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略的人,谈说时见识高远,可论大事,却不善处理小事;严正的人,话语中有自己的坚持,可以依法行事,却难于变通;坚劲的人,喜好就事论事,对于具体事物的机理极为明了,却没有理解大道理的慧力;善辩的人,言语锋芒过人,善于推断人心,却容易泛泛而谈;与世沉浮的人,不愿想得太多,随口闲谈显得见识广博而且心高气傲,但谈论正事时,就难以抓住事情的核心;见解浅薄的人,没有深入思考的能力,喜欢拾人牙慧,在探究精微的道理就显得力不从心、虚浮无根;宽仁的人,行事的节奏比较慢,论说仁义礼智等人间正道时卓有风范,在具体办事时,则迂阔而不能济急;温和的人,生命的力量不够强,言语中常暗含道理,却遇事退缩;喜欢出奇的人,一味追求新异的言辞,善于运用权谋,不受礼法拘束而举止大气,但终究不合正道,易误入歧途。
如果人的性情不专一,会有七种似是而非的表现,他们的言谈容易让众人迷惑:
泛泛而谈、漫无边际,似乎很具可行性;没有真正的心得却论及各方各面,似乎见识广博;曲意迎合,揣测人心,似乎很理解对方;明哲保身,在所有人说完后作总结,似乎能综合大家所长作出决断;避而不答,似乎知道很多,其实一无所知;羡慕通达却只能嘴上理解,似乎很乐于而实际上并不真正喜欢;一味争强,不顾理屈词穷,反而牵强附会,寻求模棱两可的解释,似乎道理尽在他那边。
这些人历史上有不少,比方赵括谈兵,马谡守街亭,就都是言过其实、清谈误国的好例子。
这两人之所以能上台面,得到表现的机会,是因为本身确实有才。赵括除了善谈兵法外还极为英勇,形势危急之时,他身先士卒率赵兵冲秦阵,秦军万弩齐发,赵括身中数十箭,犹呼向前,力战而死,可见勇气可嘉。马谡也是一样,史称他“才器过人,好论军计”。诸葛亮刚刚接手蜀汉的军政大权,就遇上了南中地区武装叛乱,此时马谡献上二十一字——“夫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使得诸葛亮茅塞顿开,对孟获七擒七纵,终于点化顽石、收服其心,顺利平定南中地区,从根本上稳固了蜀汉政权的战略大后方,为日后六出祁山、北伐中原创造了充分的条件。仅凭这一条,马谡已是功在社稷、勋高天下了。若是赵括、马谡两人都屈居二线,做个好参谋,将会给青史中留下另一番名声。
以上二者本身有参谋的才,但却不是帅才,这便给识人增添了不少麻烦。所以,识人不光要识其是否有才,而且要看清其才的偏向,区分其属于哪种“偏情”,用其偏锋,才能奏效。
【事篇】
纸上谈兵
战国时期的赵国,有一年轻得志的名士赵括,谈兵法滔滔不绝,天下莫能当,怎么看都像是百年不遇的兵法奇才,他几乎迷住了整个赵国,也凭其辩术说服了赵王。然其父赵奢生前并不认为赵括善将兵,奢曰:“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结果,就是这个以容易态度带兵作战的赵括,在赵秦长平之战中惨败,四十五万之众为秦悉数坑之,成为中国古代战史上一战而亡人数最多的战例。
赵括至长平后,全面推翻廉颇的既定方案,准备同秦军决战。结果全军被围长平,断粮以达四十六日,赵军内部割死尸,宰战马,杀伤兵为食,人心浮动,濒临绝境。赵括知形势危急,集中所有精锐部队分为四个编队,不分昼夜,轮番突围。赵括身先士卒率赵兵冲秦阵,秦军万弩齐发,赵括身中数十箭,犹呼向前,力战而死。
赵军大将战死,赵军丧失统帅,内无粮草,外无救兵,突围无望,在绝望之中,军心崩溃不复有战心,遂全体掷兵弃甲向秦军投降。秦军受降,在解除赵军士兵武装后,只将年幼者二百四十余人放回,用以震慑赵人之心,而将四十余万赵国降卒全部坑杀。这一天,几乎所有的赵国普通家庭都感到了失去亲人的悲痛:母亲失去儿子;妻子失去丈夫;婴儿失去父亲。这恐怕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最为悲惨的一页。
而这一切,只是因为赵国那位“疑似”的兵法天才,为人所误识。
人不忍欺
湘军克复南京后,政府工作的重心由武统转移到文治,需要大批文职人员。因此,东南士子们弹冠相庆,纷纷出动。投身各位大帅的幕府(湘、淮两军幕府中的佼佼者甚至做到了督抚级别的大官)。曾国藩幕府,天下第一,理所当然成为各位准幕客的首选志愿。入幕面试是由当家的曾国藩亲自主持。
某日,一人赴考,自称萧山人。见面之后,他先大讲天地乾坤自然历史之大道理,谈吐间确是不俗,接着,谈操作实务,亦颇有见地,曾国藩不禁面有喜色。
最后,其人谈起属下“欺蔽”上司的问题:
“这个问题,不外乎两种状况:或者属下不曾欺瞒,他却总抱疑心;或者已被属下欺瞒,他却毫无觉察。今日衮衮诸公,唯有左大帅(宗棠),心细如发,性猛于虎,故属下压根儿就不敢欺瞒他,不愧是当代豪杰。
但是,将左公和中堂您比较,他却稍逊一筹。为什么呢?因为,他至多做到“人不敢欺”而已。您以诚感人、以礼待人、以道化人,却能达到“人不忍欺”的境界。不敢,那是被动;不忍,则发自内心。前者是法家之严弄后法,治人性恶,后者则庶几实现了儒家“春风化雨”的理想。所以说,欺蔽问题的解决之道,左公不如曾公啊。”
曾国藩击节叹赏,即派他督造船炮。
萧山人几天后便携款潜逃,属下建议通缉此犯,曾国藩默然良久,叹口气,摆摆手,说:“算了,算了,由他去罢。”
曾国藩为何不做追究?是有历史原因的。
在西夏侵犯宋朝时际,有姓张、姓李的二位青年想为宋朝当权的韩琦、范仲淹出谋划策,却又羞于自荐,于是在石碑上刻诗一首,使人拖着从韩琦、范仲淹二位大人面前经过。韩琦、范仲淹二人心中怀疑,也就没启用他们,后来,这二人便投奔西夏,化名为张元、李昊,到处题诗。西夏国主元昊对此很是奇怪,随召见二人,并与他们谈话,元昊听后,非常高兴,便封张、李二人为谋士,成为宋朝当时最大的祸患。
曾国藩放弃此事,便是这个道理。
三、兼有八种才能的通才
——通材之人,既兼此八材,行之以道,与通人言,则同解而心喻;与众人言,则察色而顺性。虽明包众理,不以尚人;聪叡资给,不以先人。善言出己,理足则止;鄙误在人,过而不迫。写人之所怀,扶人之所能。不以事类犯人之所婟,不以言例及己之所长。说直说变,无所畏恶。采虫声之善音,赞愚人之偶得。夺与有宜,去就不留。方其盛气,折谢不吝;方其胜难,胜而不矜;心平志谕,无适无莫,期于得道而已矣,是可与论经世而理物也。
【智解】
通才之人与通才之人讲话与辩论之时,因为彼此均兼具八能,所以心领神通,简单几句话,就能沟通;通才之人与无才之辈谈话与辩论时,则须耐下性子,察言观色,慢慢引导,才能沟通。其沟通有十个要领:
1.自己虽然聪明绝顶,成竹在胸,仍常准备退后,决不卖弄自己的才华。
2.好话说出口,通理就停止。对方说错了,不必紧盯,咬着不放。
3.一方面让对方畅所欲言;另一方面帮助对方多发挥其才华。
4.谈论辩论,仁义第一,不借题嘲讽对方得短处,也不借机炫耀自己的长处。
5.与人交谈,在取得对方信赖之后才可讲出对方的不足之处,否则交浅而言深,对方都为你在诽谤他而不能接受。
6.不以声丑,弃其善曲;不以人愚,废其嘉言。对方再笨,总有其聪明的地方,应参考其优点,而不能全盘否定。
7.诘问辩驳,或守或攻,或进或退,不论时机的掌握,或是思考下判断,都要极为恰当。
8.顺对方的心气,当对方气盛的时候要回避;当对方气竭时是攻击的最佳时机。
9.辩论之时要让对方口服心服不是容易的事情,在道理上如果已经获理,不可盛气凌人,得寸进尺。
10. 谈话辩论要心平气和,不能只看对方的身份,不为求名而讲道理,辩论只是为了获得真理而已。
春秋战国时代,在齐国的策士谋臣中,便有所谓的通才:如春秋第一霸的主谋者管仲,三代辅臣智多星晏婴,“一日而荐七士”的淳于髡,知足不辱的颜斶,现身说法的邹忌,“直言正谏不讳”的王斗,为人“排患、释难、解纷乱而无所取”的鲁仲连等等。
这些善辩的通才们,善于抓住有利时机,揣摩对方心理,巧设机彀,见机行事;或单刀直入,迫使论敌折服;或曲喻旁譬,绵里藏针,潜移默化;有的铺排夸饰,发语警辟,危言耸听;有的运用寓言,借题发挥,意在言外;也有的以战略的眼光,审时度势,权衡利弊,正反对比,层层推理,以理服人。
他们善于针对形势,出奇计以制胜,却并非靠偶然或侥幸,而是以超人的智能胆识,见人之所未见,从而提出一些超常规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他们能够把握住时代的脉搏,抓住事态瞬息万变的契机,针对论敌的心理,巧饰辞令,提出自己的智谋与方略,最终征服对方,令其听从并实施自己的谋略,以促使事态和时局向积极的、成功的方面转化,或转危为安,或易亡为存,称得上是“一怒而诸侯惧,安居则天下息”。
历史,永远值得学习。
【事篇】
鬼谷子
提到说服他人,就不得不提纵横术。这是鬼谷先生的第一学问。鬼谷先生姓王名翊,以隐居之地幽深难测的鬼谷为名,人又尊称其为“子”,故名“鬼谷子”。
所谓纵横术,就是想方设法说服对方(诸侯),使之按自己的谋略行事,并谋得个人的富贵荣华。在中国历史上的战国时期,诸国争雄,互为攻战,一时谋臣辩士如云。据说,鬼谷先生有经天纬地之才,其传授的纵横捭阖之术更是大受欢迎,被后人尊为纵横大师,收了五百学生,其中最著名的当数苏秦和张仪了。
鬼谷先生的纵横术有三大绝招——捭阖、钩箝与揣摩。“捭”就是小心地了解对方的意图,探究他的智慧和能力,做到心中有数;“阖”即千方百计获得对方的完全信任,造成一个人际封闭的圈子,让对方只听自己的意见,贯彻自己的意图。“钩”即是使用种种方法引诱对方说出真实的想法,这就要或以利引之,或顺其意而诱之,或应势而导之,或威而胁迫之,等等;“箝”就是将对方牢牢地控制在手中,寻找对方的弱点,掌握他的想法,引之向西他必西,引之向东其必东,让对方按自己的意图去行事;至于“揣”,即是揣其“情”,立于对方的立场,感受对方,观察对方,根据各种蛛丝蚂迹来猜测对方的心理活动;“摩”也就是冲击刺激对方,洞察对方的心态。
据说苏秦和张仪学艺十一年,二人都想下山一展平生所学,建功立业。鬼谷先生要考学生,他命人挖一土窖,对二人说:你们谁能下至窖中说得我下泣者,便可下山。苏秦先下,虽立于坑中,说词仍滔滔不绝地涌出,渐渐地鬼谷子眼中泪花闪烁,被学生说哭了。张仪随后也下至坑中,说词也打动了先生,但见鬼谷先生泪水沾襟,不能自已。
就此,苏秦、张仪出师门,如蛟龙入水、猛虎下山,周旋于各国朝廷,纵横捭阖于君主大臣之间。苏秦先后说服了六国,挂上了六国的相印,封武安君;张仪则凭三寸不烂之舌成为秦国、魏国之相,封武信君。二人皆声名显赫,位极人臣。师由学生而显,鬼谷先生也就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纵横大师。
鬼谷先生还收了计然为徒,授算术及经商致富术,后来计然收范蠡为徒,范蠡就是助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最终以三千越甲吞并吴国,复兴越国的名臣。
德国著名历史哲学家斯宾格勒在其名著《西方的没落》中认为:鬼谷子因有察人之明和对历史可能性的洞察,以及对当时外交技巧的掌握而成为最有影响的人物。他还指出,鬼谷先生“是一个知识渊博的怀疑论者”。被誉为当代纵横家的美国著名外交家基辛格博士十分喜爱他的同乡斯宾格勒的著作,可以说通过斯宾格勒,他也受到了鬼谷子谋略的深刻影响,甚至“有人说斯宾格勒是现代的鬼谷子,基辛格是现代的苏秦、张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