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人物志一日一品
47297900000012

第12章 流业——不同职业适用不同的人格类型(5)

乐毅返燕后,燕昭王在公元前284年派乐毅为上将军,同时赵惠王也把相印交予乐毅,乐毅率全国之兵会同赵、楚、韩、魏、燕五国之军兴师伐齐。

乐毅率燕军半年内连下齐国七十余城,仅剩聊城、莒城、即墨(今山东省平度县东南)三城仍顽强抵抗,久攻不下。其余全部并入燕的版图,燕前所未有的强盛起来。

口辩:曹丘生

楚地曹丘生,汉时人,能言善辩,专爱结交权贵。季布和这个人是同乡,很瞧不起他,并在一些朋友面前表示过厌恶之意,偏偏曹丘生听说季布又做了大官,一心想巴结他,特地请求皇亲国戚窦长君写一封信给季布,介绍自己给季布认识。窦长君早就知道季布对他印象不好,劝他不要去见季布,免得惹出是非来,但曹丘生坚持要窦长君介绍。窦长君无奈,只好勉强写了一封推荐信,派人送到季布那里。

季布读了信后,很不高兴,准备等曹丘生来时,当面教训教训他。过了几天,曹丘生果然登门拜访。季布一见曹丘生,就面露厌恶之情。曹丘生对此毫不在乎,先恭恭敬敬地向季布施礼,然后慢条斯理地说:“我们楚地有句俗语,叫做‘得黄金百两,不如得季布一诺’。您是怎样得到这么高的声誉的呢?您和我都是楚人,如今我在各处宣扬您的好名声,这难道不好吗?您又何必不愿见我呢?”

这番话令季布立刻心花怒放,一改先前的倨傲之色,并热情款待他,留他在府里住了几个月。曹丘生临走时,还送他许多礼物。曹丘生确实也照自己说过的那样去做,每到一地,就宣扬季布如何礼贤下士,如何仗义疏财。这样,季布的名声越来越大。

“一诺千金”竟为成语,流传后世。

骁雄:白起

白起(?-前258),也叫公孙起,战国时期秦国郿县(今陕西郿县东北)人,素以深通韬略著称,一生善于用兵,征战沙场达三十七年之久,战胜攻取者七十余城,歼敌百万,未尝败绩。史学家司马迁称赞白起“料敌合变,出奇无穷,声震天下”。

长平之战中,白起对赵国的赵括,面对鲁莽轻敌,高傲自恃的对手,他决定采取后退诱敌,分割围歼的战法。他命前沿部队担任诱敌任务,在赵军进攻时,佯败后撤,伺机割裂赵军。结果赵军中计,首尾分离,粮道被断。秦军又派轻骑兵不断骚扰赵军。赵军的战势危急,只得筑垒壁坚守,以待救兵。

赵兵断粮四十六天后,饥饿不堪,甚至自相杀食。赵括走投无路,重新集结部队,分兵四队轮番突围,终不能出,赵括亲率精兵出战,被秦军射杀。赵括军队大败。四十万士兵投降白起。白起与人计议说:“先前秦已攻陷上党,上党的百姓不愿归附秦却归顺了赵国。赵国士兵反复无常,不全部杀掉,恐怕日后会成为灾乱。”于是使诈,把赵降卒全部坑杀,只留下二百四十个小兵回赵国报信。长平之战,秦军先后斩杀赵军共四十五万人,赵国上下为之震惊。

韩国和赵国惊恐万分,派苏代用重金贿赂秦相应侯说:“白起擒杀赵括,围攻邯郸,赵国一亡,秦就可以称帝,白起也将封为三公,他为秦攻拔七十多城,南定鄢、郢、汉中,北擒赵括之军,现在如果赵国灭亡,秦王称王,那白起必为三公,您能在白起之下吗?”于是范睢以秦兵疲惫,急待休养为由,请求允许韩、赵割地求和。昭王应允。白起闻知此事,从此与范睢结下仇怨,后终因范睢进谗被昭王赐死。

白起骁雄一世,威震当时,身后留下“作战三奇”:一是不以攻城夺地为唯一目标,而是以歼敌有生力量作为主要目的的歼灭战思想,而且善于野战进攻,战必求歼,这是白起最为突出的特点。他是战争史上运用围歼战术作战的无与伦比的统帅。也是中国战争史上三个最善于打歼灭战的军事统帅之一;二是为达到歼灭战目的强调追击战,对敌人穷追猛打,较孙武的“穷寇勿追”及商鞅的“逐北无过十里”显然前进一步;三是重视野战筑垒工事,先诱敌军脱离筑垒阵地,再在预期歼敌地区筑垒阻敌,并防其突围。此种以筑垒工事作为进攻辅助手段的作战指导思想,在当时前所未有。

骁雄:韩信

韩信(?-前196),汉初军事家。淮阴(今属江苏)人。年少时父母双亡,家道贫寒,却刻苦读书,熟演兵法,怀安邦定国之抱负。苦于生计无着,于不得己时,在熟人家里吃口闲饭,有时也到淮水边上钓鱼换钱,屡屡遭到周围人的歧视和冷遇,曾受“胯下之辱”。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揭竿而起。韩信配剑从军,投身项梁的西楚军。项梁战死后,继随项羽,但未受项羽重用,只是充当一名执戟卫士。他多次向项羽献策,均不被采纳。于是他愤然逃出楚营,投奔汉王刘邦。刘邦初始也没把他当将才使用,只任命他为治粟都尉。韩信见刘邦不肯重用,决意离汉营而去。丞相萧何素知韩信之才,闻讯即刻骑马月夜苦追,将他劝回,由此留下了“萧何月下追韩信”的美谈。后来,刘邦在萧何的屡次劝说下,亲自与韩信讨论军国大事,确信韩信为稀世之才,于是金台拜帅。

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五月,韩信派人修复刘邦进入汉中时烧毁的栈道,迷惑雍王章邯,自己却率军悄悄沿南郑故道东出陈仓,大败章邯军,一举拿下了关中地区,使刘邦得以平定三秦,这便是典故中的“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汉高祖二年(公元前205年)二月,韩信引兵出函谷关,将兵锋逼至洛阳,韩王郑昌、殷王司马邛等项羽所属的封国,先后归降。然后便与齐赵联合共谋击楚,四月,大军就已进至楚都彭城。攻势之凌厉,令人赞叹。没想刘邦进入彭城后就把防务丢在一边,遍搜宝货美人。正在与齐军鏖战的项羽听说彭城失守,急率三万精骑星夜赶回,一战将刘邦击败。韩信闻讯即刻赶来收集溃败的部队,和刘邦在洛阳地区会师,又成功地进行了阻击战,在京县、索亭之间把楚军打得大败,使项羽西进的兵锋顿挫。战线最后在荥阳稳定了下来。

刘邦兵败彭城,齐、赵、魏等重又倒戈向楚。八月,刘邦封韩信为左丞相,领兵攻魏。魏王豹陈重兵于黄河东岸的蒲坂,韩信针对魏军部署,将大量船只集中在蒲坂对面的临晋,佯作正面渡河之势,暗用木框架绑扎瓦罐做成临时渡河器材,从上游夏阳渡河奇袭安邑,突然出现在魏军背后,大破魏军,俘获魏王豹。

汉高祖三年(公元前204年)年九月,韩信又引兵东向阏与,活捉代相夏说,收复了代郡。这时,刘邦却命韩信急调其主力至荥阳加强该地守备,故韩信只带了万余部队东下井陉攻赵。赵王歇和赵军统帅成安君陈余集中二十万兵力于太行山区的井陉口,占据有利地形,准备与韩信决战。韩信先以两千轻骑,乘夜迂回到赵军大营的侧后方埋伏。天明后亲率主力前出到河边背水列阵,诱使赵军出营攻击。汉军背河而战,无路可退,人人拼死作战。预先伏下的两千轻骑乘机攻入赵军空营,遍插汉军红旗,赵军见状,军心大乱。韩信挥军趁势反击,大破二十万赵军,斩杀赵军统帅陈余,生擒赵王歇。接着,韩信用“上兵伐谋”之法降服了燕。

汉高祖四年(公元前203年)十一月,韩信又用重兵急袭的办法攻破了齐都临淄。楚将龙且急领二十万人马来援,与败退的齐军会师于高密,然后与汉军隔淮水对峙。韩信秘密派人用一万多个沙袋,乘暗夜在上游把淮水堵住。天明后派部分军队渡过淮水,在侧后攻击楚军,继而佯装溃败。龙且误以为汉军胆怯,率主力渡淮水追击。韩信命部属掘开上游堤坝,将楚军冲成两段,汉军运用半渡而击的办法,把已渡水的楚军全歼,龙且被杀。未渡水的齐楚联军不战自溃。韩信趁势挥军追歼逃敌,俘虏齐王田广,全部平定了齐地。

韩信攻占齐地后,项羽恐慌万分,连忙派人去游说韩信,以三分天下为条件,希望韩信反汉联楚,被韩信所拒绝。韩信的谋士蒯通劝他:“将军难道没有听说过勇略震主者身危,功盖天下者不赏的道理吗?……将军如今既有震主的威名,又挟难赏的大功,归楚,楚不信;归汉,汉王震恐。若不自立为王,何处是你的归宿呢?”韩信听了连连摆手道:“请不要再说了,汉王待我十分厚恩,把他的车给我乘,把他的衣给我穿,把他的饭给我吃。古人说过:乘人家的车,要替人分担忧患;穿人家的衣,也应替人分担忧患;吃人家的饭,就应该为人家卖命。我怎么能见利忘义呢?”

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十二月,楚汉两军在垓下(今安徽灵璧南)展开决战。刘邦以韩信为主将,统一指挥各路大军。项羽指挥十万楚军,从正面向汉军阵地猛攻。韩信采用典型的侧翼攻击战法,令汉军中军稍稍后退,避开楚军锐气,而将两翼展开,实行侧击,然后再令中军推进,一下子完成了合围。入夜,韩信令汉军四面唱起楚歌,终使楚军丧失斗志,被汉军一举聚歼于垓下。项羽眼见大势已去,慷慨自刎于乌江边。历时五年的楚汉战争以汉王刘邦夺得天下而告终。

韩信以项羽帐下执戟卫士的低微身份,几年内登坛拜将,屡建奇勋,终至成为左右楚汉战争的一方诸候。蒯通以“略不世出”来赞誉这位叱咤风云的军事人物。其用兵之道,为后世兵家所推崇。

韩信的军事才能令刘邦极度不安,故在项羽败亡后,即夺其兵权,徙为楚王,继又黜为淮阴侯,软禁于刘邦身边。一天,刘邦问韩信:“你看我能带多少兵?”韩信答:“陛下不过能带十万之军。”刘邦又问:“那么你呢?”韩信怔了一下,突然狂傲的大笑:“我是多多益善啊!”

韩信的绝世军功和才华终于招来了杀身之祸,汉高祖十一年(公元前196年),吕后和萧何诱韩信至长乐宫的钟室,以谋反罪名杀之。一代名将,死非其所,实堪哀伤。

二、独具气象的“领导”

——主德不预焉?主德者,聪明平淡,达众材而不以事自任者也。

是谓主道得而臣道序,官不易方,而太平用成。若道不平淡,与一材同好,则一材处权,而众材失任矣。

【智解】

上面十二“家”各有自己的风格,而做领导的,则需“别开天地,独创一家”,具独到的风范才行。

对此,专门传授帝王术的老师荀子,自有说法:“普通人,以自己能干为有才能;做帝王的,以善于管理别人才算是有才能。”鼓不干预五音,却能作五音的统帅。掌握了君道真谛的人,不去做文武百官各自负责的具体事情,才可以成为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做帝王的严守他的这一准则,政府官员知道他们自己应当做的事情,自古以来就是这样的。正因为做帝王的通晓这一道理,所以他才会把他人的能力当做自己的一样支配使用,善于这样做的,才算真正懂得了君道。

所以说,知事,是臣道;知人,是君道。

做领导的,得有平淡之质,运用自身平淡无味的性质,去“以无味和五味”,用这个原则处理君臣、上下之间的复杂关系。

抬眼看看历史,文治武功,对一个帝王来说,多半难以兼得,“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主,稍逊风骚。”都难以平淡,有着自己的癖好和喜爱,“上有好,下必有甚”,做人君主的一旦在用才之道上出了偏颇,便只能招致同好,忽略了其他类型的人才,也就容易出毛病。

【事篇】

崇文弱武的北宋路线

宋太祖赵匡胤出身军人世家,前半生一直厮杀疆场,黄袍加身之后,平定叛乱,征伐群雄,靠着军队的拥戴登上帝位,但他终其一生对军队、对战争、对穷兵黩武、开疆扩土都心存不悦,大约是出于逆反心理。

最初,宋太祖同五代时期的许多军人一样,瞧不起文人儒士,而崇尚武力。宋太祖与赵普路过朱雀门。宋太祖指着门上的牌匾问:“为什么不直接叫朱雀门,中间加个‘之’字有什么用”?赵普回答说“之”是助词,宋太祖哂道:“之乎者也,助得甚事!”

赵匡胤要平定江南,但知道南唐有位大臣徐铉很有口才,因此,许多使节都畏难不去。于是,他命殿前司书侍中,报十个人的姓名上来,仔细查看一遍,笔点其中一位,说:“此人可往。”但这个人却根本不识字,满朝文武无不惊讶。但这位使节渡江南往,抵达南唐李煜的宫廷,徐铉词锋如云、侃侃而谈,这位使节只是唯唯诺诺而已,或者不发一言。这样,反倒使南唐君臣莫测深浅,竟圆满地完成使命归来。赵匡胤颇为得意地对大臣们说:“不识字自有好处。”

不过,当了皇帝以后的赵匡胤,逐渐明白了这样的道理:“天下由马上得之,却不能由马上守之。”在天下承平的岁月中,统治集团中的文人儒士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使得宋太祖不止一次感慨地说:“宰相须保读书人!”从自身的体验出发,赵匡胤对臣子说:“今之武臣,亦学使其读书,欲其知为治之道也。”

于是,他开始“弱武”,对军队大肆改革起来。登基不久,他就撤消了殿前都点检和副都点检这两个最高级的军职(他本人正是从殿前都点检的位置上被拥立的),次一级的将领则选拔年纪较轻、资历较浅的军官充任,至于“老帅”们则一律光荣退休,被杯酒释了兵权。

赵匡胤倡导了一个文官体制确定的基调,由于唐末以来武夫横行,他颇为向往文官掌权的“好人政府”。

后来太祖于“烛影斧声”中不明不白地驾崩,他的弟弟赵匤义接过天下继续治理。与他哥哥有所不同的是,他是位读书人,哪怕在当年刀头吮血的军旅生涯中也是“手不释卷”的,所以他的即位,无疑是天下读书人的福气。宋太宗基本上可以说是五代以来第一位非武人坐天下的君主。他即位后,更是鼎力文治,开创了宋代三百年基业之政治格局。

宋太宗扩大了科举考试的规模,取士人数猛地增多。太祖朝进士人数为一百八十六人,而太宗朝则达一千四百五十七人;诸科人数太祖朝为一百六十一人,而太宗朝则达四千三百五十七人。在扩大科举考试规模的同时,也使科举制度进一步完善。在宋太宗时期创建的考后糊名等办法,直到现代还在延用。

宋太宗以文德致治。

虽然“崇文弱武”的政策多少出自于个人的偏爱,但这也是针对于当时的政局而制定的策略,而策略向来都只是适时而动的权宜之计,遗憾的是,这一策略被后世的北宋君臣奉为圣训,死守不改,以致百年后,终于造成危及国家生命的后果。

真宗以后,皇帝都不懂军事,使相一级(相当于副总理以上)的大臣,几乎全是文人。到了徽宗时期,腐败之风,君臣一体,被宵小包围的徽宗居然还突发奇想,要和金人联手进攻辽国,索回燕云故地,结果两战皆北,最后朝廷又花了一百万贯钱,才从金人手里买回了几座空城。两年后,辽亡于金,花钱买来的地方又全部奉还给别人了。这还不算,金人在这场战争中看透了北宋的腐败和软弱,索性乘胜南下,大军直扑开封,长驱直入。徽钦二帝赵佶和儿子赵桓双双落入金人之手,北宋遂亡。

北宋“煌煌”文治,但却由于武备的不足而导致国势的积弱,开国二帝“崇文弱武”的路线,竟导致了封建史上最开明的政治、文化形态和最软弱的军事、外交格局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