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博弈
47454200000019

第19章 人际交往中的博弈

交际就是一种特殊的博弈,只有非对抗的合作的态度,才会使交际呈“正和博弈”状态,从而收到良好的交际效果。

在家庭生活中,这种情况并不少见。夫妻俩看电视,丈夫喜欢看足球,妻子喜欢电视连续剧,当只有一台电视时,就会出现这样三种情况:

一是两人争执不下,丈夫想看足球,妻子偏不让;妻子想要看连续剧,丈夫也不同意,于是,干脆关掉电视,谁都别看。

一种情况是一方占得上风,或丈夫看足球,妻子到邻居家看连续剧;或是妻子连续剧,丈夫到朋友家去看足球。

还有一种情况是,其中一方说服对方,两人同看足球或连续剧。

人们之间的相互矛盾和相互冲突的关系,实际上就是一种博弈关系。矛盾冲突的结果也有三种情况:负和游戏、零和游戏和正和游戏。

所谓“负和游戏”,是一种两败俱伤的游戏,故也称为双输博弈。在人与人的交往时,由于相互的冲突和矛盾,不能达到统一,交际双方都不让步,最后使交际活动不能展开,结果是交际的双方都从中受损,两败俱伤。正如上面所举的例子,夫妻俩如果互不让步,干脆关了电视,这样造成的后果是,你的心理不能得到满足,我的感情也有疙瘩,对双方来说都受到损失;双方的愿望都没有实现,剩下的只能是夫妻两个人彼此生气,从而对夫妻感情造成不良影响。

“负和游戏”双方都没有所得,或者所得小于所失,其结果是两败俱伤。交际中的“负和游戏”,只能加大双方矛盾,使双方失和。交际发生“负和游戏”,如果是初次相交,便会因为两败俱伤而不再交往;如果是朋友,也会因不断发生“负和游戏”而逐渐疏远;夫妻间经常出现“负和”现象,感情自然会受到影响。

再让我们来看一下“零和游戏”。这种简单的“你输我赢”的思考方式往往会给人们带来更大的麻烦。就像双方拿着一根绳子做拔河比赛,输赢分明——对方赢一寸,你就输一寸。其实,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双方的关系并不是简单的“你赢我输”的对抗关系。双方可以都做得很好,也可能都做得很糟。制胜不是靠打击对方、压倒对方,而是靠引导对方采取对双方都有利的行为,即合作的行为。

而互利互惠的“正和游戏”,则是一种双赢的博弈。有这样一个故事,一场战斗在一个村庄发生。村中有一个不能走路的瘫子,打起仗来,人们都逃走了,他只有整天躺在屋里。一天,他看见一个瞎子,就招呼瞎子说:“你眼睛瞎了,看不见路;我身体瘫痪了,走不得路。眼下正在打仗,谁也不管我们,我们只有等死了。现在,我当你的眼睛,你做我的腿。你背着我,我给你指路,咱们就可以逃离这个战乱的地方。”

瞎子一听很高兴,就背起瘫子,两个人离开了村子,到了一个安全的地方。瘫子给了瞎子双眼,瞎子给了瘫子双腿。他们相互救了各自的性命。这就是一种“正和游戏”的博弈结局。

从上面可以看出,“负和游戏”和“零和游戏”是一种对抗性博弈,或者称之为不合作博弈;而“正和游戏”是一种非对抗性博弈,或者称为合作性博弈。不难看出,人际交往中要取得良好的效果,一般不应采取对抗性博弈,而应该制造非对抗性博弈。

要运用“博弈论”创造人际关系新局面,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要胸怀开阔。

交际中之所以经常会发生“负和博弈”现象,大多是因为心胸狭窄,遇事爱使性负气而生。夫妻俩看电视,如果都不容对方的爱好和自己的爱好冲突,便使性负气,关掉电视,这样无疑会造成夫妻关系不和,最后弄得两败俱伤。如果当时双方有一个作一些让步或牺牲,最起码可以满足一个人的意愿,如果另一方也能胸怀开阔一些,容纳对方的爱好,就能使夫妻感情更和谐,生活更美满。

在生活中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话:“这事我办不成,谁也别想办成”,“这东西我得不到,谁也别想得到”。以这种想法进入交际情境,必然会出现“负和”局面。如果不使性负气,而是互相谅解,与人交往采取合作态度,便能使有矛盾和冲突的交际活动朝好的方向发展。在交际中,如果遇到了和交际对象发生冲突的时候,能像这一对夫妻那样,为对方着想,采取一种和对方合作的态度,就一定能避免交际中“负和游戏”的发生。

第二,要心地善良。

如果说人际交往如博弈,那么“零和游戏”现象的发生,大多是因为有人见利忘义,想吞并对方的利益,这样的人从一开始便心存恶念,自然便会用欺诈手段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在艾克斯罗德的“重复囚犯困境”的游戏中,决定策略成功的既不是这些参赛者的学科,也不是程序的长短。把得分相对高的程序和得分相对低的程序区别开来的特性,就是它的善良性,即从不首先背叛。

许多道德家们都认为假使一个人能够大彻大悟,努力地为他人服务,他的生命一定闪烁着光彩,充满着喜悦与快乐。事实上,这种教训是有其成功的缘由的。你要尽量慷慨地给予他人以同情、鼓励、扶助,因为那些东西,于我们自身是不会因“给予”而有所减少的;相反,我们给人越多,我们自己所有的也越多。我们把善意、同情、帮助给人越多,我们收回的善意、同情、扶助也就越多。这也是人与人之间博弈策略决定的结果。

第三,要互谅互让。

人和人正常交往,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相互适应,在发生矛盾和冲突时,如果能从对方的利益出发,能从良好的愿望出发,便能使交际达到互利互惠的“正和游戏”状态。就是说,人际交往要达到效益最大化,就不能以自己的意志作为和别人交往的准则,而应该在取长补短、相互谅解中达成统一,达到双赢的效果。例如上面所说的夫妻俩,如果有一方能让步一些,达成一致,都看足球或听音乐,如果能心平气和,双方会共同享受足球的刺激或音乐的美妙,在观看足球或欣赏音乐时使双方同时得到快乐,如果能达到这一点,不是更好吗?

第四,不要期望完全的公平。

公平是人们常用的词汇。当一人说不公平时,他的言下之意可能是抱怨或是不愿意接受一个既定的分配,而非要求完全的数量均等或效用均等。许多人往往忽略个人选择与承担其决定后果,而提出各类不同的公平原则。然而,公平除了从个人选择及两人合作的角度去讨论外,并不存在任何其他的意义。

我们玩过的许多游戏,使我们相信合作应该是公平的。设计者尽一切可能给每个人胜出的机会。决定是偶然作出的:抛一枚硬币,掷一次骰子,或是出一张牌。每个人在一开始时都是公平的:每个人拥有同等数量的金钱,同样数量的骰子,或相同张数的牌。有些游戏中甚至故意设计一些障碍以弥补参与者技能方面的差异。

在其他游戏中,使之公平的方法也会使之更具娱乐性。玩一个乏味的游戏而你又不可能赢,那就没有多大的意思。但你又必须记住非常重要的一点,生活中的许多事并不是娱乐,你必须经常去面对复杂局面,哪怕形势对你极为不利。

不要担心究竟是否公平,而要考虑什么对你最有利。事实表明,许多人在担忧事情是否公平时,往往会作出不明智的决定。

总之,交际就是一种特殊的博弈。如果想让交际向健康方向发展,就必须以非对抗的方式,采取合作的态度,使交际呈“正和游戏”状态,从而收到良好的交际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