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批判中国人的教子方法
46797700000008

第8章 家庭教育中的种种“雷区”(1)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也是孩子养成各种习惯、培养各种兴趣的课堂,可正是在家庭中,孩子被家长的错误方法推到了死角。

学习学习再学习,对吗

“学习学习再学习。”这句话非常正确。人类文明发展到今天,“学习”二字功不可没。只不过,一个人的健康成长,一个人生活的全部意义,除了学习文化知识,还有其他的生活内容。

作为最疼孩子的父母,为什么眼里往往只有“学习”二字呢?只会叮嘱孩子一味地学习学习再学习,又会造成多少家庭悲剧,影响多少原本生机勃勃的孩子的健康成长呢?

案例一:2001年12月北京青年报以《望女成凤反成疯》为题,报道一件令人痛心的事情:在重庆市,一个成绩优异的姑娘,在接到硕博连读录取通知书的前4天,精神失常,疯了!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悲剧,原来在父母的严厉看管下,这个聪明的姑娘十几年的生活的全部内容只有两个字:学习!最后导致姑娘心理压力过大以致精神失常。

案例二:17岁女孩乐乐(化名)的母亲给她制定了非常严格的规定,学习、吃饭、休息,严格到按每一分钟来计算:早上6点起床,洗漱5分钟,吃早饭10分钟,背单词15分钟,6点半准时出发上学;中午回家吃饭20分钟;下午一点半上学;晚上回家后先写作业,20分钟吃完晚饭后再写作业;晚上10点开始预习新课,11点睡觉。周六去学校补课,周日上午上英语强化班,下午上数学强化班。没想到,学习好又受别人羡慕的乐乐高一第二学期没上完,就在重压下出现了精神异常。谁问她都说:“我妈要把我逼死了!”

这是两个极其典型的父母眼里只有“学习”二字的例子。孩子成了一部学习机器,父母的责任好像就只是给这部机器上油、充电。在父母的期望中,孩子最好就是一部“永动机”,永远学习,永不停止。

中国孩子学习不仅持续时间长,而且孩子的学习内容,远不只课堂上书本知识,课后还要面对家里增加的无数的辅导书、热心的亲戚朋友收集提供的各种内部资料。即使仅有的课余时间,家长们采用了高压的政策和方法,强迫孩子学这学那,要这样,不能那样,眼睛死盯住分数。别人学什么,自己的孩子也不能落下,有意无意中都责怪孩子不如别的孩子聪明,批评或表扬子女都以他人为“镜子”,追求学习成绩的一致性和学习内容的求同性。孩子稍有进步,就沾沾自喜,稍不如意,则贬低孩子无能,恨铁不成钢。

不少父母还热衷于“早期教育”,“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常常自觉或不自觉地给孩子施加各种压力,孩子小小年纪就要学外语、学打字、学绘画、背诗词、学钢琴等等,以至于许多孩子还未上学就对学校充满了恐惧,一说学东西就心生怯意。

父母只是要求孩子“学习学习再学习”,却从来不会倾听孩子的真实想法。

在西北大学附中读高二的星星(化名)今年16岁,是一个学习中上等的孩子。她说她没当过第一名,也不想当第一名,因为当第一名很悲哀。当第一名为什么悲哀呢?因为第一名为了保卫自己的名次,只能啃课本、做无数的习题,几乎是为各种考试活着,却没有时间发展自己的爱好,也没有时间体会人生的乐趣。在她看来,第一名根本不值得效仿。而中等生因为没有保持名次的压力,反倒有时间看看自己喜欢的书,从而伴着乐趣更从容地成长。谈到和父母之间的关系,星星说,她周围大部分同学都特别渴望得到父母的理解和尊重,但这种愿望基本是奢求,因为大部分父母都过于自以为是,根本没有耐心倾听孩子的心声,也不可能理解孩子,只是一味要求孩子读书读书再读书,学习学习再学习。

过度教育使孩子厌学,过度地强调学习,反而造成学生的厌学情绪。据统计,有百分之七十的学生曾经产生过厌学情绪。每学期开学,都有许多学生迟迟不肯去学校。

其实,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学习学习再学习”本身也没有错。人的一生,本来就是一个活到老,学到老的过程,当时应该学什么,怎样学是大有讲究的,家长们对这两点认识的错误,以至于相应方法错误,最终导致无数悲剧产生。

学习,学什么,应该怎么学,是天下父母必须认识的问题。

学习,首先是学习书本知识,但那些只是人生的一个很小的部分。学习不仅是知识的学习,还应该包括学习如何做人、如何做事等内容。但急功近利的父母们,似乎只想到考试,只看到分数,所以以偏代全,造成学习内容的单一化。

其次,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拔苗助长也害人,过度干预也害,最后是欲速则不达,父母的满腔热情,反而换来孩子的悲剧结果。家长培养孩子一定要有循序渐进的思想,从孩子的实际出发,尊重孩子的年龄特征,尊重孩子的个性,使孩子按照自己的发展规律来发展。循序渐进不是落后消极的无为,而是积极有为。

教育孩子是家庭的重要内容,孩子的教育也是一项全民族的宏大工程,会有一个相当漫长的阶段。儿童也有自己的生存权、发展权,有权选择自己的生活、学习方式,但在实际中,他们的权利被“热心”的父母侵犯剥夺或变相地侵犯剥夺,殊不知这样的“热心”反而害了孩子。

虽然由于升学就业的压力所迫,学习始终是孩子的重头戏,但每一个真正为孩子作长远考虑的父母,确实不应该把孩子当成一部学习机器,注意学习的内容,讲究学习方法,这样的“学习学习再学习”才是真正的学习,才是使孩子终身受益的学习。

“教训”难道就是教育

自从韩非子提出:“严家无悍奴,慈母有败子。”用捆绑、打骂、冻饿等“家法”来教训子女就成为中国自古以来比较流行的一种方式。但这种教育是否有成效呢?

案例一:段小艾的父母是下岗工人。他们将全部希望寄托在段小艾身上。在教育方式上,段父信奉“棍棒出孝子”,而段母则是百般哄劝。在这种家庭环境中,段小艾性格孤僻,成绩每况愈下。一天晚上,段父在街上发现几个流里流气的小青年正调戏一个女孩子,其中竟有段小艾。段父将他扭回家,用绳子捆住,结结实实地揍了一顿。第二天,段小艾像往常一样背着书包上学,却一去不回。三天后,公安人员到他家,告诉他们段小艾参加一抢劫团伙被抓住了。不久,县法院以抢劫罪判处段小艾有期徒刑2年,这一天,段小艾离18岁的生日还有三天。

案例二:程报的父母均系农民。程报儿时,他们就教育程报对人要狠,否则就会吃亏,使程报逐步养成了粗野、蛮横的习性。上了初中的程报成了学校出了名的刺头,逃学、打架是家常便饭。为此,班主任找到程报父母,程报父母说:“这年头,老实能当饭吃?”一副不以为然的样子。因程报多次违反校纪校规,被学校开除。为此,程报父母找到学校,把校长大骂了一顿。不再上学的程报整日无所事事,便和社会上不三不四的人打得火热。后来,他因多次抢劫学生钱物,被县法院判处有期徒刑3年。

上面的两个案例中,这两对父母不是不想孩子学好,但他们只知道用暴力来“教育”儿子,这是一种典型的专制型教育方式。

这类专制型家长往往以“老子”自居,摆出威严的居高临下的架势,绷紧老气横秋的脸孔,用教训斥责的腔调对待孩子;故意制造紧张气氛,威胁、恐吓、叫骂、体罚,意欲使孩子入耳入脑“牢记不忘”。凡此种种,其结果也往往适得其反。

在现实生活当中,还有一种教育子女“教训”他人的教育方式。其结果对孩子的危害更大,往往成为促使青少年犯罪的诱因。

无论是用“教训”的方式来教育孩子,还是教育孩子用“教训”的方式去教训他人,其结果往往是给孩子心理造成伤害,养成一些难以克服的缺陷。如果孩子害怕家长的“教训”,他们将会在父母面前做你想要做的事,间接养成孩子撒谎的习惯。体罚教训孩子不会教导孩子有良好行为,却教会一些不良恶习:当别人做一些自己不喜欢的事时,可以理直气壮地去打他们;以大欺小,以强凌弱是天经地义的;对曾经体罚他们的人存在恐惧和报复心理。总之,体罚教训看来可能给你带来一些平静,但长远来看,会给你带来更多的麻烦和恶果。

现代家庭教育理论研究表明,家长与孩子之间的亲子关系是基于血缘之上的情感、伦理、教养等关系的总和。而家长充分尊重孩子的教育态度对亲子关系具有调节的功能。家长深情的爱意、恰当的评价、耐心的态度、亲切的语言,能缩短家长与孩子空间上和心理上的距离,能克服亲子之间认识障碍、情感障碍。从而使孩子消除惧怕感,增强安全感,减少“代沟”,产生平等亲近感,达到亲子之间内心世界高度的和谐一致。这样,家长晓之以理,孩子知理明义;家长导之以行,孩子循规蹈矩。因此,家长在教育孩子时,要消除“孩子是我生的养的,我爱怎么着就怎么着”的观念,决不能凭自己性情、脾气随意对孩子耍态度,更不能用“教训”来代替教育。

教育孩子不是“教训”孩子,孩子需要适当的惩罚,但绝不能体罚,这是所有爱孩子的父母必须记住的。

能够拿孩子“比较”吗

“笨蛋!你看人家×××考了多少分,你看你,长大能干什么,捡破烂去吧!”“为什么人家会,你不会?“为什么你学习就不动脑筋,你看人家?”这样的话语我们在许多家庭中都能够听到。许多孩子就是在这样的比较中丧失了自信,丧失了学习的动力,最后迷失了自己,也造成许多家庭悲剧。

案例一:金华市第四中学徐力杀死母亲后,曾经对心理专家说,妈妈对他的学习要求特别严格,总希望他最终考上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为此,每次考试之后,母亲总是拿他的成绩跟别的孩子比较,说你怎么那么笨呢,别人能考前三名你怎么考不到,你是猪脑子啊。这种严重伤害他自尊的行为,导致他对母亲极端怨恨,从而产生了弑母的动机。

案例二:上海某小区有两户人家,两家的孩子年纪相仿,本是一对较好的朋友。父母们为了培养孩子的各种能力,让孩子参加各种辅导班,学习各项本领。这无形中形成了攀比,你家孩子学英语,我的孩子就学英语和奥数,你的孩子学钢琴,我不仅让他学钢琴,还让孩子学舞蹈。家长常拿对方的孩子作比较,叱责孩子不努力。这种盲目比较,结果不仅弄得孩子筋疲力尽,对学习产生了畏惧,而且使得朋友成了对手,家长之间的关系也淡漠和疏远了。

中国人爱面子,也想鼓励孩子上进,每个家长在比较中总是抓着别人的优点对比自己孩子的缺点,忽略孩子的优点,而且常常是当着很多人的面来说。这种比较不仅伤害了孩子的自尊,给孩子带来了不满和痛苦。在上述案例中,父母对孩子期望均较高,付出的心血不可谓不多,但由于比较方式的不当,最终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家长对孩子要求严格,有错误、有缺点从不放过,发现了就及时批评。这种负责态度是对的,将自己的孩子与同龄孩子进行比较,也是无可厚非,体现了对孩子真正的爱,是负责任的家长应该做的。但是一味地将孩子的缺点、毛病与别的孩子的优点相比;为了鼓励孩子超过对方,而让自己的孩子把别人的孩子当做“敌人”,都会酿成恶果。孩子会有很多负面情绪,如不开心、无安全感、愤怒和嫉妒等;行为表现方面,被父母用于比较的孩子觉得得不到父母注意。此外,父母长期认为自己的孩子不如别人,就会认为孩子顽劣不值得疼爱,造成恶性循环。

事实上,比较这种方式本身没有错,关键在于父母怎样比较孩子,怎样鼓励孩子去和别人进行比较。

比较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横向比较,一种是纵向比较。横向比较,比的是孩子之间的差异,比得好,可以激发孩子的上进心和竞争欲;比得不好,会打击孩子的信心,严重的甚至会让孩子觉得父母只爱别人家的孩子,自己一无是处,没人疼爱。所以父母在横向比较时,一定要全面比较,既要比出孩子的优点,又要比出孩子的不足,这样孩子才乐于接受。纵向比较,比的是孩子自己,通过比较,关注孩子的点滴进步,有助于树立孩子的自信心,容易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激起再次成功的勇气。无论是横向比较,还是纵向比较,都有利有弊,父母要正确运用和把握。

具体说来,父母应该怎样比较孩子,怎样教孩子学会比较呢?

科学的比较首先要以孩子为本,要符合孩子的性格、心理、年龄、认知等特点,不要一味地从众或拔高,也不要一味地鼓励或批评。一般来说,年纪小的孩子更喜欢听鼓励的话,父母首先要比出孩子的优点,然后用鼓励性语言指出孩子哪些方面还能够做得更好。年纪大一点的孩子,具有分析和判断能力,父母要虚心和孩子一起分析原因,找出不足,使孩子真正从内心深处接受家长的“比较”。

其次,科学的比较还要有度,纵向比较要多些,不要让孩子总处在横向比较中。

第三,科学的比较还要持久。教育孩子有长期性、反复性的特点,家长在进行科学比较时不能时断时续,忽严忽纵,而应坚持每天和孩子交流、沟通,关注孩子的成长与变化,促进孩子良好道德意识和行为习惯的养成。

比较是一柄双刃剑,有责任心的父母必须学会把握和运用,让祖国的花朵绽放出绚丽的光彩。

“好孩子”是“逼”出来的

培养出听话、懂事、追求上进的好孩子是所有父母的愿望。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父母们可谓是什么手段都用上了,最常见的方式就是要求孩子做这做那,试图“逼迫”孩子按照自己的意志行事,但这种“逼迫”能够达到父母的初衷吗?

案例一:娇娇是个乖女儿,非常听话。爸爸为了让娇娇更珍惜现在的生活,他决定搞一次勤俭持家教育:5元钱在公园过一天。去的路上,父女俩用了2元钱乘公交车;渴了,两人就买一杯2角的茶喝;饿了,两人各一碗9角的阳春面;买了一份5角的礼物送妈妈;最后留了5角,爸爸决定带娇娇走回家。此时,又饥又渴的娇娇不干了,和父亲大吵了一架。然后,两人花了3个小时边吵边走回家。回家后,娇娇把家里所有的玻璃器皿都砸烂了。父母全傻了,怎么也没想到一个良好的愿望却让他们失去了一个乖巧的女儿。

如果说日常生活中,父母不注意,偶尔过度的“逼迫”孩子按照自己的意志从事,只是会引发孩子的局部反抗的话,那么家长长期逼迫孩子按照自己的意志从事,试图塑造出“好孩子”,那就很有可能将自己和家庭推入危险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