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家长们越来越重视孩子的学习与生活质量,那些被家长们忽视的地方,却变成了孩子无法根治的痼疾。而这些痼疾,又反过来伤害了家长。
全面教育,家长你知道吗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更何况是自己一手抚养长大的孩子。但当前孩子的无情无义,可能是现在家长最感到寒心的事情。
案例一:北京某中学的一次学生与家长互动的专题活动上,一位妈妈哭着讲述了一件事。元旦前的一天,是这位妈妈的生日,妈妈买了一个蛋糕。儿子几口就把蛋糕吃了,妈妈看着儿子狼吞虎咽的样子,高兴之余心里多少有些不自在,便对儿子说:“儿子,今天是妈妈的生日。”听了这话,儿子先是一愣,紧接着说:“这跟我有什么关系?!”
案例二:一个贫困大学生回家向父母要零用钱,父母说:“我们家里困难,你不是不知道,平时不要和别人在钱上攀比,你的学费还是四处借来的,到现在还没有还清。”这位学生只是扔下一句话:“你们没钱干吗要生我?”然后拂袖而去。
为什么孩子对人如此的冷漠,为什么孩子如此缺乏爱心。关键还是在于我们的家庭缺乏全面教育。
亡羊补牢,为时不晚,如何培养出有健全的智商、情商和个性的孩子呢?关键还是要注重全面培养。
首先,家长要学会做孩子的朋友,这是全面培养孩子的前提。有调查表明,小学时期纵向关系依附性很明显,“心里话向谁说”90%的孩子愿向父母说,而到了初中只有38%,到了高中不到10%。如果家长不能和孩子交心知心,成为无话不谈的知心朋友,孩子有话不说,有事不讲,和家长面和心不和,怎么去教育、帮助孩子。
其次,要注意从品德抓起,非智力因素在某种意义上比好的智商更重要。如果没有诚实、正直、勇敢、团结、守纪的品质,没有尊重别人、关心别人、乐于帮助别人的美德,就必然是自私自利的人。
第三,把智商教育和情商教育相结合,对孩子进行全面培养。既重视他们在学校的所学所做的表现,更重视每天在家庭、在社区的学习和生活,加强他们非智力方面的教育。
在日新月异的社会里,培养孩子就一定要有前瞻性、要着眼于未来,把“目标”当“起点”,找准方向,全面发展,保持持续性。这样才能培养出健康的孩子,培养出具有爱心,充满个性,富于创造,勇于挑战的下一代。
少年大学生为何黯淡无光
很多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神童,是天才。自从中国科技大学1978年招收第一届少年大学生以后,中国的家长就似乎找到了证明自己能够培养神童、天才的最佳证据。即如果能早早地把孩子送到大学里去,送到少年班去,就是成功地培养了一个神童或许是一个天才。但是,神童、天才好当吗?他们是不是真正的“神”,他们是不是永远不会失败呢?
案例一:“神童”张满意14岁就被保送南开大学,3年后被勒令退学;他18岁时以极高的分数再次考进了南大,但3年后他再次退学。一位被鼓吹得沸沸扬扬的神童,却连最基本的自理能力都不具备。
案例二:宁铂,这位当年家喻户晓的“神童”,是中国科技大学1978级少年班成员之一。即便是在“神童云集”的少年班里,宁铂的聪明程度也让大家钦佩不已。本科毕业之后,宁铂留校任教,并在19岁时成为全国最年轻的讲师。1982年他第一次报考研究生,但报名之后就放弃了考试;第二次,他前进了一步,完成了体检,然后放弃了;第3次,他又进一步,已经领取了准考证,但是在走进考场前的一刻又退缩了。1989年、1990年、1991年,他连考3次托福,均未过关。1988年结婚之后,他练习气功、吃素,与正常的生活习惯渐行渐远。2002年,宁铂前往五台山出家。
这些时代的宠儿,他们的智商超出常人很多,这是不容置疑的。但是无情的事实证明,神童也好,少年大学生也好,他们只是在智商上高人一筹,在心态、情感,动手能力方面,在总体素质可能和常人并没有两样,甚至因为他们是少年大学生,是“神童”而背上了较同龄人更为沉重的包袱。周逸峰,同样是科大少年班学生。入学后,他父亲写信要求每门考试必须在96分以上。一个月以后父亲又寄来一封信:“我应该为上次写给你的信向你道歉,我对你的要求太低了,你应该每门考试在98分以上。”
这些神童是家长们为社会培养出来的希望的种子,但是“神童”、少年大学生们失败,家长、家庭也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心理不健全,生活缺乏自理能力,心灵上害怕失败,不正是父母在这些方面培养的失败?
我们不能否定“神童”,不能否定少年大学生,但我们也不能过分鼓吹少年大学生。1985年后,全国有10来所重点大学相继效仿科大办少年班,最后都悄悄收摊。
让有能力的年少孩子早上大学,这本身是教育公平的体现。教育公平,不仅意味着提供教育条件的均衡,也包含着求学者深造机会的均等。有潜力、有能力的孩子,还硬拖其与同伴“一齐走”,初看起来是“一视同仁”,实际上并不公平。就教育的充分程度而言,让不同差异的孩子各得其所,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公平。少年大学生、少年大学班的出现,正说明我们的教育制度试图给每个有能力的孩子一个公平竞争的机会。但是,如果这种机会变成一种社会炒作,误导无数的家长为了显示自己的培养能力,为了显示自己孩子的与众不同而不切实际的对孩子在智力上进行片面拔高,而忽视对孩子的全面教育,这就是对人的培养的一种亵渎。
家长不要去羡慕别人的孩子,不要因为有了少年大学生、有了少年大学班而刻意去驱使孩子超出生理和心理发展规律的“成长”。社会和家长们必须认识到超常儿童教育的特殊性,必须意识到绝大部分孩子还是一步一步成长起来的,必须摆脱那种功利的心态。如果仍不懂得运用适合的教育方式来引导孩子健康成长,仍是向“神童”看齐,向少年大学生看齐,张满意、宁铂的悲剧恐怕还会重演。
学习好什么都好
父母们每天都对孩子说一句相似的话:要好好学习。父母经常的承诺是:“只要你学习好,我就……”学习固然重要,但是否是只要孩子学习好,什么都会好起来。中国的父母们是怎样看待孩子学习和他们的成长的呢?
案例一:一位小学老师向人们讲述了这样一件事,小陆在班里学习中等,最近老师发现她有小偷小摸的习惯。为了更好地教育小陆,老师请来了她的父母。父母听说小陆偷东西时,没有太多的反应;而当老师提到小陆的学习成绩这段时间有所下降时,父母一下子急了,说:“小偷小摸的毛病等孩子长大了自然就会改正,但是学习不好可是影响一辈子的大事!”
“我们有一个惊人的发现”,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副主任、研究员孙云晓幽默地说,“虽然全国的父母从来没有在一起开过会,但是全国的父母每天却说着非常相似的话:要好好学习,只要学习好,其他的什么都不用管。”
案例二:今年21岁的马晓明是天津医科大学临床系大三学生,从小在父母督促下终于考上大学。由于太贪玩,有四门功课不及格,被学校劝退。从小到大都是邻里孩子学习榜样的他,实在难以对家人提及此事,觉得活着没有意思,便想到了自杀。但又担心自己死后父母、奶奶会很伤心,于是一个愚蠢而罪恶的计划从马晓明的脑海中闪出,先杀死父母和奶奶,然后再自杀。最后,他勒死奶奶,砍倒父亲。
案例三:北京某高校电气专业的马忠义觉得专业枯燥、学习吃力,八门功课七门不及格,再加之家里经济条件不好,马忠义自卑、不愿与人交往,常常厌世。据了解,马忠义在开学后就一直想自杀,还特意买了刀,但后来又想通过杀人来“解脱自己”。于是携仿真枪绑架女生。
这些事实已经活生生地表明,学习不能代表一切,但是追求学习成绩,追求分数的观念仍然是现代家庭的主流。
据报道,2003年北京市人均教育支出达到了上千元,比1997年增长了1.9倍,平均每年递增19.6%。孩子教育已经成为现代家庭生活中的首要任务。但是父母的投入如此巨大成本的教育似乎只局限于对孩子学习成绩的追求上。一项刚刚完成的全国城市青少年儿童生活习惯调查显示,35.5%的父母认为:“孩子的学习是最重要的,有时间才可以运动。”还有11.3%的父母认为“为了学习,孩子少睡点没关系”。
在错误教育理念的支配下,中国家庭培养出来的却是一些只会考试,只会考出高分数,而在心理上却不健全的孩子。对于案例二、三中出现的现象,有权威人士说,如果这两位大学生接受了良好的人格和心理教育,悲剧是可以避免的。但培养健全的人格和心理,却正是被我们家庭教育所忽视,正是在“学习好什么都好”,“只要学习好,其他的什么都不用管”的教育方式下,造成了孩子的人格缺陷。
如何摆脱这种不正确的教育观念,正确认识学习与孩子的成长呢?
家长首先要转变观念,要从“学习型”培养转移到“人”的培养。
其次,在家庭教育实践中,必须加强对孩子的全面教育。家长要有素质教育的意识,配合学校搞好以促进孩子身心的全面、和谐、主动的发展为目的,以提高孩子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身体心理素质为宗旨的基础教育。
学习好仅仅是孩子素质的一个方面,只有让孩子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办事、学会健体、学会审美、学会创新,这样的孩子才能适应未来的社会,才能成功地迈向21世纪。
辅导班,天堂还是地狱
上学、学钢琴、学奥数……这是当今不少孩子沉重生活的真实写照;然而,家长满心喜欢地把孩子送到辅导班,把诸多的辅导班看成天堂,孩子又怎么看呢?他们在辅导班学到了多少,辅导班对他们的成长又产生了哪些影响呢?
案例一:浙江乐清市柳市镇一十龄女童为了逃避学习钢琴,竟用水果刀将自己的手指割破。该女孩为了不学钢琴还曾两次离家出走,多次拒绝参加周末的辅导班,用白纱布缠着小手的女孩说:“我感觉太累了,又要上学又要学钢琴,不学钢琴爸爸妈妈还不让,如果我把手指割下来就不用那么累了……”
案例二:兰兰是石家庄市一名小学四年级的学生,从这个10岁小姑娘的作息表上,我们可以看到,她的学习负担有多重。
每天晚上10∶00休息,早上6∶50起床,7∶20去学校,7∶35到学校早读,中午11∶30放学,下午1∶25去学校,2∶00上课,3∶45放学,每天在学校上6节课。每周二、周四下午4∶30—5∶30参加本校奥数学习,周一、周五晚上学习英语,周六上午8∶30—11∶30参加校外的奥数班,晚6∶00—8∶00上素描课。一周里,只有周三、周日不用上辅导班,但校内、校外老师布置的各项作业都要集中在周日完成。不过跟别的同学比较,兰兰还是有些欣慰,因为很多同学的辅导班比她还多。
在上面的案例中,我们可以看见,孩子们不是不学习,但是他们学得实在是太多了,以致采取离家出走,甚至是割指等下策来消极对抗。实际上,应接不暇的辅导班给孩子带来的是心理和生理的危害。调查显示,由于学校学习和辅导班沉重负担,中小学生对所学习课程的喜欢程度,随年级升高呈下降趋势。所谓“过犹不及”,学生课堂内的负担,加上课外参加辅导班的重压,使孩子负担沉重,缺乏锻炼时间。对于家长来说,驱使孩子参加辅导班,不仅是在金钱上多了一笔较大开支,而且也出现了种种弊端:家长们普遍意识到孩子学习负担加重,因此,家里什么事也不让孩子干,降低了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家长重视了智力投资,普遍忽视了德育,加重了唯成绩论、唯分数论的意识;部分家长把辅导班当成托儿所,认为孩子所有时间都被挤得满满的,忽视了对孩子的关心和教育等等。
重视对子女的教育,舍得对子女的教育投入,开发子女的爱好特长,是当今不少家长教育子女的心态。于是,社会上音乐、美术、书法、舞蹈、奥数、英语、作文等所谓兴趣班应运而生,蓬勃发展。个中的苦与乐,只有孩子自己品尝,学习的效果也只有孩子自己知道。正是由于沉沉的重担,致使孩子容易走向极端。
当然,对辅导班不能一棍子打死,有需要才有市场,禁止不了就要加强引导,而引导家长正确对待辅导班才是治本的方法。
家长如何面对形式多样的辅导班呢?
首先,家长要意识到辅导班主要侧重在智力上的拔高,而不是对人的全面培养,因此,不能认为把孩子时间都占满,孩子就能健康成长。日常的德育教育、体质锻炼是不可少的。
其次,如果是在孩子学习有余力的前提下,适当安排孩子拓展自己的兴趣爱好也未尝不可,但一定要量力而行。
第三,家长不能盲目跟风,必须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和意愿,多跟孩子探讨,尊重孩子的想法。如果把孩子当做木头,任由自己雕刻,往往会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最后,辅导班仅仅是辅导,不能喧宾夺主,本末倒置。
如今,孩子们最不缺的是学习,极度匮乏的却是童年的玩耍、游戏、自由自在和亲近大自然。能给一生留下美好记忆的童年,已在反复的学习中过早地结束了。所以,与其勉为其难地让孩子学这学那,不如把属于孩子的童年还给孩子。对于孩子来说,童年的活泼、纯真和欢乐比什么都香甜!
爱好为什么会变为偏好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爱好,孩子的爱好比大人可能更为广泛。对于孩子的爱好,一般来说,只要是无害的,家长就应该予以尊重并加以培养,使之更有益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但是现在的家长,对孩子的爱好却容易走向两个极端。一种是常见的“棒杀”,阻挠压制孩子的爱好,美其名曰为了孩子学习;但现在又出现一种过度吹捧,美其名曰现代教育制度扼杀了孩子的天赋,为了孩子成长要独辟蹊径。
案例一:一个笔名阳阳的9岁男孩和他的20万字魔幻小说《时光魔琴》闯进了人们的视线。这部书除号称“中国第一部少年魔幻小说”以外,还被冠以“中国的《哈利·波特》”这样的名头。同时,这本书的版权被美国的国际财富联合投资公司以15万美元的高价购买,引起了中国出版界的惊讶、关注甚至是质疑。
案例二:成都一位11岁的少女古立坤,在小学升初中的关键时刻放弃了学业,回家一门心思当“自由撰稿人”,写出了长篇魔幻小说《魔法士传奇》,她的这一举动在各界引起了强烈反响。
据称没有作业和考试困扰的古立坤,在半年时间内阅读各种书籍几百本并迸发出了前所未有的创作激情。
小小年纪就能写出十几万字、二十几万字的作品,的确让许多人汗颜,也的确为这些年轻的小作者感到高兴。但另一个问题是,小小年纪就退学,成为专业作家专心从事写作,估计这种念头不是孩子自己提出来的,也不是孩子自己能够做主的,其中家长的意见必然占主导地位。所以,孩子出书也好,孩子退学当作家也好,都是父母在起着决定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