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人物志一日一品
47297900000010

第10章 流业——不同职业适用不同的人格类型(3)

伊尹曾说:“何事非君,何使非民?治亦进,乱亦进。”“天之生斯民也,使先知觉后知,使先觉觉后觉;予,天民之先觉者也,予将以此道觉此民也。”“思天下之民,匹夫匹妇有不与被尧、舜之泽者,若己推而内之沟中:其自任以天下之重也……”

就是说,无论是什么样的君主我都事奉,无论什么样的百姓我都照顾。国家有道我做官,国家无道我也做官。为何呢?上天养育天下万民,就是使先有知识的教导其余的人;使先有觉悟的人觉悟其余的人;我有幸成为天下万民中先有觉与知的一个,就要以正道使万民也得到觉知。他又说:“想到天下的百姓,如果有一男一女不能感受到尧、舜在世时那般的生活与恩泽,就像是我把他们推进沟里一般。我将以天下之重担承之自身……”

伊尹曾如同很多隐士一般,在田亩里独自享受尧、舜之道,拒绝商汤的聘用。但是,当商汤第三次派人执厚币聘用伊尹时,伊尹自问:“我与其一辈子在农田里崇尚尧、舜之道,何不去辅佐我的君主成为尧、舜那样的君主呢?何不去让天下万民都成为尧、舜之治下的百姓呢?何不去不亲自去实践它,去实现亲见它的成功呢?!”

这位有着无比责任心的“圣之任者”,尽力辅佐商汤,建立了商朝。

商汤死后,后代太甲是个昏君,他以其大气魄毅然作出了中国历史中极其罕见的举动:流放他的君主,让他反省三年,等到他悔悟后,又将政权交还。

国体:“太公望”吕尚

吕尚就是姜子牙,东海海滨人。老来喜欢在渭水之滨垂钓。号称“丝纶之上,但钓王侯”。

一天,文王将出外狩猎,占卜得到:“捕获的不是龙、不是虎,也不是罴,而是独霸天下的辅臣。”于是,文王西出狩猎,果然遇吕尚于小溪之上。两人谈论之后,文王大喜,说:“我的祖先曾经预言说:‘将来会有圣人到达周邦,帮助周国振兴。’难道说的就是您吗?我的祖先太公盼望您已经很久了。”于是称吕尚为“太公望”,立为周之国师。

不久,商纣王怀疑周文王欲图谋商之天下。遂将周文王拘捕在都城的监狱里。于是吕尚、散宜生广求天下美女和奇玩珍宝,献给纣王,赎出了文王。

文王归国,便与吕尚暗地里谋划如何倾覆商朝政权。由于这个原因,后人言及兵家权谋都首推吕尚,他便成了后世言谋之士的老祖宗。

文王去世,武王即位。过了九年,开始发扬光大文王的事业。为了探察诸侯是否会集而东讨商国。军队出行,吕尚左手拿着黄钺,右手拿着白旄宣誓说:“各方诸侯,带领你们的军队和你们的舟船,齐来会集,逾期不到,将兴师屠戮。”他率军队到达孟津时,来会集的诸侯竟然有八百之多,可见当时周国的威望之高。

又过了两年,商纣王杀了比干,囚禁了萁子。武王要伐纣王,但占卜结果却不吉利,而且兵未出行,又遇到暴风雨。众大臣都很恐惧,只有吕尚不以为然,坚持出兵,认为那些占卜用的龟甲和蓍草根本不懂什么吉凶。武王最终听从了吕尚的意见,在牧野向军队训话,之后开始攻打商纣王。在这场战争中,吕尚的兵法韬略又见锋芒:

在战略指导上吕尚善于把握战机,他选择商军主力远征东夷,纣王在国都朝歌孤立无援、众叛亲离的有利时机领兵出战。周军甲兵四万五千人,加上其他诸侯国军队,在朝歌南面七十里的牧野(今河南萁县西南)和商军展开激战。

在战术运用方面,吕尚采取“攻心为上”,他亲自率领百名精锐冲击商军阵脚。因为打前阵的是奴隶,吕尚初战告捷之后,武王便率主力跟进围歼,加上商军中的奴隶兵的倒戈,周军很快大获全胜,商朝被灭。

周朝建国之后,将吕尚封于齐,都城营丘(今日临淄)。吕尚在齐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商业,让百姓享受鱼、盐之利。在周成王时,管叔、蔡叔作乱,淮河流域的少数民族也趁机叛乱,周王下令给吕尚说:“东到大海,西到黄河,南到穆岭,北到无棣,无论是侯王还是伯男,若不服从,你都有权力征服他们。”从此,齐国成为大国,疆域日益广阔。

器能:子产

子产(?—前522)即公孙侨,名侨,字子产,是春秋时期郑国的公子,郑国以区区小国而能立于晋、齐等大国之间数世不倒,子产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子产为政刚柔并济,以柔为上,柔以制刚。郑国是一个小国,国力甚弱,要想生存,就得讲究实力。子产提倡振兴农业,同时征收新税,以确保有足够的军费给养。

新税一开始征收,民众怨声四起,沸沸扬扬,甚至有人扬言要杀死子产。朝中也有不少朝臣站出来表示反对,而子产毫不理会,也不作过多的解释,耐心等待事态的发展。只说:“国家利益为重,必要时自然需得牺牲个人利益。做事应当有始有终,不能虎头蛇尾。”

新税照常征收,经济也很快发展,民众心服口服。

子产在各地还遍设乡校,倡导言论自由,因此有些对政治不满的人往往把乡校作为论坛进行政治活动。有人担心长期下去会影响统治,便建议取缔。子产却说:“这是没有必要的,百姓民众劳累一天,到乡校中发发牢骚,评谈政治实乃正常。我们反而可以作为参照。若强行压制,就像用土堵塞洪水,暂时有效,却必将招来更猛的激流,冲决堤坝。那时,恐怕就无力回天了,倒不如慢慢疏导,引水入渠,分流而治,岂不更好?”

子产也有刚性的策略。公元前542年,子产陪郑伯到晋国送礼,晋平公有事没及时接见,于是子产派人把国宾馆的墙全拆了。平公派人照会,表示抗议,反而被子产一顿抢白,大意是说:我们千里迢迢到晋国来进贡土特产,您却迟迟不接见,我们不能及时表忠心,心里急得很哪!带来的贡礼太多,要是不拆墙,就没地方放了,这罪过可就大发了!晋国吃了个哑巴亏,只好连连道歉,赶紧接见,好好招待了郑伯。

公元前526年,郑国遭遇旱灾,子产命令屠击、祝款、竖三位大夫到桑山去祭祀求雨。这三位官僚把桑山的树木全部砍光来求雨,结果自然是没成功。子产大骂:“祭祀山神,是要保护树木,尤其是求雨,更要防止水土流失,你们几个混蛋,连祭祀的基本原则都不懂,全部撤职查办。”

在临终前,他对太叔说:“我死了以后,您肯定会执政。只有有德行的人,才能够用宽和的方法来使民众服从,差一等的人不如用严厉的方法。火的特点是猛烈,百姓一看见就害怕,所以很少有人死在火里;水的特点是柔弱,百姓轻视而玩弄它,有很多人便死在水里,因此运用宽和的施政方法很难。”

器能:西门豹

西门豹本是一个性情非常急躁的人,射箭射不中靶心,就把靶心捣碎,下围棋败了就把棋子咬碎。因为才能不小,魏文侯派他做邺县县令。为戒备自己的暴躁脾气,他在腰间扎上一条柔软的皮带,以求稳、求忍、求安、求静。

到邺县后,发现邺县良田肥地遍地,但人口稀少,地大物博却贫穷,细细一查,知道是地方豪绅与女巫利用“河伯娶妇”在作怪,就“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驱除了残害盘剥乡民的地方恶霸和“河伯娶妇”的陋习,并开渠引水,兴修水利,革新吏政,邺县渐渐富裕兴盛起来。

魏文侯那边却经常听到告发西门豹的意见,说邺县官仓无存粮,钱库无金银,部队也缺少军事装备,西门豹把邺县治理得一塌糊涂。魏文侯到邺县一视察,果真如此。文侯很生气,责问西门豹:“你怎么搞的?说不出理由,我治你罪。”西门豹说:“王者使人民富裕,霸者使军队强盛,亡国之君使国库充足。邺县官仓无粮,因为粮食都积储在人民手中,金库无银,因为钱财都在人民衣服兜里,武库无兵器,因为邺县人人皆兵,武器都在他们手上。大王如不信,请让我上楼敲鼓,看看邺县的钱财、粮草、兵器如何?”

于是西门豹上楼敲鼓,第一阵鼓声,邺县百姓披盔带甲,手执兵器迅速集合到楼下;第二阵鼓声,又一批百姓用车载着粮草集合到楼下。魏文侯立刻明白了西门豹的才能政绩,十分高兴,请西门豹停止演习。西门豹又不同意,说:“民可信不可欺。好不容易与他们建立信约,今天已经集合起来,如果随便解散,百姓会有受骗之辱,大王还记得‘千金一笑’的故事吧,燕王经常侵我疆土,掠我百姓,不如让我带兵去攻打燕国。”

魏文侯点头,于是发兵攻燕,收回了许多失地而归。

臧否:子夏

古代有一批以评鉴是非而出名的士人,称为“臧否”,就是“说好说坏”的意思。

东汉末期臧否之风大行,这类人中以桥玄、何颙、许劭为代表。他们的“口”金贵异常,一语落地,可使人或登龙门、或贬冷宫。曹操年轻时为了从许劭(字子将)口中讨到一句评价,不惜采取威逼的手段。司马光在《资治通鉴》里说,许子将每月都要更改品评的主题,有次去某郡任职,竟吓得当地略有薄名之人统统地“改操饰行”起来,唯恐他一语盖棺论定,再无改过机会。

曹操手下的众多谋士,多有响亮名头,如荀彧即被南阳何颙赞许为“王佐才也”,贾诩则被称为“有(张)良、(陈)平之奇”,钟繇少年时即被人看出“有贵相”。随着这些评价,他们的身份也水涨船高。

子夏(前507-?)姓卜,名商,字子夏,后亦称“卜先生”,春秋末晋国温人,孔子的著名弟子,“孔门十哲”之一。

子夏少孔子四十四岁,是孔子后期学生之中佼佼者,才思敏捷,以文学著称,被孔子许为其“文学”科的高才生。子夏为学时,因常有独到见解而得到孔子的赞许,但孔子认为子夏不够大气,“不能弘恕”,器量不行,曾告诫子夏曰:“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

子夏才气过人,《论语》中保留了他的许多著名的格言,如“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这句话成为令后世读书人受益匪浅的名言,便是出自他之口。

孔子去世后,子夏至魏国西河讲学,“如田子方、段干木、吴起、禽滑厘之属,皆受业于子夏之伦”(《史记·儒林列传》),也是一干谋士们的老师,这群学生后来都不甚安分,在列国征战中各自扮演了非凡角色,吴起便是其中翘楚。

子夏晚年,因丧子而哭得双目失明,离群索居。

伎俩:张敞画眉

张敞为东汉宣帝时人,为人精明强干,有手段,遂被任命为京兆尹。

汉朝长安市,有很多偷窃案件,各行各业的商人都深受其苦。张敞来到长安主政时,先去访问几个偷窃集团的首领,发现他们平常表现得温和敦厚,出入都有车马随从,邻里都很尊重他们。于是便召见这些首领,先责怪、讯问他们,然后要求他们举报偷窃犯人,以减除罪刑。

首领们表示:“如果突然之间找他们来官府,怕这些人惊慌失措,希望另外再想个办法。”

张敞于是先任命这些首领为府里的官吏。如此,小偷们便都到家里来道贺、庆祝、喝酒,等大家都喝醉了,首领就用红色颜料一一涂在小偷的衣襟上作记号。而官府的巡捕就守在邻里之间,衣襟上有红色记号的人,就收押捆绑,一天当中就抓了数百人。

张敞治术严中寓宽,因此众人心服,有口皆碑。

只是张敞生性好动,不尚小节,往往走马章台,倘佯花丛,轻衣绔扇,自在游行。有时晨起无事,便为妻子画眉,都下传为艳闻。盛称张京兆眉妩风流,豪贵又据为话柄,说他失了体统。宣帝召张敞入问,敞回答:“闺房燕好,夫妇私情,比画眉还要更甚,臣尚不止为妇画眉呢!”对答得妙。宣帝也一笑而罢。

伎俩:传奇太守赵广汉

赵广汉为人清白正派,史称其“通敏下士”,在官“廉明”,连对手下吏属都是殷勤备至,每次有功劳,总推给下属,说这是某某掾属的功劳,不关我的事。发现掾属舞弊,也总是先旁敲侧击地教化一番,教而不改,才系狱处理。

然而,他却并非老好人,实则精明无比,对郡中情况了如指掌。才到京兆时,郡中有个“豪杰”不法,被他逮捕入狱,“豪杰”的党徒一起偷偷集会,准备劫狱。会议才散,赵广汉派人带的口信就送到了每个人家里:“若计如此,且并灭家。”这群乌合之众心神皆被震慑,几天后,这个“豪杰”就被赵广汉砍了脑袋,他的同伙谁也不敢闹事。又有歹徒密谋在京兆绑架勒索,商议尚未定,赵广汉派来抓人的官吏已经到门口了。

不仅对于不法分子,手下官员的一举一动也都不能逃过他的眼睛,有次他派手下官吏找个亭长办事,亭长办完事后,顺口说:“帮我向赵府君问好”。这个官吏回来向赵广汉交代完公事,转头想走,赵广汉就问他:“亭长不是叫你向我问好吗,怎么忘说了。”

他又是个审讯方面的天才,如果他想知道某件事,总不会直接问。比如他想知道马价,总先问狗价,再问猪价,再问鸡价,再问羊价,然后才问马价,综合而断,猜测多八九不离十。而且精力惊人,常常可以通宵达旦不睡觉,连继审讯,犯人多半被此种疲劳战术所拖垮,开口认罪。

曾有两人劫持了个郎官,正在一所破庙里商量勒索多少钱时,赵广汉已经到了庭院中,叫人在门外喊:“赵广汉赵府君已经在门外了,他要我告诉你们,你们劫持的是宫中的郎官,放他出来,束手就擒,今年也许要大赦,这样还有机会保住性命。”最后,两人果然乖乖束手就擒,赵广汉敕吏厚待两人,给其酒肉。最后当年没有大赦,两人临斩东市,犹曰:“死无所恨。”

当时颍川的豪杰、大户彼此通婚,官吏、民众也结为私党,赵广汉对这种现象很是担忧。他便找出可信任的人,传授计策。每当有诉讼案件时,在定罪、判刑之后,故意泄漏罪犯的供词,让有关系的人彼此埋怨、责怪。然后又叫小吏制作信箱,让民众投书;一有投书,就削去投书者姓名,再假托是那些豪杰、大户子弟所写的。这么一来,在地方上有势力的一些豪杰、大户彼此都结为仇家,奸党自然解散,当地风气也就焕然一新。

赵广汉在京兆数年,政治清明,盗贼匿迹,父老赞不绝口,推为汉兴以来治京兆第一,连匈奴都知其名。

智意:陈平“六出奇计”

陈平,西汉阳武人。他足智多谋,屡以奇计辅佐刘邦定天下,一生充满传奇色彩。

陈平少时尤其喜欢黄老学说。一年,正逢社祭,人们推举陈平为社庙里的社宰,主持祭社神,为大家分肉,他把肉分得十分均匀。为此,地方上的父老乡亲们纷纷赞扬。陈平却感慨地说:“假使我陈平能有机会治理天下,也将像分肉一样恰当。”

陈平在项羽手下做谋士,不过一直不得志,后来在鸿门宴上见到了刘邦,认为他绝对是个人物,可成大事。

于是,二人一拍即合,两人纵论天下大事,十分投机。刘邦破例任陈平为都尉,留在身边,并命他监护三军将校。从此对陈平言听计从,而随着他的“六出奇计”,天下也便逐渐落入刘邦之手。

第一计:公元前203年,刘邦被项羽围困在荣阳城内达一年之久,并被断绝了外援和粮草通道。刘邦向项羽求和,项羽不许,刘邦十分忧虑。这时,陈平献计,让刘邦从仓库中拨出四万斤黄金,买通楚军的一些将领,让这些人散布谣言说:“在项王的部下里,范亚父和钟离昧的功劳最大,但却不能裂土称王。他们已经和汉王约定好了。共同消灭项羽,分占项羽的国土。”这些话传到霸王的耳朵里,使他起了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