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教师公文包-万事由来
46938900000005

第5章 文化教育(1)

“幼儿园”的由来

古代希腊的学龄前儿童是由专职的男女奴隶监护,在家庭里受教育的。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他的《理想国》中第一个提出了这样一种设想:所有三至六岁的儿童都要受保姆的监护,集中于神庙附近的儿童场院。但是随后的整整一千年间,幼儿教育没有出现大的突破。

世界上第一个幼儿园是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开办的。

1816年,他在苏格兰办了一个实验自己社会改革理想的大纺织厂,他为工厂1至6岁的孩子开办了“性格形成新学园”,包括了现代的托儿所、幼儿园和游戏场。

但是在幼儿园发展史上最重要的教育家要算比欧文小1岁的德国人福禄培尔。1837年,福禄培尔在德国勃兰根堡开办了一所幼儿园,一天,他和朋友们一起在图林根地区的一个地方散步,突然他打破沉默大叫起来:“噢,我找到了,它叫‘幼儿园’!”原来他为了寻找一个幼儿护理组织的恰当名称而绞尽了脑汁,“幼儿园”的概念不久便作为儿童教育机构的专有名词在德国传播开来,在他的努力下,幼儿园网在德国迅速发展起来。福禄培尔逝世后,在他的墓碑上刻着他的一句话:“来吧,为我们的儿童生活吧!”

“小学”的由来

“小学”二字最早并不专指学校。西汉时称“文字学”为“小学”,唐宋以后又称“小学”为字学。读书必先识字,掌握字形、字音、字义,学会使用。周朝儿童入学,首先学六甲六书(六甲指儿童练字用的笔画较简单的六组以甲起头的干支。六书即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所以从前把“文字学”称“小学”,“小学”之名即由此而得。

“师范”的由来

“师”的名称,在夏、商、周时就有了。而“师”字最早的出现是在甲骨文中,甲骨文中有“文师”之称。以后,西汉的董仲舒用了“师”一词,司马迁用了“师表”一词,他们都看重在师的表率作用这点上。

西汉未年,杨雄在言论集《法言》中说:“师者,人之模范也”。他第一次将“师”和“范”联系起来看,明确强调了教师所负有的塑造教育对象的重大责任。

“函授教育”的由来

函授教育起源于英国。1868年大学推广运动中,有一文学会为鼓励没有条件入学的青年自修,于教学方法上给以指导,但尚未形成一套函授制度。1873年,英国一些大学的教授合办了一所函授大学,到19世纪90年代,美国宾夕法尼亚州斯克兰市采取入股投资的企业组织形式,办了一所国际函授教育学校,这所学校在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包括我国几个大城市)设有90所分校。此后,许多国家都先后创办了函授教育。

函授教育,是一种用通信方式进行教学、以自学为主的教育形式。它的特点是分散教学,通信辅导。在我国,第一所函授学校,是1914年由商务印书馆创立的,设有国语、算术、商务、英文本科和专科五门课。全国解放后,函授教育得到重视和发展,最先举行函授教育的高等学校是中国人民大学和东北师范大学。

“普通话”名称的由来

“普通话”这个名称,是清朝末年“切音字运动”的积极分子朱文熊提出来的。他在1906年写了一本叫《江苏新字母》的书,把汉语分成三类,其中之一就是“普通话”。他还说明:

普通话是“各省通用之话”。当时人们又称“普通话”为“蓝青官话”。元、明、清以来,北京一直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各地赴京应考、做官、经商的人很多,天长日久,他们也学会了普通话,但他们的北京话,却又多少杂有地方口音,人们就称这种话为“蓝青官话”(“蓝青”比喻不纯粹)。开始,这种话只能在官场使用,所以称“官话”。后来,会说官话的人越来越多,称官话不合适了,民国初年又有了一个新名,叫“国语”。

“国语”的名称出世不久,就有人反对。1931年,瞿秋白曾反对国语一词,并且对“普通话”做了比较科学的解释。全国解放以后,人民政府非常关心汉字改革工作,不仅使“普通话”成了有严格定义的学术名词(即“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而且把推广“普通话”作为文字改革的一项任务。

拼音字母的由来

我们现在使用的拼音字母,来源于埃及。在几千年前,埃及人用图画来表示一定意义。看到牛画头牛,看到门画扇门,这样便创造了许多图画文字。为了方便书写,他们选择了二十几种简单符号代替文字。后来就流传开了,一直传到罗马,才变成可以拼音的拉丁字母。目前,许多国家的文字都以它为基础。我国的汉语拼音字母,也用它做基础,只是读音与拼法不同。

盲文的由来

盲文,就是盲人识的字,据说是十九世纪法国盲人布莱叶发明的。

布莱叶是个盲人,他对盲人的诸多不便深有感触:不识人,不认路,尤其是不能读书写字。

布莱叶决心要发明一种供盲人使用的文字。有一天他听说有个陆军炮兵军官查理·巴比埃创造了一种为夜间作战进行联系和传递命令的“夜文”,这个消息使他得到启发,他综“夜文”和他要发明的盲文之间的相似点,经过几十年的刻苦努力,终于在1829年创造了盲人能认的“点子”,就是通过手直接触摸纸上特殊的标记来认的一种文字。但当时未被有关当局采用。直到他逝世后的1887年,国际上才正式承认布莱叶创造的盲字,并定为国际通用盲文。

标点符号的由来

郭沫若曾经说过,标点符号是文章的五官,它虽然不是文字,便却是文字不可缺少的部分。

它使语言记录更加精确、生动,文章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彩。甚至因标点符号的使用不同会使同样的文字呈现不同的形态,收到不同的效果。

但是,古时候写文章没有标点符号,读起来很吃力。到了汉朝才发明了“句读”符号。语意完整的一小段为“句”;句中语意未完,语气可停的一段为“读”(音逗)。宋朝用“。”“、”“,”来表示句读。明代才出现了人名号和地名号。1919年国语统一筹备会在我国原有标点符号的基础上,参考各国通用的标点符号,提出了《请颁行新式标点符号议案》规定了12种符号,由当时教育部颁布全国。解放后,出版总署进一步总结了标点符号的用法规律,于1961年9月刊发了《标点符号用法》,同年10月国务院作出了《关于学习标点符号用法的指示》从此标点符号有了统一的用法。

“问号”的由来

中国的古书里没有标点符号,当然也不会有问号。问号是从欧洲传来的。

问号“?”源于拉丁文中的queslio一词,即是指问、疑问、问题的意思。在问号出现以前,每当有表示询问的句式时,就在句子末端加上queslio。人们为了书写的方便起见,就取开头的“q”和末尾的“O”,缩写成“qo”,不久又有人把“q”写在上面,“o”写在下面,久而久之,草写成为“?”。

“√”批改符号的由来

“√”号是老师批改学生作业时用的,但“√”的由来却不大为人所知。

据说,它来源于英国教师的手笔。他们看到学生作业内容无误,便信手写上批语“right”(意为“正确”)。后来又简写成第一个字母“r”,久而久之,又演变为更为简单的写法,这就是“√”。

大写数字的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