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有一句话:“人不是仅仅靠面包就能活的。”还有一句话,“罗马城不是一天建成的”。任何一个人的成长是各种因素在起作用,健全的人需要从家庭、学校和社会获得各种“养分”,这才能够“健康”。孩子有着某种爱好,有着某种较高的天赋,这本身来说是一件可喜的事情。家长们能够鼓励这种爱好,把它发扬光大,这本身也是中国父母素质的提高。但是,如果因为孩子具有某种爱好,而把这种爱好发展成为偏好,并以此来否定社会的人才培养模式,这无疑就是走向极端的做法。
对于这种走向极端的做法,教育专家认为:学校教育注重综合发展。有的孩子偏爱文学,却忽视了理科学习对于自己的长远意义。综合的基础教育对于孩子的成长非常重要。我们从教育调查研究中发现,有一些在小学跳过级的孩子到了中学之后成绩平平,这与他们缺乏完整的基础教育大有关系。作为一个正常的社会人,我们谁也无法逃避社会。如果孩子成天在家而不与学校、社会接触,那么他有可能形成不完整的人格。因此,面对社会兴起众多小作者出书热潮、退学热潮的家长,必须好好考虑,孩子是不是仅仅放在家里成长,就能出类拔萃鹤立鸡群。
另一些专业人士的话语可能更能够解释这些走向极端的做法。对于孩子出书,专家认为,校园里“写作低龄化”不是文学现象,是市场现象。从出版商、书商的利益驱动,到父母的荣耀感,有人甚至把写书当成上大学的敲门砖,这不免让人心存忧虑。有些人甚至认为,一些“少年作家”的书卖得好,不是因为书写得棒,而是低龄孩子的传奇经历吸引着读者。少数家长为了将子女送入理想的大学,不惜另辟蹊径,支付高达数万元的出版费用为孩子出书。“出书”不仅成为一种时尚,也成为一些青少年敲开知名大学大门的金砖。一些出版社则证实了这种说法:每年都有许多家长打电话来推销自己孩子“创作”的著作。这幕后的动机就不言而喻了。
“可怜天下父母心。”这句话可能在任何时候都不过时,孩子出书也好,孩子退学也罢,都有着父母深刻的用意,都是为了孩子的将来在策划。但是采取这种颇为极端的手法,使孩子错过接受正常儿童接受教育的机会,必然对孩子的成长造成损害。
一句话,还是尊重人的成长规律,尊重孩子的爱好,但不要把这种爱好无限上纲发展成为“偏好”而耽误了孩子的成长。
特长是怎样跑得无影无踪的
特长是让人羡慕的字眼,每个家长都希望孩子能够有一技,甚至数技之长。特长生也是当前家庭和学校教育比较时髦的字眼。但是孩子特长的发掘不及时,培养不合理,到头来也往往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案例一:兰芳小时候能歌善舞,很有音乐气质,小学、初中在本市中小学音乐歌咏比赛中多次获奖。音乐老师希望家长在这方面多下点工夫,不要埋没了孩子天赋。可是家长认为音乐不过是杂学,成绩才是最重要的,婉言谢绝了教师的好意,花了很大力气将孩子送到本市重点中学。可是从初中到高中,成绩在班上总是居于中下。眼看高考在即,家长认为孩子考不上好学校,而现在专业人才吃香,想让孩子重新学习乐理知识,朝声乐方面发展。却发现孩子学习音乐也像其他功课一样,成绩平平,小时候极好的天赋不知跑哪去了。
案例二:王泉是一所中学的学生,父亲是教育部门的小领导,也舍得在孩子身上花钱,认为教育投资再多也无所谓。儿子先是喜欢踢球,于是让孩子上了学校的业余足球队。儿子比较有天赋,老师想刻意培养,进行大量的体能训练。在家里娇养惯了的孩子有点受不了,向父亲诉苦,父亲利用职权,要求老师“关照”一下,老师只好睁只眼闭只眼,以至孩子技能尚可,但体质平平。随后,儿子又迷上画画,又参加辅导班,家长也认为是多元发展,仍是鼓励支持,但不怎么督促孩子;孩子喜欢电脑,想学习三维动画,家长又满足他的爱好。等孩子高考,谁知考什么专业学校都是不好不坏,没有什么过人的特长。
在上述两个案例中,两位孩子都像众多的青少年一样,有着自己的兴趣爱好,而且在某些方面颇有天赋。但是,兰芳的家长在培养孩子的最佳时机却武断地放弃了机会,无意中扼杀了孩子的天赋。等到“千军万马挤独木桥”挤不过时,才想起孩子小时候的天赋,但为时已晚。天赋不及时发掘和培养就自然消失了。至于王泉,他实际上就是爱好,家长试图把所有的爱好都变成孩子的特长,却不知道特长也是千锤百炼才能够培养成的。家长的做法实际上是让孩子广撒网,却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最后是兴趣广泛,什么特长也没有。
像这样的事例,现实当中还有很多。事实上,特长培养需要天赋,错过了最佳的机会,就永远一去难以复返。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爱好,但是特长不是人人都有,家长要想让孩子有一技之长,就得多下点工夫。
首先,要善于观察。孩子越小,兴趣爱好非常广泛,不能早早地给孩子定位。必须观察到孩子能够对某方面保持长期的兴趣,并经过测试,的确有这方面的天赋,家长才能确定孩子的特长教育定位。
其次,要处理好专业特长与均衡发展的关系。特长仅仅是某方面的知识,学校教育所带给孩子的不只是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一种社会化的环节。因此,特长教育不能替代普通教育,家庭教育不能取代学校教育。
第三,选择了就要坚持。任何一种特长都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够培养出来的,家长和学生必须有这种意识,没有“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的勤学苦练精神,那么特长极有可能变成业余爱好。
第四,学会放弃。父母的职责在于引导孩子怎样进行选择,把孩子引导到为自己的理想而不懈奋斗的道路上去。父母应该安静地站在孩子身后,给予信心。但实践证明,孩子在某方面天赋有限,难以发展为专长时,父母一定不要因为前期投入那么多,放弃可惜,就驱使孩子去做超出能力之外的事。没有专业特长,多点业余爱好也不错。
生活越好,健全的孩子为何越少
拥有健康、活泼、可爱的孩子是所有父母的心愿,让孩子健康成长、全面发展也是父母的期望。但无情的事实显示,由于众多的原因,我们相当一部分孩子“营养不良”。
最近有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查结果显示:和1995年相比,近几年学生在身高、体重、胸围等方面呈增长趋势,学生身体发育的匀称度有所改善,但是学生的一些体质指标反而下滑。一是体能素质下降,如速度素质、耐力素质、柔韧性素质、爆发力素质、力量素质等。二是肺活量的下降。三是小胖子在五年内翻了一番。四是近视率居高不下,小学生近视率约占25%,中学生近视率约占50%,高中生近视比率超过71%,并有上升的趋势。
孩子身体健康有问题,家长是否有责任呢?答案是肯定的。有关人员表示,不重视早餐、爱吃零食以及偏食、挑食、常吃“洋快餐”和乱吃保健品等,都是造成学生营养不均衡的关键因素。此外,超过一半的中小学生吃饭时挨过父母批评。对一些父母来说,餐桌甚至成了教育孩子的课堂。可见,家长教育的不当是造成孩子身体“营养不良”的重要因素。
与孩子的身体健康出现较多毛病相比,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更严重,却更容易被父母忽视。
一项调查表明,16周岁以下青少年儿童心理疾病发病率已达15%。近年来,青少年儿童心理疾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厌学、离家出走、自杀,甚至杀害他人等因为心理疾病而引发的悲剧时有发生。中小学生出现考试焦虑的占22.6%、担心发生可怕事的占16.1%、自卑者占37.4%、性格暴躁的占18.7%、想自杀的占14.3%。
据专家分析,青少年患者致病原因复杂,其中性格缺陷、学习压力、早恋打击、单亲家庭等因素比较常见,也有学校教育方法单一等原因,但主要还是家庭教育方式不当。现在的青少年儿童要面对升学、就业等各种压力,心理负担重;而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多,父母也习惯把自己的期望压在孩子身上,孩子因此承受了本不该承受的压力。家长只会施压,却不会帮助孩子缓解压力。
这一系列事实表明,并没有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孩子们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也相应地提高。相反,在某些方面由于各方面压力的增加,孩子们身体和心理“营养不良”的比例还有扩大的趋势。而我们的家长往往重视了孩子身体素质的缺陷而忽视了心理存在的问题,导致孩子成长状况的进一步恶化。
孩子们身体和心理出现这么多的问题,这暴露出我们家庭教育中的许多失误。受我国传统教育习惯的影响,很多的家长重视智力的培养,忽视了身体和心理素质的呵护。我们常常看见家长嘱咐孩子“少玩点、多学点、听话点、将来才有出息”。少玩使孩子失去了锻炼的机会,多学让孩子成天泡在书海中,要求听话、不尊重孩子的态度和要求,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为了实现“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承诺”,忽视孩子健康人格的培养,偏重各种“特长”训练。读有形之书,行有言之教,使教育走向“重智育轻德育,重学习轻劳动,重营养轻锻炼”的误区。孩子天天面对着做不完的课外辅导练习,学不完的ABC和弹不尽的哆来咪,繁重的“提高”行为连年不断。这种教育使孩子失去了梦想和激情,变得现实、麻木、呆板,使孩子失去了积极的态度;变得消极、沉默、封闭,使孩子失去了活泼开朗性格与健康的体魄。
孩子需要自由成长的空间。要培养健康的孩子,家长们在身体上要关心孩子的成长,给孩子足够的锻炼时间,帮助孩子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给他们劳动的机会,给他们一个健康的体魄。在心理方面,家长应该掌握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培养孩子坚定、顽强、乐观、开朗的性格,多与孩子进行沟通。一旦发现孩子有反常表现,应及时就诊,不要讳疾忌医。
只有拥有健康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孩子才是快乐的,才能迅速成长。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是否过时
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家长在各个方面对孩子的期望高了,提供的条件好了,但身体锻炼方面却关注少了。孩子们身体出现的毛病与家长们不健康的营养观念、健康观念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