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小美女穴位健身经
47336600000008

第8章 穴位按摩科学瘦身(3)

由此可见,想要改善这种状况,就必须解除思想上的压力,只有当思想上“轻无一物”时,身体上的“重担”才能真正被放下。

按摩方法

【功效】放松精神压力,提高精神能量,让工作时的你更加朝气蓬勃,忘掉食物的诱惑。

【取穴】无须取穴。

(1)步骤一:每天早晨起床前或者晚上入睡前,双手握空拳,稍用力敲打身体。先从脚踝向大腿根处敲打,再从肩膀敲打至前臂,然后从上身前侧敲打至下身,最后敲打身体后侧,每次敲打3~5分钟。

温馨提示

每天坚持敲打肌肉与骨骼能够刺激血液循环,放松神经末梢,不仅一整天都会感到身体轻松、精力充沛,而且还会“赶走”不受欢迎的紧张压力。不过,应当注意的是,如果目前正在使用具有稀释血液功能等药物,最好不要进行敲打按摩,以免造成淤伤。

(2)步骤二:在运动锻炼之后,用拳头快速敲打腿部和手臂,使运动后的身体得到放松,然后再用拳头稍用力连续叩击胸前左侧乳头内侧(即心脏部位)2~3次。叩击应当有节奏,当拳头抬起时离胸部宜20~30厘米。叩击完毕后,用手掌或拳头同方向在胸前心脏剧围按摩1~2分钟即可。

(3)步骤三:坐在地上,膝盖弯曲,双腿尽量放松。用手指在脚跟处按照顺时针方向做圆周运动,然后轻轻拍打脚跟,以该处皮肤稍稍发红、发热为宜。拍打完毕后,用手握住脚踝,拇指刚好按压在跟腱处,再用另一只手的拇指按压小腿肌肉5秒,然后松开,向上移动1厘米,用相同的手法反复按压,直至膝盖处。

(4)步骤四:端坐在椅子上,在地上放置一个高尔大球或者核桃,脱鞋后将左脚踩在高尔夫球或者核桃上,来回移动揉搓3~5分钟,然后换右脚,重复相同动作。或者站起身,一手扶墙,同时将左脚放在高尔夫球(或核桃)上,使脚掌形成一个拱门。将全身重量慢慢移动至脚上,双脚慢慢向前、向后滑动,让脚跟、脚掌以及脚趾都能够得到充分的按摩。

温馨提示

除了利用圆形物品(高尔夫球、核桃等)按摩足底外,在上班、看电视、坐飞机、坐火车时也可以随时对双脚进行按摩,例如踩桌角、踩椅脚、踩按摩棒,或者用一只脚的脚跟按摩另一只脚的脚背,都能达到舒缓压力的按摩效果,这对于健康都是非常有益的。

2.改善抑郁心烦的按摩

【症因】根据科研人员研究表明,肥胖与抑郁症有着密切的联系。通常情况下,心情抑郁者往往不是通过运动锻炼的方式进行治疗,大部分都选择治疗精神疾病的药物,这些药物往往都含有某些激素,容易使人体重增加,身体发胖。另一方面,肥胖者往往又会生活在他人的“注目”之中,这又会使他们产生自卑等心理,从而会导致抑郁。

【自我判断】

(1)进食速度较快,偏爱淀粉类食物、碳酸饮料以及甜食,常在临睡前和看电视时进食。

(2)觉得生活没有乐趣,不愿参加一切活动。

(3)睡眠紊乱,比平时早醒2~3小时,醒后无法继续入睡。

(4)情绪随昼夜变化有所不同,清晨或上午心境较为低潮,不愿进食,下午或傍晚渐渐好转,进食量较多。

按摩能进行自我调节,保持开朗的、积极向上的以及乐观愉悦的状态,再配合一些健康有益的个人爱好就能够改善甚至消除抑郁、心烦等问题,杜绝肥胖的产生。

按摩方法

【功效】使心情变得愉快,身体得到放松及消除头部的紧张状态。

【取穴】太冲穴、行间穴、阳陵泉穴、三焦经、手少阴心经、小肠经、少海穴、神门穴、复溜穴、太溪穴、地筋、肩井穴、神藏穴、身柱穴、带脉穴。

(1)太冲穴:位于足背第1、第2趾跖骨连接部位处。

(2)行间穴:位于足背大脚趾与第2趾合缝后方的赤白肉分界处凹陷处。

(3)阳陵泉穴:位于小腿外侧的腓骨小头稍前凹陷中。

(4)三焦经:起始于环指末端(关冲穴),向上出于第4、第5掌骨问,沿着腕背走向前臂外侧桡骨和尺骨之间,向上通过肘尖,并沿着上臂外侧上达肩部,出足少阳经的后面,向前进入缺盆穴(锁骨上窝中央,距前正中线4寸处)至整个前胸,向下通过横膈至腹部,再向上通过胸部出缺盆穴而走颈项部,沿耳后直上出耳部而到达额角,再下行至而颊部到达眼眶下部。

(5)手少阴心经:共9个穴位,其中1个穴化在腋窝处,其余8个穴位在上肢掌侧面的尺侧,9个穴位依次为极泉穴、青灵穴、少海穴、灵道穴、通里穴、阴郄穴、神门穴、少府穴、少冲穴。

(6)小肠经:起始于小手指尺侧端的少泽穴,沿着手背的尺侧直通腕部尺骨茎突处,至前臂外侧尺骨后缘,经过尺骨鹰嘴与肱骨内上髁之间,沿着上臂外侧后缘通过肩关节,绕行于肩胛部直达大椎穴,入缺盆穴于心脏,最后沿着食管向下通横膈过胃部。

缺盆部支脉:沿颈部上面颊,到达眼外眦,再转入耳中的听宫穴;颊部支脉:上行目眶下,抵于鼻旁,最后达到目内眦的睛明穴。

温馨提示

缺盆部支脉是小肠经的分支之一。

(7)少海穴:位于肘横纹内侧端与肱骨内上髁连线的中点处,取穴时屈肘。

(8)神门穴:位于腕掌侧横纹尺侧端,取穴时手掌向上,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

(9)复溜穴:位于小腿内侧内踝中央上二指宽,胫骨与跟腱间处。

(10)太溪穴:位于足内侧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问的凹陷处。

(11)地筋:位于足底,可将脚趾向足背处压,在足底就会有一条硬筋浮现,这条硬筋就是地筋。

(12)肩井穴:位于肩上大椎穴与肩峰端连线的中点,或者乳头正上方与肩线交接处。

(13)神藏穴:位于胸部第2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2寸处。

(14)身柱穴:位于背部正中线上,第3胸椎棘突下凹陷处。

(15)带脉穴:位于侧腹部,第11肋骨游离端垂直向下,与脐水平线的交叉点。

【按摩步骤】

(1)步骤一:从大腿内侧向下仔细推揉,推揉的幅度要小,以便能够使每一寸肌肤都可以得到充分的按摩,一直推揉至足背,然后找到太冲穴点揉1~2分钟后,再沿着足部按摩至行间穴,重点在行间穴点揉1~2分钟。点揉完毕后,拨动阳陵泉穴1~2分钟,并沿着三焦经巡经按摩,重点在痛点进行按揉,从痛按摩至不痛后方可继续按摩下一个痛点。

(2)步骤二:在手少阴心经以及小肠经寻找痛点,重点按摩少海穴和神门穴100~300次。按摩完毕后,找到脚部的复溜穴和太溪穴,点揉1~2分钟;用拇指揉动足底的粗筋(地筋),地筋越硬,揉动的时间就要越长,直到把这条筋揉软为止。

(3)步骤三:双手交叉分置于肩膀两侧,中指垂直顶在肩井穴上,其余4指握住肩膀,同时用力按压该处穴位100次。按压肩井穴完毕后,将双手示指分别置于胸部上方的神藏穴,持续按压3秒,按摩10次。按摩完毕后,挺胸抬头坐在椅子上,用拇指抵在背部上方的身柱穴,一边缓缓吐气,一边连续按压6秒,共重复20次。最后揉捏腰腹间的带脉穴,时间为3~5分钟。

温馨提示

有些穴位或者经脉在背后,在按摩时可以请家人帮助按摩,以便能达到最佳的效果。

3.促进气血畅通的按摩

【症因】肝火旺盛或者肝郁气滞容易造成气血不通,血流滞缓,导致血液代谢障碍,造成水湿停聚、痰湿内盛,容易形成肥胖。

【自我判断】身体突然发胖,记忆力衰退,面色萎黄,舌苔浊腻而垢。

俗话说:“通则不病”。当气血畅通之后,体内多余的垃圾和废物就能够通过正常渠道排出体外,内分泌以及新陈代谢也会逐渐恢复正常,这对于消除肥胖能够起到良好的辅助作用。

按摩方法

【功效】通畅气血,提高脏腑功能,对气血失调引起的肥胖有较好的辅助疗效,经常按摩还能起到防患于未然的作用。

【取穴】百会穴、太阳穴、内关穴、四横纹、足三里穴、风池穴、大椎穴、心俞穴、肾俞穴、命门穴。

(1)百会穴:位于头顶正中心两耳尖之上连线的中点。

(2)太阳穴:位于两眉梢后凹陷处。

(3)内关穴:位于前臂掌侧,手腕横皱纹的中央向上约三指处。

(4)四横纹:位于掌面示指、中指、环指、小指的第1指间关节横纹的连线之上。

(5)足三里穴:位于小腿胫骨前缘外侧的膝关节下四指宽处。

(6)风池穴:位于颈后区,枕骨之下,脚锁乳突肌上端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中。

(7)大椎穴:位于颈部下端,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处。

(8)心俞穴:位于背部正中线第5胸椎棘突下,左右旁开二指处。

(9)肾俞穴:位于腰部正中线第2腰椎棘突下,左右旁开二指处。

(10)命门穴:位于腰部正中线,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处。

【按摩步骤】

(1)步骤一:被按摩者平躺在床上,按摩者用双手拇指在前额中央向头部两侧分推5~10次,然后再从眉间向上推至发际5~10次;将双手手指微微张开并屈曲,用指腹稍用力叩敲被按摩者的头部3~5分钟,并用指端从脑后一直梳理到前额,重复10~30次,最后用拇指按揉百会穴和太阳穴各1分钟。

(2)步骤二:被按摩者端坐在椅子上,按摩者一手握住其手腕,另一手拇指点揉内关穴100次,换另一手重复相同按摩。按摩内关穴完毕后,将被按摩者的四指并拢,按①太阳穴百会穴太阳穴②内关穴四横纹摩者用拇指在四横纹处横向来回直推100次。

(3)步骤三:端坐在椅子上,使上身与大腿、大腿与小腿成直角,将左侧小腿微微向前伸,上身微向前倾,右手张开握住小腿内侧,拇指抵在足三里穴之上按揉挤压,或者左手挢拳用小鱼际处敲打左腿的足三里穴,时间为3~5分钟,以局部感到酸胀为宜。在右腿重复相同按摩手法。

(4)步骤四:被按摩者俯卧在床上,按摩者将双手拇指分别置于风池穴上,其余四指附在头部两侧,适当用力按揉30~60秒。按摩完毕后,按摩者用手掌从大椎穴向下推至骶尾部5~7次,以皮肤发红、发热为宜,最后再用拇指点揉心俞穴、肾俞穴、命门穴各2分钟。

4.改善腹部胀闷的按摩

【症因】肝火旺盛易造成气机不畅而引起腹胀,而腹胀容易造成消化系统功能异常,导致多余脂肪等代谢物排出体外,使脂肪囤积体内形成肥胖。

【自我判断】小腹胀急,小便赤黄,睡眠障碍,头晕。

腹胀多为气机不畅所致,只有内部气分调顺才能使脏腑恢复正常功能,从而防治肥胖形成。下面介绍的按摩方法可改善腹部胀闷,同时还能起到疏肝理气的作用。

按摩方法

【功效】对于因肥胖造成的腹部胀满,以及腹胀引起的消化系统失调型肥胖均有辅助治疗的作用。

【取穴】幽门穴、阑门穴、梁门穴、滑肉门穴、章门穴、期门穴、上脘穴、中脘穴、下脘穴、神阙穴。

(1)幽门穴:位于巨阙穴(腹部中部,左右肋肋骨相交之处,再向下二指处)旁开0.5寸处。

(2)阑门穴:位于大肠、小肠交合处,脐上1.5寸处。

(3)梁门穴:位于上腹部,脐中正中线上4寸,左右旁开2寸处。

(4)滑肉门穴:位于上腹部,脐中正中线上1寸,左右旁开2寸处。

(5)章门穴:位于侧腹部腋窝中线,第一浮肋前端,屈肘合腋时肘尖所触位置。

(6)期门穴:位于胸部乳头下方,与巨阙穴齐平处。

(7)上脘穴:何于上腹部正中线上,脐部上方5寸处。

(8)中脘穴:何于上腹部正中端,脐部上方4寸处。

(9)下脘穴:位于上腹部正中线上,脐部上方2寸处。

(10)神阙穴:何于腹部脐中央,即脐窝正中。

【按摩步骤】

(1)步骤一:被按摩者仰卧,按摩者立于被按摩者右侧,左手拇指按在幽门穴,右手拇指点按阑门穴,双手同时旋推按揉,以被按摩者感到穴位有气动(即气通为止)为幽门穴梁门穴滑肉门穴幽门穴梁门穴滑肉门穴阑门穴限。气通之后,左手拇指按住幽门穴不动,右手拇指点揉梁门穴30秒,然后将双手同时向下移动,左手拇指点按梁门穴,右手拇指点揉滑肉门穴,双手同时旋推点揉3分钟。

(2)步骤二:按摩者用双掌在脐部周围先顺时针按摩腹部200次,然后再逆时针按摩腹部200次,使被按摩者的腹部出现温热感。接着,双手中指点按章门穴1分钟,再将示指和中指并拢,从章门穴向下偏右的方向斜推至腹部3次。

(3)步骤三:按摩者将拇指分别置于乳下的期门穴,双手同时向腹部两侧推摩数次,再用右手示指按压上脘穴,中指按压中脘穴,环指按压下脘穴,同时旋转推按,使上脘穴、中脘穴、下脘穴有温热感,最后用双手手掌从剑突部位向下推摩至神阙穴30~50次。

温馨提示

除上述穴位外,对于因肝气犯胃造成的腹胀还可以加点内关穴和太冲穴。太冲穴位于足背侧第1、第2趾跖骨连接处;内关穴位于前臂掌侧,手腕横皱纹的中央向上约三指处。

5.提高肝脏功能的按摩

【症因】肝脏是非常容易受到“冲击”的器官,剧烈的情绪起伏、药物副作用、饮食不当都会使肝脏受到损害,即使身体康复,但已经受损的肝脏并没有恢复到健康的状态,长久以往就会使肝脏功能逐渐衰退,无法正常工作,易导致各种疾病,其中一种就是肥胖。

【自我判断】双目干涩,视力减退,视物不清,出现脂肪肝。

肝脏具有提高脂肪代谢以及解毒作用,对穴位进行按摩能够全面增强肝脏功能,调节脂肪代谢,清除肝脏周围的脂肪,并将营养均匀地“分配”到全身,从而增强全身功能,减少肥胖的致病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