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实用妇科医学
46897500000036

第36章 妇科急腹症(5)

5.热疗同化疗的并用

某些抗癌药物在温度升高时细胞毒性作用增强,有的是相加作用(多柔比星、博来霉素、卡莫司汀、顺铂、环磷酰胺等),有的是协同作用(长春新碱、氟尿嘧啶、甲氨蝶呤等)。值得注意的是某些药物存在温度阈值。加热和药物同时给予增效最大。热疗与化疗的序贯常影响效果,但每种药物不同,喜树碱在热疗后给药效果不佳。当然,有些药物加热后不稳定,就不能应用,这也是在热疗和化疗合用时应该考虑到的。

二、热疗的技木和方法

热疗治癌临床应用的重要问题是根据加温范围要求的加温技术和温度测量技术。热疗根据加热范围的不同分为局部热疗和全身热疗两种方法。

(一)局部加温装置及方法

对机体的加热是区域性或局部的,其优点在于可以使肿瘤组织局部温度达到42.5°C以上,能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杀灭癌细胞。其局限性在于对远处播散的转移瘤无法实施治疗。局部热疗更适于浅表和体积较小的肿瘤。

局部热疗目前主要应用的是电磁波和超声波。

1.电磁波

在范围广阔的电磁波谱中,物理学者和医学家根据多年的实践已优选出加温效果最好的波段,包括微波和射频。当然二者也可用于全身热疗。

(1)微波。微波系300-300000MHz的电磁波,常用的是厘米波和分米波,前者如2450MHz(波长12.25cm),后者如915MHz(32.78cm)和435MHz(波长69cm),其中后者对肌肉等含水丰富组织有较大的穿透深度,有效作用深度可达到7~9cm,且加温均勻。微波的加温效应,它所引起的温度分布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有属于机器本身的如频率(波长)、辐射方式和辐射器类型、辐射强度等;也有属于辐射体的,如人体组织结构及生理特征等。

(2)射频。系10~30MHz的电磁波,常规用的是13.56MHz(波长22.1m)和27.12MHz(波长11.05m),利用电容或感应圈输出能量,由于人体脂肪本身的电学特性和生理学特性,治疗中往往出现脂肪过热的现象。

(3)电磁波热疗的方法。

1)电容式加温:这种方法在物理治疗中应用多年,也称为透热法,这种形式包括两个互相平行的极板,电场与极板方向垂直,临床可根据需要制成各种形式和大小的极板,也可在极板上加表面冷却装置。

2)电感式加温:是利用感应圈形成的交感磁场在组织内形成涡流使之加热,也称为磁感应加热。感应圈通过的方向可有3种,即饼状电极、同轴线圈组和同心线圈。

3)微波辐射器加温:微波辐射器有多种大小及形状,治疗时与人体间有一定距离,也有直接接触式的,或在辐射器口面通过循环冷水使皮肤冷却。使用辐射器辐射微波时应注意对工作人员及其他人员的安全防护。

4)多辐射技术:为了提高深在部位的温度,人们自然会想到利用多个辐射器交叉辐射,多辐射技术也就应运而生了。如BSD-1000,就是6个辐射器呈环形排列的矩阵,用50~110MHz工作,据报道对盆腔肿瘤加温比较满意。

5)组织间热疗:由于人体某些特殊部位如颅内不便于加温,人们想到将组织间放疗的方法移植到肿瘤中,可选用以下方法:微波天线植入,排成矩阵;在瘤体内植入铁磁体,在体外用感应圈加热,使之附近产生涡流及多个电极植入肿瘤,分别与射频电流连接,进行肿瘤射频消融。

近年采用肿瘤射频消融这一原理,设计了一种多弹头自动导航频系统用于治疗肿瘤效果满意,由于这种仪器设备的先进性,已经成为肿瘤局部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这种技术借助B超或MRI、CT的引导,通过特制的穿刺针,插入肿瘤体内,推开内套针,其顶端有多根极细的电极针,如伞状包绕肿块,通过计算机测算出射频治疗所需要的高频率的射频波,激发组织进行等离子震荡,离子相互撞击产生热能,均勻分布在肿瘤内,快速地使组织产生高温、干燥,有效地使癌组织固化死亡,同时使肿瘤周围的血管组织凝固形成一个反应带,停止向肿瘤供血,防止肿瘤转移,以达到延长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由于穿刺和治疗全过程都在电视屏幕监视下进行,其多极针的温度也能够实时显示,保证了手术的安全性。由于这种治疗方法无创、痛苦小、无需麻醉,可以在门诊局麻下进行,手术时间短,便于高龄、心肺功能差、无手术条件的癌症患者接受。

作为一种成熟的组织间热疗新技术,射频消融已经在国内外许多肿瘤治疗中心广泛应用,而且发展迅速,应用领域不断扩大,疗效也正被人们重视。由于其治疗的优点,在严格掌握适应证’强调术前、术后综合治疗的条件下,该项技术逐渐成为一项有前景的有效肿瘤局部治疗技术。

6)腔内热疗:人体自然存在的腔道为热疗提供了很大的方便,可将天线或电极放在体腔内对该部位的肿瘤直接加热,目前已有食管、直肠、阴道等部位的辐射器用于治疗相应部位的肿瘤。

2.超声波

频率超过20kHz的机械振动称为超声波,其振动可使组织的分子产生摩擦,把动能转成热能。除了超声的热效应外,其非热效应在热疗治癌中也有一定的地位。所以超声波是热疗所利用的能源之一。而且这种能量具有穿透人体时保持方向性、脂肪不过热、能量分布均勻的优势。通过治疗仪器设备使之进入人体后,在癌组织聚焦为一点,在0.5~1S内可使组织达到65C以上的高温效应和空化效应,从而在顷刻间使肿瘤组织产生凝固性坏死,失去增殖、浸润和转移能力,这些病灶最终被机体溶解吸收。

20世纪50年代,美国Fry兄弟研制出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技术(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借助X线辅助定位,以脱汽水为介质,切除部分烦骨使超声波可以直接进入猴脑深部组织内,证实对深部组织具有定位治疗作用。但由于当时技术局限,并未取得突破性进展。

目前已经有高强度聚焦超声技术应用于临床。应用此种超声聚焦刀的优越性:定位准确,焦点能量高,除在癌组织处形成一维立体凝固性坏死灶外,周围正常组织安全无恙;且既无放射线损伤,无创伤,也不流血,同时也可避免手术时认为牵拉、挤压所造成的癌细胞移植与淋巴转移的缺点。患者的应激反应也明显低于其他外科治疗。在治疗中还能随时进行疗效量化判断,监测治疗效果。热疗后患者一般状况逐渐好转,免疫状态可有回升,无骨髓抑制现象,患者的一般状态、食欲、体重大部分有改善。但目前对骨骼阻挡或有含气的组织阻挡时,还不能采用这一治疗方法。病程到晚期的患者,如并发严重恶病质、严重腹水、多发转移癌灶的患者也不适合此种治疗。

由于这种治疗局限在原发病灶,游离在实体癌外面或已经转移至其他处的癌细胞可造成复发与转移,需要在热疗的同时配合少量化疗或放疗。由于热疗改变了癌细胞对化疗、放疗的敏感性,应用剂量可较常规剂量小很多,这样由此产生的不良反应也就很小。理论和实践证明,热疗并不排斥其他抗癌治疗,如放疗、化疗、手术等。

(二)全身加热装置及方法

全身热疗主要用于转移性肿瘤,而不是局限性肿瘤。由于肝和脑的耐受性差,全身加温一般只能加到42℃。

对于全身热疗而言,如何对人体进行安全有效的加温,并能精确地调节和控制温度,是治疗方案是否可行的关键,也是对全身热疗设备的更主要要求。

1.红外线体表照射

红外线具有一定的穿透能力,可以穿透表皮到达皮下组织及皮下毛细血管网,主要加热皮下毛细血管网的血液,再通过血液的循环将热能传递给人体,逐渐升高患者整体体温。治疗时常将患者全身置于特制的加热舱内,通过加热舱壁及底部的加热板释放的红外线辐射,对机体进行加热。其优点是属于非侵入性治疗,对全身主要脏器功能影响较小,治疗费用相对较低;缺点是升温过程相对较长,整个治疗过程为4~5h,容易引起部分患者局部皮肤烫伤。

2.血液加热全身灌注热疗法

通过特制的全身灌注热疗设备,将患者的血液引到体外加热,然后再回输患者体内,引起患者体温上升,由于高热,细胞结构(蛋白质)改变,代谢紊乱,内环境失衡,从而达到杀灭癌细胞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