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董氏针灸注疏
4652600000014

第14章 董氏针灸穴位精解(11)

胃足阳明脉上的穴位多作用于心。对于胃足阳明脉作用于心的机理,可以从《伤寒论》中得出另外一个答案:很多情志、神志病,比如神昏谵语、癫狂、脑损伤后昏迷不醒、植物人持续状态等,加上常见的失眠等病症,均与阳明之合(开合枢)的失调有关。心藏神,主神志,而阳明的作用又在于心。阳明为土,阳明之合功能低下则子盗母气,直接盗取心母之气血,表现出一派心虚之象;阳明之合太过而不通,则心母之气不能顺利下行而壅塞,常出现一派实证(神志疾患)。

所以通腑和足胫部的刺血,都能从子调母。

阳明司合异常,反映在心解部,有实体之心的病理反映,也有脏象之心的病理反映,须注意区分。

关于七穴的主治病症,应多从阳明之合的功能来考虑,加上经脉循经的作用,然后根据董公所点画之刺血区域图(胡丙权《五行刺络疗法》),结合董门书籍中记载的主治,依据解部和病理,这样临床用穴就有了董针的灵魂,再去看各家对穴位的论述,自然就容易明白各家所论的观点了。

笔者的经验,就是原著经验的复制,在临床中用四花上、中二穴深刺三寸治疗水气凌心诸证,配门金穴治疗小儿高热属阳明者;针二寸深,开胸理肺气,治疗胸闷诸疾。

四花副穴、四花下穴、腑肠穴治疗腹部诸患;赖师伯的经验:四花外穴配肾关治疗髂后上棘疼痛等;结合正经针刺胫中段穴位治疗对侧肩凝、肩周疼痛诸患,都有不错的效果;此三穴配合能降血脂。

董氏针灸注重浅刺,但四花上、中二穴可以针刺三寸深,并且主治心肺不同疾患,是董氏针灸穴位中,可以针刺最深的两个穴位。

【上唇穴】

部位:在膝盖下缘。

解剖:属经外奇穴。

主治:唇痛、白口症。

取穴:当膝盖正下缘膑骨韧带上。

手术:用三棱针刺膝盖下缘膑骨韧带及其附近,使其出黑血,立即见效。

【下唇穴】

部位,在膝盖下缘约一寸。

解剖:属经外奇穴。

主治:唇痛、白口症。

取穴:当膝盖正下缘约一寸处是穴。

手术:用三棱针刺膝盖下缘膑骨韧带及其附近,使其出黑血,立即见效。

解语石注

此二穴无解部,多是援物比类,取象作用。盖上唇穴在膝盖上类似人之上唇,而下唇穴刚好对应之。对此二穴,笔者有过一次治疗经验,即治疗一例外伤引起的上唇肿,以上唇穴、四花外穴刺血有效。

笔者的师父全民先生用上下唇穴也治愈过阴唇裂伤肿胀的患者,也是取上下唇之意。

【天皇穴】

部位:在胫骨头之内侧凹陷中,去膝关节二寸五分。

解剖:肾之神经,六腑神经,心之分支神经。

主治:胃酸过多、反胃(倒食症)、肾脏炎、糖尿病、小便蛋白尿。【增】心脏病,高血压,心脏病引起之头晕、头痛、臂痛、失眠。

取穴:当膝下内辅骨下陷中,在胫骨头之内侧,去膝关节二寸五分是穴。

手术:针深五分至一寸。

应用:与天皇副穴配合治疗倒食症、胃酸过多。

注意:不宜灸,孕妇禁针。

解部:肾之解部,六腑解部,心之分支解部。

【天皇副穴】(肾关穴)

部位:在天皇穴直下一寸五分。【删】一寸五分。【增】一寸三分。

解剖:六腑神经。

主治:胃酸过多、倒食症、眼球歪斜、散光、贫血、癫痫病、神经病、眉酸骨痛、鼻骨痛、头晕。【删】胃酸过多、倒食症。【补】肾亏所引起之坐骨神经痛,头疼,腰酸(若诊断为肾亏所引起的,即刻见效),近视眼,头疼。直刺治胸口闷、疼;斜刺治肾亏之病。

取穴:当胫骨之内侧,天皇穴直下一寸五分处是穴。

手术:针深五分至一寸。

应用:通常为天皇穴之配针,治疗胃酸过多、倒食症。

解部:六腑解部。

【地皇穴】

部位:在胫骨之内侧,距内踝七寸。

解剖:肾之神经。

主治:肾脏炎、四肢浮肿、糖尿病、淋病、阳痿、早泄、遗精、滑精、梦遗、小便蛋白尿、小便出血、子宫瘤、月经不调、腰痛。【增】

配合天皇、人皇,三穴双用。

取穴:当胫骨之内侧后缘,去内踝七寸处是穴。

手术:针与腿约成四十五度角刺入,针深一寸至一寸八分。

注意:孕妇禁针。

解部:肾之解部。

【四肢穴】

部位:当胫骨之内侧,在内踝上四寸。

解剖:心之支神经,四肢神经,肾之分支神经。

主治:四肢痛、颈项痛、糖尿病。

取穴:当胫骨之内侧后缘,去内踝四寸处是穴。

手术:针深六分至一寸二分。

注意:孕妇禁针。

解部:心之支解部,四肢解部,肾之分支解部。

【人皇穴】

部位:在胫骨之内侧后缘,在内踝上三寸。

解剖:肾之分支神经。

主治:淋病、阳痿、早泄、遗精、滑精、腰脊椎骨痛、脖子痛、头晕、手麻、糖尿病、小便蛋白尿、小便出血、肾脏炎、腰痛。

取穴:当胫骨之内侧后缘,去内踝三寸处是穴。

手术:针深八分至一寸二分。

注意:孕妇禁针。

解部:肾之分支解部。

解语石注

小腿内侧为肝、脾、肾足三阴脉所过,仅设五个穴位(不含光明穴)。而相应的大腿足胫外侧及手前臂外侧,却设有多个穴位。在手前臂及上臂内侧的心及心包经脉区域,董门先祖是不设穴的。

1.人体小腿内侧有肝、脾、肾足之三阴脉所过,其所设天皇、肾关、地皇、人皇、四肢五穴,在实际临床中由于针刺方向的变化,而可以调理三脉不同之脉气。

以足三阴脉从足走腹来看,五穴也很难分清楚到底位于何脉上。说位于脾足太阴脉可以,说位于肝足厥阴脉亦可,说位于肾足少阴脉也有道理。因为经脉是流动的立体,不能以单纯的线状传导来理解。我们常常陷入一个误区,总是以为经脉是线状的矢状位走向,而从来没有考虑过经脉的宽度和厚度。经脉是流动的立体结构,所以在生理和病理状态下,经脉气血的多少是不相同的。《素问·血气形志》、《灵枢·五音五味》、《灵枢·九针论》对足三阴脉气血多少的论述是相反的,粗看起来似乎相互矛盾,而实际上是指两种不同的状态。《黄帝内经》中的层次感非常清楚,但后世打乱了各篇章的顺序,所以很多看起来矛盾的地方,其实是指不同的层次。正如《素问·脏气法时论》和《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

对五味的论述是相互矛盾的一样,其实是一言生理,一言病理、药理而已。由于本书定位是针灸书,所以不想做过多的延伸论述,只说明事实,对于其机理问题以后再论。

2.“皇者,大也。从自。自,始也。始皇者,三皇,大君也。”

(《说文解字》)“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中五立极,临制四方。”“黄帝坐明堂,始正天纲,临观八极,考建五章……”(《素问·五运行大论》)

由这些经典,联系到周敦颐太极图(图6)可知,只有中土才能得四方之精、八方之华。木能春不能秋,火能夏不能冬,如邵子曰:“天根月窟常来往,三十六宫皆是春。”(《皇极经世》)只有土乃万物之母,藏于四季之中,方能旺于四季,故得中土者得天下,土曰备化,生万物以养子民。而董氏针灸奇穴的下三皇穴,正是从土之皇性而命名之,可见此三穴的重要性。但是真正起到土克水作用的土,在运用上,恰恰在足胫部的外侧——三重穴,这样也合理地解释了土藏四季而不可见的特性。

3.天皇、地皇、人皇三穴,是从天、地、人三个层次来命名和论述的。天皇穴,位于阴陵泉之下,是董公诊断脑部疾患的诊断点,也是诊断人体上部疾患的一个重要穴位(出自陈渡人医案);地皇穴是古之三阴交穴,三阴交者,三阴脉之交接处(《黄帝蛤蟆经》),又因足三阴脉均走腹,刺此三阴脉之结合点针感能够至腹,腹部为地,故名地皇穴;人皇穴为今之三阴交,三阴交者,一阴为少阴,二阴为太阴,三阴为厥阴,故名三阴交,实际是肝足厥阴脉与脾足太阴脉的交汇点,肾足少阴脉在三阴交之后呈“人”字状上行,交于地皇穴附近,所以三个穴的上、中、下三个层次就很清楚了。现在很难解释人皇穴的命名,但从陈渡人师伯医案中记载的董公治疗男性早泄、阳痿的数个病例及一些妇科病症的病例来看,《易》曰“天地之大德曰生”,此穴命名为人皇穴,是很符合《易经》的道理的。

4.初学者常认为三皇穴一下针就是三针,其实是不对的。应根据天、地、人三个层次来下针,在上者针上,在下者针下。从董氏针灸奇穴的解部中也能够看出,天皇穴为肾、心、六腑解部,而地皇、人皇二穴则是下部,为肾之分支解部。董公及诸师伯治疗经验均可参照,而此三穴原理如斯。

2008年5月,见吾师全民先生检查一足底红肿发热患者,从足底到小腿内侧,逐经逐点地向上推按检查,检查出数个结节,诊断出此人病在肝经,为精神压抑所致,治疗非笼统粗守形者之针,概以三皇穴全部下针。这是根据病经、病位、病性来针刺,针者心思之细与粗,由此可见一斑矣。

5.肾关穴,原名天皇副穴,后改名为肾关。《素问·水热穴论》:

帝曰:“肾何以能聚水而生病?”岐伯曰:“肾者,胃之关也,关门不利,故聚水而从其类也,上下溢于皮肤,故为浮肿。浮肿者,聚水而生病也。”

《古今医彻·三阴论》曰:“……盖太阴者脾也,其经布胃络嗌,故邪入之,则腹满而嗌干……此虽治太阴之经,实即治阳明之腑也。少阴者肾也,其经络肺系舌本,故邪入之,则口燥舌干而渴。然经虽属肾,土旺则水必亏。肾为胃关,亦失传化,况络于肺……故实则大小承气下之,虚则六味地黄润之。此虽治少阴之经,亦即治足阳明兼手太阳手阳明之腑也……此时胃邪下陷,阳亢阴竭,肾水既亏,肝火弥炽,蓄热不解,则烦而且满,阴气已极,则囊缩少泄……此虽治厥阴之经,实即治五脏六腑俱受之病也……三阴邪热,皆从三阳传入,而阳明失治尤多……”此论已非常清楚地说明了肾为胃之关的道理,进而说明三阴脉之间的联系,胃气下行,而肾为胃关,则肾气不行,是阳明逆也。肾关为六腑之解部,肾又司二便,肾关的命名、解部及其主治,通过以上论述,已经完备矣。

吾师全民先生教导曰:“董氏针灸奇穴取名、解剖、主治,互相辉映而互通,此有彼无,意在言外,宜多在无字之处下工夫,以窥先圣之心。”

肾关的补肾作用不是调动肾气,而是通过六腑的作用来强肾气,临证发现,比太溪穴补肾效果更好,期望有缘者来验证,如果能鱼渔俱得,那就完美了。

6.四肢穴,很多初学者对其感到迷惑。此处为何突然命名一个四肢穴?它能治四肢疾患吗?之前,诸家前辈的书籍中也未做出解释。其实,此穴解部关乎心、肾和四肢,主治是四肢痛、颈项痛、糖尿病。我们从经典中可知,脾主四肢是脾的生理功能。《素问·太阴阳明论》:

“脾病而四肢不用,何也?岐伯曰:四肢皆禀气于胃,而不得至经,必因于脾,乃得养也。今脾病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四肢不得禀水谷气,气日以衰,脉道不利,筋骨肌肉,皆无气以生,故不用焉。”我们从后天八卦图和九宫八风图中可知,乾坤巽艮为四隅位,而对应人体四肢,脾为中五,旺于四季而主四肢。

脾病,属升降失常,药有小续命汤以恢复脾胃升降异常而以治风。

董氏针灸直接针刺脾足太阴脉之四肢穴,恢复太阴中土之运化能力,恢复四隅位之升降,也即是针药同理而能治四肢病,故名四肢穴。其对于颈项痛及糖尿病等病症,也多针对肝脾不和而针刺调理;对于四肢关节疼痛属脾肾虚者、急性疼痛属伤筋者,均可作为治疗之主穴。

此五穴之理大抵如此,明于理则无惑于穴,数刺其腧而药之,疾安有不愈哉?笔者经验多为董公及诸位师伯经验的重复,治肾虚头痛、前顶上星穴附近疼痛、外伤性眼外展功能障碍、小便频数带血的猪苓汤证、腰痛、妇人颜面黑斑属肾虚水泛者均有佳效。三皇穴一线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也有佳效。

【侧三里穴】

部位:四花上穴向外旁开一寸五分为侧三里穴。

解剖:肺之分支神经,牙神经。

主治:牙痛、面部麻痹。

取穴:在腓骨前缘,即四花上穴向外横开一寸五分处是穴。

手术:五分至一寸。

解部:肺之分支解部,牙解部。

【侧下三里穴】

部位:在侧三里穴直下二寸。

解剖:肺之分支神经,牙神经。

主治:牙痛、面部麻痹。

取穴:在腓骨前缘,即侧三里穴直下二寸处是穴。

手术:五分至一寸。

应用:侧三里与侧下三里二穴同时取穴,但单足取穴。治疗左边牙痛,用右腿穴位;治疗右边牙痛,用左腿穴位。

解部:肺之分支解部,牙解部。

解语石注

此二穴也为夹经之用,参足三重三穴之注。吾师全民先生对此二穴发挥甚多,凡身体一侧之病,病在阳,此二穴能消阳明、少阳之火;病在阴而脏不虚者,从阳引阴。因表里关系,治肝脾之病,知理方不惑于病。

笔者的师父很善于运用此二穴,用于治疗上述病症就很有效果,如牙痛、偏头痛、偏身感觉障碍等。

【足千金】

部位:在侧下三里穴外(后)开五分(然后正对外踝尖)直下二寸。

解剖:肺之支神经,肾之分支神经,喉侧(甲状腺)神经。

主治:急性肠炎、鱼骨刺住喉管、肩膀及肩背痛、喉咙生疮、喉炎(火蛾)、扁桃腺炎、甲状腺肿。

取穴:当腓骨前缘,侧下三里穴向后横开五分直下二寸处是穴。

手术:针深五分至一寸。

解部:肺之支解部,肾之分支解部,喉侧(甲状腺)解部。

【足五金】

部位:在足千金穴直下二寸。

解剖:肺之支神经,肾之分支神经,喉侧(甲状腺)神经。

主治:急性肠炎、鱼骨刺住喉管、肩膀及肩背痛、甲状腺肿。

取穴:当腓骨前缘,即足千金穴直下二寸。

手术:针深五分至一寸。

应用:足千金穴与足五金穴通常同时取穴,除治疗甲状腺炎可同时双足取穴下针外,其他各病症均单足取穴下针。

解部:肺之支解部,肾之分支解部,喉侧(甲状腺)解部。

解语石注

此二穴妙用很多。千金、五金有指五金、手五金、手千金、足五金、足千金。此二穴的应用,可参考“三三部位”之手千金、手五金穴的应用。

1.此二穴解部为肺、肾、喉侧。解部在肺肾者,是取肺金肾水之象。病理状态则表现为金水不生,如急性肠炎、鱼骨刺住喉管、肩膀及肩背痛、喉咙生疮、喉炎(火蛾)、扁桃腺炎等病症,治疗这些病症均为取滋肾水清肺火之用;而肺肾二脉均上于喉,也有循经治疗的作用。

属于辨证用穴的范畴。

诸家经验详备,赖师伯用此二穴治疗肩关节后侧疼痛,肩关节、后脑到太阳穴一线疼痛者有效。这些完备的经验都能作为我们临床运用的借鉴。

2.此二穴能治疗甲状腺疾病的作用,体现了董氏针灸奇穴解部中对应实体脏器的层次。凡有颈部瘿瘤者均可选用此二穴,以此二穴为主,再配合其他穴位来治疗。用穴辨证也可以理解为堪舆术中的因形察气,或以毫针或以锋针,以实见为准,属于辨证用穴的范畴。

笔者以此二穴为主穴,结合化痰理气软坚散结的药物治疗甲状腺瘤、脂肪瘤,效果可靠。

【七虎穴】

部位:在外踝后一寸半直上二寸一穴,又上二寸一穴,再上二寸一穴,共三穴。

解剖:腓肠神经,胸骨、锁骨及肋骨神经。

主治:肩骨痛、锁骨炎、胸骨痛及肿胀、肋膜炎。

手术:针深五分至一寸,三穴同时用针。

解语石注

七虎穴,在1968年版的《董氏针灸正经奇穴学》中,是袁国本师伯用钢笔补充上去的。无取穴,无解部。

《素问·刺腰痛》:“肉里之脉,令人腰痛,不可以咳,咳则筋缩急;刺肉里之脉为二臡,在太阳之外,少阳绝骨之后。”

《灵枢·经筋》:“足少阳之筋,起于小指次指,上结外踝,上循胫外廉,结于膝外廉;其支者,别起外辅骨,上走髀,前者结于伏兔之上,后者,结于尻;其直者,上乘沙季胁,上走腋前廉,系于膺乳,结于缺盆;直者,上出腋,贯缺盆,出太阳之前,循耳后,上额角,交巅上,下走颔,上结于莃;支者,结于目眦为外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