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对不正当竞争
现今,不排除一些企业,在竞争中不是以信誉求生存,以质量求发展,而是采取一些不正当手段,在歪门邪道上做文章。他们或者采取行政干预手段,地方保护主义,以权谋私;或者弄虚作假,生产假冒伪劣产品,坑害销费者;或者通过红包回扣等见不得人的形式,以此推销产品,强占市场;为了挤垮对方、吞掉对方甚至不择手段。
在国内如此,在国际上更甚。遗憾的是,社会上刮什么风,校园里就起什么浪。
由于虚荣心和嫉妒心作怪,由于极端的自私心理,致使一些中学生走入竞争的误区,因而出现了不正当竞争,发生了一些不该发生的故事。
下面这组文章,既是给不正当竞争曝光,又是对参与不正当竞争同学的忠告。奉劝这些同学赶快醒悟,并及时从竞争的误区中走出来?
一、残酷的竞争
他赢得了胜利了,他赢得了亲朋好友、全校师生的赞誉,可他却没有了昔日获奖时的骄傲与自豪。
他心里空洞洞的,只有他自己知道那“物理竞赛一等奖”的桂冠是怎样戴到了自己的头上,他跪在大地上,向大地做着仟悔。
他和她都是班上、年级乃至市里有名的物理尖子。他们住在一栋楼上,而且是邻居。在班上,他们是同桌,两人一起上学,一起回家。他们是好朋友,又是竞争对手,深夜,他走上阳台,看她还没有熄灯,便又回到家中,在太阳穴处抹一点清凉油,又继续学习。这样,他们度过了一个又一个这样的夜晚,他们的成绩总是排在班级第一、第二。
物理竞赛一天天逼近,他俩经过紧张的预赛,终于闯入了总决赛,于是他们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
闯入总决赛的选手又进行了一次模拟考试,他们两人的成绩仍然名列前茅,可是他落后她一名,是第二名。
他开始有点急躁了,他不甘于落在她后面,可是他明白,不管他怎样努力.他还是比她差。
大赛的前一天,她告诉他,这几天她精神不好;他告诉她,他的母亲给他买了一种口服液,很好。下午,他给她带了一瓶,并嘱咐她晚上喝。
第二天,她没有参加比赛。他便轻而易举地获得了“物理竞赛一等奖”的桂冠。
谁会想到,他会在她喝的口服液中放进少量的安眠药呢?
二、令人痛心的结局
他叫张军,天生一副君临天下之威,狂傲不驯。他不仅是一班之长,更是老师信任的得意门生。班级被管理得有条不紊;每次考试,他都稳夺第一,直到她的出现。
她叫李丽,一个天生聪慧勤奋的女孩,只不过她来自边远山区,一切都洋溢着浓郁的泥土气息。
期中考试的成绩,出乎张军意料之外:第一名,李丽;第二名,张军。
李丽那充满自信的微笑依然那样清纯、甜美,可张军却是一张白脸:“等着瞧,乡巴佬。”
这次考试的失败并未使张军的威信降低。
张军认为,男孩儿无论在智力上,还是体力上都要胜过女孩儿一筹,女孩儿慢慢就不行了。
或许是为了报复,在张军的指导下,一些同学不由得唱起莎士比亚的《赞歌》:“女人啊,你的名字是弱者。”难道李丽真的“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吗?不,她也会反抗,用她那圆润清脆的歌喉,抑扬顿挫的声调在班会上朗诵女诗人舒婷的《致橡树》: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像刀、像剑,也像戟。
我有我红硕的花朵,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
一夜之后,赞歌派毫无踪影,张军也似乎变了许多,主动和李丽讲话,时时刻刻关心她,帮助她,甚至在老师面前夸赞她了不得,学习如何勤奋,是自己望尘莫及的。张军的这种作法得到许多同学的赞扬,他的威信与日俱增。一些有心人疑疑惑惑,“他怎么了”?但知情人却深知一团浓雾正笼罩在李丽的周围。
今天,李丽穿了一条特扎眼的红色连衣裙,这似乎与她往日的穿戴大相径庭。同学们正在议论纷纷。突然不知是从哪里冒出一声怪叫:“哎呀,我的100元钱怎么不见了?”同学们都闻声望去。一位女孩儿正在到处寻找,大家都感到惊讶:“钱丢了,会是谁呢?”大家互相猜疑。
“‘画皮画面难画骨,知人知面难知心’啦!”不知是哪位“仙家”阴阳怪气地在这儿“指点迷津”。什么意思呀?大家不约而同地望着李丽,李丽一脸诧异:“都看着我干什么?我……我从来不动别人的东西。”
“不偷,你哪来的钱买连衣裙,”丢钱的女孩煞有介事地说。
“我……”
“不偷干嘛这么紧张?偷就偷了呗,你没钱我帮你垫上得了,不要忘了我们是中学生,不要说谎。”张军在一旁“开导”李丽。
“可我……”
“好了,既然不承认,待会儿老师来解决吧。”不等李丽说完,张军就下最后的通牒。
一双明亮的眼睛充溢着快要溢出的泪水,犹如一潭清泉。默默地,让泪水划过脸庞,将痛苦悄悄咽下。
放学前,老师来解决这件事情。首先由张军发难,他的结束语更是绝:李丽是位农村女孩儿,女孩儿都有爱美的天性,我相信她会醒悟,知道她的过错。作为班长,为了帮助她,我将承担100元的赔偿费。”无论李丽怎么辩解也不奏效,最终没能逃脱厄运。
放学路上。张军发出得意的狂笑,和那位“丢钱”女孩儿侃侃而谈。
“我的演艺不错吧?”表演“丢钱”的女孩儿说。
“不错。呶,这是你的酬劳100元。”张军甩出一张大票。
“谢谢。”
随着一阵释意的笑声,消失在远方。刘力
第二天,李丽没有来。
第三天,李丽还是没有来。
李丽走了,背着黑锅,带着遗憾悄然离去,不知道她现在怎么样了。张军依然是班长。一切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这真是令人痛心的结局。
三、竞争的背后
在一个浓雾的早晨,刘力和张新相识在上学的必经的小道上,从这一刻起,他们便成了很默契的朋友,常在一起谈人生,谈理想,谈未来。当阔绰的张新知道刘力家境贫寒后,一次次向他伸出了援助之手。为此,刘力对张新感激不尽。
在上初三时,刘力和张新双双分入了重点班,期中考试,刘力竟名列榜首,而张新只能屈于第二。为此,张新总觉得心里疙疙瘩瘩,对刘力也没有以前那么热诚了。为了超过刘力,张新开始埋头苦读,与时间竟争,而“功夫偏负有心人”,屡次小考,大考,刘力仍稳居第一,于是张新开始对刘力产生嫉妒情绪,并确认自己光努力是无法超越刘力的。刘力学习勤奋刻苦,且基础好,能力强,又天资聪颖,要战胜刘力并非轻而易举的事。为了争夺第一,一个不可告人的念头在张新的大脑中潜滋暗长。
自此以后,每次上学、放学,张新都主动去约刘力,一起到游戏厅过一把瘾,玩够了才回家。每逢节假日,张新主动邀请刘力去游山玩水,逛街,看电视,打篮球。在学校课余时间里,一道简单的数学题,张新明明知道如何做,却说他没有弄懂,硬逼着刘力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地给他讲解,故意占去刘力的大部分课余时间,害得刘力没有时间做作业,只好抄袭了事。也许“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吧,在张新的影响下,刘力迷上了游戏机、篮球、武侠小说,简直到了如醉如痴的地步。刘力对学习也逐渐放松了要求,
以前对学习的那种钻劲和热情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更可怕的是对学习产生了厌恶情绪。张新却背着刘力用功,宁可少吃饭,少睡觉,拼命地挤时间,拼命地学习。然而他却对刘力说,他每天晚上都看电视,并对刘力讲一些有关故事的情节。天真纯洁的刘力信以为真。其实张新所讲的不过是他去年暑假所看的电视剧罢了。时间一天一天地在他们眼前晃过,快进行期末考试了。刘力才感觉到大事不妙,手忙脚乱。而张新却暗自得意,一幅胸有成竹的样子。期末考试的成绩一公布,张新终于如愿以偿,战胜了刘力,并把刘力甩得远远的。在高兴之余,有人问张新如何取得如此好的成绩,张新得意洋洋地告诉别人那是拼着性命换来的,还讲述了自己在家如何如何认真,努力。对于这一切,刘力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他恍然大悟。痛定思痛之后,开始反省自己,清楚地意识到了张新所设下的陷阱,而自己却充当英雄好汉,毫不犹豫地跳了下去。一股无名的怒火在刘力的心中燃起,但他想了想以后,还是冷静下来了。“亡羊补牢,犹为未晚。”刘力暗暗下了决心,非超过张新不可,当然,不是靠不正当手段,而是通过公平竞争。既要在学习成绩上超过他,还要在思想品德上帮助他,让他从竞争的误区走出来,做一个襟怀坦荡的中学生,做一个有出息的竞争者。
正确对待合作中的竞争
人人不一样,各人有千秋。但在人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少不了竞争,更免不了合作,少不了磨合,甚至摩擦,由此不平衡的心理产生了,中学生作为未成年人,面对紧张的学业和升学的压力,嫉妒心往往表现得突出、偏激。嫉妒心过重或自己不善于转化和自我调节,会给学生带来极大的心理压力和严重的心理疾病,作为教师,有责任科学、有效地引导学生在产生嫉妒心理时学会自我控制与调整,塑造健全的人格。
研究表明,每个人都嫉妒心,有嫉妒心未必就全是坏事。况且有嫉妒心经自我调节与有效的控制,能形成强大的奋斗动力,变羡慕、怨恨为鼓劲、打气,勇敢地接受现实,汲取他人的长处,扬长避短,用实际行动去缩小和赶超对方的优势,不断发展和完善自我。
一般说来中学生的嫉妒有如下几种表现:嫉慕、嫉怨、嫉恨。
嫉慕。一般说来,是有羡慕开始而后慢慢滋生的一种不健康的情绪。即对别人的成功或成就产生羡慕之情,心理体验表现为自我羞愧、心里很不是滋味。嫉慕是嫉妒心理的第一步,中学生往往表现为:言谈话语中流露出对某同学的佩服、欣赏;自己成绩平平觉得很惭愧,感觉到父母也为自己在校的状况感到难为情,不愿到校开家长会;集体文娱活动时,羡慕别人能歌善舞,讨厌自己五音不全,因而逃避班集体的活动等。嫉慕会产生两种可能性,积极的可能性是,善于理性思考和自我调节的学生会很快转化注意力,把嫉慕变为自己前进的动力,把别人的成功和优点变为自己努力的方向和学习的榜样,“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走向成功的彼岸。消极的可能性是,自我调节能力差的学生会死钻牛角尖,认为别人的成功阻碍了自己风采的展示,怀恨在心,采取敌对手段对他人或集体造成伤害。
嫉怨。满怀怨气,因为自己的失败和别人的成功。认为自己的不成功来自对方的存在和威胁,“既生瑜何生亮”。于是采取冷淡对方、疏远对方的做法,希望看到别人的失败,并感到幸灾乐祸。中学生常表现为:成绩好的同学间相互不借给对方自己的资料,怕“肥水流到外人田”,损害自己的利益;成绩不好的同学,不去积极地寻找解决办法,却拉拢一帮人孤立学习比自己好的同学,在课堂教学中,故意接下茬,哗众取宠,博得浅薄的笑声,干扰正常的课堂教学秩序,或在自己嫉怨的对象回答问题出错时起哄嘲笑。嫉怨过深,如不善自我调节,会演变为嫉恨,甚至产生变态的暴力行为。
嫉恨。它是一种变态行为,往往因为嫉妒心极度膨胀而采取报复性的侵害嫉妒对象。中学生的嫉恨行为表现为两种形式:一种为他虐,一种为自虐。他虐是对嫉妒的对象采取造谣、诽谤、诬陷等形式来达到破坏性的目的,如造谣某人成绩好是作弊所得,诽谤某同学虽然成绩好但是个马屁精,鼓动大家在评优时一致不选他等;个别性情粗鲁的同学虽明知要受处分,还故意找碴打击自己的嫉妒对象;某些心胸狭窄的同学把其他同学的钱塞到嫉妒对象的书包里,造成偷钱的假象以进行报复等。自虐指因痛恨自己的无能和不争气,自己虐待自己,一般为成绩较好、性格文静、内向的学生。如每次考试未达到自己定的超过某同学的目标,就处罚性地抽自己的耳光;成绩考得不如嫉妒对象,就处罚自己每天复习到12点,弄得身心疲惫,学习效率低下。自虐过头会造成精神压力加重,心理失衡,导致精神郁抑、错乱。
中学生嫉妒心理的教育引导,可以从以下4方面入手给学生讲清嫉妒心理的存在及科学转化。作为教师,不能回避学生存在嫉妒心理的问题,关键是正确的引导。应告诉学生,人是社会性的,人与人之间存在差距和竞争,自然会产生嫉妒心理。一个毫无嫉妒心的人是缺乏活力的。嫉妒心的拥有及科学的转化,是人生前进的动力,将会激发人的潜力和创造性。所以,当我们面对他人的成功时,以他人的成功为自己前进的目标,把嫉妒变为赶超的行动,才是正确、科学的解决办法。
第一,加强双边教育,重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只有家庭、学校形成教育的合力,才会取得教育的最大效果。开家长会,老师要多向家长渗透有关嫉妒心理的调节、转化措施,让他们弄清相关的心理学原理,掌握配合教育的有效办法,并邀请教育效果显著的家长现身说法,激励其他家长配合学校对学生嫉妒心理的调适教育。
第二,给学生分析典型的嫉妒人物事例,使他们明白嫉妒心理的危害。告诉学生,嫉妒是一种不健康的、卑劣的、可耻的心态,如任其发展,轻则出现心情烦闷、神经衰弱、失眠;重则产生消极的、破坏性的影响,使人的心理失衡、变态或出现暴力行为。历史人物中如:春秋战国时庞涓与孙膑一起学兵法,庞涓嫉妒孙膑的军事才能,用砍去两腿的酷刑加害于孙膑,最后被孙膑设计射死,为天下人耻笑。三国时期,周瑜与诸葛亮同为军事奇才,但是周瑜心胸狭窄,容不得人,在“陪了夫人又折兵”后,哀叹“既生瑜何生亮”,吐血而死。通过历史人物的分析,可以让学生明白嫉妒心过分滋长的危害。
第三,教学生善于自我评估与分析,发现自己的长处与短处,扬长避短,学会辩证地看问题。通过班级中的典型事例来教育学生,使学生懂得每个人都有长处与短处,要想事事超过别人是不可能的。关键是要善于自我评估与分析,同时保持一颗平常心、包容心,变嫉妒为虚心地向他人学习,变消极嫉妒为积极的博采众长,使自己不断发展,走向成功。
第四,加强学的生道德修养,让他们学会正确看待他人的成功,学会自我调节、自我控制。嫉妒心主要产生于私心杂念,气量狭小,总把自己放在和他人对立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要使学生懂得,现代社会是一个开放型、合作型的社会,学会合作是衡量一个人能否适应社会、立足社会的重要条件,也是个人获得发展走向成功的必备素质,因此,作为中学生,要加强道德修养,从“小我”中解放出来,正确看待他人的成功,学会自我调节、自我控制,当嫉妒心萌发时,通过自我暗示、自我疏导、转移目标等方式,把嫉妒化为前进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