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素质不同,这叫做“才”,某种素质能胜任相应的工作,这就是“能”。人分“八才”,各有特点,关键要看怎样搭配使用,大材小用是一种资源浪费,而小材大用则很可能引发危机。
最高领导者的才能则表现为如何统御手下的人才。识大体、弃细务,就是“君道”的精髓。
【原文】
或曰:人材有能大而不能小,犹函牛之鼎不可以烹鸡。愚以为此非名也。夫能之为言,已定之称;岂有能大而不能小乎?凡所谓能大而不能小,其语出于性有宽急;性有宽急,故宜有大小。宽弘之人,宜为郡国,使下得施其功,而总成其事;急小之人,宜理百里,使事办于己。然则郡之与县,异体之大小者也;以实理宽急论辨之,则当言大小异宜,不当言能大不能小也。若夫鸡之与牛,亦异体之小大也,故鼎亦宜有大小。若以烹犊,则岂不能烹鸡乎?故能治大郡,则亦能治小郡矣。推此论之,人材各有所宜,非独大小之谓也。
夫人材不同,能各有异:有自任之能,有立法使人从之之能,有消息辨护之能,有德教师人之能,有行事使人谴让之能,有司察紏摘之能,有权奇之能,有威猛之能。
夫能出于材,材不同量;材能既殊,任政亦异。是故:
自任之能,清节之材也。故在朝也,则冢宰之任;为国,则矫直之政。
立法之能,治家之材也。故在朝也,则司寇之任;为国,则公正之政。
计策之能,术家之材也。故在朝也,则三孤之任;为国,则变化之政。
人事之能,智意之材也。故在朝也,则冢宰之佐;为国,则谐合之政。
行事之能,谴让之材也。故在朝也,则司寇之佐;为国,则督责之政。
权奇之能,伎俩之材也。故在朝也,则司空之任;为国,则艺事之政。
司察之能,臧否之材也。故在朝也,则师氏之佐;为国,则刻削之政。
威猛之能,豪杰之材也。故在朝也,则将帅之任;为国,则严厉之政。
凡偏材之人,皆一味之美;故长于办一官,而短于为一国。何者?夫一官之任,以一味协五味;一国之政,以无味和五味。又国有俗化,民有剧易;而人材不同,故政有得失。是以:
王化之政,宜于统大,以之治小则迂。
辨护之政,宜于治烦,以之治易则无易。
策术之政,宜于治难,以之治平则无奇。
矫抗之政,宜于治侈,以之治弊则残。
谐和之政,宜于治新,以之治旧则虚。
公刻之政,宜于紏奸,以之治边则失众。
威猛之政,宜于讨乱,以之治善则暴。
伎俩之政,宜于治富,以之治贫则劳而下困。
故量能授官,不可不审也。
凡此之能,皆偏材之人也。故或能言而不能行,或能行而不能言;至于国体之人,能言能行,故为众材之隽也。人君之能异于此:故臣以自任为能,君以用人为能;臣以能言为能,君以能听为能;臣以能行为能,君以能赏罚为能;所能不同,故能君众材也。
【译文】
有人说:能力大的人只能干大事,而不能去做小事,像能容牛的鼎不能煮鸡一样。我认为这不合名分。就像以人的才能而言,早已有确定的名称,哪有只能干大事而不能做小事的?所谓能力强的人只能干大事而不能干小事,这种说法是以人的性格宽宏与急躁而言。人的性格有宽宏与急躁,所以,人就应当有干大事与做小事之分。宽宏大度的人,适宜治理郡国,能让下属施展其功业,群策群力成就事业。性格急躁气度狭小的人适宜管理百里之县,使其亲自处理各种庶事。然而,郡与县,有地域大小的不同。用实际的道理如宽宏急躁来讨论,就应该说,人的才能有大小不同,各自相称,而不应该说,能干大事、治大郡的人就不能做小事、治小县。至于鸡与牛,也是躯体大小的不同。所以,鼎也应当有大小之分。假如能煮牛犊,难道就不能煮鸡吗?所以,能治理大郡的,同样也可以管理小郡。由此推论,人才都各有适宜他们的事任,并非仅仅是才能大与小这种说法。
人才不同,能力各有差异。有洁身修己之能力;有建立法制,使人遵从之能力;有斟酌管理,监治得宜的能力;有以道德教化众人的能力;有巡使一方督责办事之能力;有督察揭发是非的能力;有计谋奇妙的能力;有勇猛雄悍,威镇敌国的能力。
人的能力出于本身的素质,素质不等同,才能就有差异,担任的职务也会各异。因此,具有修己洁身的才能,是清节家的人才。在朝廷,可担任冢宰职位,治理国家能推行矫正邪僻之政。
还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讨论这个问题。实行王道德化的统治,适合于全局性、长远性的治理,用来处理具体事务就显得迂阔。
讲究权谋的统治,适合于扶危救难,在安定太平的时局下就不会有显著的效果。
匡正时弊的统治,适合于纠正侈奢堕落的风气,靠它来治理已经病入膏肓的国家只会越弄越糟。
苛刻寡恩的统治,适用于纠正朝廷里的邪恶势力,靠它来治理中央机关之外的不正之风就容易失去民众。
威猛暴烈的统治,适合于讨伐内乱,靠它来管理和平时期的老百姓就未免残暴了。
注重技能的统治,宜于发展经济,富国强民,用来解决贫穷衰弱,只能劳民伤财,给民众增加困苦。
以上种种,都是针对某种流弊而采取的一时之计,对治理天下来说都不是长远的方略。
一、才能无大小,须量才使用
——或曰:人才有能大而不能小,犹函牛之鼎不可以烹鸡。愚以为此非名也。夫能之为言,已定之称;岂有能大而不能小乎?
【智解】
身体禀赋不同,气质偏向阴阳,这就是人的“才”,由于才质不同,比如偏阳的人外向,适合交流,偏阴的人内敛,适合研究,这种具备了胜任某些工作,顺利完成一定活动所必需的各种能力,这就是“能”。“才”、“能”既紧密相联系,又有一定区别。“才”为“源”,“能”为流;“才”为本,“能”为用;“能”决定于才,“才”又须通过能来表达。
柯南道尔在《血字的研究》中为我们开了一张歇洛克·福尔摩斯的知识结构简表:
1.文学知识——无。
2.哲学知识——无。
3.天文学知识——无。
4.政治学知识——浅薄。
5.植物学知识——不全面,但对于茛蓿剂和鸦片却知之甚详。对毒剂有一般的了解,而对于实用园艺学却一无所知。
6.地质学知识——偏于实用,但也有限。但他一眼就能分辨出不同的土质。他在散步回来后,曾把溅在他的裤子上的泥点给我看,并且能根据泥点的颜色和坚实程度说明是在伦敦什么地方溅上的。
7.化学知识——精深。
8.解剖学知识——准确,但不系统。
9.惊险文学——很广博,他似乎对近一世纪中发生的一切恐怖事件都深知底细。
10.提琴拉得很好。
11.善使棍棒,也精于刀剑拳术。
12.关于英国法律方面,他具有充分实用的知识。
显然,福尔摩斯的知识是特定结构,也就是所谓“侦探人才”的知识结构。但若是让他去学院里做语文老师,无疑他将十分不称职。可见衡量一个人有无才能,不能简单地以“大小”来做标准。
人的才能大小不同,就像用升无法盛下斗中的东西一样,盛不下就会溢出来造成浪费。硬是把能力不够的人推上高位,或用了不该用的人自然有危险。赵王用赵括而亡国,诸葛亮用马稷而前功尽弃。许多企业用人不当导致倒闭的例子比比皆是。
一般说来,能大者自然能小。只是,大器小用是不宜的。比如让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张良去街头卦摊当铁嘴先生;让定国安邦,安抚百姓,供应军需的萧何去街道办事处当居委会主任;让统领百万大军,战必胜、攻必克的韩信去幼儿园训练童子军,以三人的才干,谅亦可胜任。只是可惜了三位人中之精英,浪费了一笔夺取天下的资本。
用人之道在于量才录用,什么人就该去办什么事,以合适为最好。从前伊尹大兴土木的时候,用背力强健的人来背土,独眼人来推车,驼背的人来涂抹……各人做其适宜做的事,从而使每个人的特点都得到了充分发挥。
诸葛亮也说:“老子善于养性,但不善于解急危难;商鞅善于法治,但不善于施行道德教化;苏秦、张仪善游说,但不能靠他们缔结盟约。”清代诗人顾嗣也有诗曰:“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舍长以就短,智者难为谋;生材贵适用,慎勿多苛求。”马、牛、车、舟四种事物不同功能的比喻,说明了量才使用的重要性,只有人事相宜,才能人尽其用。
【事篇】
儒生戍边
曹玮在秦州任职很久,累次上书,请求另外派人接替。宋真宗询问王旦:“谁可以代替曹玮呢?”王旦就推荐李及,真宗同意了。众人都十分怀疑,李及虽然谨慎、忠厚、行为检点,但不是驻守边疆的将才。韩亿将大家的意见告诉王旦,王旦笑而不答。
等到李及到了秦州,将士们也看不起他。不久发生了一件事,屯戍禁军中有个士兵大白天在街上抢夺妇女的银钗,官吏们抓住他,将他带到李及那里。当时,李及正在那里看书,将那人叫到跟前,略略加以审问,那人服罪。李及也不再与下面的官吏商量,马上命令将他斩首,又像刚才那样看起书来。将士们都惊叹佩服。
不久,李及的声誉就传到了京师,韩亿听到后,又去见王旦,将李及的事讲给王旦听,并且称赞王旦有知人之明。王旦笑着说:“戍边的士卒干偷盗的事,主将将他斩首,这是一般的事,有什么值得惊异的?我之所以使用李及,并不是因为这个原因。因为曹玮出任秦州七年,羌人都畏惧、佩服他。曹玮处理边疆事宜,已经做到尽善。假使派其他人去,必然会自以为聪明,大大地改变曹玮的治理措施,败坏曹玮的政绩。之所以要派李及去,只是因为他稳重忠厚,一定会谨守曹玮的事业罢了。”
二、八种才能与通才
——凡偏材之人,皆一味之美;故长于办一官,而短于为一国。何者?夫一官之任,以一味协五味;一国之政,以无味和五味。又国有俗化,民有剧易;而人材不同,故政有得失。
【智解】
人的才能都不同,因此,要“任有所宜”,让才能与所担负的责任相匹配。
傅玄的九品观人法认为,品评人才可分九类:一是有德行的,这类人可用来作为政权的根基;二是治理之才,可以让他们来推究事物变化的规律;三是政务之才,可以让他们从事政治体制的运作;四是学问之才,可以让他们搞学术研究;五是用兵之才,可以用以统帅军队;六是理农之才,可以让他们指导农民耕作;七是工匠之才,用以制作器具;八是经商之才,可以用他们来振兴国家经济;九是辩才,可以发挥他们讽谏和议政的长处。这样做就叫量才使用。
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面临的难题,采用不同的人才发挥政治效能。具体来说,在进行全局性、长远性的规划时,战略必须宏观,大而化之,但这种战略却不能用来处理具体事情;当事情迫在眉睫或危如累卵时,就必须讲究权变,而在安定时期,需要稳扎稳打的时局下就没有太大的功效。
这些手段,都是针对某种流弊而采取的一时之计,对治理天下来说,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方略,需要灵活去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