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多多来到《Q》的第一天,就赶上了评刊会。
这个会议像选题会一样,每月都会举行一次,主要是对上期的杂志进行点评,以提意见为主,以利于此后内容的改进。
这个性质,注定了评刊会就像批判会一样,充满了战火硝烟的意味。虽然会议的本旨是对事不对人,可落到现实中来,气氛还是很容易就弄僵。
过去《Q》的评刊会是由广告和发行人员一起参与的,两个部门的人一通炮轰,一个反映发行商的不满,一个反映广告商的不满,这使得评刊会更像批判会。
几期下来,编辑们学会了在打击中求生存,方式就是“抱团”:对彼此的选题只褒不贬,其实也是自保的一种形式。
马雨默一来,就把评刊会改革了一下,谢绝了广告和发行人员的参与,只在编辑内部进行。这一下编辑们大大松了一口气,以为大约可以轻松过关了。
大家人手一本上期杂志,眼睛看着马雨默,等着她开口。
马雨默倒也没来什么客套话,她简单做了一下开场白之后,吩咐众人从第一个选题开始,逐一点评。
很快,马雨默的眉头皱了起来。她发现这不像一场评刊会,倒更像是表功大会,编辑们就拣好听的说,光听听说话的内容,似乎《Q》是一本牛气烘烘的国际大刊。
她心里暗暗冷笑,一下子看穿了个中猫腻。
马雨默的领导作风和阮微不一样,阮微是强硬派,而她更信奉“心服口服”那一套。她思忖着,眼下这个情况,自己还不好一一批判,否则易犯众怒。
于是决定找个机会压一压这群小毛孩子的锐气,但是得绵里藏针才好。
这个时候,评到一个服装的选题。选题里内容是服装类的,关于当季连衣裙的搭配展示。
美容编辑张楠信口评价,说道:“这个选题的季节感强,图片漂亮,选的又都是当季的连衣裙流行款。我觉得操作上很到位。”
马雨默看出这选题的缺陷明显,她不露声色地听完,再征求各编辑的意见。不出所料,大家在有一搭没一搭地听过之后,意见都和张楠差不多,内容只好不坏。
马雨默气得直想拍桌子发怒,脸上却还带着浅浅的笑意。她突然转头问一旁埋头写字的郝多多:“你的看法怎么样?”
郝多多的任务是做记录,本没有发言权。她听到马雨默点名,愣了愣,一下子没反应过来,“啊?——”
多多哪里看得出主编“借刀杀人”的用意,更没有想过答案之后会带来什么。她集中精力思考了一下之后,本着良心陈述道:“我觉得,这个选题分了好几个类别:浪漫派、可爱派、硬朗派等——都是以风格作为划分标准;而其中又有一种是‘OL风格’,是以场合来为分类。所以好像不存在并列关系,放在一起怪怪的。”
一片哗然,众人开始窃窃私语。
马雨默重重地点点头,环顾着看了看大家,说:“清晰的脉络是一个选题的基本,如果逻辑是混乱的,接下来的内容再丰富,形式再花哨,也没有意义。”
她打了个比喻,说就像起楼房一样,如果地基都没有打好,却把很多的心思花在细节装饰,只是白白地浪费时间和精力。
马雨默假装没看见张楠的脸红得像柿子一样,她趁机说道:“在杂志社,有一种说法,刊是评出来的,不是编出来的——如果我们自己都欺骗自己的话,就永远不会有进步,永远在做原地踏步的运动。”
马雨默说了一番关于评刊会的重要性,众人的头都要低到桌子底下去了,都以为主编这一回要真正发飙了。
而马雨默只是说:“杂志是门不完美的艺术,无论操作时怎样费尽心力,只有到出刊时才会发现问题。其实就算是《VOGO》,也能在它的任何版面找得到不尽如人意之处。”
马雨默最后还宣布了一个好消息,她说评刊会的目的是为了进步,因此也应吸取精华,所以评出“每期最佳”来:最佳选题、最佳文章、最佳版式、最佳图片。搞得大家一阵欢呼。
马雨默在众人面前的威信初步建立起来了,郝多多却惨了。她不知深浅地把话倒尽,却破了众人规矩,所有人散会时都当她空气似的不存在。尤其是张楠,路过她身边时,低声又清晰地说了句“叛徒!”
一个个子高高瘦瘦的女孩特意走到郝多多身边,意味深长地盯了她几眼,然后傲慢地说了句:“皇帝不急太监急。”
多多后来知道,这正是《服饰》栏目的责任编辑:何从。
回到座位上的郝多多,听到张楠和另一个编辑在讲笑话,一看见多多进来,声音就更大了。张楠神色诡异地说:“我给你讲一个现代版扫地老僧的故事吧。”
说完她就绘声绘色地讲开来:“有个小伙子,某天到银行开网银,拿到U盾以后,柜台里的营业员对着柜台外吆喝了一声:‘刘姐,帮他把网上银行激活一下。’小伙子等了半天也没有见疑似‘刘姐’的人过来,很不耐烦地把排号纸给随手扔到地上了。结果一个包着白头巾,戴着黄手套的清洁工大妈走了过来,大妈50岁的样子,皱纹多到可以夹死一只苍蝇。她对小伙子说:‘跟我来!’小伙子以为刚才的纸片惹了祸,又磨蹭又困惑地跟上去——结果你猜怎么着,大妈那是相当熟练地给人家激活了网上银行!”
说完之后,张楠自顾自地大乐起来。另一个编辑纠正她说:“什么扫地老僧啊,人家这叫‘雷人勤杂工’——现在网上都传疯了。”
另一个编辑说这个“雷人勤杂工”的版本无数,还有更牛的呢,比如有家公司的核心开发搞了3年,日夜加班都还上不了线,搞得扫地大妈站到程序员身后都能点评一二:“你写的代码内存溢出啦!”
这个笑话原是表扬人家勤杂工大妈的,可张楠们这会儿讲出来另有深意,嘻嘻乐过一番之后,她呶呶嘴:“哪家公司不都有这么一个雷人的家伙呀,说好听是日久知皮毛,说难听点都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了!”
张楠把话讲得明显,一屋的人都会意地笑了起来,毫不掩饰地看向郝多多。
多多听明白了,这意思是把她讽刺为勤杂工,并且不知天高地厚呢。
她默默地站起来,快步向洗手间的方向走去。
走出洗手间的郝多多,眼睛还是红的,表情却已经平静下来。她抓起桌面座机,拨通了华尔模特经纪公司的电话。
这是刚才评刊会上马雨默顺便交代的,要她联系这一期的封面模特。
对方的接待员叫东尼,名字西化,却有一口浓重的南方方言口音。多多客气地跟东尼说,这期《Q》想要合作的模特是李晓璐,她问李晓璐的排期是否有空当。
这李晓璐是最近刚刚走红起来的模特,人气正旺。而杂志的封面人物往往都由一线明星担当,图的就是明星效应。因此马雨默很痛快地把她敲定为这一期的封面人选。
只是多多的电话却打得很不是时候。这东尼新近刚交了一个女朋友,此时正卿卿我我地发着短信,巴不得这一通电话快点儿打完,哪有心思腾出来听她说话。
他有一搭没一搭地听完合作意向,本想再次确定一下人选名字,但闪念一想,之前《Q》时常和华尔有合作,何从诸编辑对这边的情况可是非常熟悉的,这位既然指明了要李晓璐,断然便错不了别人。
而且东尼急着放电话,连拍摄用途都没有细听。若他这时候注意力稍微集中一些,后面的错也就不会发生了。
东尼速速和郝多多敲定了拍照时间,便迫不及待地放下电话,继续他的浪漫短信去了。
而编辑部这一边,郝多多大声报完李晓璐的名字之后,坐在一旁的几个同事由不得抬头对视了一会儿,眼神很有些微妙。
何从更是露出了奇怪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