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见《黄帝内经》。古时善于养生的圣人,精神专一,顺应自然,所以能适应阴阳的变化。即使有贼风虚邪,也不能侵害机体。如果不是这样,在内九窍会闭塞不通,在外就会发生肌肉壅闭,使卫气涣散不固,这都是自己不能顺应自然而招致的伤害,并使自己的生气受到削弱。
清明前后,天气清朗明净,草木青翠葱茏,是万物欣欣向荣、奋发向上的时节。明代戏曲作家高濂认为,清明前后,宜练清明三月节坐功。《遵生八笺》载:“坐功,每日丑、寅时,正坐定,换手,左右如引硬弓,各七八度,叩齿,纳清吐浊,咽液各三。治病:腰肾肠胃虚邪积滞,耳前势,苦寒,耳聋,嗌痛,颈痛不可回顾,肩拨,臑折,腰软,及肘臂诸病。”具体功法为:每日一点至五点时,盘腿静坐,运气调息,先左手朝左侧平伸如开弓状,右手弯曲平胸并用力向右后方向牵拉如开弓状,两手指各起剑诀,即中指、食指平行伸直,大拇指扣于向掌心弯曲的小指、无名指指甲端,头眼同时朝左转动并吸气。然后复原如预备时坐式。随后,右手朝右平伸如开弓状向右前伸出,左手如拉弓状,向左后拉并呼气,双手指仍起剑诀,头眼同时向右转动。如此交替反复练功七八次,再牙齿叩动三十六次,调息吐纳,津液咽入丹田九次。此功可治:腰肾肠胃虚邪积滞,畏寒耳聋,咽喉肿痛,颈椎麻木,肩痛臂折、腰、臂等杂症。对于高血压等病引起的头昏、目眩、胸胁胀满等症状亦有很好的疗效。
岁木太过,风气流行,脾土受邪。
语意:在自然界风气偏胜的春季,人体的肝气也相应偏盛。肝木气偏盛,则必然克制脾土,使脾土受邪发病。
语见《黄帝内经》。古人认为,人的生命活动与自然界有着密切的关系,生命的根本在于阴阳。凡是天地之间、四时之内,无论是人的九窍、五脏,还是十二节,都与自然之气相通。天之阴阳,衍生地之五行;地之五行,又上应天之三阴三阳。如果人不善于调养而经常违反它,那么邪气就会伤害人体。所以,适应这个规律,是健康长寿的根本。
谷雨前后一般天气较暖,雨量较以前增加,生物生长也较以前旺盛。中医认为,此节气常发生手太阳小肠经的病变。明代戏曲作家高濂指出,谷雨三月中坐功可以预防此类病变。《遵生八笺》载:“坐功,每日丑、寅时,平坐,换手左右举托,移臂左右掩乳,各五七度,叩齿,吐纳,漱咽。治病:脾胃痞块瘀血,目黄,鼻鼽衄,颔肿,肘臂外后廉肿痛,臂外痛,掌中热。”具体功法为:每日一点至五点时,盘腿静坐,运气调息,然后闭气,左手用力上举,另一只手移至胸前按住乳头,缓慢呼气后,闭气,再换右手用力上举,另一只手移至胸前按住乳头。如此反复做五至七次,然后牙齿叩动三十六次,调息吐纳,津液咽入丹田九次。此功法可治脾胃损伤瘀血,眼珠发黄、流鼻血、下颌肿痛、小臂外侧等部位肿痛,掌心发热等症。
夏季篇
夏天五行属火。在人体对应心脏。夏季是一年四季中气温最高的季节,人体的新陈代谢十分旺盛。因此,夏季养生的关键在于“清”,要夜卧早起,不怕阳光,心情愉快,不要闭汗,多进行户外活动。
夏三月,此谓蕃秀,夜卧早起,伏阴在内,宜戒生冷。
语意:夏季天气炎热,当晚睡早起。阴寒之气已经潜伏,故应忌生冷。
语见明代养生家冷谦的《修龄要旨·四时调摄》。夏季是繁荣而秀丽的季节,天气炎热,无论是起居还是饮食,人们往往喜凉厌热。但是,依古代养生家的观点,夏季要防暑防热,也要防止因避热而取凉的不当做法。按古代阴阳家的观点,阳气盛极而反,实际上在极热的时候,阴寒之气已经开始滋生了。故夏季着凉,极易生病。
元代养生家邹铉在《养老奉亲书》中指出,夏天气候炎热,但在屋檐下过道或墙有穿洞和破窗之处,都不宜纳凉解暑,以免贼风吹人致病。饮食也宜微温和软,不可吃太多,如担心夏日太长易饥,宁可间或再食。口渴宜饮小米粥,或稍温的豆蔻汤饮。对生冷肥腻之类饮食,尤宜尽量减少。若想吃瓜果之类的东西,宜稍微吃点不可贪多。夏至以后,体质稍虚的人,可根据不同人的不同体质,选服一些药性不燥热却能平补肾气的温补药,二三十剂即可,如苁蓉丸、八味地黄丸之类以助元气的恢复。医家经典《黄帝内经》指出:“因于寒,欲如运枢,起居如惊,神气乃浮。”意思是说,人的经脉似交通枢纽一样,如果因起居不慎而受寒,易致神气浮动。宋朝人温革在《琐碎录》中说:“避暑有妙法,不在泉石间,宁心无一事,便到清凉山。”只要自己心无杂念,清闲平静,就会如置身于清凉山上一样,心静自然凉。若能如此,哪里会受凉呢?
夏月不宜晚起,令人四肢昏沉,精神蒙昧。
语意:夏季天热,阳气上升,故人不宜起床太迟,否则会昏沉乏力,精神恍惚。
语见唐代养生家刘祠的《混俗颐生录·夏时消息》。在夏季的三个月里,自然界是一片茂盛秀美的景象。地下阴气上升,天上阳气下降,阴阳相交,万物都繁茂生长,并绽放鲜花。与此相应,人们仍须早起。尽管长长的夏日炎热,也不要因此对生活有所厌倦,心情应当平静,心静自然凉;活动也要适当增加,以适应夏季的养生之道。
夏季天气炎热,不宜贪睡,同时也应注意防风。明朝养生家冷谦在《修龄要旨·四时调摄》中指出,“勿暴怒,勿当风,防秋为疟;勿昼卧,勿引饮,主招百病”。此即是说,夏季炎热,人易烦躁,故应当注意平和心态,不要轻易发怒,以防气大伤身;起居时要注意防风,否则可能导致秋季患疟疾;特别不要在白天睡觉,不要暴饮,否则会导致多种疾病。夏季起居应早起,适当地接受阳光照射,以顺应阳气的充盛,利于气血的运行,可以振奋精神。当然,应尽可能避开中午最强烈的阳光,防止中暑。夏日昼长夜短,中午小憩可助消除疲劳,有利于健康。依据中医理论,夏季生热,主南方,与人体心经相应。如果违逆夏季的气候变化,可能造成心经疾患。《黄帝内经》认为,“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此即是说,若是违背了夏季养生的原则,就会耗伤夏所主之心气,而衍成秋季之疟病,影响收藏的质量,冬季还易发生重病。
汗出不露卧及澡浴。
语意:出汗后不要赤裸地躺在床上或者马上沐浴。强调出汗后亦有养生之道。
语见宋时《医心方·养形》。夏季气温高,人体易出汗。据《养生要集》中讲,若是出汗后赤裸地躺在床上或者马上洗澡,就会使人患寒热的病症,也易导致风疹的发生。
汗与人的身体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人的体温是通过汗的排泄来调节的。同时,排汗同排尿一样,起着排泄体内废物、调节体液的作用。另外,汗能使皮肤表面保持酸性,有效地防止细菌的侵袭,起着屏障作用。一个人不出汗,对健康是不利的。每天在室外活动一下,出点儿汗然后洗个澡,这样能顺利健康地度过炎夏。但是,出汗后马上洗澡,特别是冷水澡,对人体健康是不利的。因水温低可能导致皮肤毛孔骤然关闭,令体内热量无法及时散出,从而造成冲凉感冒,也就是古人所谓的寒热之症。此外,若夏季出汗太多,又不能及时补充水分及矿物质,易造成身体新陈代谢过快,导致生理机能失调,引起上火症候。具体表现为咽喉干燥疼痛、眼睛红赤干涩、鼻腔热烘火辣、嘴唇干裂、食欲不振、大便干燥、小便发黄等等。要防止上火,生活应当有规律,注意劳逸结合,适当休息;多吃蔬菜、水果,忌吃辛辣食物,多饮水或清热饮料,达到清火排毒的目的。消暑降温,清凉的未必就好。明人万全的《养生四要·法时》中说,有人在夏季用绿豆粉,加上新鲜的薄荷叶一起蒸,称为“玉露霜”,经常食用,能解除暑热。其实这种做法并不可取,因为薄荷是辛香发散之药,多吃会让人虚汗不止。
夏月伏阴在内,如瓜、桃、冰之类,不可多食,恐秋生疟痢之疾。
语意:夏季一阴潜藏,瓜、桃、冰之类食物不可多吃,以免秋季患疟疾、腹泻等病。
语见明代养生家万全的《养生四要·法时》。一般来说,人们夏季爱吃寒性的食物,冬季爱吃热性的食物。殊不知,食物太热就会伤害胃,食物太寒就会伤害脾。瓜、桃、冰之类食物性寒,可以解渴降温,但吃多了却对身体不利。
依据传统养生学理论,食物按属性可以分为五类,也就是寒、热、温、冷、平。夏季各种水果相继上市,水果不仅含有丰富的维生素、水分及矿物质,而且果糖、果胶的含量明显多于其他食品,这些成分对人体健康无疑是有益的。但是,根据不同人的不同体质,也应当有所选择,因为水果也具有上述寒、热、温、冷、平五种属性。虚寒体质的人基础代谢率低,体内产热量少,四肢即使在夏季也是冷的。由于其副交感神经兴奋性高,所以面色较常人白,而且很少口渴,也不喜欢接触凉的东西。中医历来注重阴阳调和与均衡,故体质偏寒的人,在吃水果时,自然要择食温热性的,这类水果包括荔枝、龙眼、番石榴、樱桃、椰子、榴莲、杏、栗子、胡桃仁等。实热体质的人代谢旺盛,产热多,交感神经占优势,容易发热,脸色红赤,口干舌燥,喜欢吃冷饮,易烦躁,常便秘。这样的人宜多吃寒凉性水果,如香瓜、西瓜、水梨、香蕉、奇异果、芒果、莲藕、番茄、柿子、荸荠、甜瓜、黄瓜、柚子等等。平和类的水果,如葡萄、菠萝、木瓜、苹果、椰子、梨、橙、西瓜皮、芒果、橄榄、白果、李子等等,不同体质均可食用。
四月,肝脏已病,心脏渐壮,
增酸减苦,补肾助肝,调养胃气。
语意:四月,肝脏开始衰弱,心脏开始强壮,应多吃酸的少吃苦的食物,可以补肾助肝,调养胃气。
语见明代养生家冷谦的《修龄要旨·四时调摄》。《黄帝内经》认为,“南方主夏,夏生热,热生于火地,火化为苦味,苦为心之味。夏季心经旺盛,而苦味生心,故若再多食苦味,必然会破坏体内的五脏平衡”。《黄帝内经》指出,“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这也就是说,此时宜少食苦味,否则就会伤害脾胃。
夏日炎热,胃肠功能受暑热刺激相对减弱。为保证胃肠功能的正常,宜选用具有滋养补益、抵御暑热侵袭功效的食物。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曾提出,食粥一大碗是夏季最佳饮食。如将绿豆、莲子、荷叶、芦根、扁豆等加入粳米中一并煮粥,并在凉后食用,可起到健脾胃、祛暑热的功效。此外,四月也是皮肤病的易发期,所以饮食调养宜以清爽清淡的素食为主,常吃具有清热利湿作用的食物,如赤小豆、薏米、绿豆、冬瓜、丝瓜、黄瓜、黄花菜、水芹、荸荠、黑木耳、藕、胡萝卜、西红柿、西瓜、山药、蛇肉、鲫鱼、草鱼、鸭肉等;忌食高脂厚味、甘肥滋腻、生湿助湿的食物,如动物脂肪、鱼类以及酸涩辛辣、性属温热助火之品,如生葱、生蒜、生姜、芥末、胡椒、辣椒、茴香、桂皮、韭菜、茄子、蘑菇以及各种海鲜,还有牛、羊、狗、鹅等肉类。
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
语意:顺应夏季气候变化,养生宜养“长”,违背规律,就会伤及心田。
语见《黄帝内经》。古人认为,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故夏季养生宜养“长”,若是违背了规律,到了秋季时易得疟疾。若是夏天的养生基础差,供给秋天收敛之气的能力也就差,到了冬天还可能反复发病。立夏是夏季的开始,天气由温和转向炎热,阳气渐盛,万物旺盛而壮,人体的生理活动更加活跃。立夏时节人体疾病多表现在手厥阴心包经。手厥阴心包经起于胸中,属心包,下行,依次络于上中下三焦。其分支从胸中分出,横行至腋下三寸处,又上抵腋下,沿上肢内侧中线入肘,过腕,至掌中,循中指出其端。另有支脉从掌中分出后,沿无名指出其内侧端,交于手少阳三焦经。若此经发生病变,其症状主要有心悸、心烦、精神失常、胸胁胀满,上肢痉挛、手心热、腋肿、面赤、目黄等等。
明代戏曲作家高濂认为,立夏前后,宜练习立夏四月节坐功。《遵生八笺》载:坐功,每日卯寅时,闭息瞑目,反换两手,抑掣两膝,各五七度,叩齿,吐纳,咽液。治病:风湿留滞,经络肿痛,臂肘挛急,腋肿,手心热,嘻笑不休,杂症。具体功法为:每日一至五点时,静坐于床上,屏住呼吸闭上眼睛,手心向外,十指交叉抱住膝盖向内用力,膝部向外用力,五至七次,然后叩动牙齿三十六次,调息吐纳,津液咽入丹田九次。
逆夏气,则太阳不长,心气内洞。
语意:如果与夏天之气相违,那么太阳之气就不能生长,就会发生心气虚衰的病变。
语见《黄帝内经》。小满节气中气温明显增高,雨量增多。下雨后,气温会急剧下降,所以这一节气中,要注意较大的气温变化,雨后要添加衣服,不要着凉受风而患感冒。又由于天气多雨潮湿,所以若是起居不当,必将引发风疹、风湿、汗斑、湿疹、湿性皮肤病等病症。暑为夏令主气,在时为夏,在六气为暑,在脏为心。若心经病变,会出现面赤、心烦、掌中热等症状。同时,心火盛易克伐肺金,故常有胸胁胀满、鼻赤等与肺部相关的病症。
明代戏曲作家高濂认为,小满节气前后,宜练习小满四月中坐功。《遵生八笺》载:坐功,每日卯寅时,正坐,一手举托,一手拄按,左右各三五度,叩齿,吐纳,咽液。治病:肺腑蕴滞邪毒、胸胁胀满、面赤、鼻赤、目黄、心烦、掌中热。具体功法为:每日凌晨一至五点时,正坐,一手手心向上用力托举,一手手心向下,用力下按,各三至五次,然后叩动牙齿三十六次,调息吐纳,津液咽入丹田九次。此功法以小满命名,正是顺应这一时令特点而制定的气功锻炼方法,适合小满时节锻炼,可从小满开始,至芒种为止。
五月,名为毒月,君子斋戒,
薄滋味,节嗜欲,霉雨湿蒸,宜烘燥衣。
语意:五月毒气最旺,有修养的人应当守斋戒,吃清淡的食物,节制嗜欲。此时气候潮湿闷热,物品易发霉,要注意烘晒衣服。
语见明代养生家冷谦的《修龄要旨·四时调摄》。在古时,俗传五月多不祥,有“恶五月”之称。民间认为,五毒之月,百毒俱生,其中最毒的五种动物是毒蛇、蝎子、蜈蚣、壁虎和蟾蜍。相传它们全部聚在一起的时候,互相之间谁也不敢攻击谁。所以在端午节这天,人们用红纸剪成带有这五种毒物的剪纸贴在门窗上,称做五毒符,据说可以免除各种毒物的侵害。另外在儿童的衣服上,也有绣以五毒图案的。端午节是五月中的重要传统节日,向来有喝雄黄酒、吃粽子、吃绿豆糕等习俗。据说稍微饮一些雄黄酒,可以驱瘟解毒,若多饮则会中毒。过去人们喝完雄黄酒后,将剩余的洒在床下墙角,有杀虫的作用。由于儿童不能喝酒,大人便用手指蘸雄黄酒在孩子的额头上写一个“王”字,也可以起到驱瘟解毒的作用。自汉代以后,民间流行在端午节给儿童佩挂包着雄黄的。香包的形状各式各样,一般家长都喜爱给孩子佩挂老虎形状的。端午节常吃的绿豆糕和卤蛋都是凉性的食物,具有明显的去痧消暑功效。此外,端午节还有给婴儿挂长命线的风俗。所谓的长命线,是指将青、黄、赤、白、黑五色的丝线束在婴儿的手足上,据说可保婴儿长命。
五月气温高,蚊虫滋生,人们较易生病。端午节的种种习俗,大部分都是围绕避病驱邪来进行的。正因为如此,有人认为端午节原是一个警示人们小心生病的节日。
因于暑,汗,烦则喘喝,静则多言。
语意:夏季为暑邪所伤,身体出汗必多。烦躁的时候,表现为气急喘渴;郁热内攻,则会狂言妄语。意谓夏季养生应注意防暑、防心经疾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