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中华养生经
47464800000016

第16章 与时消息——四季养生(4)

语见《黄帝内经》。芒种节气前后,生物代谢旺盛,生长迅速,已经进入典型的夏季。由于此时的天气越来越热,蚊虫滋生,容易传播疾病,所以五月又称为百毒之月。正月建寅,排到五月,地支为午,被古代的阴阳学家视为阳之极。阳气极盛,则阴阳失衡,这样便不好,因为过旺则为毒。同时,古人认为阳气旺盛时节,也意味着阴气开始萌动。芒种时节,人体疾病在经络方面的表现多为手少阴心经病症。手少阴心经起于心中,属心系,下膈,络小肠。其支脉从心系分出,沿食道上行,连于目系。与此经相关的病症有心痛、咽干、口渴、胸胁疼痛、善笑、健忘、心悲、惊悸,乃至目黄、消渴等等。

明代戏曲作家高濂认为,芒种前后,宜多练习芒种五月节坐功。《遵生八笺》载:坐功,每日卯寅时,正立仰身,两手上托,左右力举,各五七度,定息,叩齿,吐纳,咽液。具体功法为:每日凌晨一至五点时,立正仰身,双手向上托捧,向左右用力,各五至七次,平心静气,然后叩动牙齿三十六次,调息吐纳,津液咽入丹田九次。修炼此功可治腰肾类疾病、体虚、咽干、心痛、眼珠发黄、胁间疼痛、糖尿病、心悸健忘、上吐下泻、腰酸腿痛、心烦、头颈酸痛、面红耳赤等症。此功法以芒种命名,正是顺应这一时令特点而制定的气功锻炼方法,可从芒种时开始,至夏至为止。

因于湿,首如裹。

语意:如果夏季伤于湿邪,就会头部沉重,好像有东西裹着一样。意谓夏季养生,应当注意防湿邪。

语见《黄帝内经》。古人认为,若是夏季受湿热而又不能及时排除,就会出现大筋拘而不伸,小筋弛而无力的症状。俗话说“夏至一阴生”,也就是说在夏至节气中,尽管天气炎热,可是阴气已经开始有所生长。正因为阴气的生长,使人在此节气中显得极为脆弱,容易患各种疾病。所以夏至前后,适当养生保健是非常重要的。中医上所谓手少阴心经经脉直行者,是从心系直行上肺,出腋下,沿上肢内侧后缘,过肘,经掌骨,至小指内侧端,交于手太阳小肠经。若此经出现病变,会出现腕膝、臑臂、后廉等处疼痛,虽然属风湿积滞,实与心经病变有关。至于腰背痛,腿膝痛,身体重及肾内痛,则是由风湿积滞所致。

明代戏曲作家高濂认为,夏至前后,宜练习夏至五月中坐功。《遵生八笺》载:坐功,每日卯寅时,跪坐,伸手叉指,屈指腿换踏,左右各五七度,叩齿,纳清吐浊,咽液。具体功法为:每日凌晨一至五点时,跪坐、伸手按地,双腿轮换呈蹬踏状。左右各五至七次,然后叩动牙齿三十六次,调息吐纳,津液咽入丹田九次。修炼此功可治风湿积滞、腕膝酸痛,肩背及肌肉酸痛,气闭昏厥,掌心发热,两肾及腰背痛,体沉重乏力等等。此功法以夏至命名,正是顺应这一时令特点而制定的气功锻炼方法,适于夏至时节锻炼,可从夏至时开始,至小暑前后为止。

六月,肝弱脾旺,节约饮食。

语意:六月,肝脏最弱而脾脏旺盛,应当节制饮食。

语见明代冷谦的《修龄要旨·四时调摄》。六月气候炎热,人的消化功能相对较弱,因此,饮食宜清淡不宜肥甘厚味,要多食杂粮以寒其体,不可过食热性食物,以免助热;冷食瓜果当适可而止,不可过食,以免损伤脾胃;厚味肥腻之品宜少勿多,以免化热生风,激发疔疮之疾。

季节性偏食有过寒、过热之偏和五味之偏,不论哪种,都会造成营养不良,损害人的健康。夏季炎热,若因此而多食生冷寒凉食物,则易损伤脾胃阳气,因寒湿内生会导致腹痛腹泻;若偏食辛温燥热食物,可使胃肠积热,出现口干、腹满胀痛、便秘,最终酿为痔疮。人的精、气、神都是由五味滋生,古人认为五味对应五脏,如酸入肝,苦入心,辛入肺,甘入脾,咸入肾。若长期嗜好某味之食物,就会使脏腑机能偏盛偏衰,久而久之会损伤内脏从而产生疾病。如偏食咸味,会使血脉凝滞,面无光泽;多食苦味,会使皮肤干燥而毛发脱落;多食辛味,会使筋脉拘急而爪甲枯槁;多食酸味,会使皮肉坚厚皱缩,口唇干薄而掀起;多食甘味,则骨骼疼痛头发易脱落。重要的是由于饮食过偏,不但会导致营养不良,而且还能伤及脾胃以及其他脏腑,从而导致脚气病、夜盲症和瘿瘤等疾病。时值六月盛夏,脾脏机能旺盛,但必须注意保护。古人认为食酸多则伤脾,另外过量饮食也会造成脾胃负担过重,所以六月应当节制饮食。《修龄要旨》认为,脾脏可以调节人的呼吸,并使肾水与心火相交,体内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与运输全靠脾脏,所以脾脏没有病,身体自然就会健康。

辟积于夏,使人煎厥。

语意:阳气外泄,病邪积聚,若是到了夏天还没有痊愈,那么夏天的火气将煎迫真阴,使之益衰。意谓夏季养阳,须防阳气外泄。

语见《黄帝内经》。古人认为,人体的阳气,在神劳、形劳和房劳过度的情况下,会亢盛外张,进而导致阳精耗竭。若是久而不愈,到了夏天,炎热的天气会导致人晕厥。小暑正值初伏前后,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一年中最热的时期,气候炎热,万物繁荣。夏多生心病,暑又属火,火气亢盛,就会乘金,故肺病亦多见。俗话说“冬练三九,夏练三伏”,这是古人长期养生修炼的经验总结。在大寒、大暑中锻炼身体,可提高身体适应不同环境的能力,所以古人认为养生修炼得道的人可以不避寒暑,百毒不侵。

明代戏曲作家高濂认为,小暑前后养生,可以练习小暑六月节坐功。《遵生八笺》载:坐功,每日丑寅时,两手踞地,屈压一足,直伸一足,用力掣三五度,叩齿,吐纳,咽液。具体功法为:每日凌晨一至五点时,双手按地,一腿弯曲,一腿伸直,用力活动三至五次,然后叩动牙齿三十六次,调息吐纳,津液咽入丹田九次。修炼此功可治:腰膝腿部风湿、肺胀、喉干涩、咳喘、坐骨酸痛、打喷嚏、右小腹胀痛、手抽搐、体沉重乏力、半身不遂、中风、健忘、哮喘、脱肛、腕无力、喜怒无常等症。此功法以小暑命名,正是顺应这一时令特点而制定的练功方法,适宜于小暑时节锻炼,可从小暑时开始,至大暑为止。坚持采用本法进行锻炼,对于心经疾病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

语意:人体阳气,能化生精微,内可养心神,使精神爽快;外可养诸筋,使身体柔韧。意谓阳气对人体健康很重要,夏季养生务必重视。

语见《黄帝内经》。古人认为,人体的皮肤腠理,在夏天就要开泄,在冬天就要密闭,这是正常的现象。若是当开而不开,当闭而不闭,就会给寒邪以侵袭的机会。寒邪深入体内,阳气受伤,身体就要生病了。大暑正值中伏前后,天阳下济,地热上蒸,天地之气上下交合,各种植物大都开花结果了,展示了自然界万物繁荣美丽的景象。炎夏以火热为特点,从人体五脏的五行属性来说,此节气以心经病症为多见。但火盛克金,火太过就会乘金伤肺,从而使肺金受邪,出现肺经的病变。

明代戏曲作家高濂认为,“大暑前后天气炎热,宜练习大暑六月中坐功”。《遵生八笺》载:坐功,每日丑寅时,双拳踞地,返首向肩引,作虎视,左右各三五度,叩齿,吐纳,咽津。具体功法为:每日凌晨一至五点时,双拳按地,头颈向肩部扭动、运视,左右方向各三至五次,然后叩动牙齿三十六次,调息吐纳,津液咽入丹田九次。修炼此功可治头颈胸背风毒、咳嗽上气、喘渴烦心、胸膈满、臑臂痛、掌中热、脐上或肩背痛、风寒、多汗、中风、尿急尿频、皮肤痛及健忘、心情郁结、寒热之症。此功法以大暑命名,正是针对这一时令特点而制定的气功锻炼方法,适于大暑时节锻炼,可从大暑时开始,至立秋为止。对于肺经病变,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秋季篇

秋天五行属金。在人体对应肺。秋天是寒暑交替的季节,万物收敛,肺气内应,气候干燥,冷暖多变,人体一时难以适应,极易发生疾病或引起旧病复发。秋三月,要早卧早起,心神安宁。

秋三月,此谓容平,早卧早起,收敛神气,禁吐禁汗。

语意:秋天是万物达到成熟的季节,应当早睡早起,以积蓄精气神,防止呕吐和出汗。

语见明代养生家冷谦的《修龄要旨·四时调摄》,此为秋季养生的总原则。《黄帝内经》指出,秋季三个月中,万物的生长已平缓而成熟,天气清肃,地气明爽,此时人亦应秋气之变而宜早睡早起,鸡叫即起床,并使心情安宁平静,以缓解秋天肃杀之气,此时要收敛心神,情绪也宜内敛而不外泄,因肺气的清肃而顺应秋气的特点,这就是秋季养收的养生法则。如违背了这一法则,可耗伤秋季所主之肺气,至冬季可能会发生腹泻等病症,以致冬季的所藏之正气相应减少。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万物发展的一般规律。冬天是一年中气候最恶劣的季节,只有身体素质好了,才可以安然过冬。而对于过冬的准备,宜在秋天开始。所以古代养生学家主张,秋季养生宜收,也就是从形体到精神,都要内敛,避免张扬,从而最大限度地保存体能,以迎接严冬。若是违逆了秋季养收之道,就会削弱身体对冬天的适应能力,这就是《黄帝内经》所谓的“奉藏者少”。古人说“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故从秋季开始,养生以养阴为主。《黄帝内经》认为,阴气是藏精于内不断地扶持阳气的;阳气是保卫人体外部而使体表固密的。如果阴气不能满足阳气的需要,脉象流动就会寒薄无力,严重者还会发狂;如果阳气不能满足阴气的需要,那么五脏之气就不会调和,以致七窍不通。可见,养阴与养阳同样重要。

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

语意:秋季应早卧以避开秋寒,早起以领略秋爽。使精神常常安定,才能不受秋天肃杀之气的影响。

语见《黄帝内经》,此为秋季养生精神调养的原则。秋风落叶,草木凋零,常使人触景生情,尤其是老年人易引起垂暮之感。触景伤怀,无疑对养生不利。如何才能使精神得到安宁呢?《黄帝内经》认为,应当精神内守,不急不躁,方可使心态平和。

宋代养生家陈直的《养老奉亲书》中指出,“秋时凄风惨雨,老人顿多伤感。若颜色不乐,便须多方诱说,使役其心神,则忘其秋思”。此即是说,秋季常刮风落雨,凄惨悲愁,老年人在此时节常有伤秋之感。亲朋或后人如见其情绪多愁而不乐,便宜多方诱导和劝说,使其能驾驭心神、振作起来而忘秋之伤感悲思。古代天人感应的思想,是有一定道理的:自然界的阴阳失衡,易导致人的心态失衡,而心态的失衡,则会造成人体的阴阳失衡,从而影响人的健康。秋季除了宜收敛神气外,早卧早起,随意玩乐,并积极参加一些有益的社会活动,也有助于保持乐观向上的情绪,以走出凄凉低落的窘境。如经常登高远眺,可使人心旷神怡,所有的忧郁、惆怅等不良情绪顿然消散。旧时民间有九九重阳登高观景的风俗,可见古人很早就注重通过适当户外运动,来调整秋季不良的情绪了。

逆秋气则太阴不收,肺气焦满。

语意:秋天违背了养生之道,太阴之气就会失去收容的作用,这样会使肺气胀满。

语见《黄帝内经》。秋天气温下降,空气变得干燥,这些敏感的变化都会直接作用于肺部。所以,秋天养生重在养肺,是由气候变化的特征所决定的。

传统中医认为,秋季燥气当令,为秋季的主气,故称秋燥。由于燥邪伤人,容易消耗人的津液,故秋天身体易呈现一派燥象:如常见的口干、唇干、鼻干、咽干、舌干少津、大便干结、皮肤干燥甚至皲裂等等。秋燥之气以中秋为界前后不同,有温燥与凉燥之别:秋初久晴无雨,秋阳暴烈,空气干燥,温度相对稍高,属温燥性质;深秋渐凉,西风肃杀,气温较低,属凉燥性质。但无论温燥还是凉燥,总是以皮肤干燥、体液缺乏为其特征。若与五行相配,肺脏属金,旺于秋季。因肺喜清肃濡润,主呼吸且与空气相通,外合皮毛,内与大肠相表里,故燥邪最易伤肺,引起咳嗽或干咳无痰、口舌干燥、皮肤干燥、便秘等病症。因此,秋季养生应遵循古人养生中所提出的秋冬养阴的原则,以养肺为先,注意滋阴润燥。生梨、甘蔗、荸荠、柚、枇杷等,都有很好的养阴润肺功效,也可选用百合莲子粥、银耳冰糖粥、雪梨川贝冰糖羹等,都具有良好的滋阴润肺、止咳化痰的作用。此外,中医理论认为肺与皮毛相表里,故沐浴也可以益肺。金秋季节经常沐浴有利于促进血液循环,使肺与皮毛气血通畅。

重衣厚褥,体不劳苦,以致风寒之疾。

语意:穿得多,盖得厚,身体不劳动,会导致风寒疾病。

语见南朝陶弘景的《养性延命录·教诫篇》。秋季天气多变,且气温逐渐向寒冷转变,故衣服的增减要适时。民间向来有“春捂秋冻”的说法,意思是秋天衣服不要穿得太厚。显而易见,穿得太多,盖得太厚,身体不运动,使人机体免疫能力下降,易使风寒入侵人虚弱的体内,最终形成疾病。秋季养生,应特别注意防止风邪侵入人体。《黄帝内经》指出,“风客淫气,精乃亡,邪伤肝也”,即说明了秋季防风寒的意义,风邪入侵,会令精气受损,损伤肝气。秋季风邪伤肝,大概是秋令五行属金,人体肝脏属木,金气克木所致。如果饮食不知节制,使肠胃受伤,筋脉放纵、弛缓,就会形成下脓血,或发展为痔疮;如果饮酒过度,肺气就会上逆,这时强行入房,就会损伤肾气,使腰椎骨受到损伤。

古人认为,人在身体虚弱的时候便是有病了,只不过常因气候变化才使病症显现出来。如《养性延命录》中就指出,“人不知道,经服药损伤,血气不足,腠理空疏,髓脑不实,内已先病,故为外物所犯,风寒酒色,以发之耳。若本充实,岂有病乎!”此即是说,世上的人们不懂得养生之道,得病只知道服药,因此伤害了身体。身体气血不足,肌肉无力,骨髓不饱满,使身体已经有了疾病,所以才会被外邪所侵犯,再加上风寒及酒色的伤害,使病症明显地显露出来。若是体内精气神充实饱满,哪里会得病呢?此种论断,确实是对养生之道的精辟论述。

七月,肝心少气,肺脏独旺,

增咸减辛,助气补筋,以养脾胃。

语意:七月肝与心脏虚弱,肺气旺盛,应当多吃咸的,少吃辛辣的食物,可以助气补筋,调养脾胃。

语见明代养生家冷谦的《修龄要旨·四时调摄》。随着气候的变化,脏腑的机能强弱也相应变化,此为七月调节脏腑使之均衡的一般原则。但是,每个人的体质特点不同,故不宜一概而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