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很小很小的小偏方—女人烦恼一扫光
4725100000025

第25章 起居小偏方(3)

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戒除烟酒,避免胸背部受寒,冷天外出应戴口罩,居处要安静整洁,空气清新,勿去潮湿阴暗之所。急性发作或发热不退者,应到医院治疗。

专家推荐方

增效食疗方

甜杏仁粥糊

【具体做法】杏仁15克,粳米50克。杏仁去皮尖,水研滤汁,加入粳米,煮粥食用。

【功效】健脾消食,镇咳化痰。适用于风寒型支气管炎,特别是有胸闷、气喘或便秘者。阴虚咳嗽、大便溏稀者忌服。

车前子粥

【具体做法】车前子10克,粳米100克。将车前子用布包好后煎汁,再将粳米入车前子煎汁中同煮为粥,每日早晚温热食。

【功效】利水消肿,养肝明目,祛痰止咳。适用于老人慢性气管炎及高血压、尿道炎、膀胱炎等。

大蒜食醋饮

【具体做法】大蒜250克,食醋250毫升,红糖90克。将大蒜去皮捣烂,浸泡在糖醋溶液中,一周后取其汁服用,每次一汤匙,每日3次。

【功效】温中散寒,润肺定喘,止咳化痰。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

增效足浴方

平地木瓜蒌足浴方

【具体操作】平地木25克,蒸百部、全瓜蒌、桃仁各10克,绞股蓝30克,焦山楂20克,炙甘草10克。将上药加水2000毫升,煎数沸,取药液倒入脚盆中,先熏蒸,待温度适宜时泡洗双脚,每天2次,每次30分钟,10天为1疗程。

【功效】理气化痰,止咳平喘,扶正固元。主治慢性支气管炎,适宜寒邪侵袭、寒痰壅滞、肺脾两虚患者。

茜草橙皮足浴方

【具体操作】鲜茜草30克,橙皮20克。上药加清水适量煎沸10分钟,取药液同1000毫升开水倒入脚盆中,先熏蒸,待温度适宜时泡洗双脚,每天2次,每次40分钟,10天为1疗程。

【功效】理气调中,燥湿化痰。主治慢性支气管炎。

牵牛子橘皮足浴方

【具体操作】牵牛子50克,橘皮、佛耳草各60克,白芥子30克。将以上4味药入锅加水适量,煎煮20分钟,去渣取汁,与2000毫升开水同入脚盆中,先熏蒸,后泡洗双脚,每天熏泡1次,每次40分钟。5天为1个疗程【功效】燥湿化痰,祛湿止咳。主治慢性支气管炎。

增效经穴方

【具体操作】

按压肺俞穴、厥阴俞穴、心俞穴、肾俞穴、志室穴各30~50次,力度以酸痛为佳。然后再按揉中府穴、膻中穴、巨阙穴、肓俞穴各50次,力度轻柔。

【功效】温中散寒,润肺定喘,止咳化痰。肺俞穴是呼吸系统疾病的特效穴,尤其是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所引起的咳嗽、吐血、胸部痛很有效;中府穴是治疗气喘、呼吸困难的特效穴,对咳嗽也有效。

老姜、核桃,调理慢性胃炎

患者小档案

症状:慢性胃炎,间断胃疼,胃胀。

管用小偏方:

买上好的老姜,用小火烤干,切成细块,每天早晨空腹拌饭吃。

小米是不折不扣的快节奏一族,还是个工作狂,一工作起来就不知道时间,常常加班拖点,随便吃点盒饭烧烤什么的就算了,周末的时候就在家里两天不下楼,经常一天都吃不了一顿正经饭。这种情况大约持续了大半年,她的胃终于“起义”了,开始时胃偶尔疼一会儿,到最后不吃止痛药就疼得站不住了。

治疗慢性胃炎,最关键的是杀灭幽门螺杆菌,现在临床上抗生素的滥用现象普遍存在,幽门螺杆菌耐药性的问题也日益突出。而现代中药研究发现,有多种中药均对幽门螺杆菌有杀灭抑制作用,其中又以黄连为最强。黄连泡水连服治疗慢性胃炎很有效,但黄连最大的问题是泡水后喝起来太苦,很多人受不了这种苦味,幸好还有其他的中药可选择。中医认为,生姜是一副治疗胃病的良药。早在元代吴瑞的《日用本草》中就有生姜“去腹中寒气”的记载。生姜切片晒干,名为干姜,是味常用中药,温胃之力更强,金元名医李杲说它具有“辛热以散里寒,除胃冷而守中”的特点。所以,寒痛的胃炎与胃溃疡患者,可经常食用。下面我们就来详细地谈一下生姜的用法。

具体做法:买上好的老姜,用小火烤干,切成细块,每天早晨空腹拌饭吃。怕辣的人,可用香油炸至有点焦黄(不能太焦,否则味苦而无效),和饭一起炒一下,趁热吃,一般需要连用两个月才有效果。还可取老生姜500克(越肥越大越好)不用水洗,放入灶心去煨,用烧过的木炭或木柴之红火炭埋住,次晨将姜取出,姜已煨熟,刮除外面焦皮,也不必水洗,再把姜切成薄片,如姜中心未煨熟,把生的部分去掉,然后拿60克的冰糖研碎成粉,与姜片混合,盛于干净的瓶中,加盖盖好。约过1周,冰糖溶化而被姜吸收,取姜嚼食,每日2~4次。

还有一个偏方,核桃炒红糖。

具体做法:核桃要选取新鲜的,大约7个,砸去外壳取出仁,然后切碎,在沙锅内温火炒至淡黄色,再放入5克左右的红糖抄拌几下即可出锅,趁热吃下。每天早晨空腹吃,半小时后才能吃饭和喝水,此方子需持续用12天,中间不可中断。

小米听了以后,回去按着这两个方子吃了两天,明显感觉好多了,继续服用不到两周,小米就感觉自己又活力四射了,只不过这次,她再也不敢“虐待”自己的胃了。

专家推荐方

增效食疗方

炒南瓜

【具体做法】嫩南瓜750~1000克,菜油50毫升,精盐、葱花各少许。将嫩南瓜连皮洗净,切细丝,摊在太阳下晾晒半天。炒锅上火,放入菜油烧热,倒入南瓜丝,用旺火速炒2~3分钟,撒上精盐,颠翻炒匀,放入葱花,再颠翻两下,出锅即成。

【功效】南瓜性温味甘,有消炎止痛、补中益气、解毒杀虫等功效;并且南瓜中所含的果胶可保护胃肠道黏膜免受粗糙食物的较强刺激,对慢性胃炎有很好的疗效。

生姜大枣汤

【具体做法】生姜120克,大枣500克。将生姜洗净切片,同大枣一起煮熟。每日吃3次,每次吃大枣10余枚,姜1~2片,吃时用原汤炖热,饭前饭后吃均可。

【功效】健脾温胃。适用于慢性胃炎属脾胃虚寒型。

红枣益脾糕

【具体做法】干姜1克,红枣30克,鸡内金10克,面粉500克,白糖300克,发面适量(用酵母发面)。将干姜、红枣、鸡内金放入锅内,用武火烧沸后,转用文火煮20分钟,去渣留汁。面粉、白糖、酵母放入盆内,加药汁,清水适量,揉成面团。待面团发酵后,做成糕坯。将糕坯上笼用武火蒸15~20分钟即成。每日1次,作早餐食用。

【功效】健脾温胃,补中益气。适用于慢性胃炎。

增效足浴方

陈皮生姜足浴方

【具体操作】陈皮50克,生姜30克。将上药加清水2000毫升,煎至水剩1500毫升时,澄出药液,倒入脚盆中,先熏蒸,待温度适宜时泡洗双脚,每晚临睡前泡洗1次,每次40分钟,7天为1疗程。

【功效】温中散寒,止痛消炎。适用于风寒侵袭所致的胃脘疼痛,治疗慢性胃炎。

马兰韭菜籽足浴方

【具体操作】马兰50克,韭菜子30克。将诸药加清水适量浸泡10分钟后,水煎取汁,倒入脚盆中,待温时足浴,每次30分钟,每日2次,连续5天为1疗程。

【功效】行气止痛,活血化瘀,清热解毒。适用于慢性胃炎。

常吃三样东西,提高免疫力防流感

患者小档案

症状:免疫力低下,易感冒,体虚,心肺功能差。

管用小偏方:

黄芪党参香菇炖鸡汤,取党参25克,香菇(鲜)50克,黄芪15克,鸡肉200克,葱、姜、料酒、盐各适量。将上述食材一同放入沙锅中,加适量清水,清炖约1个小时,加入葱、姜、料酒、盐调味即成。

如果我们的身体是一座城堡,那么免疫力就相当于我们城堡的围墙,帮我们抵挡外来的毒虫和野兽。一旦我们这些围墙倒塌了,那么我们的城堡就岌岌可危了。

现实生活中,冷热交替,寒暑更变,总能引起一两次大范围的流行性感冒。免疫力比较强的人一般都能挺过去,但免疫力比较弱的人就很难幸免了。当然,中医学里没有“免疫力低下”这种说法,但有气虚、体虚等类似的概念。中医认为,因为体内正气不足,外邪容易反复入侵,出现感冒、咽喉炎、肺炎等感染症状,即为西医所解释的免疫力低下。所以,如何提高免疫力,应当是每一个人都要重视的问题。

王女士来到我的诊所,向我请教,她的父亲今年已经近八十高龄了,在小区里是数一数二的高龄老人,岁数大了,身体相应也就不那么硬朗了。生活中稍有不注意(少穿件衣服啊、不盖被子小睡啊什么的)就会感冒,甚至出现肺部感染,最近一个月得了肺气肿,一直在使用抗生素,但现在还没有治好。医生说他年纪大,自身免疫力低下,所以容易感染。

我告诉王女士,对付感冒最有效、最健康的方法是提高自身的免疫力,并合理搭配日常饮食中的营养。用黄芪、党参、香菇炖鸡汤就是不错的方法。

具体做法:取党参25克,香菇(鲜)50克,黄芪15克,鸡肉200克,葱、姜、料酒、盐各适量。将上述食材一同放入沙锅中,加适量清水,清炖约1个小时,加入葱、姜、料酒、盐调味即成。坚持每周食用1~2次,同时再配合运动锻炼,一定能将免疫力保持在较高水准上。

清炖鸡本身就是补品,有温中补气、补虚填精、益五脏、健脾胃、活血脉,以及强筋骨的功效。而且很容易被人体吸收利用,是增强体力、强壮身体的佳品。再加上黄芪、党参、香菇这几味补品,更能对人体的免疫功能产生促进作用。

黄芪:黄芪除了能治心律失常外,其抗衰老和强壮功能也得到了科学研究的证实。用黄芪来补气、提高免疫力和强体延寿。

党参:党参含多种糖类、酚类、甾醇、挥发油、黄芩素葡萄糖甙、皂甙及微量生物碱,具有增强免疫力、扩张血管、降压、改善微循环、增强造血功能等作用,适用于各种气虚不足倦怠乏力、气急喘促、脾虚食少、面目水肿、久泻脱肛患者。

香菇:香菇中含有一种叫做香菇多糖的成分,这种成分能提高辅助性T细胞的活力而增加人体体液免疫功能,不但可以用来治疗反复感染,还可用在宫颈癌、胃癌、肺癌等肿瘤的辅助治疗上。此外,香菇中还含有6大酶类的40多种酶。经常食用香菇,可以增进人体酶的种类组成和提高酶的活性,有利于身体健康。

王女士听完我的介绍,觉得非常有道理,于是坚持给她父亲做这个药膳。后来听说她父亲坚持了一段时间,效果挺好,再经过检查发现,肺部感染已经完全治好,面色红润,声音洪亮,整个人精神多了。

专家推荐方

增效食疗方

芦笋西芹豆浆

【具体做法】黄豆60克,西芹20克,芦笋25克,冰糖少许。黄豆预先用水浸泡6~10小时,捞出洗净;芦笋洗净,切碎;西芹择洗干净,切成小粒;将上述食材一同置于全自动豆浆机杯体中,加入适量水至上下水位线之间,接通电源,按下指示键,煮至豆浆机提示豆浆煮好,用过滤网滤出豆浆,加入少许冰糖调匀,待糖化即可饮用。

【功效】芦笋富含多种维生素、矿物质,西芹富含膳食纤维,能减少致癌物质存留在体内,搭配制成豆浆,可预防癌症,提高机体免疫力。

紫薯南瓜粥

【具体做法】大米100克,紫薯10克,南瓜20克,冰糖适量。大米淘洗干净,紫薯洗净去皮,切成小粒;南瓜去除瓤籽、皮,洗净,切成小粒;将上述食材一同放入锅中,加适量清水,大火煮沸,转小火熬煮成粥,加入冰糖调匀即成。

【功效】紫薯可抗氧化,南瓜可提高免疫力,常食可为身体补充能力,增强体力。

燕麦枸杞山药粥

【具体做法】枸杞子10克,燕麦片15克,山药20克,粳米80克。枸杞、粳米洗净,山药用钢丝球刷洗去皮,切成小粒;将粳米与枸杞、山药、燕麦一同放入锅中,加适量清水,大火煮沸,转小火熬煮成粥,即成。

【功效】清心安神,补中益气,助五脏,强筋骨。枸杞子能补血益精,可平衡膳食营养,提高免疫力,达到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功效。

增效经穴方

【具体操作】

1.将手拇指按压鱼际穴,感觉酸楚时,稍微等待,或两手相互揉搓,至发热;然后用拇指捏揉曲池穴,每次1~3分钟;最后将双手搓热,用手顺着腰椎骨往下搓,搓至长强穴处有发热感为宜,每日坚持按摩20分钟。

2.用手掌根部敲击胸骨处的膻中穴,力度以舒适为度,每次敲击100下以上,每日1次。

【功效】长期坚持按摩可打通任督、调节脏腑,促进消化,有助于增强机体免疫力,改善肺功能,远离疾病的困扰。

饭后姜枣茶,远离宫寒保健康

患者小档案

症状:宫寒,腹部有寒凉感。

管用小偏方:

每日一杯姜枣茶,生姜洗净切成细丝,干枣用温水浸泡片刻,取出去核,切成小块,与生姜一同放入茶杯中,注入沸水冲泡,加盖闷约15分钟,即可饮用,可反复冲泡至味淡。

去年冬天,在一个饭局上和某位姑娘握手的时候,感觉她的手异常冰冷,那天屋内并不冷,而且她穿得也很厚实。询问后,才知道原来她有个毛病,就是一到冬季,就容易手脚冰凉,怎么暖也暖不过来,而且月经来潮时,肚子还会冷痛,经血中还夹有血块,她很惊讶地问我这是为什么,我告诉她这是“宫寒”。

“宫寒”是很多女性朋友常有的烦恼,所谓“宫寒”就是指妇女肾阳不足,胞宫失于温煦所出现的下腹坠胀,疼痛,得热则缓和,白带多、痛经、月经失调、脉沉紧、舌苔薄白多津为主要症状者。不要小看一个“寒”字,宫寒不仅让女性受孕率下降,还会让女性惹上烦心的妇科疾病。因此,女性要远离妇科疾病,首先要知道如何让子宫暖。

俗话说:“子宫暖,气色好;子宫寒,疾病生。”要预防或者改善宫寒,要从根上做起,就是保证气血畅通。首先是饮食调理。多吃补气暖身的食物,如核桃、枣、花生。

不妨每日午餐或晚餐后喝一杯姜茶,能主动化解体内寒气,长期坚持对调理宫寒十分有益。

具体做法:购买一些生姜和干枣,生姜洗净切成细丝,干枣用温水浸泡片刻,去核,切成小块,与生姜一同放入茶杯中,注入沸水冲泡,加盖闷约15分钟,即可饮用,可反复冲泡至味淡。

此外,女性要注意坚持锻炼,中医认为“动则生阳”,运动可以改善体质,每天保证半小时的走路时间,能改善循环。平日多用热水泡脚,刺激足底的经络和穴位,使全身温暖。

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下身,给小腹、腰部和双脚保暖。月经期间,女性不要久坐冰冷的凳子。注意脚部保暖,春夏之交不要过早暴露双腿、过早穿短裙,穿裙子的话,最好要穿厚羊毛袜打底,以防寒从脚下生。

温馨提醒

患有宫寒的女性朋友,平时饮食中可放一些黑胡椒、生姜等热性食材,有助于保证子宫温暖。性寒的食物要尽量少吃或不吃,如绿豆、苦瓜、白菜等,忌吃冷饮、冰镇饮料等冷藏食品。

专家推荐方

增效食疗方

红花暖宫蛋

【具体做法】取鸡蛋1个,打一个口,放入藏红花1.5克,搅匀蒸熟即成。月经来潮的第2天开始吃,每天吃1个,连吃9天,然后等下一个月经来潮的第二天再开始服,持续服3~4个月经周期。

【功效】疏散瘀血,温暖子宫,治疗宫寒引起的手脚冰冷、小腹冷痛、经色黯黑夹杂血块等症状。

母鸡艾叶汤

【具体做法】老母鸡1只,艾叶15克。将老母鸡洗净,切块,同艾叶一起煮汤,分2~3次食用。

【功效】补气摄血,健脾宁心,温经散寒,活血化瘀。治疗宫寒引起的手脚冰冷、小腹冷痛、经色黯黑夹杂血块等症状。

归地烧羊肉

【具体做法】羊肉500克,当归、生地各15克,干姜10克。羊肉洗净,切块,放沙锅中,煮沸后,去除浮沫,转小火,放入当归、生地、干姜,熬煮成汤,羊肉熟烂后,以盐调味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