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批判中国人的教子方法
46797700000010

第10章 家庭教育中的种种“雷区”(3)

瞧,说得多好,小时候在家讨父母喜欢,在学校自然就要讨老师喜欢,长大参加工作就自然要讨领导喜欢、讨上级喜欢。这样的人能指望他对社会有所作为吗?他一辈子可能就是一个马屁精,他如果当了领导,自然也希望下面的人听话,讨得他的喜欢。这实质上是一种奴性文化,是一种奴性教育。

鲁迅曾经对中国家庭教育中存在奴性教育大力抨击:“终日给予冷遇或呵斥,甚至于扑打,使他畏缩退缩,仿佛一个奴才,一个傀儡。然而父母却美其名曰‘听话’,自以为是教育的成功。待到放他到外面来,则暂出樊笼的小禽,他绝不会飞鸣,也不会跳跃。”这一传统实质上脱胎于封建社会“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思想的禁锢下,对国家而言,臣子要无条件服从君主,下级无条件服从上级;在家里,孩子必须无条件听从父母的——不管对与不对,该听还是不该听。从小就在“听话”做好孩子的熏陶下,还有多少自主的个性呢?

听话束缚了孩子的思想,抑制了人的个性发展,也就束缚了人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外国专家经常评论中国学生的一句话是,中国学生基础知识扎实,对导师交代的事情不折不扣地完成,但要他们自主创造,自我设计,他们往往束手无策。这就是“听话”造成的后果。一旦“听话”惯了的孩子走向社会后难以适应人与人之间的激烈竞争,甚至处处碰壁时,那么家长们又该如何评价其心目中的“好孩子”呢?他们还能为自己“听话”的好孩子做点什么呢?

时代在前进,好孩子的标准也应该全面进步一下才是。什么样的孩子是好孩子?一个积极向上、心理健康的孩子,就是好孩子。

家庭需要好孩子,社会也需要好孩子,但我们的未来不需要只会“听话”的好孩子。

“与众不同”为何受到冷落

每位家长都希望孩子显得与众不同,但是家长们希望的是在他们认可范围内的“与众不同”,例如大家都认为学习好就是好学生,如果孩子能够在学习上高人一筹,家长们一般就会感到兴奋;如果大家都认为参加奥数班能帮助孩子早日圆了大学梦,孩子又显示出数学的天赋,估计家长也会欣喜;但一旦超出这个限度,“与众不同”的孩子往往当做了“怪异”的孩子,受到家长的压制,众人的冷落。

北京某中学的一位学生,上课不守课堂纪律,成绩不好,但是好奇心强,喜欢摸索新奇事物,家长认为正是这些“不务正业”的事情分散了孩子的心思,导致成绩没有起色。但这位机灵、个性强的孩子却并没有因为家长的“围追堵截”而放弃自己的爱好,他听说“北京有没有冰川仍然是一个重大的有争论的议题”,不由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此后,他自己去涉猎有关知识,并影响了一个小组都对此感兴趣,又让老师带他们去隆恩寺周围的山上考察。谁也没有想到,最后,这位孩子与另一位同学竟发现了新的“漂砾和擦痕”,写出了报告。

在这个事例中,孩子成绩平平,但他的与众不同就在于具有执着的个性,能够将兴趣爱好化为自己的研究的动力,所以能够解决在学术上还存在争议的难题。可惜孩子们这种“与众不同”往往却受到家长的指责和非难。

有人曾经对一批80年代高中毕业的学生追踪调查,先把他们现在的社会地位,大致分成上中下三等,再将他们以前在学校里的学习成绩都一一对照一下,惊奇地发现,以前学习成绩最好的,在现在的人生道路上不是最出色的,大部分人都是循规蹈矩地工作,过着再平淡不过的日子;反倒是以前调皮捣蛋的所谓“坏孩子”,因为他们不爱“学习”,总爱追求一些新奇的事物,在后来的社会生活中如鱼得水,一般都是事业有成。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调皮的孩子因为思维发达,所以就能想出调皮的方法,而这一调皮的过程,就更加促进了他的思维的扩散和立体发展。因此他们更能适应多变的社会,能够根据社会的发展而及时调整自己的发展战略,规划自己的人生。所以,家长们不要轻视孩子的“与众不同”,哪怕是他喜欢捏捏小泥人,收集昆虫标本,爱好形态各异的石头,也许就是因为这些,未来的杰出人才就能出现。

有个居委会对500户家庭的调查表明:没有一个家长愿意支持自己的孩子有冒险精神。

家长们欣赏的仍是那种听话的孩子,为孩子设计的仍是读好书,将来有份好工作的人生轨道。只要孩子们稍有逾越家长的规划,就必然受到压制。殊不知长期压抑孩子的天性,不但不利于培养孩子的勇敢精神、探索能力和坚强的个性,而且会造成孩子羞羞答答、畏畏缩缩、胆小怕事等性格弱点,这种人必然不能适应未来社会需要。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每一名学生都是独特的,是与众不同的,是发展中的独立的人。因而必须重视学生的个性培养,这样的人在未来社会才有竞争力。但受传统教育的影响,中国人更注重中庸之道,个性张扬一般是受到排斥的,因此家长们只是主张社会公众认可的“与众不同”。这样,那些调皮的、好动的、思维敏捷的、反应灵活的、标新立异的、与众不同的孩子,他们的灵性往往受到冷落和压抑,最终变得默默无闻,一无所长。

每个人都在某些领域特别擅长,由于差异,所以每一个孩子在不同的方面会有特别的潜质并有所表现。所以家长不要轻视自己孩子那些“微不足道”的“与众不同”,更不要去压制他们,而要引导孩子,也许那样会给孩子一个更加美好的人生。

“拔苗助长”能长多高

“拔苗助长”的故事家喻户晓,但是大部分家长又在做着“拔苗助长”的事情,结果往往是不如人意。

案例一:一对父母对双胞胎子女爱护备至,总希望孩子早日成才,小时候一个学提琴,一个学琵琶。他们节衣缩食,花钱买乐器,请家教。妈妈还认真学习起五线谱来,甚至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为了辅导好一对儿女,每天清晨,妈妈就要叫醒这一对儿女起床练琴。孩子们睡眼蒙眬,极不愿意,可妈妈硬逼着学。于是孩子叽叽嘎嘎地拉琴弹琵琶,毫无兴趣。

当妈妈的为了促使他们发奋,许愿暑假陪他们到北京姑姑家去玩。妈妈说到做到,暑假果然带着他们上北京,但要他们“游玩不忘练琴”,把乐器带着。快快乐乐地玩了10天,得乘火车回上海了,棘手的事情发生了,孩子说,只要把乐器带上,就不上火车;要他们上火车,那就得把乐器扔在北京。这个“杀手锏”让人措手不及,最后只能把乐器留在北京,这就意味着孩子放弃了音乐。归来后,妈妈如生了场大病,想不到自己一番苦心付之东流。

这种想让子女早日成才的现象在现在的中国数不胜数,但结果往往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与中国家长的拔苗助长相比,外国人似乎更懂得顺其自然的道理。

案例二:美国内华达州一位三岁女孩伊迪丝的妈妈因为幼儿园教了“O”字母将该园告上了法庭,理由是该幼儿园剥夺了孩子的想像力。母亲认为伊迪丝在认识字母“O”之前,将其说成苹果、太阳、足球、鸟蛋之类的圆形的东西,而现在孩子失去了这种想像能力,显然幼儿园不适当的教育剪断了孩子的幻想翅膀,要求幼儿园赔偿1000万美园的精神损失费。法院竟然判这位妈妈胜诉。这个事情似乎可以解释美国人在科技创新方面始终走在了世界前列的原因了。

是什么原因造成了现代这种急功近利的现象呢?

这一现象的关键是,热衷于拔苗助长的相当部分父母都是从苦难中走出来的,他们深受知识少的困扰,把自己的缺陷希望在孩子身上弥补,这实际上是一种不负责任的做法;再加上社会对少数成功案例的炒作,以至于整个社会在一种盲从竞争近乎赌博的心理趋动下,拔苗助长愈演愈烈。

拔苗助长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违背教育规律,违背人的成长规律,培养的必然是死记硬背的书呆子。没有了个性,没有了幻想,没有了独立思考,没有了创新精神和创造力。

在这种热潮中,理智的家长应该怎样做呢?

一是家长对孩子要多一些平和,少一些苛刻,以平常心对待孩子的成长。

父母都希望子女有出息、有作为。但是大千世界,芸芸众生,还是普通人占多数。如果家长不顾客观因素,而一味地高要求,高投入,其结果可能就是期望越高,失望越大。在孩子成长的问题上,家长不要对孩子提出不切实际的要求。

二是家长要遵循孩子的成长规律,切勿拔苗助长,无限加压。

家长在给孩子选择教育项目时还要选择适合他们年龄阶段的教育,也就是说不能跨越孩子在该年龄阶段所能承受的最大压力。

让“拔苗助长”再次成为笑话,解放家长,使孩子不用成天按成人的尺度度日如年;解放孩子,让他们在快乐和幸福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