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职场竞争的日渐激烈,作为员工也正在遭遇着各种心理危机。目前普通员工面临的心理问题主要有三类:工作压力大;人际关系紧张;自身的情绪调控失衡。在工作中,即使一个人工作能力很强,工作思路清晰,但是如果心理素质不好,他也不可能正常发挥,同时还会因心态不好而影响工作效率,升迁就更谈不上了,所以心态的调节是十分重要的。
身为下属,常有许多难言之隐。被领导批评时的委屈心理、渴望被领导看重的殷切心理、领导不在时的矛盾心理等一系列心理都会在无意间通过自己的言行表现出来,也许自己并没有意识到,但这些有时会给你带来幸运,有时会带来灾难。所以,只有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才能做到适者生存。
一、“马屁”心理:不要拍在马蹄上
无论是在生活还是工作中,都会碰到很多对领导阿谀奉承,溜须拍马的人。如果将“拍马屁”定义为以语言、表情及动作取悦于别人的行为的话,在社会生活中人们或多或少都有“拍别人马屁”或“被别人拍马屁”的经历,这也很正常。一般的奉承并不构成拍马屁,但是过度的奉承就有“拍马屁”之嫌了。
“啊!这套衣服穿在赵总身上,简直像专为赵总设计的,太合适了!穿上这套衣服,赵总起码年轻了20多岁!”只要赵总一走进公司,小王就该追着她说好话了。其实,大家认为,已人到中年、身材臃肿的赵总并不适合那套装,而那款式更是“衬托”出了她的粗线条,但赵总手下的小王却能把衣服说得与上司搭配得天衣无缝。不仅在穿衣服上,凡是赵总的一点小举动都要被小王奉承一番。而天长日久赵总也乐意消受。所以,同事都在私下里讥笑小王为“马屁精”。
人们对“拍马屁”的感情似乎很微妙,拍别人马屁时,大多数人心里多少有些别扭,不舒服;被人拍马屁,初时还能抵制,而若被拍到了痒处,那股舒坦劲儿也是让人难以拒绝的。职场中,几乎每个人都拍过和被拍过马屁,诸如“你这么年轻就升到这个职位!”“你是全公司最美丽的女孩!”“你不当领导简直就是公司的失策!”“你这条领带和西装搭配得很好”……只要有人、有利益就有拍马屁。
心理专家认为,拍马屁更多的是人们为了给别人面子,获得人情,这种有意的行为是人际交往中的一种策略,也是社会文化现象的浓缩,极具普遍性。因而通常意义上的拍马屁不是心理问题。但是,如果一个人将拍马屁看成是生活的一部分,没有任何目的而且拍得毫无意义,又使自己陷入窘境的话,那就是一种病态了。
特别是有些人几乎见人就拍,就算是拍在“马蹄”上也不在乎,这样就需要进行心理治疗了。
“拍马屁”行为其实是病态行为,是一种心理障碍,其形成有其特殊的心理原因。在现实生活中,拍马屁者一般都表现为媚上欺下。
“马屁精”之所以媚上,大多是在其成长过程中,特别是婴幼儿和童年时期严重缺乏母爱和父爱,缺乏安全感造成的。人是受需求推动的,寻求亲密感是人本能的社会心理需求。早年成长过程中缺乏的东西,成年后会去寻找补偿,有些人就会形成过度的替代性补偿。如果不能从父母、丈夫或妻子、好友那里得到补偿,就会转向其他途径。
领导代表着权力,是早年父母权威的化身,讨好领导实际是在寻求早年父母之爱的补偿。这样做会使他寻求被关注、被重视、被肯定的期望有了实现的机会,会让他感到安心和踏实。若领导接受了他的逢迎,对他表示肯定,对他来说就是一个强化,会更加助长他拍马屁的行为。所以,拍马屁的人若能长期在公司里待下去,一定是有某个领导或上级肯定和强化了他的这个行为,在他和这个领导之间形成了一种互相强化的互动关系。
再说欺下。在领导跟前低三下四久了,就会产生一种压抑,特别是当拍得不是时候,被领导批评时,也会积累怨气。这就像早年面对父母的权威必须服从一样,面对领导的权力,也只得服从,不敢有任何怨言,还得点头哈腰,承认错误,致使怨气越积越深。时间一长,怨气就会转变成愤怒,愤怒也是一种能量,需要宣泄,怒气当然不敢向领导发泄,那么就理所当然地指向下级和同事中的弱者。“媚上”和“欺下”是一对双胞胎,“媚上”一定会伴随着“欺下”,以维持其内心的平衡。
《铁齿铜牙纪晓岚》中王刚塑造的贪官和恐怕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就是人们深恶痛绝的“媚上欺下型”马屁精的典型代表。这类人,往往以欺下的手段达到媚上的目的。在生活中,这样的例子更是不鲜见。在职场中,位处中层的小主管,常常为了拍上司的马屁,拍着胸脯在领导面前允诺超额超前完成工作任务;面对下属,则飞扬跋扈、作威作福,加班不加薪,牺牲下属的利益,讨好领导,以达到自己给领导留下好印象的目的。
心理专家认为,这类人是完全的利己主义者,在他们眼中,所有事物都被利益化了。“媚上”是为了从上司那里得到好处,“欺下”则是为了显示自己的权威。
对于一个想在职场中做一番事业的人来说,这是不可取的。
温馨提示
不要认为“马屁精”们很可耻,其实有时这也是工作的需要,如果恰到好处的“马屁”能促进工作的话,那也是有好处的。也不要认为爱听好话的上司很可笑,毕竟上司也是人,也是需要掌声和关爱的,所以下属一定要端正自己的心态。
职场之道
当上司交付给你较好的任务时,你可以适时向上司暗示,为求团队和谐,建议将该任务交给团队共同执行,让其他的同事也有表现的机会。而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你也应该主动协助同事,并分享自己的专业知识与技术。相信大部分上司都能理解你的建议从而做出调整,同事也会对你的关心表示尊重,也就不会有人说你是“马屁精”了。
二、被批评时的心理:只是委屈吗
在职场中,谁都不可避免地会听到与自己相左的意见,或者受到上司的批评,这时很多人表面上虽接受,可心底里却在为自己辩解。他们不懂得“善解人意”,不知道上司或同事那么做一定有原因。所以,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他们会不情愿地依照上司的吩咐或同事的意见办,并酸溜溜地说:“是上司(或同事)让我这么办的,对了错了都与我无关。”甚至有些人还会“消极抵抗”,应付工作。
如果你也抱着这样的想法,对上司指出的错误或同事提出的意见耿耿于怀,甚至为报复他们而对工作敷衍了事,那么你就别指望会获得升迁与加薪的机会了。
在公司里,善于理解上司的意图,正确对待上司的批评指正,接受意见并认真完成工作是很重要的。因为只有这样你才更容易得到上司的认同和好感,进而受到重用,获得加薪升职的机会。可是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心理专家建议从以下两方面来做。
(一)站在上司的角度思考问题
这样你就更容易接受上司的批评,而且经常这样换位思考,还可以提高你的能力。一般人只会在自己的立场上与上司的批评纠缠,怎么也想不通上司的意见为什么有道理。其实,你只要站在上司的角度思考一下,你就很容易想通了。这样你就会更容易认清自己的错误,接受上司的意见,而不至于犯消极抵抗的错误。
尝试上司式的思考。上司思考问题的方式与普通职员不同,上司是以公司利益为出发点,从整体上统筹考虑问题,以大局为重;而普通员工则可能会从自己的角度想当然地做决定,往往牺牲大局而保住个人。例如,有两个员工发生争执,上司知道两个人都是有才干的,只是稍有点儿自我主义,上司决不会因此而辞退他们,更不愿因此而影响工作上的默契。所以,他会让两个人分开,在不同的部门发挥他们的才能。而如果换成一般下属,则可能会从严明纪律出发,辞退其中一人。
尝试上司的思考方式,可以让你的目光远大,更注意整体和大局,而不是目光狭隘地做决策。上司的每一个决定,都有他自己的理由和想法。也许你会认为他的某些决定不明智,但是他的决定一定是经过一番思考才做出的。在上司看来,希望获得一样东西,与放弃项目同样有意义。而如果你尝试上司的思考方式,你就会跳出自己的小圈子,学习他的精明的管理方法。
所处的立场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样,做出的决定就有很大的差别。因此,你对于上司的决定,不能想当然地持否定态度,而应尽量弄清上司的思考方式和他之所以那样做决定的原因,这不仅可以更好地接受他的意见,而且还可以逐步培养出上司的思考方式和处事办法,这是你的职业生涯中一笔不小的财富。
(二)要听懂言外之意,话外之音
只要上司一个眼神或一个暗示,就能正确理解其中的深义。领会上司的意图,读懂上司,对于一个下属来说尤为重要。上司比较喜欢“机灵、悟性好、一点就通”的下属,有重要的工作也会交给他们去做,所以他们也就很容易获得重用的机会。而如果上司总抱怨你“不灵通,翻来覆去交代多少遍都不明白”,那你还会得到上司重用吗?
要想让自己变得“机灵”点儿,能够把握上司的意图和潜台词,你就得增进对上司的接触和了解,善于察言观色,多思考、多揣摩。
温馨提示
当受批评时,要体谅上司的难处。上司既得以公司利益为重,又得顾全下属,尽量给下属创造一个自由轻松的工作空间。这些工作也是很难做的,就难免有迁怒于下属的时候。如果你在这时能体谅上司的难处,主动承认错误,你的上司就会刮目相看,日后也会重用你。
职场之道
1.调整心态,鼓足勇气
要想增进上司对你的了解,你就需要有足够的勇气。与上司交谈时要避免胆怯畏惧,怕出错误,缩手缩脚,言谈举止不自然等状况,否则,这样的“交往”效果会很差,甚至还会给上司留下负面印象。
2.努力创造与上司接触的机会
比如,在电梯间、走廊上、吃工作餐时遇见了你的上司,走过去向他问声好,或者和他谈几句工作上的事。总之,不要像其他同事那样假装没看见,埋头做自己的事。如果你在公司以外的场合如广场、电影院、音乐厅等公共场所遇见了你的上司,千万不要故意避开,相反应主动迎上去,向他问候,这能表明你与上司兴趣相投,并能够很容易地获得他的好感。
3.经常揣摩上司的心思
多注意上司处理事情的思路,并试着推测一下,你就能慢慢领会上司的意图了。不要仅从字面上理解上司的话,而应探究其深层含义。比如上司说“天气真冷”,他可能不是仅想告诉你天气状况,也许是请你“打开空调”的意思。只有平时多注意观察揣摩,在关键时刻你才能正确会意上司的暗示,与上司默契合作。
4.尊重上司,体谅他的难处,接受他的观念
无论你的上司是精明还是拙劣,你都必须尊重他。精明的上司自不必说,他的才能和做事方法就令你心生钦佩。可为什么对拙劣的上司也要尊重呢?因为他既能成为上司,就必有他的过人之处,在他的身上找出优点,并虚心学习,你也会博得他的好感。
三、领导不在时的心理:是喜还是忧
终于天遂人愿,老板出差了。平日里,受够了老是板着脸的老板的一本正经的说教和训斥,有时真恨不得让老板立刻在自己眼前消失。这次,老板走了,可问题也接踵而至,没有了老板这根定海神针,突发事件该如何应付?是一推了之,还是灵活处理?做不好,老板回来还得给你一顿呵斥,所以,老板不在,对作为下属的你来说,不能不说是一次考验。
忠诚不只是说说而已,它是员工最基本的职业精神的体现。比如,你是否把公司的利益和自己的利益捆在一起?你是否把公司的利益放在了首要的位置?老板不在的时候,你是否仍然以公司利益为重而不是明哲保身、推卸责任?在这个时候,在一件事情的处理上,不仅可以看出员工的工作能力,更可看出他的忠诚度。
杨扬是一家公司的业务主管。一天,她到销售公司联系一款最新办公用品的销售事宜,因为是一款定位为大众化的新品,并且厂家即将开展大规模的广告宣传,为争取更大的市场份额,对经销商的让利幅度也非常大。杨扬决定在媒体大量宣传报道之前,同一些信誉与关系都比较好的经销商敲定首批的订量。就在她联系业务的过程中,恰巧有两家公司的老板都不在,而两家公司的员工,则表现出了截然不同的态度。
在第一家公司,当杨扬提起即将推出的新品时,负责接待他的女员工刘莹冷冷地说:“老板不在,我们可做不了主!”杨扬继续把厂家准备如何做该款的宣传,需要经销商如何配合进行渠道开拓的设想向刘莹讲解,试图得到她的理解和回应。但是,令她失望的是,刘莹根本不听他的解释,只用非常简单的一句话搪塞:“老板不在!”杨扬没有办法,只好悻悻地走了出来。
这家公司的员工因为老板不在而丧失了良好的商机,等再要求补货的时候,杨扬在极不情愿的情况下为他们加了几件货,但此时已经失去了获得厂家促销期的优惠待遇,利润自然大打折扣。
杨扬来到有业务联系的第二家公司。这家公司的老板也不在。接待她的是刚毕业不久的女员工虞平,姿容姣好,而且很热情。杨扬对虞平说明了来意,虞平凭着在学校学到的营销知识,敏锐地感觉到这是一个很好的商机,不能因为老板不在就错失良机。她决定先答应明天就为杨扬的公司送货,其他事情等老板回来再说。结果很清楚,一个月不到,这个公司就净赚了十几万元。
杨扬后来把这件事告诉了第二家公司的老板,老板很高兴,对虞平很满意,不仅表扬了她,而且还给了她一笔奖金,鼓励她继续把公司的事情当成自己的事情做。
从上面的事例中可以看出,老板不在时一般会有两种心理出现:一种是老板不在,自己更要加倍努力工作,一切以公司为重;而另一种是老板不在,自己什么都做不了主,一切等老板回来再说。
针对这种情况,有关专家指出,实际上责任不全在员工,员工完全可以借老板不在推脱一切责任。但是,一个优秀的员工永远不会缺乏主动工作的动力,他永远都会保持自动自发的精神,他懂得为自己负责,更懂得要为老板负责,为公司负责。这一切都基于这样一个前提:忠诚。
心理专家提示,当老板不在时,你就是自己的老板。不管老板在与否,也不管别人是否看到,都一定要努力,因为最终受益的是你自己。你的所有努力都是你成长和进步的资本积累。虽然表面上是在为老板工作,但实际是为自己而工作。不仅工资和奖金要靠自己的努力工作来争取,个人在公司的职位升迁、人格的提升和品行的锻造都是要通过自身的努力才能换来。
温馨提示
当你把一个团队看成是自己的家,把团队的事业看成是自己的事业的时候,你的积极性就会被充分调动起来,此时就是你表现忠诚的时候。对一个团队忠诚,就要在工作岗位上尽力展示自己的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