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生长调节剂
在包衣中加入一定量的生理活性物质,可以改善种子的萌发和成长速度,提高作物的田间生产潜力。例如,在夏季播种的莴笋、芹菜等蔬菜作物,种子在高土温条件下,很容易进入热休眠。
把细胞分裂素或乙烯利等生长调节剂物质混拌在包衣料中,具有解除热休眠的作用,对改善出苗有显著效果。
(4)化学药剂
将杀菌剂、杀虫剂、除草剂等农药加入种子包衣中,一旦丸粒种子播入土壤后,遇水膨胀,各种农药成分存留在根际周围的土壤中,能有效地控制各种病虫害和抑制杂草,这种放药方法对人畜安全,用药经济。
(5)微生物菌种
主要的微生物菌种是根瘤菌。我国在牧草种子的丸粒化过程中,接种根瘤菌已获成功,增产效果显著。
(6)吸水材料
这种材料能将土壤中的水分,甚至大气中的水分,吸收到种子周围,使种子获得足够的水分,保证种子顺利萌发,这对于干旱地区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加入吸水材料,能提高种子的抗旱力和出苗率。活性炭和淀粉连接的多聚物,都是较为理想的吸水材料。
(7)黏结剂
制造丸粒化种子所选用的黏结剂种类很多,常用的有阿拉伯胶、树胶、乳胶、聚酯酸乙烯酯、乙烯吡烷酮、羧甲基纤维素、甲基纤维素、醋酸乙烯共聚物以及糖类等,无论哪种黏结剂,都必须具有水溶性好、对种子萌发无副作用、制成的丸粒种子遇水后包衣能迅速破裂等性能。
制作丸粒化种子除小批量采用手工作业外,大批量生产靠机械完成。目前国外常见的种子丸粒化加工采用以下两种方法:
(1)载锅转动法
这种方法是将种子放进一个呈圆柱形的载锅中,当载锅旋转时,种子沿载锅内壁作定点滚动。种子在翻滚过程中,把包衣料也加入载锅中去,与此同时黏结剂通过高压喷枪均匀地喷洒在种子表面上,于是粉末被粘在种子表面,逐渐形成表面光滑的丸粒小球,通常每个丸粒中只包一粒种子,一旦丸粒小球中裹进两粒或两粒以上的种子时,则球体直径明显增大,在通过分级时会被筛选出去。
(2)气流通成粒法
是通过气流通作用,使种子在造丸筒中处于漂流通状态,包衣料和黏结剂随着气流喷入造丸筒中,粉粒被吸附在漂浮着的种子表面,种子在气流通作用下不停地运动,相互撞击和摩擦,把吸附在种子表面上的粉粒体不断挤压实,在种子表面形成包衣。
第一种方法设备简单,容易操作。而第二种方法生产效率高,但设备较为复杂,应用难度较大。
丸粒种子的包衣要有一定的强度,在运输、贮藏、播种过程中不易破损,否则就失去了丸粒化的意义。刚制成的丸粒种子外包衣是潮湿的,需要进行烘干。因此种子丸粒化加工的配套设备中均有种子烘干机。在40摄氏度条件下,大约烘烤1小时,即可将丸粒种子的种衣烘干。如果烘干温度低,种衣干燥速度慢,容易造成破裂。
(五)育苗的环境条件
要培育出壮苗,除了上述各种条件外,其他环境条件如光照、温度、水分管理等也很重要。由于作物种类和育苗地区不同,环境控制的重点也不一样。
(1)光照管理
光照是影响光合作用的重要因素,光照强度也影响幼苗叶温,冬春季光照弱,苗距不可太小,必要时要增加补充光照。
(2)温度管理
育苗期一般适温较高,随着苗的生长逐渐下降,同时夜间温度管理最好比白天温度低5~10摄氏度,这叫做夜冷育苗冶。
一般要注意的是,育苗时地温比气温低5~7摄氏度,夜间温度比白天温度低5~10摄氏度,定植时地温设定后,在育苗期间地温要比定植时逐渐降低,定植后2~3天内,地温要比原来管理的地温升高2~3摄氏度。
(3)水分管理
浇水主要根据每天上午9~10时的天气来决定,根系未充分发育的苗子,不要浇水太多,以免降低根系温度。冬季育苗,前期温度是主要限制的因素;育苗后期,以及夏季育苗,水分则是主要限制因素。机械化育苗主张适当满足幼苗对水分的需要,定植前的锻炼主要是控制水分,加强光照,降低温度,使幼苗的质量变好,但在温室栽培时,不要求进行锻炼。
要定植在大田的苗,定植前7天开始锻炼,主要是减少浇水,地温要比定植时低些,锻炼之后的苗,叶内水分低,叶色浓,新根停止发生。因此这种苗定植后在大田里要经过长时间的缓苗才能发根,解决的办法是在定植前12天,地温稍升高,充分灌水,这是提早缓苗不可缺少的管理。
此外,苗期长短也和幼苗素质和根系的活力有关,苗龄短的植株,一般发根性强,吸肥力旺盛,对低温、干燥等定植后的不良环境的适应性强,小苗的根系分布深广,施肥量可以减少。
另一方面是苗龄长易形成老化苗,发根能力低,适合于定植在环境较好的地方。
总之,果菜育苗期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同时进行。育苗期间要掌握温度控制和灌水之间的平衡,在低温灌水量少的条件下,有利于向生殖生长转化。
三、嫁接育苗
嫁接是防治蔬菜土传病害的有效措施,国外已应用了多年,我国近几年在瓜类作物上已广泛采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近几年保护地的番茄、茄子也进行嫁接,对防治萎蔫病和青枯病效果显著。
(一)砧木的选择
选用抗寒性、抗枯萎病力强、根系发达的品种,如黑籽南瓜、壮士、勇士、新土佐南瓜、葫芦等作为瓜类的砧木。选用红茄、野茄等作为茄子的砧木。
(二)砧木和接穗的培育
先将砧木种子催芽播种到苗钵或苗盘内,放于温室内25~30摄氏度处培养。瓜类的接穗在砧木出苗后再播种到苗盘内。接穗子叶展平真叶顶心时开始嫁接。
(三)嫁接方法
(1)切接
先用刀片挑去砧木的生长点,从两片子叶中间向下斜切一刀,深1.2厘米;再拔起接穗苗从子叶至下轴2~3厘米处,向下偏向胚轴一边斜切一刀呈单斜面,切口长0.8~1厘米,切面要光滑,然后将接穗切面与砧木切口的一面对齐,使形成层贴紧(不可将接穗苗直接插入砧木的空茎中),再用嫁接夹固定。
(2)舌接
在砧木和接穗的胚轴上各切一个方向相反的切口,砧木向下切,接穗向上切。切口深度,砧木切入胚轴的1/2,接穗切入1/3。切入过深容易折断,过浅难易成活。切口角度为40毅左右,使砧木与接穗密接,用嫁接夹固定,同时移栽于育苗钵内,置于塑料棚内保温保湿培育。约1周左右可以将伤口愈合,10天后断去接穗的下胚轴,暂不去掉固定夹子,待定植后再取去。
(3)插接
先切除砧木的心叶只留子叶两片,用细竹签在切掉砧木的正中央,斜下插一小孔,然后把接穗削成相应长度的楔形,插入小孔即可。方法简单,成活率高,管理方便。
(三)嫁接后的管理
嫁接苗床面积要充足,每公顷地所需移栽嫁接苗的苗床为750平方米,床内苗距10厘米*10厘米。栽植后及时扣小棚,增温保湿。光线太强时,可用草苫或遮阳网遮光,但不可断绝光照。在嫁接后3天内为促进伤口愈合,温度控制在25~28摄氏度,夜间保持20~17摄氏度。以后6~7天白天控制在23~25摄氏度,直到黄瓜胚轴切断为止。
相对湿度维持在90%以上。只要白天天气晴朗,24~30小时便能形成愈伤组织。一般嫁接后10天可成活,嫁接后第10天可试断黄瓜胚根,若不萎蔫,即说明已完成嫁接成活期,即可将黄瓜胚根全部断去。黄瓜胚根断后大约经过10天,育苗期约35天,苗高10~15厘米,具有3~4片真叶时即可定植。
§§§第二节蔬菜标准化生产的采种技术
一、青菜的采种方法
青菜的采种方法有三种:成株采种、半成株采种及小株采种。
(一)成株采种
成株采种又称大株采种、老根采种,是在秋季播种育苗,苗龄约1个月时定植。冬前选采种株,翌年春夏之交采收种子。
北方地区于8~9月份播种育苗,9~10月份按20厘米见方的距离定植,11~12月份选择生长健壮、符合本品种特征特性、无病害的优良植株做种株,按行距60厘米、株距40厘米的距离移栽到采种田。地冻前在根周围培土或盖草防寒。露地越冬有困难的地区,可将种株移栽到阳畦或日光温室中。
翌年春暖后,除去覆盖物,进行中耕、锄草、浇水、施追肥、防治蚜虫等管理工作,并拔除过早抽薹的植株。花薹抽出后浇水,中耕蹲苗,防止因花薹生长柔嫩而倒伏。始花期结束蹲苗,随浇水施用氮磷钾复合肥,每亩约20千克。开花盛期不可缺水,待主花茎和侧花茎上的花大部已凋谢,结成角果后,适当减少浇水,以免种株不断发生细弱的侧花茎(贪青冶),延缓种子成熟,使不充实的种子增多,降低种子质量。大部分角果开始变黄时停止浇水,促进种子成熟。完全变黄的角果易开裂,种子落在地上,造成减产。所以,要提前在清晨露水未干时将种株从地面割下,堆放在晒场上后熟7~10天,然后脱粒,清选,晾晒。后熟期间注意防雨淋。每亩采种量约100千克。成株采种的种子质量较高,可用作秋冬青菜栽培及小株采种用的播种材料。
(二)半成株采种
一般较成株采种晚20天左右播种育苗,幼苗长出5~6片真叶时连根挖起,囤在风障北侧的沟中,盖上土,土上盖柴草保护越冬,也可囤在阳畦中。翌年早春定植到风障南面,或搭建塑料拱棚防春寒,春暖后撤除。种株田间管理同成株采种。
半成株采种的成本较低,种子产量较高,但因植株未充分成长就抽薹开花,对种株不能进行严格的选择,种子质量不如成株采种。
但可以与成株采种相结合,即用成株采种所得种子作半成株采种的播种材料,半成株采种所得种子可供生产鸡毛菜冶用。
(三)小株采种
又称直播采种。是在早春播种,当年采收种子。一般不专设采种田,而是结合春菜栽培,在田间去杂去劣,选优株采种。早春播种时,在种子萌动及幼苗期经受短期低温,通过春化后,在温度逐渐升高,日照逐渐加长的环境中,苗子生长很少几片叶便抽薹开花结籽。由于营养基础差,种子产量低,质量差,而且其后代易发生早期抽薹,所以不宜连年采用小株采种。但它可以作为青菜品种提纯复壮的一种手段,即利用春播易抽薹的特性,淘汰抽薹早的植株,选留抽薹晚的植株做种株,所得种子再用成株采种法繁殖种子。
二、芹菜的采种方法
芹菜采种有成株采种和小株采种两种方法。
(一)成株采种
又叫老根采种,是以充分成长的植株做种株采种。
北方地区多结合秋芹菜栽培进行成株采种。秋芹菜收获前在田间进行株选,选择具有本品种典型性状、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植株做种株。当最低气温下降到4摄氏度左右时连根挖起,摘除枯叶、黄叶,切去上部叶片,只留17~20厘米长的叶柄,假植在阳畦中。按穴距10~15厘米栽植,每穴3~4株。栽后浇水。根据外温变化情况,在阳畦上加盖草帘防寒。翌年早春,当平均气温稳定在5摄氏度以上时,定植到采种圃。行距约50厘米,株距约30厘米。为预防倒春寒,在种株基部培土,上部覆盖无纺布,保温防冻。如果土壤墒情好,定植后暂时不浇水,促进种株发根。心叶变绿恢复生长后,轻浇1次水,中耕保墒。
种株抽出花薹后,要适当控制浇水,以防徒长枝的发生。开始开花时浇水,随水施氮磷钾复合肥,每亩50~60千克。盛花期不可缺水,叶面喷施0.2%磷酸二氢钾水溶液1~2次,促进籽实饱满。
大部分花已凋谢时适当控制浇水,防止种株贪青冶,发生许多侧花茎,使养分分散,延迟种子成熟,降低种子质量。由于复伞形花序上小花的花期不一致,所以种子的成熟期也不一致。小面积采种时,可分期将种子已成熟的花茎剪下。大面积采种时,当花茎下层花序上的种子变为黄褐色时,于清晨露水未干时将种株割下,摊放在通风干燥处后熟5~7天,晾晒,脱粒。每亩产种子100千克左右。
成株采种可按照原品种的特性、特征进行严格选择,种子纯度较高,而且种子饱满,产量较高。通过连年的人工选择,还可以不断提高品种的优良种性。缺点是采种成本较高,一般多在繁殖原种时采用。
(二)小株采种
系指以幼龄植株做种株采种。北方地区一般于8月份播种。可以直播,也可以育苗移栽。
直播时,做1.5米宽的平畦,按行距20厘米左右条播。出苗后间苗2~3次,按株距15厘米定苗。立冬前后在株、行间覆盖土粪或覆草加以保护。在冬季不太严寒,可以露地越冬的地区,可以直播。
但在露地不能越冬的地区必须采取育苗移栽。
育苗移栽时,于霜降前后将小株定植在阳畦或风障阳畦中,行株距各为10厘米左右。栽完后浇水,缓苗后,适当控水蹲苗。立冬前后盖薄膜,以后随外界温度下降,加盖草帘。白天畦内温度保持15~20摄氏度,夜间不低于4摄氏度。根据气候变化,揭盖草帘和薄膜,进行通风透光。
翌年早春,当平均气温稳定在10摄氏度左右时定植到采种圃,行距40厘米,株距20厘米。定植后的管理同成株采种。
小株采种不能根据原品种的特性特征进行严格的选择,如果连年采用,易引起种性退化,在繁殖原种时不宜采用。其优点是占地时间短,生产成本较低,在用原种繁殖生产用种时可以采用。
三、蕹菜的采种方法
子蕹和藤蕹的留种方法有很大差异,现分述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