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绝境求生存:如何在逆境中发现机会
46926500000017

第17章 出奇制胜——绝境生存的怪招(2)

公元前217年早春,汉尼拔秘密开始进军攻打罗马。他选择皮斯托里亚和佛罗伦萨之间的托斯坎纳沼泽作为前进的道路,经过连续四天三夜在齐腰深的水里行军,出其不意地绕过了罗马重兵设防的阵地,踏上了通往罗马的大道。罗马执政官夫密雷尼阿斯完全没有料到汉尼拔会选择这条进军路线,他匆忙地改换了自己的阵地,连夜尾追至特拉西美诺湖。

特拉西美诺湖北岸是一个三面环山,一面临湖的谷地,只有一条狭窄的隘路从这里通过。善于利用地形的汉尼拔选择这里设下埋伏,他把骑兵排在隘路入口处,在出口处陡峭山坡上配置了轻装步兵,他自己亲自率领步兵占据着与湖平行的高地。

急于求战和毫无军事经验的夫雷米尼阿斯根本没有进行认真的侦察,便率军莽撞地进入了汉尼拔为其布好的陷阱。罗马人是如此相信自己的胜利,以至于成群的居民跟在罗马军队的后面,手里拿着为未来俘虏准备的枷锁。公元前217年6月21日清晨,峡谷里浓雾笼罩。罗马4个军团近3万人,排着长长的队伍进入了谷地。汉尼拔及时地发出了信号,迦太基军队从三面同时向罗马人发起了猛烈的进攻。罗马人根本来不及组织任何有效的抵抗,战斗变成了一场可怕的屠杀。不到3个小时,战斗便结束了。夫雷米尼阿斯和他的2万部下当场阵亡,数千人被俘,只有6千人冲出谷地,逃入附近一个村庄。在汉尼拔的重兵围困下,已丧失抵抗能力的罗马人在缴械留命的条件下举手投降。汉尼拔将俘虏中的罗马士兵全部带上了枷锁,而对无罗马公民权的其他意大利人则立即释放,并且不取赎金。富于政治谋略的汉尼拔时时处处不忘利用罗马与其意大利其它各部同盟者之间的矛盾,以孤立和削弱他的最主要敌人。

罗马人在特拉西美诺湖的失败,使通往罗马的道路畅通无阻。震惊之余,罗马元老院推举曾在前一年出使迦太基的法比为“狄克推多”(意即“独裁者”),全权指挥战争。罗马全城紧急动员,连老年人也武装起来走上城头。由于缺乏武器,罗马人按照危急时刻的惯例,将神庙中作为战利品而悬挂在墙上的武器也取下来使用。但是,汉尼拔并没有向罗马进军,因为他知道以其现有的兵力攻克设防的罗马或者用围攻的办法迫使罗马投降是不现实的妄想。于是他率军东进至亚得里亚海沿岸,然后顺亚平宁山脉南下,有计划地劫掠所经地区并使自己的军队得到休息,试图以这种方法来分化、瓦解意大利其它各邦与罗马的联盟,不断打击罗马的有生力量,进而消灭罗马的抵抗能力。

而法比担任罗马统帅后,看出汉尼拔虽攻势猛烈,但孤军深入、缺少后援、难以持久的弱点。针对于此,法比采取了使他名闻史册的拖延战略。他率军紧紧跟随汉尼拔,使之不能围攻任何城镇,以帮助同盟城市,但却不与之交战,而是尽可能与其周旋,迫使汉尼拔陷入欲战不能、欲胜不成的境地,消耗尽自己的力量,最后像燃尽的篝火一样自行熄灭。

法比的拖延战略在军事上无疑是稳健的,但在政治上却包含着很大的风险。汉尼拔率军在意大利境内任意驰骋,如入无人之境,这将使罗马的同盟者对其实力产生怀疑,从而动摇对罗马的忠诚,造成灾难性的后果。同时,战争的拖延也将引起长期遭受战乱之苦的广大意大利农民的不满,从而动摇罗马人的统治地位。因此,在罗马内部,许多人反对法比的拖延战略,他们讥讽地称他为“孔克塔多尔”,意即“迟疑不决的人”。

随着时间的推移,战争造成的危害越来越大,法比推行拖延战略的阻力也越来越大。为平息人们的不满情绪,法比不得不在卡西努姆城利用有利的地形对汉尼拔进行了一次颇具威胁的伏击。卡西努姆城四面环山,山谷里是一片片难以通行的沼泽地。法比十分熟悉这里的地形,他派4千名士兵把守进出山谷的隘口,自己则率领其余的军队扎营在另一边的一座小山之上。对于法比的设伏,汉尼拔一无所知。当他进入山谷后发现自己陷入重围后,感到了从来未曾有过的恐慌。他无路可逃,因为四周皆是不可攀登的悬崖绝壁;他也不可能战胜法比和那些守卫隘口的人,因为他们所据的地形极其险要。然而在这绝望的形势之下,汉尼拔却想出了一个神奇的计策,其绝妙之程度不禁令人拍案叫绝。

在夜幕降临之际,汉尼拔命令他的士兵们把军营内所有牛的角上绑上用树枝扎成的火把,然后把所有的营火统统熄掉,保持营内的绝对肃静。黑暗之中,战士们点燃牛角上的火把,由一队最勇敢的年轻士兵驱赶牛群走上法比与隘口之间的崖石地带。头顶熊熊烈焰的牛群,在赶牛者的驱使下,鲁莽而凶猛地冲上山腰,跌下去,又跳起来。

位于山谷两侧的罗马人,看见汉尼拔的军营沉寂而漆黑,而山腰上却闪烁着各种各样火光的时候,都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法比怀疑这是汉尼拔的诡计,但苦于不能确切知道他在干什么,只能命令他的军队停留在原地观察待命。可是那些守卫隘口的人,却不似法比这样沉着冷静。他们以为汉尼拔走投无路,企图爬上上面的悬崖逃跑,所以便向火光之处跑去,企图在那里活捉陷入困境的汉尼拔,以建不世之功。此举正合汉尼拔之意。当他看到他们从隘口跑下来了的时候,便带领一支精悍的步兵分队,在死一般的沉寂中,飞速冲向隘口,一举夺关成功。随后他用军号发出信号,军营里的军队用一声大喊来回应,马上点起火把,毫无畏惧地向隘口前进冲出了法比的埋伏圈。就这样,汉尼拔采取以牛代兵的方法,巧妙运用“偷梁换柱”之计,制造假象迷惑敌人,奇迹般地使他的部队化验为夷,绝处逢生,而法比却丧失良机,丢掉了一场眼看已经到手的胜利。

6、巧打官司——官司输了钱赚了

体育比赛中,如果名星人物获胜,人们自然觉得正常;但如果无名小卒获胜,则会引起轰动。这类情况属负效应轰动。

解放前,上海华成烟草公司的“金鼠”牌香烟在中、下层市民中颇受欢迎。他们为了开拓社会市场,欲设计一新商标。后看到一照相馆橱窗里有一幅美女的照片很吸引人,于是就把一“美女”印在烟盒上,取名“美丽”牌,还在照片两旁配以“有美皆备”,“无丽不臻”两行字,投放市场。不久法租界送来一张诉讼“传票”,原来所用“美女”是法租界的一位姨太。哪知“美丽牌”官司一传开,“美丽”牌香烟的销量更是节节上升。于是,华成公司就不想轻易了结这场官司。后来,华成公司虽然输了这场官司,但却赢得了声誉,赢来了大批的消费者。

世界第一名牌产品“可口可乐”饮料,欲进一步占领市场,耗资500万美元,进行了20多万人次的口味调查和饮用试验,于1985年4月宣布要改变沿用99年之久的老配方。但当新配方的可口可乐推出后,却引起了市场的轩然大波。公司每天收到无数封抗议信和多达1500次以上的抗议电话。有的还为此举行了抗议示威。这一情景可乐坏了可口可乐的竞争对手——

百事可乐的老板,他们大做广告,企图一举称霸饮料市场。正当百事可乐老板乐不可支时,可口可乐公司突然宣布,为了尊重老顾客的意见,公司决定恢复老配方可口可乐的生产,为“古典可口可乐”,同时考虑消费者的新需要,新配方的可口可乐也同时继续生产。消息传出,美国各地的可口可乐爱好者欢腾雀跃,老顾客纷纷狂饮古典可乐,新顾客竞相购买新可乐。歪打正着!可口可乐的销售量比上年同期反而上升8%,公司的股票每张猛涨了2.75美元,而百事可乐的公司股票却下跌了0.75美元。

1988年4月27日,美国阿波罗航空公司一架波音737客机从檀香山起飞后不久,意外的爆炸把前舱顶掀起一个足有6平方米的大洞,驾驶员不得不把飞机临时降落在附近机场上。机上一名空中小姐被气浪从舱顶掀出而身亡,89位乘客平安生还。对这样一场质量事故,飞机制造业界的竞争对手们,立即大加宣扬,波音公司面临巨大压力。但波音公司是采用高质量竞争术的老手。经调查研究后,波音公司开始了强大的宣传攻势;事故是因为飞机太旧而金属疲劳造成。这架飞机已飞了20年,起落过9万次,大大超过了保险系数,但还能使乘客无一伤亡,说明波音飞机的质量之高。结果该公司飞机的销售量猛增,仅5月份一个月就收到货款70亿美元,而第一季度只有47亿美元。

可见,出奇制胜是在绝境之地时,找到一个好的奇的切入口反向围攻,以达到失之桑榆,收之东榆的目的,促使东边不亮西边亮。

7、长城饭店,打好总统牌

长城饭店,是我国的第一家五星级宾馆。是1983年开业的一家中美合资企业。饭店开业伊始,迫切需要渡过的难关就是扩大知名度。但一般的广告方式费用十分昂贵,长城饭店的基本客户来自港澳及海外各国,而当时在香港电视台播30秒钟的广告费最少是3.8万港元,若按国内习惯每天在香港电视台插播几次,每月需几百万人民币,至于外国的广告费,一个月下来更是天文数字。开始,长城饭店曾在美国报纸上登过几次广告,后来因为经费不足,收效甚微,只得停止广告攻势。

其实,这也是许多企业遇到过的情况。面临处境颇窘,如何解决难堪之境,各个企业的做法也不尽相同。但由于长城饭店是一家涉外的高级饭店,顾客多来自国外,使这个问题显得较难解决,饭店的公关部面对捉襟见肘的资金预算伤透了脑筋。

机会终于来了。

1984年初,应中国政府邀请,美国总统罗纳德·里根将率团访华。长城饭店的公关部得知这个消息后如获至宝,立即派专人了解里根的来访日程、路线、随行人员。当得知来访者中有一个500人的新闻代表团,团中包括了美国三大电视广播公司、各主要通讯社和著名报刊之后,饭店公关部简直欣喜若狂,立即组织实施一次高水准的广告公关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