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小美女穴位健身经
47336600000009

第9章 穴位按摩科学瘦身(4)

按摩方法

【功效】提高肝脏功能,促进肝脏解毒,促进全身经脉畅通,改善脂肪代谢,预防肥胖。

【取穴】合谷穴、小鱼际、神门穴、通里穴、阴包穴、足三里穴、复溜穴、肝俞穴。

(1)合谷穴:位于手背,第1、第2掌骨间,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

(2)小鱼际:何于拇指下方肌肉隆起处的内侧,外侧为大鱼际。

(3)神门穴:位于腕掌侧横纹尺侧端,取穴时手掌向上,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

(4)通里穴:位于前臂掌侧,腕横纹上1寸处。

(5)阴包穴:位于大腿内侧,当胶骨内上髁上4寸,股内肌与缝匠肌之间。

(6)足三里穴:位于小腿胫骨前缘外侧的膝关节下四指宽处。

(7)复溜穴:位于小腿内侧内踝中央上二指宽,胫骨与跟腱间处。

(8)肝俞穴:位于背部正中线第9胸椎棘突下,左右旁开二指处。

【按摩步骤】

(1)步骤一:身体放松站立,将双手相叠置于右肋下肝部的位置,先按顺时针方向旋转100圈,再按逆时针方向旋转100圈;接着将双手手指搓热,掌心向上,将双手示指、中指和环指并拢,插入两侧乳中肋骨下方,双手同时点揉5~10分钟;最后双手掌心自上而下做抹胸动作,力度应适当,一般在开始时轻,中间重,结束时轻,如此重复30次。

(2)步骤二:按摩者握住被按摩者的手腕,另一只手用拇指的指尖按在手背的合谷穴处,其余四指置于掌心,由轻渐重掐压30秒至1分钟,接着取小鱼际、神门穴、通里穴点揉2分钟。手臂按摩完毕后,按摩者用拇指或示指的指端依次置十双腿的阴包穴、足三里穴,指端不离皮肤连续按压,按压节奏应持续且均衡,按摩的力度由轻到重,每个穴位各按摩3~5分钟。最后,按摩者再用示指、中指、环指和小指紧握住踝部,拇指抵任内踝上2寸的复溜穴,旋推3~5分钟。

(3)步骤三:被按摩者俯卧在床上,按摩者用手掌或者拇指直推背部俞穴,重点揉按肝俞穴,以皮肤发红、发热为限。按揉穴位后,按摩者在被按摩者脊背上来回抚摸数次,再将拇指与示指、中指的指腹相对,双手沿着被按摩者脊柱两旁,自后颈开始向下连续地挟提肌肤,直至尾骨。第二遍挟提肌肤时,每捏三次就将脊背上的皮肤提一下(捏三提一法),连续性捏脊背后,再用“捏三提一法”的手法捏一遍,如此交替进行3~5次。

温馨提示

无论是自己按摩还是他人按摩。在每个动作交替的瞬间,建议做深呼吸,在一收一放、一紧一松之间,让心情得到放松。

脾虚湿阻型肥胖者的按摩

【特点】形体肥胖,肢体沉重且倦怠乏力,脘腹胀满,食少不消化,大便溏薄。

【原闪】脾脏主化水湿,能够将体内多余液体排出体外,如果脾脏虚弱则运化功能低下,容易造成水湿停滞或代谢失常,使身体由于“积水”过多而造成身体虚胖水肿。

【解决方法】在按摩时应当从健脾化湿着手,先使脾脏恢复正常,然后再将体内水湿逐一化解,疏通体内经络,从而改善虚胖水肿等不适。

1.改善腹泻的按摩

【症因】脾虚腹泻是一种慢性腹泻,它是一种由于脾运失调造成的慢性肠功能紊乱性症状,当肠功能削弱,无法做出正确的“判断”时,往往会将食物中的营养排出体外,而体内的多余水分或者废物却停留在体内,又会加重脾虚症状,从而使消化系统功能紊乱,更容易吸收食物中的热量,形成肥胖。

【自我削断】排便次数明显超过平日习惯,粪便稀薄且有不消化之物,而色萎黄,精神倦怠。

脾虚腹泻容易造成脂肪吸收障碍,容易导致身体缺乏脂溶性维生素,如维牛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等。脂肪长期供给不足会引起营养不良,而营养不良会使身体虚弱,长此以往一方面使身体无法吸收到每天必需的营养物质,另一方面,又因为虚弱而不能减去体内过剩的营养,不但减不了肥,还会危害身体健康。由此可见,改善腹泻对塑身能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按摩方法

【功效】改善腹泻症状,加强对人体必要营养的吸收,将糟粕排出体外,以免化为膏油痰湿,发为肥胖。

【取穴】中脘穴、下脘穴、盲俞穴、关元穴、气冲穴、气海穴、手三里穴、孔最穴、足三里穴、丰隆穴、三焦俞穴、胃俞穴、肾俞穴、大肠俞穴、长强穴。

(1)中脘穴:位于上腹部正中线上,脐部上方4寸处。

(2)下脘穴:位于上腹部正中线上,脐部上方2寸处。

(3)盲俞穴:位于下腹部中央,脐巾旁开0.5寸处。

(4)关元穴:位于下腹脐部下方3寸处,即脐与趾骨连线3/5处。

(5)气冲穴:何于人体的腹股沟稍上方,当脐中下5寸,距前正中线2寸处。

(6)气海穴:位于下腹脐部与耻骨迕线的3/10处。

(7)手三里穴:位于前臂肘部弯曲,前方三指宽处。

(8)孔最穴:位于前臂内侧,在太渊穴(手腕内侧横纹上,拇指根部侧)与尺泽穴手臂内侧中央肌腱外侧即是,即肱二头肌肌腱桡侧凹陷处)连线上的4/9处。

(9)足三里穴:位于小腿胫骨前缘外侧的膝关节下四指宽处。

(10)丰隆穴:位于小腿前外侧蹀尖上8寸,距胫骨前缘二横指处。

(11)三焦俞穴:位于腰部正中线第1腰椎棘突下,左右旁开二指处。

(12)胃俞穴:位于背部正中线第12胸椎棘突下,左右旁开二指处。

(13)肾俞穴:位于腰部止中线第2腆椎棘突下,左右旁开二指处。

(14)大肠俞穴;位于腰部正中线第4腰椎棘突下,左右旁开二指处。

(15)长强穴:位于尾骨端下,尾骨端与肛门连线的中点处。

【按摩步骤】

(1)步骤一:按摩者仰卧,被按摩者右手拇指抵在中脘穴,中指抵在下脘穴,两指①下脘穴盲俞穴关元穴气冲穴中脘穴盲俞穴气海穴气冲穴同时点揉两处穴位各2分钟;右手拇指、中指不动,左手拇指和中指分别抵在脐部两侧的盲俞穴,环指点抵在关元穴处,同时点揉这两处穴位各2分钟;最后将双手拇指抵在两侧的气冲穴,中指同时抵在气海穴,同时点揉两处穴位各2分钟即可。

(2)步骤二:用示指和中指并拢,从手腕一直推向上臂,重点点揉手三里穴、孔最穴各2分钟;然后左手握住右腿的胫骨,右手拇指分别按揉足三里穴和丰隆穴各300次;最后用掌心摩擦至皮肤发红、发热为宜。

(3)步骤三:被按摩者俯卧在床上,按摩者将于掌的掌根或拳面置于被按摩者背脊左侧的肌肉上,进行轻快、柔和的回旋按摩;然后用相同手法按摩脊椎右侧的肌肉,一直按揉到臀部位置。重点在三焦俞穴、胃俞穴、肾俞穴、大肠俞穴、长强穴等几处穴位进行点揉。

2.增强消化功能的按摩

【症因】消化功能较差者往往身体会缺乏某种营养,如维生素、矿物质、蛋白质等,对食物的耐受性较差,如果不对脾胃进行调理,增强消化功能,很有可能因为身体缺乏营养而造成肥胖。

【自我判断】身体较弱,容易疲劳,偏瘦或者偏胖,指甲根部的白色月牙部分较少,经常伴有肠胃功能紊乱症状。

促进消化功能并非要将食物全部吸收消化,而是应当“挑其精髓,弃之糟粕”,身体得到最需要的营养,从而避免营养过剩或者过度缺乏所造成肥胖症,能够让你拥有好胃口的同时,保持健美的身材!

按摩方法

【功效】调理脾胃,增强消化功能,对脾虚消化不良引起的肥胖、腹胀、胸闷以及肠胃功能紊乱有良好的辅助疗效。

【取穴】膻中穴、乳中穴。

(1)膻中穴:位于胸部当前正中线上,两乳头连线的中点。

(2)乳中穴:位丁胸部第4肋间隙,乳头中央,距前正中线4寸处。

【按摩步骤】

(1)步骤一:将双手的示指、中指、环指和小指贴于腋下位置,拇指抵于胸前,双手手指相对用力捏拿胸部肌肉,然后放松,同时手指向下移动一横指宽,用相同手法捏拿,一直捏拿至剑突部位,重复3遍。捏拿完毕后,将双手拇指抵于膻中穴,同时向两侧的乳中穴分推,并沿着肋骨的走向继续向外平推至胸侧,然后将拇指移至下一个肋骨的间隙,沿着肋骨的走向,向外平推至胸侧,如此循序而下直至剑突部位。

(2)步骤二:将双手拇指置于上腹部的腹中线处,双手同时用力分推至腹部两侧,然后将拇指向下移1厘米,用相同手法分推至腹侧。如此依次分推,直至下腹部为止,重复3次。接着用双手手指捏拿腹部肌肉,从左侧腹部一直捏拿至右侧腹部,将腹部肌肉提起后应稍稍停顿片刻,然后松开向前移动,如此依次捏拿,直至上下腹部肌肉全部被捏拿完毕,重复3次。

(3)步骤三:将手掌贴于腹部中央,按照顺时针方向推摩腹部,并逐渐向腹侧移动按摩,时间为1~3分钟;再按照逆时针方向推摩腹部,并逐渐向腹部的另一侧移动按摩,时间同样为1~3分钟。最后将10指张开,手指朝下贴于胸前,沿脐两侧向下推抹至耻骨,然后再按照“耻骨→耻骨的右侧→耻骨右上方、右肋下→左肋下、耻骨左上方→耻骨左侧→耻骨”的顺序进行循环按摩,重复30次。

温馨提示

耻骨到耻骨右侧为水平移动,耻骨右侧至耻骨右上方、右肋下为纵向移动,耻骨右上方、右肋下至左肋下、耻骨左上方为水平移动,左肋下、耻骨左上方至耻骨左侧为纵向移动。

3.暖胃止痛的按摩

【症因】胃寒主要由于脾阳虚衰所导致的,脾虚则胃弱,如果再经常吃生冷食物或者饮用冷饮,就更会加重胃部负担,通常表现为胃部偏虚寒。

【自我判断】胃部常因天气变冷、食用寒凉食物而引发疼痛,疼痛时胃部有寒凉感,该区域的皮肤较冰凉。

脾胃虚寒使食物不易被消化,致使凝滞于体内,堵塞身体经络,从而形成肥胖,因此塑身应当以暖胃为主。

按摩方法

【功效】助阳暖胃,缓解胃痛,促进消化,减少体内食物积滞。

【取穴】劳宫穴、中脘穴、建里穴、下脘穴、百会穴、神阙穴、足三里穴。

(1)劳宫穴:位于手掌心第2、第3掌骨之间,握拳屈指时中指指尖所触部位。

(2)中脘穴:位于上腹部正中线上,脐部上方4寸处。

(3)建里穴:位于上腹部正中线上,脐部上方3寸处。

(4)下脘穴:位于上腹部正中线上,脐部上方2寸处。

(5)百会穴:位于头顶正中,两个耳尖向头顶连线的中点。

(6)神阙穴:位于腹部脐中央,即脐窝正中。

(7)足三里穴:位于小腿胫骨前缘外侧的膝关节下叫指宽处。

【按摩步骤】

(1)步骤一:男性左手在下,女性右手在下,将双手重叠,并将双手的内外劳穴、外劳宫穴相对。将手掌的劳宫穴对准腹部的中脘穴,手指分别抵于腹部的建里①建里穴外劳宫穴内劳宫穴中脘穴下脘穴中脘穴神阙穴足三里穴百会穴足三里穴穴和下脘穴。深吸一口气,双手同时用力按照逆时针的方向旋转一圈;缓缓呼气,再按照顺时针方向旋转一圈。一呼一吸为一次,重复64次,再用相同手法按照顺时针和逆时针的方向旋转64次。最后,吸气的同时用双手手掌稍用力按压胃部,然后将手掌放松,同时呼气,重复1~3分钟。

(2)步骤二:右手掌心贴于头顶,并将掌心的劳宫穴对准头顶的自会穴,左手掌根鱼际贴于中脘穴,掌心贴于脐中央的神阙穴,双手同时进行旋转揉按的动作,重复3~5分钟。最后将右手张开握住小腿后侧,拇指垂直按揉挤压足三里穴,或者用左手的小鱼际处敲打左腿的足三里穴,时间为3~5分钟,换另一条腿重复相同按摩。

4.促进排水的按摩

【症因】脾脏虚弱则运化失调,多余体液无法被输送到肾脏等排泄器官,积存在体内,并从血管渗入到组织间隙中而致水肿,这就是“喝口凉水都会胖”的主要原因。

【自我判断】用手指在皮肤表面用力按下去,手按的地方发白,且长时间山现塌陷痕迹,很难在短时间内恢复正常,这就是水肿型肥胖的明显症状。此外,体重不超标,但赘肉看上去较多,皮肤较为松垮,没有弹性,上身较瘦但下身尤其是小腿很粗等,也都是水肿型肥胖的主要特点。

水肿型肥胖的按摩应当以促进排水、调节体液代谢为主,同时通过按摩使松垮的皮肤和肌肉恢复紧致的状态,改变虚胖丰满的形象,重获苗条健美的身材。

按摩方法

【功效】提升脾气,有助于排出体内多余的水分,对脾虚寒湿引起水肿型肥胖有辅助疗效。

【取穴】天突穴、水道穴、水分穴、足三里穴、阴陵泉穴、三阴交穴、失眠穴。

(1)天突穴:位于颈部正中线上,胸骨上窝中央。

(2)水道穴:位于下腹部脐部下方3寸,正中线旁开2寸处。

(3)水分穴:位于脐部正上方1寸处。

(4)足三里穴:位于小腿胫骨前缘外侧的膝关节下四指宽处。

(5)阴陵泉穴:位于小腿内侧,膝下胫骨内侧凹陷处(与阳陵泉穴相对)。

(6)二阴交穴:位于小腿内侧的脚踝上缘三指宽,胫骨边缘的凹陷处。

(7)失眠穴:位于足底跟部,足底中线与内、外踝尖连线的相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