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批判中国人的教子方法
46797700000014

第14章 孩子的缺陷是家长的“心血”(1)

当家长对孩子生活中的某些方面有所忽视,或者过于关注,孩子也许就会在这种态度下产生性格扭曲。家长的心血,浇灌了孩子的缺陷?

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充满希望却又曲折的社会。说它充满希望是因为它对任何人都可以提供机会;说它曲折是因为任何人不经过自己的努力都难以获得最后的成功。正因为这是个希望与挑战、机遇与风险并存的世界,而成功总是青睐于那些有准备的人,所以家长们越来越重视孩子的早期教育,期望避免让孩子输在人生的起跑线上。

早期教育是不是越早越好呢?给孩子灌输的事物越多越好呢?事实并非如此。

美国研究孩子心理的专家格塞尔认为,支配孩子心理发展的因素有两个:一个是成熟,一个是学习。两者权衡,成熟更为重要。心理学家证实孩子一出生,就有了最初的认知能力,0-3岁是许多能力发展的关键期,如果这个时候不给他们适当的刺激,不提供良好的环境,孩子的智力将得不到充分的、有效的发展。可见,婴幼儿期是智力发展的高速阶段。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个性的教育基本上要在三岁以前完成,这以后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是再教育的问题了。所以,对孩子开展适当的早期教育是必要的。

但是,对于孩子的早期教育,当前存在许多错误的意识和做法。

误区之一就是耽误了孩子的早期教育。

一对白领夫妇都忙于工作,产期结束后,责任心强又不甘落后的年轻母亲就风风火火地创业去了,让农村年迈母亲带着孩子。老人家年纪大了,到了城市很多东西都不明白,只能是天天关在家里,孩子哭了就让他吃饱,后来老人、孩子都迷上了电视,两岁多的孩子居然能目不转睛地盯着电视就是一整天。等孩子上幼儿园的时候,父母发现,孩子做任何事情总显得比别人慢点。

这样的事情虽然较为特殊,但让年迈的父母整天带孩子在中国还不在少数。这无异于放弃了挖掘孩子大脑潜能的最佳时机,实在是一种大脑资源的浪费。

但家长更容易犯的错误是在“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口号下,把不适当的超前教育当作先进理念来接受,忽视了孩子阶段性成熟的内在要求。

早期教育不是不管孩子,更不是说必须早早地让孩子超前掌握他们进入学习年龄才需要的知识。什么样的教育才是早期教育?才能帮助孩子在起跑线上与同龄人同等竞争呢?

对幼儿来说,最好的早期教育就是学会“玩”,学会游戏。父母要给他们提供“玩”的机会、“玩”的道具、“玩”的伙伴,让他们的身体在娱乐中得到发展,让他们的技能在玩耍中得到掌握,让他们在和父母、伙伴的娱乐中,学会合作,培养情感,形成自己的个性。

让孩子学会玩,让他们在不停地摆弄着各种各样的物品、玩具过程中,从许多相似的物品中了解事物的差异性和同一性,形成概括力;让他们通过“藏猫猫”捉迷藏,认真观察排除假象寻找目标,养成细致的思维习惯;引导他们把竹竿当成骏马、火箭、飞机、机关枪,形成丰富的想象力。这才是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开启他们的智力和培养情感的正确方法。

其实把“起跑线”仅仅定位在幼儿阶段仍是不准确的。幼儿期只是一个很重要的人生阶段。事实上,踏过起跑线后的途中跑、加速跑和冲刺,每一个阶段都是人生的一个起跑线。过度地重视早期教育,而忽视孩子阶段性的发展,同样会让孩子成为落伍者。因此,父母要在孩子每一个发展的关键阶段,在每一条起跑线上,多多关注孩子,在开发孩子智商的同时,帮助他们培养良好的习惯、个性,重视自信、毅力、诚信、思考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这样的孩子不仅会有一个好的起点,还有足够的动力加速、冲刺,从而在未来的竞争中取得好的成绩。

恶习是一天养成的

“唉,这孩子,做事总是丢三落四。”“我家孩子做事总是拖拖拉拉,怎样教他也改不了。”这些都是生活中司空见惯家长抱怨孩子的话,指的就是生活中的小毛病、不好的习惯。当孩子还小的时候,家长谈起孩子的坏习惯,总带着怜爱的口气,心里总觉得孩子大了,自然会改,但坏习惯一经养成,要改容易吗?

案例一:一位母亲讲述了这样的事情:“孩子从小养成了好多坏习惯,比如做事拖拖拉拉、不能专心地干一件事情、乱花钱等等。一个星期天在家什么也没干成。我真是气不打一处来,他纯粹是在浪费时间嘛!于是我教训他不许浪费时间,他居然反驳我,说休息日不用我管。”

案例二:唐山市一名21岁的小伙子,要父亲给他买摩托车,因为父亲担心骑摩托不安全没有答应,小伙子竟然喝下两口剧毒农药“百草枯”以死相威胁。据了解,这名小伙子,自出生起父母就宠爱有加,用父母的话说就是“要星星不给摘月亮”。在娇生惯养中长大了,早已习惯了有要必得,以至于稍有不顺心,就采用极端的方式。

从案例我们可以看出,孩子的坏习惯都是从小养成的。缺乏父母的管教或者父母过度的纵容是坏习惯养成的重要原因。案例一中的父母,从小忽视对孩子的管教,当发现孩子有着诸多坏毛病,又不能采取正确的矫正方法,不仅不能帮助孩子改掉坏习惯,还很容易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加剧两代人之间的代沟。案例二中就是当前孩子坏习惯养成的典型:家长从小过度溺爱,满足孩子各种不合理的要求,让孩子觉得自己的要求都是天经地义的,以致各种要求越来越多。等恶习养成,家长难以满足孩子的要求,他们往往就走向极端,这时家长只能自食其果了。

好习惯和坏习惯都不是一天养成的,但父母在这个过程中,都扮演了相当重要的角色,所以理智的家长,在培养孩子习惯时一定要谨慎。

对孩子不要娇生惯养,这只是一个原则,要培养孩子的好习惯,具体应该怎样做呢?

首先,当孩子长到一定年龄变得懂事了以后,就永远不要完全满足孩子的所有要求。孩子的要求,除了那些保障他们身体健康的,其他任何要求,都不要轻易满足。

其次,要善于运用掌握在自己手中的筹码,包括物质的、活动的和精神的三个方面,把它们作为奖励物,在训练孩子好行为的时候使用。

当物质奖励已经对孩子产生效果以后,要逐渐向活动性和精神性奖励过渡。通过各种活动,既可以培养孩子的能力,又可以加强两代人的感情。

第三,还要学会利用惩罚。包括撤销物质性承诺,如不给买原来答应好的玩具;撤销活动承诺,如不履行原来答应的旅游;精神上的惩罚,如批评、斥责、情感上冷落,也就是暂时“撤回”对孩子的爱,等等。

第四,未成年人都是在模仿成年人的过程中长大的,所以,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必须改造成年人的世界。也就是说,为了让孩子养成好习惯,父母应当首先养成好习惯;为了让孩子改正坏习惯,父母应当带头改正坏习惯。

最后,在对孩子进行行为训练时,应该把握好几个原则:一是,爱自己的孩子是前提,任何时候不能粗暴地对待孩子,不到万不得已的情况不使用体罚;其次,要把握好尺严度,在父母子女关系中,主动权、控制权应该在父母手中,父母不能被孩子控制;第三,行为习惯的养成只是教育的目的之一,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培养孩子好的个性品质,而个性品质是认识、情感和行为习惯的“合金”。因此,讲道理是家庭教育的永恒的法宝。

他人的尊严为何如此“轻视”

“投之以李,报之以桃”,实际上讲述的就是一个相互尊重,相互体恤的问题。尊重他人是一项最基本的品德,是赢得他人尊重和信任的基础,是获得成功的基石。但众多的事实表明,现在的孩子却极度缺乏尊重他人的意识。

案例一:2003年9月25日中午,深圳宝安区某私立学校初二女生吴莹(化名)在宿舍中遭四名舍友脱光衣服猥亵,并被强迫做出一些不堪入目的下流动作。

案例二:星期天,梁亮到赵强家玩游戏机。两个孩子正“打”得热闹,赵强妈回来了,她热情地跟梁亮打招呼,可梁亮连头也没抬。赵强妈以为他注意力太集中,也就没在意。过了一会儿,赵强妈把削好的苹果递给他俩,梁亮二话没说,拿起一个最大的就啃。打完游戏后,梁亮又打开赵强的抽屉,说要看看有什么好玩的,弄得一团糟。梁亮走后,赵强妈无奈地说:“以后别跟他一起玩了,这孩子不懂得尊重别人,也不懂得自重。”

尊重他人就是在平等和张扬个性的基础上,重视他人的人格、价值和主动发展的潜能。但故事中的这些孩子在家里不尊重父母、长辈的劳动,在外面不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同住一个宿舍,却要对室友进行欺凌;在朋友家里,对长辈没有起码的尊重。

为什么他人的尊严在如今的孩子心目中如此的脆弱。这可能还是要追踪到孩子的父母,孩子所受的家庭教育。孩子与父母的关系是一个孩子首先面临的最重要的社会关系,这种关系是孩子与他人交往时所采取态度的基础。然而,由于独生子女的政策,使孩子成为家里关爱的全部,每当父母和孩子发生冲突的时候,父母们自觉地放弃自己的“尊严”给孩子让路,让孩子轻而易举地取得人际交往中第一场“胜利”,尤其是家里有老人的,一切都是孩子说了算。日积月累,孩子心里会认为别人听他的是应该的,而他却无须考虑别人的感受和想法。习惯成自然,他们就很容易把在家里的唯我独尊、目中无人的霸道作风带到与他人交往中去,不懂得尊重别人,更谈不上如何尊重别人。这种漠视他人尊严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他轻则伤害他人的自尊、自信,反过来又会使自己的尊严受到伤害,重则使孩子在社会无法立足,终身碌碌,一事无成。

其实,尊重他人的尊严是一个包含内容相当广泛的概念。只有全面尊重自己周围的人和物,尊重才是完整的。轻视他人的尊严,最终只是使自己受到更大的伤害。

尊重他人的尊严,维护他人的权益,是人的一种基本素质。作为父母,如何帮助孩子奠定这人生必备素质的基础呢?

首先父母要成为榜样。斯宾塞说过:“野蛮产生野蛮,仁爱产生仁爱。”父母本身的态度,对孩子的影响十分重要。父母身体力行地尊重别人,替别人设想,孩子看在眼里,自然会学习。

其次,父母要让孩子尊重别人,首先要赢得孩子的尊重,要赢得孩子的尊重,就要在教育孩子的同时,尊重孩子。一位初中生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道出了父母为什么难以赢得孩子尊重的原因:“父母要我们好好读书,自己却整天看电视、打麻将。看见父母下班辛苦,想帮母亲洗菜做饭,母亲说我偷懒不安心学习;给父亲倒杯茶端到客厅,父亲认为我想借机看电视。”过分溺爱孩子,过分猜疑孩子,过分轻视孩子,最终都不能赢得孩子的尊重,也教不好孩子尊重他人。从某种角度来说,只有被人尊重,孩子才可能获得自尊,并去学会尊重别人,而自尊和尊重他人是成为一个具有健康人格的人的首要条件。

再次,要帮助孩子理解尊重的全部内涵。尊重他人的人格、尊重他人的身体,尊重他人对财物的所有权。教育孩子关心他人,尊重别人的所有权,并使其初步懂得为什么要这样做。懂得哪些行为是错误的,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并懂得为什么要这样做。

最后,还可以让孩子设身处地去想一想,不尊重他人的行为,如果真的发生在自己身上,自己又会有何感受?让他设身处地地体会到不受别人尊重的感受。

任何人都有尊严,任何人都渴望得到尊重,教会、学会尊重他人的尊严,就是教会孩子如何融入社会,如何学会生存。

谁导致孩子的过度自我膨胀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警告过人们:“你想害死你的孩子吗?请给他一剂足够的幸福,这就可以害死他了。”此言绝非耸人听闻,许多事实表明,对孩子关心过多,照顾过头,都会导致孩子自私心理的自我膨胀,做出许多非常的举动,甚至走向犯罪的道路。在众多犯罪少年中,过于自我,忽视他人,往往是他们走向犯罪深渊的第一步,值得细细体味。

案例一:这是某校学生一件真实的事情。奶奶60大寿,孩子非要先吃一块生日蛋糕,父亲不允,孩子犯横道:“不让我先吃,你们也都甭想吃!”一巴掌把生日蛋糕打到地上。奶奶哭道:“我爱了你12年,你爱我一天也不行吗?”

案例二:有一篇文章讲述了这样一个例子。在押人员吕某,14岁便犯下了弑母之罪,在看守所里仍然无法无天,成了一个小刺头,看守所民警家访时发现,他家五代单传,吕某被视为掌上明珠,即使他骂妈妈,妈妈也会满脸堆笑地哄他开心。半年前一连几天,他逃学上网,妈妈到处找他,结果使他羞恼了,向妈妈抡起了菜刀。

孩子为什么如此自私,以至于仅仅为了先吃一块蛋糕的要求没有满足,就要让所有人都无法满足;以至于家长不让他“自由”上网,就向母亲举起菜刀?在这些事例中,我们可以看出,孩子所作所为,就是溺爱带来的恶果。过分的“爱”,无原则的“爱”,得到的回报却是“爱我一天也不行”,得到的却是孩子挥舞的利器。这些事情令人寒心、发人深省。溺爱所造成的道德缺陷及其危害后果是不言而喻的。

每一个人的内心都存在一种膨胀的自我,这种心态是与人之本性共在。它表现为过分的自负和过多的以自我中心。个性的过度发展,会衍生出内心的膨胀。但父母往往以“爱”为理由,放弃了对孩子内心膨胀的束缚,导致孩子过于自我。在孩子内心那种以自我为中心的自我膨胀的初期阶段,父母总认为是些小毛病,不够重视,即使加以矫正,有时父母意见不一致,一个主张教育,一个却护着孩子,导致孩子自私心理继续膨胀,最后是极端的以自我为中心,走向社会以后,也做出许多非社会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