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史载:在明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年)三月,发生了一起震惊全国的贪官和奸吏相勾结合伙贪污的“郭桓案”。郭桓在洪武十七年居户部尚书要职,他利用职务之便,在收缴浙西秋粮时,伙同地方官员大肆搞贪污,将应上缴国家粮库的四百五十万石税粮只缴了六十万石,另有八十万锭银子没交国库,按当时银价折二百万石粮食,其余一百九十万石粮食都被这些硕鼠盗食了。然而,郭桓的贪污罪行竟没有暴露,他胆子越来越大,又把军库粮仓里的3年积蓄盗卖一空,还和十二个布政使司的官吏相勾结假借名义盗窃金银、钱钞六百万张,如果把郭桓贪污资窃的金银钱钞折成粮食,加上贪污的粮食七百万担,总共达二千四百余万石粮食,这个数字和当时全国的秋粮实征总数几乎相等。
这个案子使明太祖朱元璋大为震惊,为严厉打击贪污,下令把主犯郭桓及六部左、右侍郎以下官员都杀了,共杀与此案牵连者几万人。为进一步防止贪污案件的发生,明太祖亲自编写了《大诰》,其中不少律条是针对贪污官吏的、又让刑部尚书开济把记载钱粮的数目的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千改写壹贰叁肆伍陆染拐玖拾陌阡。通令全国施行,防止奸吏涂改账目,从中贪污。
这就是沿用至今的大写数字。
等号、不等号和括号的来历
英国著名数学家列科尔德于1557年首创了等号“=”。他认为:世界上没有比这两条相等而平行的线段更相同的了。对于两个有等量关系的数学式子来说,采用等长的两条线段来表示,既直观又确切,无疑是恰到好处。至于数量关系不相等的符号到1631年才开始出现。它是由英国著名数学家哈利奥特首创的不等号“>”和“<”,并且确定前者读作“大于”号,后者读作“小于”号。
小括号“()”、中括号“〔〕”、大括号“{}”,是1629年德国数学家季拉尔制定的,用括号表示数量的运算顺序,简捷明了,因此,一直沿用到今天。
用“X”表示未知数的来历
方程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其中的未知数是用X来表示的。用X表示未知数,明确,具体,便于运算,还有一番来历呢!原来,古代的阿拉伯人对数学的产生和发展也作过重大贡献。我们今天所使用的阿拉伯数字0、1、2、3、4、5、6、7、8、9,其原型最初是印度人创造的,大约在公元八世纪传入阿拉伯,约十二至十三世纪由阿拉伯传到欧洲,难怪欧洲人把这些数字称为“阿拉伯数字”了!古代阿拉伯人习惯用“事物”这个词代表“未知”,而在阿拉伯文中,“事物”这个词的发音是shei,后来,西班牙人采用了这个词,按古代西班牙文的发音拼成xei,后来又简化成X。
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用X表示未知的东西已成了人们的习惯,我们不光用X来表示未知数,而且还可以用X来表示未知的事物、未知的人物和未知的地点等。今天,医院里透视用的X射线,是德国物理学家伦琴于1895年11月在沃兹堡大学的实验室里发现的,因为当时人们对这种看不见的具有穿透性质的射线还不完全了解,所以就把它命名为“X射线”,这便是一个十分典型的例子。
“橡皮头”铅笔的由来
带“橡皮头”的铅笔是谁发明的?他是美国的一个画家李浦曼。
李浦漫作为一个不出名的穷画家,他的生活相当困苦,有时穷得连画布、画纸也买不起,所用的画具都是些破烂货。然而,他并没有放弃自己的艺术追求,每天坚持作画,常常工作到深夜。
有一天,李浦曼潜心于一幅素描的作画,他仅有的一段铅笔已经削得很短很短了,为了节约,他想捏着这支铅笔头把画作完。画着画着,他发现画面的一处需要修改,于是他放下铅笔头,在凌乱的工作室里寻找他仅有的一小块橡皮,找了很长时间,他才找到只有黄豆粒大的小橡皮,他把修改的地方擦干净后,又发现那支铅笔头失踪了。找到这个,丢了那个,找来找去,耽误了不少时间。李浦曼非赏生气,发誓一定要把“讨厌的东西”找出来,把它们绑在一起,叫它们谁也跑不掉!于是,他找来一根丝线,把橡皮缚在铅笔的顶端,这样,铅笔似乎长出了一些,用起小橡皮也方便了,可是,没有几下,橡皮就掉了下来。穷画家发起脾气,一定要把这淘气的橡皮头牢牢地固定在铅笔头上。为此,他连画也不画了,埋头干了好几天,想了种种办法固定那块小橡皮……最后,他终于想出了一个好办法:用一小块薄铁皮,把小橡皮和铅笔的一头一起包起来。
这种方法很快就传开了,李浦曼的专利得到了确认,不久,美国一家著名的铅笔公司用55万美元的巨款买下了这个专利。李浦曼也作为一个发明者被人们传颂。
“毛笔”的由来
两千多年前,纸和笔尚未完全形成时,人们用竹签蘸了墨将字写在绢布上,称写字的竹签为“聿”。“聿”有硬度,墨水蘸多了,直往下滴,而常把绢布弄脏,蘸少了写几个字就得停下再蘸。
公元前223年,秦国大将蒙恬是个文武双会的将才,他带兵马在中山地区与楚国交战,双方打得非常激烈,战争拖了很长时间。为了让秦王及时了解战场的情报,他定期写战况报告秦王。蒙恬用“聿”写战况报告,常常打断思路,就萌生改造“聿”的念头。由于频繁写文章,他的愿望越来越强烈了。
在战争间隙的一天,蒙恬到野外打了许多野兔回到军营,其中一只野兔尾巴拖在地上,血水顺着尾巴在地上画出了弯弯曲曲的痕迹,很像写出一行字。蒙恬见了,心中一动,如果有兔尾巴代替“聿”写字,岂不是更好吗?
蒙恬立刻剪下一条兔尾巴,插上一支竹管,试用来写字。可是,兔尾巴的毛有油脂,不吸墨水,在绢布上写出来的字断断续续,不像样子。一生气,蒙恬将它扔到了营前一个石坑里。
接着,蒙恬一连几天埋头于军务,疲惫了,走出营房,放松一下大脑。
在此之间,发现扔掉的“兔毛聿”仍在石坑边,就顺便捞起来,看到兔毛湿漉漉,也变白了。他心一生窍,跑回营房将它往墨汁里一蘸,兔尾巴的毛竟能吸起墨水,写起字来较为流畅,字体显得圆润。
于是,蒙恬用兔尾巴插上竹管的“聿”,头顶加上“竹”字,便为“笔”(“笔”是“笔”的繁体字)。又在“笔”的前头添了“毛”字,便成了“毛笔”。从此,它就成了两千年来我们最重要的书写工具,一直流传下来。
字典的由来
我国最早的一部工具书“字典”当推东汉许慎辑的《说文解字》,只是那时不称它为字典而已。以“字典”二字为名,则是在1710年(康熙四十九年),当时张玉书等30人,花了6年时间,编了一本解释单字,注明读音、字义和用法的工具书。这本书被当时的康熙皇帝看到,他高兴他说:“此书善美兼具,可以奉为典常”,固此,将书命名为“字典”,并加了“康熙”二字,叫《康熙字典》。自此以后,凡是解释单字的工具书,都称为“字典”。这是我国“字典”二字的由来。
成语的由来
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口头习惯使用的固定词组。它结构简练,富有表现力,人们在说话、写文章时,都喜欢运用它。
成语在我国由来已久,诸子百家的著作中就广泛运用成语。如“守株待兔”出自《韩非子·五蠹》,“完璧归赵”出自《史记》中的《廉颇蔺相如列传》。成语的来源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类是从古代的寓言中来的。如“愚公移山”、“刻舟求剑”等成语都是从古代寓言中来的。我国先秦寓言是较丰富的,从这个时期的寓言提炼的成语就比较多。
第二类是从历史故事中来的。例如“退避三舍”、“四面楚歌”等,每一句成语都有一个令人难以忘怀的历史典故。
第三类是从古典作品中的某些词句演变来的。例如“一刻千金”这句成语,就出自宋代词人苏轼的《春夜》诗:“春宵一刻直(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集思广益”最早出自诸葛亮《教与军师长史参军椽属》:“夫参署者,集众思,广忠益也。”以后,王夫之在《宋论·英宗》里写下“集思广益,而功不必自己立”的名句。
第四类是从民间口语中来的,如“信口开河”、“南腔北调”等等。
成语经过长期提炼后,已经形成了两个基本特征:一是意义的整体性;二是结构的固定性。即一个成语就是一个完整的意义单位,因此,在使用时不能随意更换或者插入别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