嗣纪要·寡欲篇》指出,“男精女血,难成而易败。夫以易败之阴,从之以无穷之欲,败而又败,故男不待于八八,女子不待于七七而早衰矣”。此即是说,男精女血,生成较难而败损却易,如果用易于耗损的精血,来填充无穷的性欲,则易致败损之疾。因此,若是过早结婚伤精败血,则男子一般不到六十四岁,女子不待四十九岁,就可出现过早的衰老。

据《孔子家语》载,鲁哀公曾问孔子说,《礼记》中主张男子必须三十岁才能娶妻,女子必须二十岁才能嫁人,这是不是太迟了?孔子认为,《礼记》的规定是上限,并不为过。男子二十岁始成熟,可为人父;女十五成年出嫁,可做人妻。《礼记》的说法,经过孔子的解释就显得圆通了。据《大戴记》记载,汉代之人,男子十六即可成年施精,女子十四岁就已经发育成熟。男女年龄相加为三十岁,初步具备结婚的条件。中古时的男子三十娶妻,女子二十岁出嫁,两者加起来为五十岁,此为结婚的最佳年龄。太古时男子五十而娶,女子三十始嫁,两者相加为八十岁,作为结婚的年龄稍大了。显而易见,男子三十,女子二十,为最佳的结婚年龄;男子稍长于女子,也符合两性成熟的差异特征。

少不贪欢,老能知戒,可以延年。

语意:若年轻时不贪肌肤之欢,年老时更懂得生活节制,则可以长寿。

语见明代戏曲作家高濂的《遵生八笺·戒色延年歌》。男女之事,对体力的消耗甚大,故年龄太小或太大者行房,都会给身体造成损害。清代名医汪昂的《勿药元诠·色欲伤》认为,“男子二八而天癸至,女子二七而天癸至,交合太早,斫丧天元,乃夭之由;男子八八而天癸绝,女人七七而天癸绝,精血不生,入房不禁,是自促其寿算”。这也就是说,男子十六岁发育成熟,女子十四岁发育成熟。男女性生活太早,会损伤人的精气,这是人短命的缘由。男人六十四岁机能开始衰退,女人四十九岁机能开始衰退,此时男不生精,女无月事,若是行房不禁,必将使自己的寿命大大缩短。此书又指出,“人身之血,百骸贯通,及欲事作,撮一身之血,至于命门,化精以泄。夫精者,神倚之如鱼得水,气依之如雾覆渊,不知节啬,则百脉枯槁,交接无度,必损肾元。外虽不泄,精已离宫,定有真精数点,随阳之痿而溢出,如火之有烟焰,岂能复返于薪哉!”也就是说,血液流行于全身,当行房的时候,便集中于命门,化为精而溢出。因精可化气,气可化神,故反过来,神对于精的依赖,就好比鱼儿离不开水,气对精的依赖,就好比雾气离不开渊。所以,不爱惜精液,必会使人体百脉枯竭;房事无节,必会损伤肾脏。即便行房时未泄,真阳也已经离开了本宫,这正如木柴已经点燃,即使火焰再小,还能恢复为木柴吗?

房劳会严重地耗伤肾精,导致多病早夭,故养生之人当深引为戒。

必清必静,无劳汝形,无摇汝精,乃可长生。

语意:一定要做到内心的清静,不要使你的形体劳累,不要耗损你的精气,这样就可以长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