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董氏针灸注疏
4652600000019

第19章 董氏针灸穴位精解(16)

1973年版的《董氏针灸正经奇穴学》补充了这五个穴位,其实是头部五行分类法的一个完善和补充。比如州金穴,董公用于治疗坐骨神经痛属于肺虚者,下针针刺能除痛于片刻,一针的效果,比灵骨穴、大白穴的组合效用更大,其他的穴位仿此运用,无非就是五脏解部在头部的具体体现。

十一部位(后背部位)

【分枝上穴】

部位:在肩峰突起后侧直下腋缝中,当肩胛骨与肱骨连接之叉口下。

解剖:分泌神经。

主治:药物中毒(用药过量与错误),蛇、蝎、蜈蚣等虫毒,狐臭、口臭、糖尿病、狂犬病、小便痛、血淋、性病之淋病、食物中毒、服毒自杀(轻则可治,重则难医)、全身发痒、瓦斯中毒、原子尘中毒。【删】原子尘中毒。

取穴:在肩峰突起后侧直下腋缝中,当肩胛关节之下缘一寸处是穴。

手术:针深一寸至一寸五分。

解部:分泌解部。

【分枝下穴】

部位:在分枝上穴稍向内斜下一寸五分。

解剖:分泌神经,肺分支神经,乳神经。

主治:同分枝上穴各症及乳炎。

取穴:当分枝上穴直下一寸五分后,向脊椎骨横开五分处是穴。

手术:针深五分至一寸。

应用:本穴通常为分枝上穴之配穴。

解部:分泌解部,肺分支解部,乳解部。

解语石注

《灵枢·经脉》:“小肠手太阳之脉,起于小指之端,循手外侧上腕,出踝中,直上循臂骨下廉,出肘内侧两筋之间,上循外后廉,出肩解……是动则病嗌痛颔肿,不可以顾,肩似拔,似折。是主液所生病者,耳聋目黄颊肿,颈颔肩肘臂外后廉痛。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

上述经典中的黑体字就是分枝上、下二穴所在部位。分枝上、下二穴的主治,《灵枢·经脉》已经完全涵盖。大肠主津,小肠主液,分枝二穴宜与六快穴联合理解,看似不相联系的上下诸疾,看似纷繁的主治,通过津液理论和经脉循行路线,董氏针灸理论与《灵枢·经脉》

的结合,已完美无遗。

笔者运用经验:此二穴有“解诸毒”作用。某位朋友爬山被无名昆虫咬伤大腿后,出现红肿瘙痒,针分枝二穴出血,症状很快就缓解了。笔者用这两个穴位治疗乳汁分泌过多及乳腺增生疾患,都有随手取效之喜。

医案举隅

1.梁国平案:吾友,某单位领导,由于身不由己,尝醉酒。醉时不呕不食,烦躁,一天半始缓解如常。庚寅季春某日午宴醉,酉时延予诊治。刻诊:烦躁,神清,侧卧,涎时出(酒伤肝,肝机能不足)。未诊脉。治疗:毫针点刺总枢,双耳环留针30分钟,左分枝上下留针45分钟(粗针),因烦躁刺明黄不便未刺。冲服五苓散一汤匙。戌时食稀饭一碗,睡安。翌日晨醒如常。

2.笔者和李涛先生在试做金石外用药的时候,打开一瓶升汞不慎吸入飞沫,李先生出现嘴唇肿胀,右口角抽搐,胸闷不适;笔者出现胸闷头晕欲呕。当即为李先生针刺双分枝一线,左侧分枝穴出现针下气紧现象,留针10分钟后,李先生症状消失,我未针刺,调气半小时后症状消失。

【七星穴】

部位:包括在头项部正中入发际八分之总枢穴,与其下一寸之分枢穴,下二寸之时枢穴,以及向两旁横开八分去发一寸之支禹穴,以及支禹穴下一寸之士禹穴(共七穴)。

解剖:总枢、分枢、时枢三穴属脑总神经,两旁支禹、士禹四穴属肺分支神经。

主治:呕吐(五脏不安)、感冒头痛、小儿高烧、小儿各种风症。

取穴:详见上述部位。

手术:用三棱针刺血。以总枢、分枢、时枢三穴为主,支禹、士禹为配针。

注意:放血时,应用拇指和食指捏起穴位肌肉,然后对准穴部针刺出血。针刺婴儿、小儿应特别注意,以免上伤脑部总神经,下伤丹田,而致耳聋音哑。

解部:脑总解部,肺分支解部。

解语石注

此七穴,正是一个竖着的北斗七星图,有斗有柄,颈椎又是血液上脑循环的通道之一,与北斗星指示方向的作用一样重要。关于刺法,上面已经详述。

在十四经系统中,颈椎部位两侧是没有穴位的。《素问·金匮真言论》:“东风生于春,病在肝,俞在颈项。”而脊柱属土,多数颈椎病,可从肝脾论治,董门用七星穴不是治疗颈椎病,而是治疗全身疾病,诸如呕吐、感冒头痛、小儿高烧、小儿各种风症等,均与肝脾有关,完全合于《素问·金匮真言论》的治法。这就是董门“法象于天”的最好例证。而从董门对原十四经穴位的修订来看,董门设穴思路异于十四经穴,甚至更为宽泛。这也间接地证明了董氏针灸奇穴是法天体系,而十四经脉系统是法地体系。人应天地,所以穴位之间互为重合,实则体系不一样,若刻意以十四经理论来解释董氏针灸奇穴,那就有点远离董针了。

【五岭穴】

部位:包括五道穴线。第一条穴线从大椎骨下第二节的江口穴起,每下一节为一穴,其顺序为火曲、火云、火长、火明、火校、火门、土月、土泄,直至下第九节土克穴为止(共十穴)。第二条穴线(左右共两条)从江口穴向左右各横开四指,金北穴起,亦下一寸为一穴,其顺序为金斗、金吉、金陵、火金、木东、木杜,直至木梅穴为止(左右共十六穴)。从第二条穴线向外横开四指为第三条穴线(左右共两条),共有金枝、金精、金神、木原、木太、木菊、木松七穴(左右共十四穴),每穴间隔约一寸。

解剖:从火云穴以下至火门穴属心之神经;从土月穴至土克穴为脾神经;从火金穴以上属心肺交叉神经;从火金穴以下,在左边者属肺神经,在右边者属肝神经;从金神穴以上属肺之神经,以下右边属肺肝交叉神经,左边属肺脾交叉神经。

主治:高血压,重感冒,发高烧,发冷,突然间出现之头晕、头痛,因高血压引起之手足麻痹症,半身不遂,阴霍乱,阳霍乱,肝霍乱,阴阳霍乱,急性胃痛,呕吐及各种痧症,血管硬化之腰痛。

取穴:详见上述部位。

手术:用三棱针刺血。

注意:刺血部位,先以酒精棉球擦净,然后以指或针柄按压穴处,接着再以三棱针刺出黑血。

解语石注

此处穴位是董门刺血较多的部位,基本涵盖了所有疾患的治疗。其穴位按照后天洛书图而设,每个穴位都合于五行,而以金、木、水、火、土配以五脏,根据五行的生克制化关系来选穴治疗不同的疾病。

《灵枢·背腧》黄帝问于岐伯曰:“愿闻五脏之俞,出于背者。”岐伯曰:“胸中大俞,在杼骨之端,肺俞在三焦之间,心俞在五焦之间,膈俞在七焦之间,肝俞在九焦之间,脾俞在十一焦之间,肾俞在十四焦之间,皆挟脊相去三寸所……”

从上文《灵枢·背腧》原文来看,五脏之俞,皆“挟脊相去三寸所”。而《针灸甲乙经》从背自第一椎两傍挟脊各一寸五分下至节凡四十二穴,皇甫谧定位五脏之俞的位置则是:肺俞在第三椎下,两旁各一寸五分;心俞在第五椎下,两旁各一寸五分;膈俞在第七椎下,两旁各一寸五分;肝俞在第九椎下,两旁各一寸五分。

《针灸甲乙经》和《黄帝明堂经》对五脏俞的定位相同,但皆与《灵枢·背腧》不合,从《灵枢·背腧》的皆“挟脊相去三寸所”,变成了“两旁各一寸五分”。而董门五岭穴的第二条穴线从江口穴向左右横开四指,平开四指正好是三寸,合于《灵枢·背腧》关于五脏之俞的定位。若相去一寸之间,差距就大了。

背薄如纸,故董门只用三棱针治疗,对于高血压、重感冒等症,见到青筋暗影即刺血,有很好的效果,并非将这五线穴组全部刺完。

【双凤穴】

部位:从大椎骨以下第二与第三脊椎骨间,向左右各横开一寸五分之火凤穴起,每下一寸一穴,其顺序为火主、火妙、火巢、火重、火花、火密七穴(右左共十四穴)。

解剖:心神经。

主治:手痛足痛、手麻足麻、手足血管硬化。

取穴:详见上述部位。

手术:用三棱针刺血。

解部:心解部。

解语石注

凡属血之病变引起手痛足痛、手麻足麻、手足血管硬化诸症,均可选用双凤穴。针刺不效,则不属于血病,可另选治气之穴。

顽固性久年手足痛,以此部刺血,最有效,但须注意刺血后的补虚。

【九猴穴】

部位:包括火凤、火主、火妙、金堂(金斗上二寸)、金北(金斗上一寸)、金斗、金吉、金枝、金精九穴(左右共十八穴)。

解剖:肺神经。

主治:喉痧。

取穴:详见上述部位。

手术:用三棱针刺血。

解部:肺之解部。

解语石注

参胸部十二猴穴穴解。

【三金穴】

部位:包括金斗、金吉、金陵三穴(左右共六穴)。

解剖:心肺交叉神经。

主治:膝盖痛。

取穴:详见上述部位。

手术:用三棱针刺血。左痛用左穴,右痛用右穴;两足痛则双边取穴。

解部:心肺交叉解部。

解语石注

此三穴在正经奇穴之膏肓、魄户、附分附近。《左传·成公十年》

中记载:公疾病,求医于秦,秦伯使医缓为之。未至,公梦疾为二竖子,曰:“彼良医也,惧伤我,焉逃之?”其一曰:“居肓之上,膏之下,若我何?”医至,曰:“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公曰:“良医也!”厚为之礼而归之。《灵枢·九针十二原》:膏之原,出于鸠尾,鸠尾一。肓之原,出于脖終,脖終一。凡此十二原者,主治五脏六腑之有疾者也。《千金152方》论曰:膏肓穴,无所不治。主羸瘦虚损,梦中失精,上气咳逆,狐惑忘误。此灸讫后,令人阳气康盛,当消息以自补养。《针灸大成·卷八·膏肓俞》:主无所不疗。羸瘦,虚损,传尸骨蒸,梦中失精,上气咳逆,发狂,健忘,痰病。患者灸此,必针三里或气海,更清心绝欲,参阅前后各经调摄,何患乎疾之不瘳也!《医宗金鉴》:主治诸虚百损,五劳七伤。《玉龙歌》:膏肓二穴治病强,此穴原来难度量。《灵光赋》、《铜人》、《修订针灸腧穴图谱》等均有记载治疗多种虚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