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专家给上班族的心理呵护书
46886600000022

第22章 自我修行,职场之路一帆风顺(4)

在各种心理问题中,嫉妒对人的伤害最为严重,它是压力的制造者,可以说是人心中的恶性肿瘤。如果我们没有正确的竞争心态,一看到别人取得了成绩或是获得了夸奖,就不由自主地心生嫉妒,并产生深深的恐惧,长期下去,这种内心的折磨会形成心理问题,也会损害健康。

嫉妒心理产生的根源,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心胸狭窄、自卑、以我为中心等性格缺陷者容易产生嫉妒。

2.不能客观地认识自己,总是认为自己比谁都优秀,其实这是不可能的,在这个世界上总有比你出色的人。这些人一旦碰到比自己强的人,嫉妒之心就油然而生。

3.胸无大志、无所事事的人才会去嫉妒别人,因为他(她)希望别人都跟他(她)一样,那样也不会衬托出他(她)的平庸。

4.自我实现受阻时,容易产生嫉妒心理。因为只有失败的人才会去嫉妒别人,而成功者是根本不需要去嫉妒任何人的。

嫉妒别人的人是对自己缺乏自信的一种表现。因为你觉得自己不可能像别人那么优秀,所以你才嫉妒别人。真正自信自爱的人根本不会嫉妒别人,更不允许因嫉妒让自己痛苦。

[贴心呵护]

嫉妒对我们每个人都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去消除自己的嫉妒心呢?

1.正确认识自己

嫉妒心往往是由误解造成的,自己总是认为,别人取得了成绩就是对自己的否定。其实,每个人的成功不仅要靠自己的争取,更需要别人的帮助,成绩既属于他也属于大家,人们给他荣誉,并不会损害你。

2.对贤者要思齐

如果你发现有人比你优秀、比你有能力时,不要认为别人对你构成了威胁,就对别人心生不满,而应该找出自己和别人的差距,进而向别人学习,争取迎头赶上。

3.学会战胜嫉妒

嫉妒心理一旦产生,就要赶快把它消除,以免它到处作祟。打败嫉妒的有效方法就是自己要积极进取,让生活变得充实,让自己没有机会去嫉妒别人。

4.找家人或朋友倾诉

把引起你嫉妒的事情和人告诉你的家人或朋友,当你把这一切都说出来之后,你会发现折磨你的嫉妒心理也缓解了很多。而且家人和朋友的安慰也会让你感到幸福和温暖,幸福的人是很少去嫉妒别人的。

[心灵启迪]

有一个人很幸运地遇见了上帝,上帝告诉他:“现在你可以提出任何一个愿望,我都会满足你,但条件是你的邻居会得到双份的报酬。”那个人听了上帝的话,起初非常开心,后来他又仔细一想:如果我得到一份田产,我邻居就会得到两份田产;如果我要一箱金子,那邻居就会得到两箱金子;更要命的是如果我要一个绝色美女,那么那个眼看要打一辈子光棍的家伙就可以得到两个绝色美女……他想到这些心里就充满了嫉妒,他实在忍受不了邻居拥有的比他的更多。最后,他一咬牙,说:“你挖我一只眼珠吧。”

职场之中,有些人常常过于贪婪,他总觉得自己的薪水不够多,自己的职位不够高,上司不够重用自己……这些人贪婪成性,即使把全世界都给了他,他也不会感到满足的。老板喜欢积极进取、有雄心壮志的人,但是他不会喜欢一个永远都喂不饱的人。生命如舟,这只小船承受不了太多的名利,否则在它未到达彼岸时就已经因负重而沉没了。伊索说:“有些人因为贪婪,想得到更多的东西,却把现在所有的也失掉了。”让我们珍惜我们现在所拥有的吧,不要贪婪地想要更多。

测试:你是个贪婪的人吗

认真阅读下面的问题,然后选择你喜欢的答案。

在一个宴会上,一个服务生用托盘托着果汁给你,托盘里的杯子盛着不同容量的果汁,你会选择哪一杯?

A.正准备要倒入果汁的空杯

B.半杯

C.七分满

D.全满

A.你是一个对金钱充满欲望的人,但是你却常常不清楚你究竟有多少钱,所以你是一个很会赚钱的穷人

B.你是一个做事非常谨慎的人,对金钱也是一样,你是一个对钱欲望不强的人

C.你是一个凡事都会留后路的人,自制力很强,且不会轻易进行危险的金钱交易,所以你是一个对金钱欲望强烈也善于支配金钱的人

D.你是一个非常贪婪的人,世界上所有的好东西你都想拥有

[典型案例1]

小强从北京大学毕业后到一家着名的外企工作。他学历高,工作能力强,又富有激情,是领导非常看好和欣赏的一名年轻人。老板甚至有意培养他作为自己的接班人。

可是,慢慢地老板发现小强是一个野心勃勃的人。一个男人有野心也没有什么不好,有野心才能干成大事,可是凡事都有一个限度,野心太大就会变成贪婪,他的欲望简直永远填不满。虽然老板很重用他,常常给他加薪升职,可是他仍然不满足,刚坐上这个位置,马上就想着下一个更高的位置,他甚至主动跟老板要求给他升职。

老板发现公司里根本就找不到一个适合他、让他满意的职位,除非把自己的位置让给他,于是,虽然老板很欣赏这个年轻人,但最后还是放弃了他。老板跟别人这样评价小强:“这个年轻人很聪明、很能干、很有干大事的魄力,只有一点不好,太贪婪,虽然只是一点,却是致命的一点,这是他成功道路上的绊脚石。”

[典型案例2]

有一个农夫,每天早出晚归地耕种一小片贫瘠的土地,累死累活,土地的收入才勉强够维持生活。一位好心的天使可怜农夫的境况,就对农夫说:“你现在开始跑,凡是你跑过的地方就全部归你所有。”

农夫听了天使的话,兴奋不已,他开始朝前跑去。每当他跑累了想停下来休息一会儿的时候,就想到如果有更多的土地他就可以有更多的收入,就可以让妻子、孩子和自己过上更好的生活,于是他又拼命地再往前跑。

他已经累得连腰都直不起来了,头都开始发晕,有人看到他那个样子,就担心地说:“你不能再继续往前跑了,不然,你会累死的。”农夫根本听不进去别人的劝告,他只是想着更多的土地、更多的金钱、更多的享受。可是,最终他因为心衰力竭,倒地而亡。生命没有了、土地没有了、一切都没有了,贪婪使他失去了一切。

[典型案例3]

深海之中,一只小鲨鱼长大了,鲨鱼妈妈开始教它如何觅食,没过多久,小鲨鱼便学会了如何捕捉食物。一天,鲨鱼妈妈把小鲨鱼叫到身边,对它说:“孩子,你长大了,应该离开妈妈独自生活了。”鲨鱼是海底生物之王,没有什么生物能够伤害它们,所以妈妈并不担心小鲨鱼,它相信,孩子凭借着优秀的捕食本领,一定可以生活得很好。

一个月后,鲨鱼妈妈在一个小海沟里见到了小鲨鱼,它被自己的孩子吓了一跳,小鲨鱼看起来营养不良,而且很疲惫,鲨鱼妈妈觉得很奇怪。因为小鲨鱼所在的海沟食物来源很丰富,它就是被鱼群吸引到这里的,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它正要过去问小鲨鱼,却看见一群大马哈鱼游了过来,小鲨鱼这时也精神振奋,准备捕食。

鲨鱼妈妈躲在一边,看着小鲨鱼隐蔽起来,等着大马哈鱼来到自己能够攻击到的范围。一条大马哈鱼先游过来,已经游到了小鲨鱼的嘴边,鲨鱼妈妈想,这下儿子一张嘴就可以美餐一顿,可是出乎意料的是,儿子连动也没有动。

两条、三条、四条,越来越多的马哈鱼游近了,可是小鲨鱼还是没有动,盯着远处剩下不多的大马哈鱼。这个时候小鲨鱼着急起来,凶猛地扑了过去,可是距离太远,大马哈鱼们轻松逃走了。

鲨鱼妈妈追上小鲨鱼问:“为什么不在马哈鱼在你嘴边的时候吃掉它们?”

小鲨鱼说:“妈妈,你难道没有看到,我也许能得到更多。”

鲨鱼妈妈摇了摇头说:“不是这样的,欲望是无法满足的,但机会却不是总有的,贪婪不会让你得到更多,甚至连原来能得到的也会失去。”

[专家分析]

从上面的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贪婪就像一把欲望之火,可以把人烧得粉碎,毁掉人所拥有的一切美好的东西。有人说:“使一个成年人不快乐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他内心的那只野兽——贪欲,醒过来了。它像一只吼叫的狮子,在人内心的原野上遍地游走,即便是已拥有蓝天之下所有的黄金,都很难使一颗贪婪的灵魂安息片刻。”

人有一些欲望是很合情合理的,只要我们的欲望是有节制的、客观的,这样的欲望不但不会伤害我们,反而可以成为我们前进的动力,正是因为我们内心有欲望的存在,我们想过更好的生活、我们想赚更多的钱、我们想获得更高的名誉……所以我们才会努力、才会拼搏、才会奋斗。可是,有些人的欲望是无节制的、主观的,他们心中的欲望就像一口深不可测的井,无论给他们多少,即使把全世界的财富都给他们,也填不满他们心中的欲望之井。他们对世界上一切美好的东西都有一种疯狂的占有欲,他们贪婪地想要把整个世界握在手里。

我们可以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来分析一个人的贪婪心理。

从主观方面来讲,有些人在成长过程中形成了错误的价值观,他们有着强烈的个人意识。他们认为整个社会都是为他们而存在的,天下一切美好的东西都应该为他们所有,他们想要花不完的钱、想要最高的地位、想过最豪华的生活,永远都不会满足现有的一切。贪婪的人并不是天生的,而是慢慢养成的,他们初次伸出自己的双手去抢占东西时都会有恐惧心理,可是一旦成功之后,那种占有的喜悦和快感就会促使他们不断伸手去拿,久而久之,贪婪就变成了一种习惯、一种需要,甚至是一种本能。攀比心理很强的人也容易成为贪婪的人,因为他们总想超过别人,比别人更优秀、更富有、更有地位,所以他们只好不断地去占有、去追逐,最终变得越来越贪婪。此外,有些人常常觉得社会对自己不公平,给别人的太多、给自己的太少,所以他们就疯狂地向社会索取,以求得心理的平衡。

从客观方面来讲,社会上一些错误的思想文化的传播,比如“饿死胆小的,撑死胆大的”的思想就揭示了人们不劳而获的投机心理。社会法制的不健全会使一些不法之徒钻了法律的空子,用不法手段牟取了暴利,他们的这种行为不但使他们自己的贪婪心理得到膨胀,同时也刺激了其他人的贪婪心理,这些人会认为既然轻而易举就可以获利丰厚,那何必要辛苦拼搏呢?此外,社会舆论在宣传“发家致富”的事例时也给人们造成了一些误导,记者往往侧重报道这些人的收入和成果,而忽略了他们成功路上的艰辛,这更激发了喜欢攀比的人的贪婪的欲望。

让我们学会知足常乐吧,“知足”就不会有非分之想,“常乐”就能保持心情愉快。即使我们没有别人成功、没有别人富有、没有别人官职高,我们也无须羡慕别人,因为在这些地方虽然你没有别人强,而在别的地方别人也许不如你,并且一个人并不是拥有得越多就越快乐,有些亿万富翁还有很多烦恼呢。保持平静的心态,珍惜自己现在所拥有的一切,你会发现快乐就在你的身边。

[贴心呵护]

贪婪对人的危害是难以估量的,所以当你意识到自己的贪欲太重时,要想办法赶快调节,我们可以采用以下三个方法来调试自己的贪婪心理。

1.用格言警句勉励自己

古往今来,仁人贤士对贪婪之人是非常鄙视的,他们撰文做诗,鞭挞或讽刺那些索取不义之财的行为。你可以经常用这些格言警句来勉励自己不要贪婪,以仁人贤士为榜样,向他们学习。

2.自我反省法

自己在纸上连续20次用笔回答“我喜欢……”这个问题,回答时应不假思索,说出自己真实的想法,待全部写下后,再逐一分析哪些是合理的欲望,哪些是贪婪的欲望,这样就可明确贪婪的对象和范围,严格要求自己,凡是不合理的欲望就一定不能做。只要你下定决心,坚持不懈,就一定可以改掉贪婪的恶习。

3.知足常乐法

一个人不要对生活期望太高,虽然大家都会有一些需求和欲望,可是一定要量力而行,不要不择手段地去满足自己的欲望。每个人的生活都是既有快乐,又有遗憾,所以用不着去羡慕别人。俗话说:“人比人,气死人”,如果你非要去和别人比,除了增添自己的烦恼之外毫无益处,满足现在拥有的一切吧,你会感到快乐的。

[心灵启迪]

一天,小象在森林里溜达,走到一棵苹果树下时,忽然感到肚子很饿。

它抬头看看苹果树,发现树上的苹果全是青的。它没有放弃,继续寻找,终于看到了一只红艳诱人的苹果。它想爬上树摘这只苹果,但是怎么也爬不上去。它搬来了石头,站在上面,伸直它的长鼻子,仍然够不着。它的肚子越来越饿了。它坐在树下,思考如何才能摘到这只苹果。

好心的松鼠走了过来,问道:“小象,你在这儿干吗呢?”

“哦,没干什么。”小象说,“我只是坐在这儿晒太阳。”

小象本可以请松鼠替它摘苹果的,但是它太贪婪了,生怕松鼠提出和它分享苹果。松鼠走了,小象的肚子开始饿得叫唤起来,这时兔子走了过来。

“小象,你坐在树下干什么?是不是病了?”兔子关心地问。

“不,”小象摇摇头,“我只是坐在这儿晒太阳呢。”

小象也可以请兔子摘苹果的,谁都知道兔子善良,又是爬树的高手,但是小象还是害怕兔子和它分享苹果。

兔子走后,小象饿得快受不了了,这时黄鼠狼过来了。小象知道黄鼠狼的名声,不想把红苹果的事告诉它,但是饥饿的感觉实在让它无法忍受,于是它就对黄鼠狼说:“树上有一只红苹果,如果你替我摘下来,我愿意和你分享。”黄鼠狼狡猾地笑了,说道:“你等一会儿,我去给你摘下来。”

过了好久,黄鼠狼才从树上下来。它站在小象面前,得意地说:“谢谢你让我看到了那只苹果,味道很不错,又香又甜,好吃极了。”说完,它扬长而去,小象后悔莫及。

爱慕虚荣的人是为别人而活的,他们常常甘愿忍受痛苦以便获得别人的赞美,他们需要别人羡慕他们、崇拜他们,他们需要在别人面前永远光彩照人,他们宁肯把苦水往肚里咽也不肯在别人面前掉泪,他们宁肯在家里省吃俭用也不肯在外面穿破烂衣服,他们绝对不能允许自己在别人面前丢面子。当虚荣心在我们心里作祟时,许多罪恶就产生了。法国哲学家柏格森说过:“虚荣心很难说是一种恶行,然而一切恶行都围绕虚荣心而生,都不过是满足虚荣心的手段。”虚荣是真诚的毁灭、虚荣是人格的遗失、虚荣是沉沦的信号、虚荣是受骗的导火线。让我们放弃虚荣,老老实实地做人吧!做一个真诚而又自然的人。

测试:你有虚荣心理吗

认真阅读下面的题目,选择适合自己的答案,选“A”得5分,选“B”得3分,选“C”得1分,然后相加得出你的总分。

1.打开窗户之后,有三种景象映入你的眼帘,你觉得哪一种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

A.一台非常豪华的车正等待着红灯变绿灯

B.许多客人在露天餐厅里用餐的样子

C.附近人家的院子里,有一只慢慢走来走去的鸡

2.如果朋友约你出去玩,可是你功课还没有做完,那么你怎么做?

A.取消约会,先把功课做完再说吧

B.先和朋友说自己会晚点到,然后加快速度做作业

C.告诉朋友“今天有点事,下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