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学生要懂心理学
46863500000013

第13章 行为揭秘,学习中不再有难言之隐(1)

学习的过程中,青少年学生常常会被各种各样的行为所困惑,例如课堂上为什么知而不言?为什么总害怕被人比自己学得好?尖子生为什么会倍感孤独?事实上,这些问题的背后都有一定的心理原因,本章将一一为你揭秘。

心理困惑

我是一名高中生。在课堂上,每当老师提出问题后,我明明知道正确答案,即使不知道正确答案,我也有我自己的想法,可我总是不敢举手发言。我把答案在心里重复了一遍又一遍,下定决心举手回答,可依然担心回答问题时会出现差错,别人会笑话我。我以前并不是这个样子啊,在小学时,课上总是争着抢着举手回答老师的提问,可是现在,我该怎么办呢?在我们班里,像我这样的同学还有很多。到底是什么原因,我自己也弄不明白。心理学对此能否给以明确的解释呢?

专家解析

在课堂上,一直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小学生抢着举手,初中生看着举手,高中生没人举手。莫非真的是年龄越大越被动吗?其实不然。在这种现象的背后,存在着心理方面的原因。

儿童心理学指出,小学时期是人的自我意识的朦胧期;从少年时期开始,自我意识开始发展。所谓自我意识就是人对自我的认识,以及对自己和周围人的关系的认识。

青少年期是人格急剧变化和逐步定型的阶段,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在该时期逐步形成,开始对社会中各种现象产生浓厚兴趣,积极参加社会活动,但还缺乏责任感,常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对社会评头论足。当社会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时,他们会表现出强烈的反抗性。

青少年对于周围人对自己的评价也非常关注和敏感,哪怕是一句无心的话,都会引发内心的情绪波动和应激反应,导致对自我认识发生动摇。比如上课举手,很多学生不只是想到“我知道答案”,而是想得更多、更远:如果回答错了,就会被人笑话,多没面子;第一个举手,其他人会不会说自己爱表现,喜欢出风头?此外,还由于青少年心理闭锁性与开放性之间的矛盾。青少年时期人的自尊心强,思想情感、个人秘密不愿意轻易向他人吐露,对任何事都存在戒备心理。这时如果家长不能正确对待,他们极易造成心理上的闭锁。这种闭锁就会导致他们与父母、老师以及交往熟悉的人之间产生距离。下面提供一个具体方法,你不妨按照下面的方法尝试一下。

1.做好回答的准备

在每次上课前,把老师要讲授的内容先预习一遍,思考老师可能在课上提出的问题,然后把这些问题和答案记在本子上,准备上课时用,这样心里就有底了。在课堂上,如果遇到老师提出的问题恰巧是你课前预习时准备好的,就勇敢地举手,实现自己第一次举手的突破。如果老师让你回答,就把事先准备好的答案读出来;如果老师没有让你回答,也要肯定自己勇敢举手的行为。

2.习惯成自然

有了第一次举手和回答问题的经历,你就成功了一大半。以后上课时再用同样的方法锻炼自己,你会发现自己原来能回答得很好。慢慢地你就不会再关注上课要不要举手的问题了,相反举手回答问题成了一件很自然的事情。

3.不强求自己

假如还有困难,也不必强求自己,干脆接受现实,不再去想上课要不要举手回答问题了。课堂上遇到你预习过的问题就安心听别人或老师的答案,与自己内心的答案相对照,看看有什么异同。如果自己的答案对了甚至更好,就微笑一下,在内心给自己个鼓励;如果自己的答案错了,及时改正过来,把课上的知识听懂了、学会了,也就完成了任务。这种无声的对话和交流也不失为一种好方法,还可以避免由于过多地担心是否举手回答问题而造成的心理紧张。

我是一名初二学生。我的物理一直都很不错,不知道为什么,我总是害怕别人比我学得好。不知不觉中,我养成了一个习惯,就是做题的时候,我总要先观察一下同学,看看他们做出来没有。如果我做出了一道题,别人也做出来了,我的心里就很不舒服;如果别人已经做出来了,而我还没有,我就会更加烦躁,感到自己没用,长时间不能静下心来做题。尤其是哪位平日里成绩不如我的同学做出了我没有做出的题时,我就感觉他要超过我了,于是开始忌妒他。现在,我很怕做题,我知道自己缺少的是自信,可我该怎么办呢?

专家解析

成功感与优越感不一样。优越感是通过与别人相比做一件事情超过别人之后的感受。成功感是通过自己与自己相比做一件事情时,有所收获,有所进步的感受,是自己认真地做好一件事之后的自我评判。

在学习上,学生常常更看重自己的考试成绩,因此,就形成了和别人比而不是和自己比的习惯。如此一来,那些成绩较差但是学习非常努力的同学,由于在班中没有明显的进步,而不能得到家长、老师和同学的认可,便对学习失去了兴趣与激情。就连一些成绩优秀的学生,也由于这种盲目相比,而失掉了体验成功的机会,每天生活在紧张与焦虑中,自信被一点点地磨蚀掉,只剩下一个“怕”字。

那么,陷入这种困惑的学生究竟该怎么办呢?

1.运用科学的比较策略

不是横向地与他人的现在比较,而是纵向地与自己的过去比较。因为每个人的成长经历不同,每个人的特长和个性特征都不一样,因此盲目的与他人对比是缺乏可比性的。

2.一是有利于保持良好的心态。

学习成绩许多人用分数和名次来衡量,致使很多同学对每一次考试的分数都要斤斤计较,心态也总是随着名次的升降而起伏。实际上,在分数背后一直在起关键作用的是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因而现实中经常是越是追求分数和名次,成绩越不会提高。这就是盲目与人相比的心理走向及心理效应。反过来,如果你不与他人相比,而是和自己比,当你体验到成功的时候,你的心态会变得稳定、良好。这样,就可以进一步确定自己的目标,形成稳定的学习方式,也就能够走出名次和分数的困扰。只要自己把知识学透,并慢慢树立端正的学习态度,优化学习方法,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还怕在学习不能进步吗?把别人比下去只是一种优越感。你把它当作成功时,你就很难找到成功的快乐了。当你和自己比的时候,只要你努力了就会有收获,有进步。有收获有进步就是成功。

3.有利于增强自信。

成功不在于把别人比下去,因为把别人比下去不过是一种优越感。如果把它当做成功,那就找不到成功的快乐,因为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比下了张三,还有李四,还有更多的人。而当你与自己相比的时候,每一次努力,都会有成功的体验,有进步的喜悦,这才是真正的成功。

在学习上争强好胜出发点是积极的,但是不能总是盲目地与人相比,因为盲目对比很可能会比丢你的成功感和自信心。

总之,学习本就是自己的事情,虽然与他人相比有可能激发自己的进取心,但若是盲目相比,也可损伤自己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因此,同学们要学会与自己相比,每一次努力,都会获得成功,每一次成功都代表着你的进步,这样一步一步地,你的成绩就会提高。

在我们的意识中,学习成绩不好的同学在心理上存在各种问题是不足为怪的,而那些学习成绩优秀的同学,大多数是壮志凌云,愉快轻松的。可是,老师却说在优秀生身上也会出现心理问题,严重的甚至会影响他的学业与前途。我想知道,优秀生会存在心理缺陷吗?如果存在,应该如何克服?

专家解析

老师心目中的“优秀生”由于他们的优点非常多,如学习刻苦勤奋,求知欲强,遵守纪律,使得他们在老师的心目中占据重要的地位。老师给予他们的关心和爱护也开始变本加厉,正是这种过分的呵护,阻碍了优秀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

优秀生因为受到同学们的羡慕与爱戴,长期生活在表扬、鲜花和掌声之中,就滋生了他们唯我独尊的心理,在自己的心目中形成了强烈的优越感。长此以往,这种优越感就转化成了高傲自大、忌妒心强、情感脆弱。我们常常发现当学生踏上社会,干一番事业的不一定是那些所谓的优秀生。

“优秀生”有很多优点,多才多艺,品学兼优,听话懂事,所以师生们对“优秀生”都高看一等,使他们在心目中形成了一种强烈的优越心理。久而久之,这种优越就转化成了不能正确面对挫折和失败等心理缺陷。

正在成长的中学生,有一些毛病或错误并没有什么,只要教师及时发现,及时教育,他们会很快地改掉。可怕的是,由于他们是优秀生,备受老师宠爱,对他们身上的缺点许多老师都能迁就,或者认为是“瑕不蔽玉”,所以视而不见,甚至根本就意识不到,以致任其发展,使他们的一些不良心理倾向肆意蔓延,从而痛失教育良机。这对他们的健康成长是极为不利的。因为“优秀生”的标签不可能在他们脸上贴一辈子,他们将来所要面对的社会竞争是残酷的,社会这个大舞台很快就会让他们自身的缺陷暴露无遗,并让他们为之付出沉痛的代价。

“优秀生”常见的心理问题主要是:过分追求完美、关注消极面、过分关注自己的形象和别人的评价。此外,一些“优秀生”还表现对失败异常敏感。面临选择时患得患失,犹豫不决。不少人为保持“优秀”的评价而紧张、焦虑等。

“优秀生”要全面看待自己,在心灵深处创设“志存高远”的心理环境。预防和消除“优秀生”的心理问题的出现,从根本上杜绝心理障碍的产生,关键是“优秀生”要改变对自身的认识。

1.要正确认识自己

“优秀生”比起一般学生要优秀一些,但切忌恃才自傲,自命清高。要让优秀生懂得自己的成绩与杰出人物相比是微不足道的,要对自己的成功和失败进行冷静地分析,正确、全面地认识自己,进而有针对性地发展自己。

2.要超越自我

要让“优秀生”懂得“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在与其他同学相处时,要虚心学习别人的长处,乐于为同学服务,正确对待分数和荣誉,培养自己豁达而淡泊的心境,淡化自己的“优秀生”意识。同时,要教育“优秀生”充分发挥自己潜在的优势。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不断战胜自我,追求卓越,真正体验到人生的乐趣与辉煌,正是从战胜自我到超越自我。

3.要增强自己的抗挫能力

“优秀生”由于受挫机会少,因而受挫的心理承受能力相对薄弱。为此,要教育优秀生强化自己的受挫心理,要积极参与学校及班集体各项活动,做各方面的尝试和探索,增加自己受挫的机会,从而培养自己的抗挫能力。

在我们班里,有几名老师和同学公认的“差生”,大家都疏远他们,甚至鄙视他们。即使他们努力学习,有了进步,考试取得了好的成绩,也会有人认为他们是“抄袭的”“偷看的”。这样的现象在我们的周围很常见,为什么会这样呢?该如何做呢?

专家解析

这类现象在现实生活中非常普遍,这是一种“偏见”,社会心理学把这称为定势在人对人的知觉过程中的消极作用。

定势也叫心理定向,是由先前的活动而造成的一种对活动的特殊的心理准备状态。在环境不变的条件下,定势有助于人们迅速解决问题,而当情境发生变化时,定势则阻碍人们采用新的解决方法。说到眼睛统统都是炯炯有神,说到好人好事都是扶老奶奶过马路,说到城市统统都是高楼大厦,说到“差生”都是上学逃课、考试作弊……这些都是定势的消极作用。长期保持定势是危险的,它只会使你走向僵化,对人对事总持有偏见。这种偏见的产生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首因效应。首因效应就是说人们根据最初获得的信息所形成的印象不易改变,甚至会左右对后来获得的新信息的解释。实验证明,第一印象是难以改变的,其作用最强,持续的时间也长,比以后得到的信息对于事物整个印象产生的作用强。

因此,首因效应也称为第一印象作用,或先入为主效应。比如老师留给同学的第一次印象。

刻板效应。所谓刻板效应就是人们在长期的认知过程中所形成的关于某类人的概括而笼统的固定印象。有些人总是习惯把人进行机械的归类,把某个具体的人看作是某类人的典型代表,把对某类人的评价视为对某个人的评价,因而影响正确的判断。

晕轮效应。是指在人际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夸大的社会印象,正如日、月的光辉,在云雾的作用下扩大到四周,形成一种光环作用。常表现在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或事物)的最初印象决定了他的总体看法,而看不准对方的真实品质,形成一种好的或坏的“成见”。所以晕轮效应也可以称为“以点概面效应”。是主观推断的泛化、定势的结果。最典型的就是认为“优秀生”什么都好,“差生”什么都不好。

近因效应。上面所说的四种效应,就是人际交往中产生偏见的心理因素。此外,还有价值观念、思想方法等方面的因素,他们都制约着我们对他人的正确认知,因而使我们在认知上出现偏差,甚至对别人造成负面影响。因此,有人说:“识字易,识人难。”

“偏见”作为一种心理定势,要想克服并不难。只要我们弄清楚了产生偏见的原因,人与人之间加强沟通与交流,就可以避免偏见。主要做法如下。

1.不以点带面

不因为某人的某一点好,就认为某人一切都好;也不因为某人的某一点不好就认为这个人一无是处。

2.不以一次交往论短长

有些同学就和对方见一面就给人下断言,这不仅武断,也有失公允。同时要相信自己的观察力和判断力,不要跟着大家随大流,忽视了事实本身。

4.不轻易给人定型

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人们的思想、行为也在不断地变化。看人,不仅要正确地看过去和现状,还要正确地对待他的未来和变化。

5.不用自己的做人尺度衡量别人

不要用自己的标准去衡量别人,如自己很胆小,就认为别人也一定胆小;自己很小气,就认为别人也一定不大方。这些都可能形成人际交往中的偏见。

我们班里有一位“尖子生”,每次考试他都是总分第一。他原是我们班的班干部,但是,平时他和大家合不来,为人处世中总有那么一种鹤立鸡群、高人一等的气势。但是同学们都不支持他,弄得他单枪匹马,工作上很受挫。于是,老师只好在班里民主选举班长。结果,另一个人被选上了。看到他成了离群的“孤雁”,整天一个人上学、下学,有时还真有点同情他。我想知道,为何会造成这样的局面?我们该怎样对待他?

专家解析

上述情况可能是“优秀生效应”在起作用。有些“尖子生”、“优秀生”由于受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影响,形成了“自我中心”的心理,他们往往唯我独尊、自命不凡、冷漠孤僻,成为不能融入集体的独行侠。这就是“优生效应”导致的结果。“优秀生效应”是消极效应。那么是什么因素导致优生产生这种心理效应的产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