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选择适当的目标由于吸烟已成为一种习惯和嗜好,所以戒烟者一开始就完全戒烟是不明智的,那样,强烈的生理反应和心理依赖会使你焦虑不安、异常痛苦,一旦吸烟的欲望战胜了戒烟的决心,戒烟就不会成功。选择适当的戒烟目标,采取逐步戒烟的方法,会大大减轻戒烟所带来的痛苦。第一步是将无意识吸烟变成有意识吸烟。因为你不自觉地去吸烟,这是一个习惯性动作,吸烟的数量是控制不住的。你应该清楚地意识到自己吸的每一支烟,计划一下自己每天吸烟的支数、吸烟的时间和场合,这样你吸烟的数量就会得到控制。第二步是为自己制定较可行的戒烟计划,如1天减1支或是2天减1支。戒烟期间多进行些文体活动,如看场电影、打场篮球等,以缓解戒烟带来的焦虑与不安。但有一点必须注意,一旦制定了计划,就要坚决地执行。
(3)改变吸烟的环境戒烟者要反省自己在何种环境下易吸烟,那么就尽量回避这种环境。如一个人独处时易吸烟,那么就要尽量避免一人独处,而多和集体、战友在一起;如与朋友聊天时易吸烟,那么聊天时你就少带烟,或是带瓜子、糖果之类的东西代替吸烟,并尽可能找不吸烟的朋友聊天。吸烟受环境影响极大,所以戒烟首先要控制好环境,由同事、战友来监督,对于陌生人,则说自己不吸烟;对于熟悉的朋友,则说自己戒烟了,只要态度诚恳,他们是会支持的。现在禁烟的场所越来越多,这是好事,明令禁烟,从外部抑制了吸烟的动机,这样的地方越多,吸烟的行为就越少。
(4)快速吸烟法快速吸烟法是较为有效的戒烟方法,它是通过使吸烟者对吸烟本身产生厌恶感来达到戒烟的目的。其方法是首先要求吸烟者以每秒一口的速度深呼吸地将烟吸入肺部。由于尼古丁在短时间内被大量地吸入,吸烟者产生强烈的生理反应,如头晕、恶心、心跳过速等,这时吸烟的行为成为痛苦的根源,成了负性刺激。当事人认真体验这种不良的感觉,再到空气新鲜的环境,体验一下无烟环境的清新与舒畅,然后回到室内再快速吸烟,直到不想吸为止。如此快速、高强度地吸烟,使吸烟者对香烟产生厌恶,见了香烟就恶心,甚至连看一眼的勇气都没有。一般认为此种方法只要连续进行2~3次,都能达到彻底戒烟的目的。有一点要注意:短时间内大量吸入尼古丁会对身体造成暂时的伤害,这种伤害对健康的人来说不太紧要,但对有心脏病、高血压、支气管炎、肺气肿等疾病的戒烟者来说,则是危险的,不能采用此种方法。美国有一份资料表明,3.5万名参加快速吸烟法戒烟者都没有明显的副作用,而且此种方法的成功率很高,戒烟后重新吸烟的人数也较低。
(5)吸烟控制法包括香烟控制、时间控制、地点控制3种。香烟控制:计划好一包香烟吸的天数,每天吸几支也有规定,不许以任何理由违反。时间控制:每天什么时间吸烟,要有规定,如上午2支,饭后1支等。地点控制:戒烟者在一些场所禁止自己吸烟。这样就会使吸烟次数逐渐减少,最后达到戒烟的目的。
驻藏军人日常生活中怎样保持情绪健康
一、如何判别情绪是否健康
健康,是一个美好的字眼,是保证人们在事业上取得成就的重要条件,人人都希望它、追求它。人们互致问候或互相祝愿的时候,也常说”祝你健康“。但什么是健康呢?一般人都认为,健康就是能吃能睡能干活,身体没病,这种看法从现代观点看是不全面的。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解释,健康不仅是指没有疾病,而且还指有良好的精神和社会适应状态。一个人即使身体没有任何病症,结实得像头牛,但情绪表现异常,终日莫名其妙地紧张、忧郁、疑神疑鬼或悲观厌世,那么就不能说是一个健康的人。可见健康应包括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从某种意义上讲,心理因素对人健康的影响比生理因素更大,因为不仅心理本身可能成为一种病态,而且还可导致生理上的病变。
情绪与生理功能的相互作用问题,很早就被人注意到了。我国古代医学中,早已有关于心理因素影响生理功能的论述,如”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有关情绪致病致死的故事更是不胜枚举,如周瑜嫉贤妒能,气极而死;范进中举,喜极而疯;林黛玉多愁善感,愁极而逝。这些例子虽然都是来自文学著作,但说明前人已认识到不良情绪对人的危害。现代医学心理学的研究,更科学地揭示了心理因素与疾病的关系,因而特别强调要注重健康的情绪,做情绪健康的人。
1)情绪健康人的特点心理学家们认为,情绪健康的人具有如下特点:开朗、豁达,遇事不斤斤计较,不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动肝火或郁结于心;情绪正常、稳定,很少大起大落或喜怒无常,能承受欢乐与忧愁的考验;能给人爱和接受他人的爱,待人热情,乐于助人,有同情心;谈吐风趣、幽默、文雅;自信、乐观,有主见,能独立性地解决问题,创造性地工作;明智、少偏见,能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的长短处;对前途充满信心,富有朝气,勇于上进,坚韧不拔;能面对现实、承认现实和接受现实,并能按社会要求行动;对平凡的事物保持兴趣,能不断从生活环境中得到美的享受、快乐的享受,会工作也会消遣;尊重他人,能与人为善,和睦相处,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2)情绪不健康人的特点健康不情绪的人往往有如下特点:习惯性的肌肉抽搐、皱眉、作怪相、绞头发,不断地眨眼、咬嘴唇或弄湿嘴唇、咬指甲;口吃;经常脸红或脸色苍白;手指神经性运动;身体僵硬、小便频繁;多愁善感,郁郁寡欢,常独自沉浸在幻想或对往事的回忆之中;消极,悲观厌世;过分羞怯、恐惧,怕见生人,拒绝在游戏中担任角色,喜欢独处;凶暴残忍,有破坏性行为,常以戏弄、虐待动物或他人为快;情趣低级,服饰习惯颠倒或混乱;过分关心异性,力图发生身体上的接触等。
一个人的情绪是否健康,如缺乏客观标准,自己很难知道,根据上述两方面特点,你不妨作一番自我诊断。一旦发觉自己情绪有不正常表现,就应当迅速地加以调整改变,以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二、驻藏军人如何控制日常生活中的不良情绪
青年军人在生活中总会产生不良情绪的。现代心理学、生理学和心身医学的研究都已证明:不良的或者消极的情绪对人的身心是有害的。愤怒、憎恨、忧愁、悲伤、惊恐、焦虑、抑郁、痛苦等,都是消极的不愉快的情绪活动。这些不良情绪的产生,一方面可能会引起人的整体心理活动失去平衡,如在愤怒或恐怖等强烈的激情状态下,就会出现意识范围狭窄,判断力减弱,失去理智和自制力;另一方面还能引起身体各种器官及生理生化的一系列变化,如表现出又哭又笑、惊叫、逃跑等姿态反常或动作软弱无力、脸色苍白、心率改变、血压上升、瞳孔缩小、呼吸频率改变、消化腺活动受抑等,甚至血液的粘度和血中化学成分也会发生变化。这些对人的身心健康都会产生不良影响。
在强烈的或持续的消极情绪状态下,首先受到影响的是神经系统的功能,重者可引起精神错乱、行为失常,所谓反应性精神病大多是这样引起的,轻者也可以造成神经系统活动的严重失调而导致各种神经官能症。
消化系统对情绪反应也很敏感。在不愉快的消极情绪作用下,胃肠蠕动明显减慢,胃液分泌明显减少,胃肠机能受到严重的扰乱,使人不思饮食;如果忧虑、紧张状态长期持续下去,还会造成胃炎、胃溃疡、溃疡性结肠炎等一类的胃肠疾病。
不愉快的消极情绪还会给心血管系统造成不良的影响。心脏和血管是对情绪反应的最敏感的器官,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惊慌时会感到自己的心脏怦怦跳动,愤怒、焦虑时则心率加快、血压上升。这种情绪状态如果持续下去,并且结合其他生理条件,就可能造成心血管机能的紊乱,出现心律不齐、高血压病和冠心病等,严重时还会导致脑血栓或心肌梗塞。由于受到刺激,在盛怒之下引起心脏病猝发而造成突然死亡的事例,已是屡见不鲜了。
由上可见,消极的情绪对于军人的身心健康是有害的,必须予以克服。如何克服呢?下面,我从心理学的角度提出一些建议,供青年战友们参考:
1)合理宣泄发泄指人在不能用行动消除不良情绪时,改用语言宣泄,以求得内心痛快的一种方式。发泄一般是在背地里,在知心朋友中进行。采取的形式或是用过激的言辞抨击、谩骂、抱怨恼怒的对象,或是尽情地诉说自己所认为的不平和委屈,等等。必须指出,有不良情绪的人,欲采取发泄法来克服时,必须增强自制力,不要随便发泄不满或者不愉快的情绪,要采取正确的方式,选择适当的场合和对象。有的人不分时间、地点、场合,对着引起自己不快的对象大发雷霆,甚至采取违反道德和法制的攻击行动。这种直接发泄常常引起不良后果。还有的人将不良情绪胡乱发泄,迁怒于人,找替罪羊,如在工作中不顺心的丈夫回家后拿老婆孩子出气;在爱情上遭到挫折的服务员拿顾客出气。还有的人,不管什么事,只要不合自己的意,便发牢骚、讲怪话,以此来发泄不满的情绪,这种发泄方法,不但于事无补,而且会影响团结,妨碍工作,对自己的成长和成熟也很不利。
2)自我安慰当自己受到挫折或无法实现目标时,为了避免精神上的痛苦或不安,可以找出一种合乎内心需要的理由来说明或辩解。如为失败找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用以安慰自己,或寻找理由强调自己所有的东西都是好的,以此冲淡内心的不安与痛苦。这种自欺欺人的方法,偶尔用一下作为缓解情绪的权宜之计,对于帮助人们在大的挫折面前接受现实、保护自己、避免精神崩溃是不无益处的,但用得过多,成为个人的主要防卫手段,则是一种病态,会妨碍自己去追求真正需要的东西。
3)转移转移是把隐藏在内心的不良情绪投射到他人身上,以求得解脱的一种心理现象。转移为什么能起到控制不良情绪的作用呢?心理学认为:在发生情绪反应时,大脑中有一个较强的兴奋灶,此时如果另外建立一个或几个新的兴奋灶,便可抵消或冲淡原来的优势中心。因此,当自己火气上涌时,有意识地转移话题或做点别的事情来分散注意力,可使情绪得到缓解,如看电影、听音乐、下棋、打球、散步等正当而有意义的活动,都可使紧张情绪松弛下来。有的人生起气来拼命干活、训练,这既是一种转移,也是一种宣泄,不失为一个行之有效的制怒方法。但此时要提醒自己注意安全,因在激怒的情况下,动作往往不够准确协调。
4)自我控制当遇到挫折、不幸,遇到令人不愉快和使人气愤的事情时,自觉地克制自己,忍受内心的痛苦和不快,不发表激动的言辞,不进行冲动的行为,这便是忍耐的方式。忍耐虽不等于思想问题的解决,但可以防止过激的行动。人在挫折面前,应当以对事物的理性认识来控制个人的情绪。当忍不住要动怒时,要冷静地审察情势,检讨反省,考虑发怒的后果,寻找其他更为适当的解决办法。经过如此”三思“,便能消除或减轻心理紧张,使情绪渐趋平复。
5)升华指将不为社会认可的动机或欲望导往比较正确的方向,将情绪激起的能量引导到对人、对己、对社会都有利的方面去。遇到不公平的事情,一味地生气、憋气,或颓唐绝望,都是无济于事的。采取违反法制的报复行动更是下策,正确的态度应该是长志气、争口气,将挫折变成动力,做生活中的强者。
6)补偿补偿是情感升华的一种常见方法,就是发挥自己的才智和特长,来弥补由于自己生理上或心理上的缺陷所引起的烦恼或痛苦等情绪。比如,有的人貌不惊人,就努力学习,以培养内在美;有人文化学习成绩不好,就在劳动、体育运动上显示自己的才能。补偿的价值不仅仅限于消除不良情绪,更为重要的是有助于个人对社会的永久适应。
7)幽默高尚的幽默是精神的消毒剂,是极有助于个人适应环境的工具。当一个人发现一种不调和的或对自己不利的现象时,为了不使自己陷入激动状态和被动局面,最好的办法是以超然洒脱的态度去应付。此时,一句得体的幽默话,往往可以使一个紧张的氛围变得比较轻松,便一个窘迫尴尬的场面在笑语中消逝,使愤怒、不安的情绪得以缓解。幽默的人,不开庸俗的玩笑,更不随便拿别人开心,而是以机智的头脑、渊博的学识,巧妙诙谐地揭露事物的本质与不合理的成分,既一语道破,又使人容易接受。在一些非原则的问题上,宁可自我解嘲也不去刺激对方、激化矛盾。
总之,消极的情绪必须予以克服,以利自己的身心健康。至于如何克服,其方法远不止如上几种,青年朋友还可以自己去摸索和总结更为有效的方法。
三、想发怒时怎么办
在生活中,由于失败、嫉妒、遇见讨厌的人或事、秘密被人揭穿、受骗受辱、权利受侵犯等,会产生愤怒的情感。从心理学角度看,所谓”愤怒“,是指个人的意愿和活动遭到挫折时所产生的一种情绪紧张。过多的与失常的愤怒极易让人的心理失去平衡,使理智与自我控制力减弱,导致冲动性行为的发生。而对于青年军人来说,由于青春期性腺功能显现,性激素的分泌会通过反馈增强下丘脑部位的兴奋性,使之与大脑皮质原有的调节、控制能力发生一时的矛盾,更易导致情感的摇摆不定和被”激怒“。所以,青年战友更应特别注意”制怒“,下面提供几点方法供大家参考。
1)注意力转移这是一种积极的借接受另一种刺激而制怒的方法。发怒时在大脑有一个强烈的兴奋灶,转移注意力就是在大脑皮层建立另一个兴奋灶,用以削弱与抵消发怒的兴奋灶。例如,遇到一件倒霉的事,越想越气,不如丢开它,不再去想它,转而去寻些开心的事做,比如唱歌,欣赏音乐,欣赏一下周围的花草、树木,或跟别的战友聊天、玩耍,或看一本小说、电影等。当然,转移注意力不宜选择类似酗酒那样的消极的方法。
2)自我暗示在要发怒时,可以自言自语道:“不要发怒,发怒于己于人都不利。”这种自我暗示常常会起到平静心境的作用。
3)逃离使人发怒的情境比如,当感到自己要发怒时,应当立即离开使自己气愤的人或事,摆脱欲发怒的心境。这样也可以起到制怒的作用。
4)学会忍耐在很多情况下,导致发怒的事情往往是非原则性的,这时就应该学会忍耐,要有一种宽容和不把小事往心里搁的气度。即使真是遇到事关原则的大事,我们也不宜轻易发怒,因为发怒往往于事无补,倒不如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不同的正当途径去解决这些问题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