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习惯决定未来
46886100000004

第4章 醍醐灌顶,3天阅读让你认识到习惯的重要性(4)

2.用“心理预演”培养好习惯

心理预演,即对某种行为的生动而具体的想象,将有助于调动那些操作实际行为的大脑细胞,从而顺利实现我们想要的行为和结果。

世界着名的高尔夫球运动员杰克·尼古拉斯在谈到自己的高尔夫球经验时说:“每次我开始打球前,首先,我会‘看到’自己需要击打的高尔夫球,那个漂亮的白色精灵静静地躺在翠绿的草地上。接着,场景快速转换,我‘看到’了小球在空中飞行的样子:它的路线、轨迹、外形,甚至它落地时的姿态。接下来,头脑中的场景逐渐消失,现实重回眼前。我坚信,接下来的一击一定能够让头脑中的那幅场景变为现实。”

在我们观看比赛时,比如跳远,运动员一般都会在正式比赛之前,进行模拟起跑、起跳、落地等热身动作。还有足球运动员,有时候他们会站在罚球线上,进行无球状态的模拟射门。事实上,他们所进行的这些模拟动作在心理学上称作“心理预演”与“视觉化想象”。运动员们很早就意识到这样做的重要性,即在心理上模拟将要执行的任务,以及对成功的可能结果的想象,会极大地提高运动员的成绩。

在运动中如此,那么我们也可以将之运用到习惯的培养上。当你在决定培养某种习惯前,不妨尝试“心理预演”,从心理上让自己下定决心以及模拟具体培养的步骤,这样就会逐步培养起自己的良好习惯。

为你的良好习惯画龙点睛

“心理预演”,特别是为了应对某种场景所进行的“心理预演”,可以使我们更容易接受这种场景,从而大大提高我们改掉某些不良习惯,养成良好习惯的可能性。“心理预演”为我们养成良好习惯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在尝试用“心理预演”培养良好习惯的过程中,首先要确定自己想要改掉的坏习惯,并确认它们发生的具体时间和具体场所,这是你改掉坏习惯所要进行的重要一步。接着,你要确定自己希望用哪种良好的习惯来取代当前的不良习惯。

如果你确定了你想要改掉的坏习惯以及坏习惯发生的场所,并且也确定了具体的取代坏习惯的好习惯,那么,你接下来应该做的就是用“心理预演”来帮助你实现自己想要的目标。在内心里预演自己将要如何应对某种特殊场合,从而在自己真正遇到那种场合时,表现出自己想要表现的良好习惯。

慧慧是个独生女,从小在家里就娇生惯养的,没受过什么批评。可是当她参加工作后,尤其是刚工作那会儿,由于经验不足,工作老出差错,就经常挨上司的批评。但是,每次上司批评她时,她都一副不接受、爱咋咋地的神态,有时批评得重了,她甚至还与上司顶撞。为此,她曾失去过两份工作。

当她费尽周折找到第三份工作的时候,她才意识到了自己不接受批评的坏习惯。于是,她决定养成新的好习惯,来取代这一坏习惯。经过心理专家的帮助,慧慧的具体做法是:多次设想自己在面对一些批评时的反应,努力去设想自己在面对批评,即使是无端指责时仍然能够保持“理智和冷静”;想象自己有效地控制住了自己的情绪,以理智而稳重的口吻说话,虚心接受上司的批评,仔细思考自己出错的问题所在,并吸取此次事件的经验教训。

经过多次这样的练习,慧慧在面对批评时,逐渐地不那么容易冲动了。最后,她无论面对什么样的批评,都能够保持理智冷静的头脑。

“心理预演”确实具有神奇的作用。匹兹堡大学和卡耐基·梅隆大学的研究人员也证明了这一点。他们发现如果事先在内心对想要的结果进行预演的话,那么在具体执行任务的时候,我们的额叶大脑皮层将会被全面、充分地调动起来,从而极大地激发我们去行动,去付诸实施。并且,“心理预演”越充分,人们的任务执行情况就会表现得越好。

研究人员同时还发现,人们在力图以好习惯取代坏习惯时,“心理预演”尤为重要。因为当人们准备克服某种习惯性的反应时,额叶大脑皮层将会变得非常活跃,它将全身心地去关注即将发生的事情和所存在的反应。

在额叶大脑皮层休眠的状态下,人们就很容易去做那些在我们的意识里根深蒂固的习惯性行为。反之,当我们提前进行了一定的“心理预演”后,就会激活额叶大脑的相关部分,从而在以后面对某种场合时,我们将会自动地去实践我们的预演,以及预演时那些我们期望的表现和反应。

3.从“心灵路径”走上习惯

一个钉子挤掉另一个钉子,习惯要由习惯来取代。

[荷兰哲学家 伊拉斯谟]如果你经常走过一处田野或经过一片森林,你就会知道,即使是一条荒芜小径,只要走得人多了,也会变成一条最干净的小径。

而习惯是一条“心灵路径”。我们的行动已经在这条路上旅行多时,每走过一次,就会使这条路径更深一点。因此,要改掉旧习惯,最好的方法就是培养新习惯,开辟新的心灵道路,并在上面走动以及施行。这样,旧的道路很快就会被遗忘,时候一久,将因长期未使用而被荒草淹没。

当以后你每一次走过良好心理习惯的道路后,都会使这条道路变得更深、更宽,也会使它在以后更容易行走。这种心灵的筑路工作,是十分重要的。

用习惯代替习惯

人们常常将习惯比作一个人的本性,认为它很难根除。其实,这种说法是片面的。习惯的确是不易根除的,但它却能被替换。具体地说就是,你可以用一个习惯去代替另一个习惯,而不是凭空抹去一个坏习惯。这就需要我们在决定改掉坏习惯之前,就仔细地想好自己到底需要一个怎样的好习惯。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会见到这样的现象。许多吸烟的人,在戒烟的过程中或之后,又会开始染上其他的坏习惯,比如暴饮暴食,结果体重骤然上升。这是为什么呢?原来,一个人在摈弃某种习惯之后,必然会产生一个需要填补的空白,如果不用好习惯去填补,那么就必然会被坏习惯填了空子。因此,有目的、有意识地培养好习惯来填补这个空白是很重要的。只有这样才能避免一个坏习惯后脚刚离开,另一个坏习惯的前脚又进来的情况出现。并且,这样培养自己的好习惯也是很容易的。

老王刚退休那会儿,由于一时没有了事干,闲得发慌,便抽烟,而且抽得很凶,一天得抽两包以上。但问题很快就来了,他的哮喘更厉害了。有时候,晚上都咳嗽得睡不了觉。

后来,儿子建议他去参加老年秧歌队,这样既能锻炼身体,还没有功夫吸烟。

老王也觉得吸烟太伤害身体,于是便报名参加了秧歌队。这样一来,老王果然忙得没有工夫再吸烟了。为了增强自己的体质,跟得上秧歌队的演出节奏,老王每天早上都起来踢腿、扭腰、慢跑,锻炼身体。白天演出回来,老王都要兴奋地跟家人说他一天的见闻及表现,还上网查关于秧歌的资料,整天忙得不亦乐乎。

就这样,老王成功地戒了烟,并且养成了每天早上锻炼身体,晚上积极学习的好习惯。

坏习惯不会平白无故地消失,即使我们都知道坏习惯的危害。如果你不能用一个或多个好习惯去替换一个坏习惯,那么无论你怎样下决心,坏习惯还是会“不离不弃”地跟着你。只有开辟新的“心灵路径”,养成好习惯,才能使坏习惯之路荒芜。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即使你没有意识到自己有什么坏习惯,或者并不是为了改掉坏习惯才去培养某种好习惯,而只是为了别的什么需要去培养一个好习惯,那么在你有目的地培养好习惯的同时,也会发现你以前的行为中有许多不好的行为,也可以称作坏习惯。

比如,你看到朋友家的床铺很整齐,睡起来可能会更舒服一点儿,于是你也希望自己每天早晨起床后都要把床铺收拾整齐,那么,你一定意识到了你其实每天起床后所做的第一件事情是其他方面的,而并没有先收拾床铺,以至于有时候甚至忘了收拾。这会使你睡起来不舒服的。

再比如,你的工作需要你养成积极、仔细倾听的习惯,那么,你必然已经意识到,你以往没有积极、仔细倾听别人说话的习惯。而不善于倾听可能意味着,你的思维总是被自己要说的下一句话占据或者你就是在想别的事,而无法去思考别人正在说的话。这样一来,你就会错过许多别人试图与你沟通的信息,这会使你的人际关系受到影响。

只有明确我们需要替换的习惯,以及想要培养的好习惯,才能有的放矢,更有把握地去替换和培养。可以说,一旦明确了坏习惯,我们用好习惯替换它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增加。

4.勤奋习惯是成功的“点金术”

伟大的事业同辛勤的劳动是成正比例的,有一分劳动就有一分收获,日积月累,从少到多,奇迹就会出现。

[中国文学家、思想家 鲁迅]

有人问寺院里的高僧:“为什么念佛时要敲木鱼?”

高僧说:“名为敲鱼,实为敲人。”

“为什么不敲鸡、狗等动物,而偏偏要敲鱼呢?”

高僧笑着说:“鱼儿是世间最勤快的动物,整日睁着眼,四处游动。这么至勤的鱼儿还要时时敲打,何况懒惰的人呢!”

“懒惰”是个很有诱惑力的怪物,人的一生都会与这个怪物相遇。比如,早上躺在床上不起来,起床后什么事也不想干,能拖到明天的事今天不做,能推给别人的事自己不做,不懂的事自己不去问,不会做的事自己不请教别人等。“懒惰”是人类最难克服的,由于它的阻挡,使得许多原本可以做到、做好的事,却因为一次又一次的懒惰拖延而错过了成功的机会。

寺院里那位高僧讲的敲打,其实就是鞭策。人的一生要养成勤奋习惯,就要不断鞭策自己,克服懒惰的毛病。

勤奋即能点燃天赋

一位哲人说过:世界上能登上金字塔的生物有两种:一种是鹰,一种是蜗牛。

不管是天资奇佳的鹰,还是资质平庸的蜗牛,能登上塔尖,极目四望,俯视万里,都离不开两个字——勤奋。

母亲在赖斯幼年时对她进行了孜孜不倦的音乐教育。赖斯四岁时,掌握了一些曲子,开了第一个独奏会。

赖斯家相信这样一条真理:只有当孩子们做得比白人孩子高出两倍,他们才能平等;高出三倍,才能超过对方。父母告诉她,在伯明翰以外有更多的机会,如果她勤奋学习,力争上游,就会得到回报。“你可能在餐馆里买不到一个汉堡包,但也有可能当上总统。”

赖斯相信父母的判断,她向着“加倍地好”这个目标继续努力——首先是在运动方面。除继续学习钢琴外,她还开始学习网球和花样滑冰,玩得都很出色。她每天早上4:30就起床,去溜冰场练习步法,从旋转、侧滑、前冲、穿越、踮脚到组合动作和双人滑冰。

就在春季学期的某一天,她发现了新的目标。那门课是“国际政治概况”,那节课主要讲的是斯大林,教授是前国务卿玛德琳·奥尔布赖特的父亲约瑟·考贝尔。“这一课程拨动了我的心弦,”她后来说,“这就像恋爱一样……我无法解释,但它的确吸引着我。”考贝尔博士被她的聪明和激情所感染,鼓励她到该校国际关系学院读书。考贝尔成为赖斯生活中的“智力父亲”。

赖斯开始学习政治科学和俄语,但并没有关上学习音乐的大门。这种背景使她最终成了一个为数不多的学音乐出身的政府高官。俄语被称为“需要十年才能学会的语言”,但她通过勤奋学习,很快便掌握了俄语。

1977年夏,作为研究的一部分,赖斯进行了一次国内旅行。她第一次有机会开始了解美国军事结构。她到华盛顿,在国防部担任实习生,在五角大楼工作了数周。此后又去兰德公司做实习生。兰德公司十分适合有关国际安全问题的学习,其研究领域包括世界政治、军事和经济发展趋势,潜在的地区冲突原因以及美国安全面临的潜在威胁。

赖斯的勤奋为她进入白宫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一个人要想取得事业的成功,必须把勤奋当作自我实现的必备素质。只有凭借勤奋才能自立于激烈竞争之中,才能取得成功。天赋再高的人,也要勤奋才行。勤奋还可以弥补其他方面的缺陷和不足,可以让天资好的人取得更大的成功。

亚历山大·汉密尔顿说:“有时候人们觉得我的成功是因为天赋,但据我所知,所谓的天赋不过就是努力工作而已。”一个人的进取和成才,环境、机遇、天赋学识等外部因素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依赖于自身的勤奋与努力。没有勤奋的习惯,哪怕是雄鹰也只能望山兴叹;有了勤奋的习惯,哪怕是行动迟缓的蜗牛也能登上金字塔。

“笨鸟先飞”与“灵鸟不飞”

俗话说:“笨鸟先飞。”意思是要不落后,就要比别人勤奋,就要比别人先行动。“笨鸟先飞”是一种不甘落后、勇于争先的表现。凭借勤奋的习惯,爱迪生就是从一个“愚笨”的孩子成为大发明家的。天赋再好的“灵鸟”也要先飞、也要勤奋,否则就有变成“笨鸟”的危险。

少年大学生钱某,12岁就会微积分,被认为是神童。中国科技大学听说后,录取了他,但他不参加学校统一安排的高中文化补习班,却只是到图书馆看他的微积分,并且一个月后就声称已经学完了。平时,学生们去上课,他却在校园里游逛,成绩很快一落千丈。无奈,老师只得让他休学。休学一年后,虽然刚开始还规规矩矩的,一段时期后却又故态复萌,他狂妄地认为在大学里根本学不到什么东西,便经常拿着气枪在校园里“巡猎”。最后学校只得让他退学。钱某退学后当了一名油漆工,从此结束了他的“神童”生涯。

这不正是“灵鸟”变成“笨鸟”的例子吗?其实,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方仲永,“少而聪慧”,但他不勤奋学习,“长而与草木同朽”。可见,天赋也是靠不住的,它也需要勤奋来点燃。

业精于勤,而荒于嬉。勤奋能使学业和事业有所成就,嬉耍只会使学业和事业遭到失败。大凡有所作为的人,无一不是有着勤奋的习惯。勤奋能塑造伟人,也能创造一个最好的自己。虽然每个人的成功路径各有不同,但他们有一点却是相同的,那就是他们勤而不怠的习惯。勤学习、勤积累、勤思考、勤质疑,终能使人达到释疑解惑、豁然开朗的境界。

“有一个理念,会遭到虚度岁月的人、无知的人和游手好闲的人的强烈反对,”雷诺兹说,“我却不厌其烦地重复它。那就是:你千万不要依靠自己的天赋。

如果你有着很高的才华,勤奋会让它绽放无限光彩。如果说你智力平庸,能力一般,勤奋可以弥补全部的不足。如果目标明确,方法得当,勤奋会让你硕果累累。没有勤奋工作,你终将一无所获。”

勤奋习惯是成功的“点金术”。但要记住的是,勤奋不是无休止地、盲目地工作,而是要调整好心态,在清晰目标的指引下,积极乐观地去投入,去面对,在勤奋中体验快乐,在快乐中体验过程,在过程中体验成功。

扪心自问

或许你现在才觉得培养良好习惯的重要性,那么心动不如行动,何不从现在开始便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好习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