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和1994年为前南斯拉夫的问题和为卢旺达的问题设立了国际刑事法庭,自此设立国际刑事法庭的主张才重新占据了首要地位。联合国大会通过1992年、1993年和1994年的三个决议,责成国际法委员会优先起草国际刑事法庭章程。该章程草案终于在1994年5月提交给联合国大会。
章程草案的起草工作一完成,联合国大会就决定设立一个委员会来负责审议国际法委员会所提交的草案文本,该委员会在1995年8月至19998年4月期间开了七次会议。经过协商下将下述条款写入了章程:
--将罗马法的诉讼程序纳入章程:设立一个预审庭。它的责任是保障被告的权利和监督检察官的行为是否合法,以限制甚至排除检察官滥用特权的可能性。
--为确认审理战争罪行法庭的权限而设定一个过渡时期。
对于战争罪行,存在出于政治目的而滥用法定管辖权的危险性。在过渡时期,法庭应确立自己的合法性和可信性。因此有一个条款规定:当事国在自章程生效之日起的七年时间内,可以不承认国际刑事法庭对该国国民所犯的战争罪行或在该国领土上发生的战争罪行拥有审理权。
--尊重安理会的特权。在发生危害国际和平和国际安全的情况下,安理会应当仍然是进行干预的主要机构。这一条款曾遭到不结盟国家集团和阿拉伯国家的反对。
--为“犯法”一词下一个准确的定义。这主要是要排除对胁从、见死不救这类客观上太难说清的概念提出控告的一切企图。
由120个国家通过的国际刑事法庭章程要等到60个国家批准它时才能生效,这大概需要好几年时间。
国际海洋年的由来
1993年2月,在巴黎举行的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第17次大会上,葡萄牙政府代表团率先提出,我们应该有一个国际海洋年,以此唤起全人类对海洋的关注。大会根据葡萄牙政府代表团的这一提议,通过了第17号决议,提请教科文组织向联合国大会建议,宣布1998年为国际海洋年。随后在同年11月份召开的教科文组织第27届大会上通过第2·5号决议,建议联合国大会宣布1998年为国际海洋年。
海委会的决议得到了教科文组织总干事马约尔先生的大力支持。1994年2月10日,马约尔总干事致函联合国秘书长,要求与联合国秘书长就宣布1998年为国际海洋年一事进行磋商。这一信函及教科文组织第2·5号决议在1994年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举行的实质性会议上进行了审议,通过了提请联大第49届大会考虑宣布1998年为国际海洋年的决议草案。该决议草案得到联大第49届大会第二委员会的支持,在其第12项议程中进行审议并得到通过,并向联大提交了“根据经社理事会的决议要求大会宣布1998年为国际海洋年的决议草案”。
1994年12月19日在49届联大即将结束的会议上。当联大主席要求大会就宣布1998年为国际海洋年这一议案进行表决时,与会代表一致表决支持这一议案,无一票反对。至此,49届联大正式宣布1998年为国际海洋年。
关于要求宣布1998年为国际海洋年这一提案,从在政府间海委会大会上提出,后历经教科文大会、联合国大会经济社会理事会和第二委员会的审议,最后由联大投票表决,层层通过,这种情况实属少见。可见人们对海洋是何等关注。
记者招待会的由来
“举行记者招待会”的消息常见诸报端,人们早已司空见惯。但是,记者招待会是从何开始的,知道的人恐怕就不多了。
事情发生在美国第6任总统约翰·昆西·亚当斯执政期间。有一年的秋天,亚当斯正在华盛顿的波托马克河游泳,岸边突然出现一位女记者安妮小姐,她执意要求总统回答她提出的问题。亚当斯不答应,她干脆坐在岸边总统脱下的衣服上,并不罢休。总统终于颤抖着身子向女记者“屈服”,接受了她的采访。
在返回白宫的路上,亚当斯总统思忖着:为什么不主动举行一次记者招待会,详尽阐述自己的见解呢?于是就召开了第一次记者招待会。
握手和碰杯的由来
朋友,您知道握手和碰杯的由来吗?这种礼节的习惯是有着有趣的来历的。
远在几千年前的史前时期,人类的祖先以打猎为生,每天在原始森林和草原上流浪,世界对他们来说,是充满着种种意想不到的危险的,常常碰到陌生人。在遇到陌生人时,双方在远处互相打量,如果双方都怀着善意便伸出一只手来,手心向前,向对方表示自己手中没有石头或武器,并且在相互走进靠拢之后,两人互相摸摸右手,以彻底确定双方的友好态度。这样,演变下来便成为今天的握手了。
碰杯的由来要比握手晚得多。大约在古罗马的时候,流行着一种决斗的风气。决斗之前,双方要先喝一杯酒,为了怕人在酒中放毒药,两人在喝酒之前,要把各自杯中的倒给对方一点,互相掺和一下,证明里边没有毒药,然后一饮而尽。这个习惯流传下来,就成为今天酒筵上的碰杯了。
佩黑纱的由来
表示哀悼的色彩,各国有所不同。中国、日本是白色,非洲是红色,欧美是黑色,黑色显得严肃。古代穿丧服与今人大不相同,其目的在于伪装自己,以避免死神认出来。古代欧洲许多原始民族中,只要有人去世,死者的亲属立刻把自己伪装起来,或在身上涂黑色泥巴,穿上干草衣服;或用黑布将全身包裹起来,他们的用意不外是想把死神吓跑或不让死神认出来,在欧洲古代,当一个贵族死了,他的仆役都要为他穿黑色丧服致哀。英国仆役在购不起丧服的情况下,首倡用一块黑纱佩戴在左臂上表示致哀。这种节俭易行的佩黑纱丧礼为广大民众所采用,很快传遍了整个欧洲,普及到全世界。
日本妇女为何背“小包袱”
日本妇女穿和服时,背后为何都有个“小包袱”?究竟里面装的是什么,起什么作用?公元六世纪,日本人由于受唐文化影响较深,服装也摹仿中国,妇女仿照唐代女衣带,在身前系成两个圈,后来又用两寸宽的带子在身前打个蝴蝶结式的纽带拉下来,打结的方法很多。到十九世纪,一些善于逢场作戏的艺伎们又模仿中国赵州桥人在腰际系成一个象腰鼓一样的带结,并取名“御太鼓结”,也叫衣枕。这就是我们看到的日本妇女背上的“小包袱”。
现在日本的和服制造商制造了许多现代的衣枕,在市场上出售,妇女用起来方便了许多,解除了打解的麻烦。
国外法官穿黑袍的由来
二百余年以来,英美和其他前英国殖民地的法官,不知不觉地一直在给安妮皇后服孝。原来英国的法官是穿红袍的,对襟两边加上两条黑边。到了夏天,改穿青袍;冬天穿紫袍。1714年安妮皇后逝世,在位的乔治一世下令法官一律换穿黑袍,以示哀悼。但从这以后,就一直穿黑袍,再也不换红袍了。穿黑袍的习俗也从英国本上传到了美洲殖民地,并沿袭至今。
剪彩的趣闻
剪彩最早起源于美国。一九一二年,美国的圣安东尼奥州的华狄密镇上有一家大百货公司将开张,老板威尔斯严格地按照当地的风俗办事,大清早就把店门打开,并在门前横系着一条布带,真是万事俱备,只等正式开张的时刻了。但万万没有想到,在离正式开张前不久,老板的十岁女儿牵着一头小哈叭狗从店里匆匆地跑出店外,无意中碰断了这条布带。这时在门外久候的顾客以及过路的行人,以为该公司正式开张营业了,于是蜂拥而入,并且争先恐后地购买货物。不久,当威尔斯的第二分公司又要开张时,老板如法炮制,这次是让其幼儿有意地把布带碰断,果然又是大展鸿图,财源广进。于是,人们认为让小女孩碰断布带的做法是一个极好的兆头,因而争相仿效。此后,演变成凡是新开张的商店都要邀请年轻的姑娘来撕断布带。
近代,人们又用彩带取代色彩单调的布带,并且使用剪刀来剪断彩带,有的甚至用金制的剪刀。这样一来,人们就正式给它起了一个“剪彩”的名称。另外,剪彩的人已不再是年轻的小姑娘,而是一些德高望重的社会名流,甚至是国家元首,这种做法一直流传至今。
花圈的来历
在殡葬仪式中,给逝者送花圈是如今最通常的丧礼。其实,花圈的出现并不是为丧礼所用。
在圈的“发源地”据说在希腊,古希腊把花圈称为“斯吉芳诺思”,是装饰神像的“圣物”。教堂中的祭司后来也戴起花圈来,花圈传播到各地后就不再是教堂专用的饰物了。古代西欧曾用花圈作为奖品颁发给凯旋的战士和运动场上的优胜者,印度和缅旬,至今还保留着用蔷薇花做成的花环给贵宾戴上以表敬意的习惯。
花圈,原来作为礼物,以示尊重和敬礼;以后逐步演变成对去世亲人和好友敬献花圈,以表对逝者的怀念和哀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