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认为,四时之气处于正常的状态之下,人体就不会生病;若是四时之气的春温、夏暑、秋凉、冬寒互有偏胜,那就不单纯是能伤害阴阳的气化,并且要进一步伤害人的五脏了。天有阴阳之邪,人有阴阳之气。在病变上,有的是从天的阴阳而发寒热,而有的则是因人的阴阳气化而生阳病、阴病。所有这些,都是阴阳逆常而生的,因此养生的人经常保持阴阳的平和,是非常重要的。为顺应冬三月闭藏之气,人亦宜早卧晚起、情志伏藏、去寒就温、不泄阳气,以利养藏的长生。逆之则非仅冬伤肾,且波及次春的痿厥和奉生,由此足见四季气候的变化,人亟须顺应之,始可保健延龄。
冬伤于寒,春必温病。
语意:冬天伤于寒邪,若马上发病,即为伤寒;若不马上发病,待春天阳气上升后,藏于体内的邪气就会化热而成为温病。
语见《黄帝内经》。寒为六淫邪之一,故冬天应保暖避寒,注意顺应自然界收藏之势,以收藏阴精,润养五脏,抗病延寿。冬季的起居作息要注意不可扰动阳气,应当早睡晚起。早睡可养人体之阳气,保持温热身体,迟起能养人体之阴气。
冬天是万物蛰藏的时期,人身的阳气密闭于内,气血藏于中而不外散,精气内藏于骨髓之中而通于五脏,所以人应冬气而气在骨髓中。这是人体为适应季节性的气候变化而出现的正常生理现象。如果身体适应得不好,自然界中的邪气就会乘机侵入人体。古人特别重视天与人的相互作用,以阴阳论养生,实际上是看到了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的特点。古人认为,风是阳邪,春天受了风邪,到了夏天就会发生洞泄的阴病;暑为阳邪,夏天受了暑邪,到了秋天就会发生疟疾类的阴病;湿为阴邪,如果反而上逆,则会生成咳嗽阴病;寒是阴邪,冬天受了寒邪,到了春天就会发生温病类的阳病。这些情况说明,邪正、阴阳的变化常常是人体致病的原因。正因为如此,传统养生学非常重视阴阳平衡。《黄帝内经》指出,“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也就是说,人体必须常保持阴阳协调。所谓阴阳协调,就是在内的阴气平和,在外的阳气密固。这样身体才能强壮,精神才会充实。如果阴阳二气分离而不相交,这就会失去了生化的契机,精气也会逐步地衰败,以至于竭绝。
早卧晚起,必待日光。
语意:冬天宜早睡,清晨不宜太早起,至少要等到太阳出来之后。意谓应避寒就温。
语见《黄帝内经》。冬天日照渐短,气温过低,万物闭藏。相应地,人的作息时间也宜随之调整。《黄帝内经》中所谓“早卧晚起,必待日光”的说法,符合冬季养藏的原则。早睡可以养人体之阳气,迟起可以养人体之阴气。早睡迟起,可以避寒就暖,使人体达到阴平阳秘的状态。
《列子·杨朱》中有一个野老献曝的故事,说是从前宋国有个田野老农,穷得仅有粗麻之衣。每年冬天,太阳出来后,他就跑到屋外去晒太阳以御严寒。这样使他感到十分舒服,竟不知道天底下还有大厦、暖衣、棉衣、肥鲜之类的好东西。于是他就对老伴说:“负日之暄,人莫知者,以献吾君,将有重赏。”这位穷老汉认为,晒太阳可以得到暖和与舒适不是一般人所知道的,若是把这种生活经验奉献给君主,一定可以得到重赏。表面上看来,老汉孤陋寡闻,不识时务。实际上,他欲献于君王的“负日之暄”,的确具有养生价值。传统养生理论十分重视阳光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冬天阴盛阳衰,常晒太阳能助发人体的阳气,起到温通经脉的作用。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负冬日》一诗,描绘了在冬天晒背过程中的身心体验:“杲杲冬日出,照我屋南隅。负暄闭目坐,和气生肌肤。初似饮醇醪,又如蛰者苏。外融百骸畅,中适一念无。旷然忘所在,心与虚空俱。”不难看出,白居易是深得冬日负暄之惠的。
目勿近火,足宜常濯。
语意:冬天眼睛不要离火太近,脚要经常洗。
语见明代养生家冷谦的《修龄要旨·四时调摄》。冬季北方居民开始使用室内取暖设备了。冬天气候本来就十分干燥,使用取暖器使环境中的相对湿度大大下降,干燥的空气易使表皮细胞脱水、皮脂腺分泌减少,导致皮肤粗糙起皱甚至开裂。所以,眼睛或身体的其他部分靠近明火取暖,于健康非常不利。金代著名道士丘处机在《摄生消息论》中指出,“帷无寒即已,不得频用大火烘炙,尤其损人;手足应心,不可以火炙手,引火入心,使人烦躁”。也就是说,屋帷之内感到没有寒意就可以了,不宜过多地用火烘烤,这样是很损伤人体的;人的手足是与心相感应的,故冷时也不可用手烤火过热,此可将火热引入心气,使人烦躁不安。此外,足部离心脏最远,血液循环较差,冬季极易受寒气的侵袭。冬日睡觉前,先用温水泡洗双脚,然后用力揉擦足心,除了能祛污垢、御寒保暖外,还有补肾强身、解除疲劳、促进睡眠、延缓衰老以及防治疾病的功效,所以民间有“睡前洗脚,赛吃补药”的说法。
冬天的取暖设备,在给人们带来温暖的同时,也会给健康造成不小的影响,其利弊不可不知。一方面,使用取暖器的家庭应注意保持居室的湿度,可以用湿拖把经常拖地板,或者在取暖器周围放盆水,以增加湿度。也可以在居室内养上一两盆花,不但能调节室内相对湿度,还会使居室显得生机勃勃和春意融融。另一方面,不应当过分依赖取暖设备。可以通过足浴、搓手、自我按摩等办法,改善自身的血液循环状况,提高机体的御寒能力。
十月,心肺气弱,肾气强盛,减辛苦以养肾气。
语意:十月,心肺衰弱,肾气强盛,应当少吃辛辣和苦的食物,以保养精气。
语见明代养生家冷谦的《修龄要旨·四时调摄》,此为十月饮食调摄的一般原则。《修龄要旨》认为,冬季肾脏旺盛,心脏衰弱,应当少吃咸的,多吃苦的。肾藏志,其性属于智,五行属于水,五味属于咸。左侧的叫肾,右侧的叫命门。其位置在腹中而正对着肚脐,附在脊椎上。肾脏藏精,在体内肾精可促进骨骼的生长、发育、修复;在外,肾精可以补充牙齿,所以肾精的盛衰与牙齿的生长或脱落有密切的关系。此外,耳朵是其门户,膀胱是其腑脏。若是甜食吃得太多,会损伤肾脏。因为,《黄帝内经》中曾说过,“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也就是说,甘味入脾,甘的性质是滞腻的。若是过于甘了,会发生喘满的。脾土胜则克肾水,肾色主黑,故会表现出肤色黑。肾水受克,则肾气不平,不平即会有病。
俗话说,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冬季是匿藏精气的时节,此时由于天气寒冷,人体对能量与营养的要求较高,而且人体的消化吸收功能相对较强,适当进补不但能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还可把滋补品中的有效成分储存于体内,为明年开春乃至全年的健康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民间流传有“今冬进补,明年打虎”、“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等俗语。但是,进补一定要符合气候的季节性特征及自身的身体条件。
北风生于冬,病在肾,俞在腰股。
语意:北风生于冬天,是正常的风。若是人的肾(肾主冬)气衰了,它的腧部就先受伤,肾之腧在腰股,所以病发于腰股。
语见《黄帝内经》。立冬是冬季的开始。阴寒盛极,万物闭藏,乃是冬令的特点。按中医理论,在时为冬,在脏为肾。足少阴经起于足小趾下,斜行于足心,至内踝后,下行入足跟,上沿小腿内侧后缘,至胭内侧,上股内侧后缘入脊内,贯脊至腰,属肾,络膀胱。其分支从脊内分出,由会阴上经腹走胸。其直行者从肾上贯肝膈,入肺,沿喉咙,挟舌根部。若此经病变,会有气短喘促、咳嗽咯血、头昏目眩、心如悬若饥、惊恐、口干舌燥、咽干肿痛、心胸烦闷、疼痛、腹泻等症状。
明代戏曲作家高濂认为,立冬前后,养生者宜练习立冬十月节坐功。《遵生八笺》载:坐功,每日丑寅时,正坐,一手按膝,一手挽肘,左右顾,两手左右托三五度,吐纳,叩齿,咽液。具体功法为:每日凌晨一至五点时,正坐,左手按住膝盖,右手搭在左肘上,上身左右扭转回顾。接着双手交换方位,各做三至五次。然后叩动牙齿三十六次,调息吐纳,津液咽入丹田九次。修炼此功可治胸胁积滞、虚劳邪毒、腰痛不可俯仰、嗌干、面无光泽、胸满、呕逆、食滞、头痛、耳聋、面颊肿、肝逆面青、目赤肿痛、两胁下痛引小腹、四肢满闷、眩晕、目瞳疼痛等病症。此功法以立冬命名,正是顺应了这一时令特点而制定的锻炼方法,适宜于立冬时节锻炼,可于立冬时开始,到小雪为止。
冬气者,病在四肢。
语意:肾主冬,肾之腧在腰股。四肢为腰股之末,所以冬气之病,病在四肢。
语见《黄帝内经》。时至小雪,气温进一步下降,人体新陈代谢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小雪前后,人体疾病多为足厥阴肝经的病变。此经起于足大趾,沿足背内踝前缘上行,在内踝上八寸处交足太阴脾经后,过膝,绕阴器,至小腹,入腹,挟胃,属肝,络胆,上膈,过胁肋,沿喉咙,进入鼻内窍,上行连目系,出于额,上行与督脉交会。其支脉则从目系分出,下行于颊里,环绕口唇。另有支脉从肝分出,上贯膈,注于肺中,交手太阴肺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