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一切战略策略,必须以适合于当时当地的实际情况为当,一旦过时了就应该放弃。此一时,彼一时;此时的办法,不一定适合彼时,反过来也一样。刻舟求剑者的最大错误在于不识时务,以固定不变的眼光去看待不断变化的情况,以不变应万变。
【事篇】
王佐之才
荀彧出生在颍川一个极有名望的家族,不仅父辈皆名震当世,时人号为八龙,众位兄弟亦个个气宇不凡,知名当时。荀彧的风采雅量,大概弱冠时即已名播遐迩,当时知名的人物鉴赏家何颙,很早就对荀彧下了“王佐才”的评价。曹操见了荀彧后的第一句话就是:“此吾之子房也。”子房,就是张良。话语隐约中,曹操已将自己未来的帝国大业,托付在荀彧的肩上。
儒雅俊美的荀彧,虽小曹操九岁,种种迹象显示,心高气傲的曹操长时期来一直将他视为畏友,对他敬重有加。他被曹操委以重任时年仅二十九岁,没过多久,他就以自己处变不惊、智勇双全的才能,挽救了曹操。
当时曹操合家老小被徐州牧陶谦新近收罗的一名黄巾降将张闿尽数杀害。曹操痛苦万分,立即率领大军报仇雪恨,杀向徐州。孰料陈宫、张邈恰在此时陡然翻脸,联络了吕布,欲在曹操背后捅上一刀。由于陈宫、张邈在兖州极有势力,吕布的虎狼之师又勇冠三军,所以短短数天之内,曹操赖以自立的根据地便落入敌手。
正在这时,负责镇守兖州的荀彧,虽兵微将寡,面对数倍于己的强敌,却处变不惊,指挥若定。他眼洞悉战局走向:何处宜弃,何处宜保,何人可寻求相助,何人可使之不敢轻举妄动。
借助程昱之力,荀彧为曹操确保了三座县城。一天,豫州刺史郭贡又统帅数万大军兵临城下。郭贡在城下高声叫荀彧答话,约荀彧当晚赴郭贡营帐一晤。所有人都断言郭贡乃吕布同谋,士兵皆惴惴不安。
人约黄昏,荀彧穿戴齐整,决定出城。协助荀彧留守的曹操心腹爱将夏侯惇大惊,“先生乃一州之主,去了一定会有危险,断断不可。”荀彧淡笑曰:“将军不必介意,郭贡与张邈等人,本来就貌合心不合,他这么快就到我城下,肯定还没来得及与张邈、陈宫、吕布等人勾结上。我估计他是来试我斤两的,我如果怕他,只会促使他倒向张邈,这叫‘因怒成计’。相反,如果我今晚就对他晓以利害,劝他眼光放长远点,即使他暂时不向我投降,至少也能确保中立。”
“这样的话,“夏侯惇说,“我带兵为先生保驾。”荀彧连连摆手,“我正要让郭贡知道,荀彧纵无一兵一卒,也根本不惧他。”
最后,荀先生单刀赴会,郭贡为之折服,曹操的地盘得到了保全。曹操回到兖州后,还没来得及当面对荀彧表示感谢,便先洗耳恭听了荀彧下面一番教诲:
“当年汉高祖保关中,光武帝据河内,为君临天下都是先力求深根固本,以便进能够胜敌,退足以坚守,所以即使不断遭到挫折和失败,仍然能够成就大业。将军本以兖州创业,今天虽然有些残坏了,其实仍然不难自保,这便正好像将军的关东与河内,务必先求安定。将军若先分兵东击陈宫,陈宫必不敢西顾,我们正好乘这段空闲时间把麦子收了,待到粮草丰足,吕布便可一举而破。破吕布之后,将军再与南面的扬州结好,共讨袁术,届时将军兵临淮、泗河上,大业可传檄而定。倘若将军暂时放下吕布,先去征讨陶谦、袁术,多留兵守备则将军难免兵员不足,少留兵则大家先去保城,无法收麦。吕布必乘虚而入,大肆掠夺,民心难免有变,虽然鄄城和范、卫三县仍然可以保全,其余诸县自将改弦易帜,不复为将军所有了,到那时,将军又何去何从呢?”
曹操二话不说,照单办理,很快就取得了一系列的胜利,转眼间已从东郡太守,成长为一个偌大军事集团的霸主。
被曹操由衷地赞许为“略不世出”的荀彧,这时又以自己独具的战略眼光,向曹操奉献了一个更加卓越的建议:打皇帝牌。
汉朝三百多年的基业,本身就是巨大的精神力量,所谓“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一个皇帝,就是金盆,再怎么破烂,也还是金子锻成,分量不减分毫。一张皇帝招牌潜在的精神号召力,仍是不可估量的。
从此,“挟天子以令诸侯”成了曹操的招牌手段。他成了皇帝的代言人,他的东讨西伐、南征北战从此也有了一个堂而皇之、足可压得死对手的借口。
荀彧除了出众的管理才能,卓越的大局观之外,在识拔人才上,也显示了高出群侪的眼光。曹操手下不少著名谋士,是由荀彧举荐而来,包括郭嘉、钟繇、司马懿。荀彧赖以威服众人的,还有自己风高亮节的道德风范。他为人谦和,居高不傲,为官不贪,一心为公,散尽家财。不仅曹操对他充满敬仰,同事下僚也多对他崇敬有加。司马懿就认为:无论在书籍中还是自己“耳目所从闻见,逮百数十年间,贤才未有及荀令君者”。可见,他得了众人之心。
曹操在他死后,是这样评价的:“侍中守尚书令荀彧,积德累行,少长无悔,遭世纷扰,怀忠念治。臣自始与举兵,周游征伐,与彧戮力同心,左右王略,发言授策,无施不效。彧之功业,臣由以济,用披浮云,显光日月……天下之定,彧之功也。”
三、君才在“用”,臣才在“行”
——凡此之能,皆偏材之人也。故或能言而不能行,或能行而不能言;至于国体之人,能言能行,故为众材之隽也。人君之能异于此:故臣以自任为能,君以用人为能;臣以能言为能,君以能听为能;臣以能行为能,君以能赏罚为能;所能不同,故能君众材也。
【智解】
我国五千年历史孕育出的“帝王学”充分地阐明了这个道理。用人,是君道;行事,是臣道。
掌握了君道真谛的人,不去做文武百官各自负责的具体事情。政府官员则知道他们自己应当做的事情,识大体,弃细务,方是君道,也是每一个管理者都应把握的基本原则。国家、企业和其他组织莫不如此。
作为一个全面的主管,应该是全才或兼才,是无味而全味。百官各管一面,应该是偏才。君臣能力各自不同,做君主的“以能用人为能”,“以能听为能”,“以能赏罚为能”,做臣子的“以自任为能”、“以能言为能”、“以能行为能”,只有以这个原则用人,才能发挥人才的整体和谐的功能,才符合“以无味和五味”的原则。
一次,汉文帝问当时的右丞相周勃:“全国一年的刑狱有多少?”周勃说不知道,问他“全国一年的钱粮收入支出有多少”?周勃也不知道,显得很窘迫。
汉文帝又问当时的左丞相陈平,陈平回答说:“自有主者”。汉文帝说:“主者何人?”陈平说:“问刑狱有廷尉(汉朝管理刑狱的官员)负责,问钱粮则有治粟内史(汉朝管理钱粮的官员)负责”。汉文帝不解地问:“既然这些事各有负责的人,那么你的职责是什么呢?”陈平说:“宰相的职责在于辅佐皇帝治理国家,协调阴阳,理顺四时,使百姓亲附、士大夫各尽其责。”汉文帝听后深以为然。
有名的英国大出版家诺可慈可里夫一生所做的事业极为繁多。一般人根本无法应付,但他却很轻松地周旋于每项事业,不能不令人惊奇,有的朋友问他是如何处理这么多事时,他大笑:“其实,我也没干什么,我只是负责指挥工作。具体的机械式的工作我都交给那些可以干好的人去做,而且他们都干得很好。我深刻体会到,要想成就一番事业,最为关键的是每时每刻都在创新的计划,而并非动手去做那些助手们完全能办理很好的细致工作。”
诺可慈可里夫的话,表达了作为领导者成功的诀窍,正如计算机公司经理派特生所说:“不要去做可以交给别人去做的事情。”
作为领导者要学会“偷懒”,但这种“放”是合理的,是适当的“放”而并非放任自流。正像派特生所得出的结论,一个领导型的人物,最主要的是将其智慧和精力用于设计出卓越超人的思想计划,创造出新的东西,而不是要去机械地做一些其他人也可以做的琐事。一个真正能站住脚跟的为职者,永远是机器的制造者,而不是机器上的某个部件。
派特生做过一次实验证明自己的想法,他将写字间和工厂的重要主任职员调开十多人,最终发现组织运转正常,根本不影响工作,这实验正是说明了为职者该放就放、不夺人志的道理。
【事篇】
刘备军事集团的“君用臣行”
实际上,刘备的一大作用,便是以其人格魅力聚集人气,招纳各种人才,接下来便好办了,人才们结成队伍,人事班子会自然运作。
诸葛亮、庞统、法正就是刘备集团的战略人才,五虎上将关羽、张飞、马超、赵云、黄忠则是其执行人才。据《三国志》记载,诸葛亮乃“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庞统“雅好人流,经学思谋,于时荆楚谓之高俊”,法正“著见成败,有奇谋画策”;“关羽、张飞皆称万人之敌,为世虎
臣……黄忠、赵云强挚壮猛,并作爪牙”,马超“信著北土,威武并昭”。
刘备在没得到诸葛亮等人之前,投公孙瓒、依陶谦、附曹操、奔袁绍、寄刘表,惶惶如丧家之犬,极其狼狈,被人们称为“孤穷刘备”。但刘备起初并未意识到是自己身边缺乏战略人才所致,而是认为是自己命不好。水镜先生则认为这时刘备身边的关、张、赵都是绝佳的执行人才,但却没有真正出色的管理人才,所以他们的作用并未发挥充分,刘备也就只能处处碰壁了。果如其言。刘备在得到诸葛亮、庞统、法正之后,局面就慢慢打开了,最终成就了三分天下的基业。
诸葛亮在《隆中对》首先分析了天下大势“计国有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此诚可用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地……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国,高祖因之以成帝业;今刘璋暗弱,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随后替刘备制定了正确的政治、军事策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彝越,外结孙权,内修政理,待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军将荆州之兵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以出秦川……”这一策略由关、张、赵等实施,先取得了荆州。
在那之后凤雏先生也加入进来。庞统极力劝说刘备“逆取而顺守”,占领益州,还提出了攻打刘璋的上、中、下三计:“只今便选精兵,昼夜兼道,径袭成都,此为上计。杨怀、高沛乃蜀中名将,各仗强兵守住关隘;今主公佯以回荆州为名,二将闻知,必来相送;就送行处,擒而杀之,夺了关隘,先取涪城,然后却向成都,此中计也。退还白帝,连夜回荆州,徐图进取,此为下计。”刘备得益州,虽赖张飞、魏延等人死战,亦赖庞统谋略之高明。
最后是法正。法正在刘备取汉中之前,对刘备等人说了一番极有见地的话。他说:“今策渊、颌才略,不胜国之将帅,举众往讨,则必可克。克之之日,广农积谷,观衅伺隙,上可以倾覆寇敌,尊奖王室,中可以蚕食雍、凉,广拓疆土,下可以固守要害,为持久之计。此盖天以与我,时不可失也。”正是因为有了法正的筹划,加上黄忠、赵云等人的冲锋陷阵,刘备才终于占有两川之地。
从此,刘备军事集团站稳了脚跟,俨然成为三国中的一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