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事的手段是双刃剑,谋求成功的同时也容易伤身。只有明察利弊,在“舍”与“得”之间寻求一种微妙的平衡,才是真正懂得“利害”之人。
【原文】
盖人业之流,各有利害:夫清节之业,着于仪容,发于德行;未用而章,其道顺而有化。故其未达也,为众人之所进;既达也,为上下之所敬。其功足以激浊扬清,师范僚友。其为业也,无弊而常显,故为世之所贵。
法家之业,本于制度,待乎成功而效。其道前苦而后治,严而为众。故其未达也,为众人之所忌;已试也,为上下之所惮。其功足以立法成治。其弊也,为群枉之所雠。其为业也,有敝而不常用,故功大而不终。
术家之业,出于聪思,待于谋得而章。其道先微而后着,精而且玄。其未达也,为众人之所不识。其用也,为明主之所珍。其功足以运筹通变。其退也,藏于隐微。其为业也,奇而希用,故或沉微而不章。
智意之业,本于原度,其道顺而不忤。故其未达也,为众人之所容矣;已达也,为宠爱之所嘉。其功足以赞明计虑。其蔽也,知进而不退,或离正以自全。其为业也,谞而难持,故或先利而后害。
臧否之业,本乎是非,其道廉而且砭。故其未达也,为众人之所识;已达也,为众人之所称。其功足以变察是非。其蔽也,为诋诃之所怨。其为业也,峭而不裕,故或先得而后离众。
伎俩之业,本于事能,其道辨而且速。其未达也,为众人之所异;已达也,为官司之所任。其功足以理烦纠邪。其蔽也,民劳而下困。其为业也,细而不泰,故为治之末也。
【译文】
大概人们从事的事业所分的类别,各有利益和祸害。那节操高洁可为典范的清节家的事业,表现于仪表容貌,发自于品德品行,尚未施用就自然显赫。它的治理方法是顺应天性而有所化育,所以当它没有发达的时候,被众人所利用;等到发达以后,被上下所敬重。它的功业足以斥退恶人、奖励善人,成为同僚朋友学习的典范。它作为一种事业,没有弊端而永远显赫,所以被世人所重视。
法家的事业,起源于制定法度,等待成功后才能奏效,它的治理方法是前面辛苦而后面安定,虽然严厉但是为了民众。所以它没有成功的时候,被众人所猜忌;等到已经试用以后,又被上上下下的人所畏惧。它的功业足以建立法制、安定国家,它的弊端在于被众多邪恶曲解的人所仇视。它作为一项事业,有弊端而不经常受到利用,所以功劳虽然很大但往往不得善终。
术家的事业,出自于聪明多思,等到计谋实现后方才彰显,它的治理方法是先隐微然后再显著,精深而且幽远。当它没有实现的时候,被英明的君主所珍视。它的功业足以运筹帷幄、随宜变通。当它引退不进的时候,往往深藏在隐微的地方。它作为一种事业,神奇而很少被利用,所以有时沉没因而不彰显。
智谋权谋的事业,起源于推源测度,它的治理方法是顺遂而不违忤。所以它未显达的时候,被众人所容纳;等到已经显达以后,又被宠爱它的人所推崇。它的功业足以辅助英明的君主计划思虑,它的弊端在于只知道进取而不知道隐退,有时违背正道来自我保全。它作为一种事业,才智足备而难以维持,所以有时先前获得利益而后来招致祸害。
褒贬好坏的事业,起源于是非对错,它的治理方法是清廉而且针砭时政。所以它未成功的时候,被众人所认识;等到已经成功之后,又被众人所称道。它的功业足以辨别善恶、观察是非。它的弊端是被讥毁非难的人所怨恨。它作为一种事业,严厉而不宽容,因此有时先被众人赞同然后又被人所疏远。
讲求技能本领的事业,起源于做事的能力,它的治理方法是聪慧而且迅速。它未显达的时候,被众人视为异端;已经显达以后,被官府有司所利用。它的功业足以治理繁琐、纠正邪恶,它的弊端在于百姓辛苦劳作而地位低下、困顿。它作为一种事业,细致而不安定,因此是治理方法最次的一等。
一、用品行感化的清节家
——夫清节之业,着于仪容,发于德行;未用而章,其道顺而有化。故其未达也,为众人之所进;既达也,为上下之所敬。其功足以激浊扬清,师范僚友。其为业也,无弊而常显,故为世之所贵。
【智解】
清节家的事业,本于品行,未发达的时候,人们就遵从;发达后,人们就敬重。利处是用模范的力量鼓励人们向善远恶,弊端则无。
清节家是这六家中唯一有利无弊的,近乎理想的“圣人化育”的境界,他们的想法与德行,无形中变成了老百姓的行动,其中奥妙无穷。在上古传说中,帝王们使用群臣,不必有那么多的礼仪法规、赏罚奖励,就能使四海和美而不互相伤害。
这种说法太过美妙,不知是否曾在历史上出现过。不过,有一种叫“王道”的手段,与此很相像。
历史中有两种治道。一种是“王”道,另一种是“霸”道。它们是完全不同的种类。圣王的治道是通过道德指示和教育,霸主的治道是通过暴力的强迫。
“王”道的作用在于德,“霸”道的作用在于力。在这一点上,孟子有个说法:“以力假仁者霸……以德行仁者王……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说“仁”这个名义,如果用暴力去运用,让人不敢不服,就叫“霸”道;若用德行去化育,让人心悦诚服,才叫“王”道。
照孟子所说,王道并无奥妙,也不难。《孟子·梁惠王上》中记载,有一次齐宣王看见一头牛被人牵去做牺牲,他不忍看牛害怕的样子,就命令用羊替换它。于是孟子对宣王说,这就是他的“不忍人之心”的例子,只要他能够把它推广到人事上,就是行“王道”。宣王说他办不到,因为他有好货、好色的毛病。孟子就又说,人人好货、好色,君王如果由知道自己的欲望出发,进而也知道他的所有人民的欲望,并采取措施尽可能满足这些欲望,这样做就是“王道”。
王道的核心是儒家的“仁”,就是“将心比心”,由自己的欲望去了解他人的欲望,推己及人,“己所不欲,毋施于人”,自己不喜欢的就不要强迫他人去做。孟子对宣王所说的,就是传说中的“内圣外王”之道:将个人自我修养推广到治国的政治方面。通过“向内”——明了自心,以“向外”——了解天下之人心,进而得人心得天下。
不过,这种“仁”并非谁都可以用的,需要有手腕有气魄的有“德”之人才可驭使,普通人用来,很容易变成迂腐。
战国时,子产曾对子大叔说:“只有有德的人,才能以宽来收服别人。其次不如严厉些。大家都知道烈火危险,所以看见就避之不及,因而很少有人被烧死;而水看上去清净喜人,人们就跳到其中游玩,却不知道其中的危险,因而被淹死的就很多。所以一味以宽待人,示之以小惠,反而是害了他们。”
【事篇】
鸣琴而治
宓子贱,春秋鲁国人,孔子弟子,“治单父,弹鸣琴,身不下堂而单父治”。他在鲁哀公时出任单父宰,为政三年,单父大治。
宓子贱来单父上任前,先拜访了孔子,孔子告诉他:“不要因别人的意见与己相反而拒绝,随便拒绝就要出现蔽闻塞听,也不要轻率许人,轻率许了容易丧失操守。”他又到渔者阳昼那里请教:“你有送我的话吗?”阳昼稍思道:“有两点钓鱼的体会,送给你吧。见到钓饵就咬的是阳鲛,这种鱼肉薄味淡,见到鱼饵,像看到又像没看到,想吃又不贪吃的是鲂鱼,这种鱼肉厚味美。”宓子贱记下了忠告。
他来到单父上任,车子离城还很远,一些官绅大户就竞相迎接,宓子贱便催促手下:“车子赶快过去,阳昼说的阳鲛到了。”
宓子贱来单父时,有意请求鲁公派两个近史一起赴任。到任后,地方官都来拜见。宓子贱叫近史作记录,近史写字时,宓子贱不断扯其臂肘,字写不好,宓子贱就大加训斥,两个近史一怒之下回去报告鲁公。鲁公百思不得其解,就请教孔子,孔子说:“宓不齐雄才大略,能够辅佐霸主。您用他做个单父还不放心,他扯肘的用意是向您进谏。”鲁公恍然大悟,马上派人飞马到单父,对宓子贱说:“从现在起,单父就不用我去管了,那里的事,完全由你处理。”于是,宓子贱得到了施政的自主大权。
宓子贱治单三年,经常身不下堂,鸣琴唱和,就把单父治理得相当不错,史称“鸣琴而治”。
孔子问宓子贱:“你治理单父,百姓都很高兴,你是怎样做的?”宓子贱说:“我以对待父亲之礼对待老人,以对待子女的心肠看待单父的孩子,抚恤孤寡,哀悼丧纪……我把他们当父亲看待的有三个人,当兄弟看待的有五个人,当朋友看待的有十一人,有五个比我贤能的人,我尊他们为师。”孔子高兴地说:“你有尧舜治理天下之风……可惜治理的是个小城。”
孔子又问宓子贱:“你做了官,有什么得失?”宓子贱说:“没有失去什么,却得到了三种东西,以前学过的现在能实行了,学问更加长进了;薪奉虽不多,亦可照顾亲友,亲友间更密切了;公事虽多,但也能挤时间走亲看友,吊丧看病,朋友之情更深了。”孔子连叹高明。
宓子贱从单父离任后,也是孔子弟子的巫马施继任,他早晨星星未落就出门,晚上星星出来才回署,栉风沐雨,日夜劳苦,事必躬亲,把单父治理得也很好。后来,巫马施与宓子贱交流行政心得,宓子贱说:“我能用人,你能用力,能用人的安闲,能用力的劳苦。”巫马施叹服。
二、用“刑”与“赏”约束世人的法家
——法家之业,本于制度,待乎成功而效。其道前苦而后治,严而为众。故其未达也,为众人之所忌;已试也,为上下之所惮。其功足以立法成治。其弊也,为群枉之所雠。其为业也,有敝而不常用,故功大而不终。
【智解】
法家的事业,本于立国的“法”,在成功之前,被众人所猜忌;在确立后,又被人所畏惧。利处在于足以立法安国,弊端在于被心怀不轨之人所仇视。立法之人功劳很大,但难得善终。
建立法制法规,是为了使人们的行为有准则,人人都安分守己,用心本来很好,但想不到问题也恰恰出在这里——有人偏偏会找到法律的漏洞,作出大奸大恶的事来,这就是法制的负作用。
《道德经》早就讲过,法令越多越明确,犯法的人也越多。贾谊说:“法令的条款和运用是有章可循、显而易见的,然而法令以外属于伦理道德范围的准则对人的作用,就极难辨别衡量了。”又说:“法令一出台,有人在做坏事之前先研究法律的漏洞,做了坏事又不触犯法规,法律也拿他没办法。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高明的奸险谲诈之徒就是这样产生的。
法家为治理天下开的药方,就是“刑”与“赏”(也可说是“威”与“福”),运用这“二柄”,就可以控制天下人的趋向,这种手段能有效实行,靠的是人的欲望与功利心。
刑罚的运用,本来是要威慑、惩罚那些犯法的人,但是执法的人,会出于种种目的滥用刑法或者来欺辱犯人,甚至久而久之会使自己丧失人性,有时也会放过真正的罪犯,制造冤假错案。这就是刑的反作用。
奖赏的运用,本来是为了劝勉人忠心效力,尽展其能,但是也会出现卑鄙的竞争。为了邀功请赏,或由于赏罚不公而闹出许多鄙俗的事情。这就是赏的反作用。
【事篇】
变法维新
变法维新之士,鲜有善终者,商鞅便是一个。在秦国的二十几年里,他曾经两次变法,终于使秦国崛起西戎,虎视关内,最终一统天下。
推行变法自然不容易。为了确保新法顺利出炉,商鞅首先必须取信于君。他初见秦孝公,说以“帝道”,孝公不感兴趣;复见,说以“王道”,孝公昏昏欲睡;再见,说以“霸道”,孝公立刻来了精神,点头称是,奉为上宾。
不仅要取信于君,还要取信于民。在新法颁布之前,商鞅在国都的南门竖起一根三丈高的木头,告谕市民:谁要能将它搬到北门,便可得到十金的奖赏。看热闹的人大都不信,以为哪有这等好事!于是商鞅干脆将赏钱提高到五十金。结果有一人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将木头扛到了北门,果真得到五十金的奖赏。此事传遍了整个秦国,人们始知以“赏善罚恶”为主的商鞅变法,这回是要动真格的了。
变法也是一种利益关系的重新瓜分,改革自然触犯了贵族们,因而以太子为首的既得利益集团开始兴风作浪,公开唱起对台戏。但是商鞅也并非省油的灯,他先下手惩办了两位唆使太子违抗新法的老师——公孙贾的脸上被刻上了墨字,公子虔则因屡教不改而被割掉了鼻子。“杀鸡给猴看”,人们晓得了利害。经过商鞅的这番努力,新法“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不过,商鞅“内行刀锯,外用甲兵”的做法多少过于粗暴了,他的新法是相当严厉的,号称“轻罪重罚”。也就是说,惩罚的作用不在于让违规者对自身的行为负相应的责任,而是形成一种威慑的效果,使人不敢违规。据说,当时把灰倒在地上都要处以黥刑──在脸上刺字。还有连坐制度,刑及无辜,使得“闭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也成为法律允许的可能。
这些种种,致使他死于贵族的报复而“秦人不怜”,据说,他本人就是死在自己一手创出的严刑峻法上。太子治商鞅的罪时,他逃跑了。跑到客店,人家不敢收留,说根据商君法令,不能留没有证件的人住宿。最后他被秦王抓住,死在他本人设计的刑法——车裂(五马分尸)上,连他的家人,也根据“连坐”制度,被全部处死。可以说,他掉到了自己挖成的坑里,再没翻身的机会。
效“仓中鼠”行帝王术
李斯本是布衣出身,起初只做了个郡中的小吏。不过,他胸有大志,根本不曾想过在这芝麻大的职位上老死终身。有一次,他看见宫舍厕所中的老鼠偷食污秽之物,一遇“风吹草动”,立刻惊恐万状,仓皇逃窜;又见粮仓中的大老鼠肆无忌惮地啮食积粟,坦然自若。于是触景生情,感慨万端:“人有君子小人之分,就像老鼠一样,全看自己处在什么样的环境了。”他决心改变环境,像粮仓中的大老鼠一样,谋求更高更好的地位。
于是,李斯辞去小吏职务。来到了齐国兰陵今山东苍山县兰陵镇,拜荀况为师,同韩非一齐学习“帝王之术”。学业完成后,想到西方秦国去,就向荀子辞别,说:“我听说一个人要是遇到时机,千万不可怠惰。现在各国诸侯都正在争取时机,希望成大事,立大业,所以有谋略的游说之士都容易掌握实权,尤其秦王更是野心勃勃,想要吞并天下,治理万方,这正是以游说为事业的布衣之士奔走四方、猎取富贵的时候了。所以我现在就要动身到西方去游说秦王了。”
李斯来到秦国后,当秦国丞相吕不韦门下的舍人,吕不韦很赏识他,任命他为郎官。李斯因此得到机会,游说秦王羸政暗地派遣有谋略的游说之士,带着金玉宝物去游说诸侯。诸侯国家内的知名之士,凡可以用财货收买过来归附秦国的,就以礼收之;至于不肯被收买的人,就用剑封喉。秦王利用李斯所献的离间计,破坏诸侯各国君臣间的团结,终于吞并了天下。
李斯辅佐秦始皇羸政成就了帝王的大事业。自己也做了三公。始皇死后,他为了一已私利,听从了赵高的邪说,废弃嫡子扶苏,立了庶子胡亥。终使秦国丧失了天下,自己也未得好死。
这位秦国丞相,《大秦律》的制订者和执行者,同样也死在自己的“法”上,被施以五刑,先是黥面(即在脸上刺字,是秦朝的一种侮辱刑),然后劓(即割鼻子,也是秦的一种酷刑),砍断左右趾(即砍掉左右脚),又腰斩(拦腰斩断),最后是醢(音海,即剁成肉酱),并且祸及父母、兄弟、妻子三个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