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经验:六完穴止外伤出血,下针立止,配马快水穴治肾积水引起的疼痛也是下针即止。这也是基于六完穴解部是肺肾解部,因为肺主皮毛,肺为水之上源。
笔者应用水曲穴,临床治疗病种就更广泛了,如治疗水饮上冲的头痛;治疗关节痛因于水湿者;治疗着痹引起的肌痛、肌肉萎缩、周围神经痛等症状;适当配伍,还可用于减大腿和臀部的肥胖。
【火连穴】
部位:在第一跖骨内侧,去趾骨与跖骨关节一寸五分。
解剖:心之分支神经,肾之副支神经。
主治:血压高而引起之头晕眼昏、心跳、心脏衰弱。
取穴:当第一跖骨内侧,去趾骨与跖骨关节一寸五分。
手术:针深五分至八分,针横第一跖骨底缘刺入。
注意:单足取穴,孕妇禁针。
解部:心之分支解部,肾之副支解部。
【火菊穴】
部位:在第一跖骨内侧,去趾骨与跖骨关节二寸五分。
解剖:心之分支神经,肾之分支神经。
主治:手发麻、心跳、头晕、脚痛、高血压、头昏脑涨、眼昏、眼皮发酸、颈项扭转不灵。
取穴:当第一跖骨内侧,去火连穴一寸处是穴。
手术:针深五分至八分,针与跖骨成直角,沿跖骨底缘刺入。
注意:单足取穴,孕妇禁针。
解部:心之分支解部,肾之分支解部。
【火散穴】
部位:第一跖骨内侧,去趾骨与跖骨关节三寸五分。
解剖:心之分支神经,肾之副支神经,六腑副神经。
主治:脑痛、脑涨、眼角痛、肾亏、头晕、眼花、腰酸背痛。
取穴:当第一跖骨内侧,去趾骨与跖骨关节三寸五分处是穴。
手术:针深五分至八分,针横跖骨底缘刺入。
注意:单足取穴,孕妇禁针。
应用:火连、火菊、火散三穴可同时下针,主治以上各症及脑瘤、脑膜炎。但要特别注意单足取穴,双足不可同时下针。
解部:心之分支解部,肾之副支解部,六腑副解部。
解语石注
此三穴合论。三穴在脾足太阴脉起始部,其主治可以看作正经穴位太白穴、公孙穴主治的延伸。从解部可以看出,三穴与心火、肾水有关联;而三穴在脾土脉上,又以火命名,在五行中占了四行。
1.从主治来分析。以上三穴能治疗的病症多与脾土有关。土强克水,则关联肾;土弱则子盗母气,则关乎心火。这样以脾为立极点来看这些症状,就很容易根据虚实乘侮来找到与其他脏的连属关系了。
2.从五运六气来分析。《素问·至真要大论》:“太阴司天,湿淫所胜,则沉阴且布,雨变枯槁,紿肿骨痛,阴痹,阴痹者,按之不得,腰脊头项痛,时眩,大便难。”
“太阴在泉,客胜则足痿下重,便溲不时,湿客下焦,发而濡泻,及为肿,隐曲之疾;主胜则寒气逆满,食饮不下,甚则为疝。”
“太阴之胜,火气内郁,疮疡于中,流散于外,病在紸胁,甚则心痛,热格,头痛喉痹项强,独胜则湿气内郁,寒迫下焦,痛留顶,互引眉间,胃满,雨数至,燥化乃见,少腹满,腰藌重强,内不便,善注泄,足下温,头重,足胫紿肿,饮发于中,紿肿于上。”
“太阴之复,湿变乃举,体重中满,食饮不化,阴气上厥,胸中不便,饮发于中,咳喘有声,大雨时行,鳞见于陆,头顶痛重,而掉瘛尤甚,呕而密默,唾吐清液,甚则入肾窍,泻无度。太溪绝,死不治。”
“帝曰:善,治之奈何?岐伯曰: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折之,不足补之,佐以所利,和以所宜,必安其主客,适其寒温,同者逆之,异者从之。”
从以上经典原文来看,无论土运太过或不及,太阴或胜或复,均可引起相关脏腑病变。再根据原文,“雨化五”,湿邪重浊,上蒙清窍,出现头重如裹等症状,以此来分析此三穴的主治,所治疗脑瘤、脑痛等疾患,病机应以湿为主(病机十九条: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若有太阴太过及太阴胜复的情况,多见湿气化火而出现“火气内郁,疮疡于中,流散于外,病在紸胁”等症状,那么火连、火散、火菊三穴刚好就有了散阴火的作用,也就是上文岐伯所言:“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折之,不足补之,佐以所利,和以所宜,必安其主客,适其寒温,同者逆之,异者从之。”
3.关于火与土的问题,汉代之前,心解部是兼属火土二部的。中医治疗原则中,有补土伏火法,平常实践中也常用此法。农村封炉子时,为了保住火而不浪费煤,总是在下面封住主气口,而上面盖上盖子,撒上煤灰。这样就好理解这个“补土伏火”了。医学之用,取象比类,原理一致。
4.火菊应为火聚,“菊”应为“聚”的音误,刚好与后面的火散穴形成一对聚散火气的组合穴位,火聚穴即公孙穴,公孙又通冲脉,实有聚火作用。
5.火散穴即然谷穴,古称然骨穴、燃骨穴、龙泉穴、龙渊穴等,意即水中之火不藏,上升燃烧成雷火为害,临床常见猝病暴痛者,本穴刺血多有奇效,不可忽视。
《素问·缪刺论》:“帝曰:愿闻缪刺奈何?取之何如?岐伯曰:邪客于足少阴之络,令人卒心痛、暴胀、胸胁支满、无积者,刺然骨之前出血,如食顷而已……”
救急一例:上海女人,53岁,急性胰腺炎发作,淀粉酶超高,心腹痛欲死,呼吸急促,上气不接下气,欲做剖腹手术,电话求助,急嘱针火散穴,刺黑血出,痛立止,后予大柴胡汤,三天病愈免去一刀。
从经文和上述病例来看,凡阴火上冲诸暴病,诸如暴头痛、暴腹痛、高血压危象等均可选用此穴。
【水相穴】
部位:在内踝直后,跟筋前缘陷处。
解剖:肾之支神经,脑神经。
主治:肾脏炎、四肢浮肿、肾亏而引起之腰痛、脊椎骨痛、背痛、妇科产后风、白内障。
取穴:当跟筋前缘陷处,在内踝尖直后二寸处是穴。
手术:针深三分至五分,或过量针亦可(即针沿跟筋前缘刺透)。
解部:肾之支解部,脑解部。
【水仙穴】
部位:在水相穴下二寸处。
解剖:同水相穴。
主治:同水相穴及肾亏之痛。
取穴:在水相穴直下二寸处取之。
手术:针深五分。
解部:肾之支解部,脑解部。
解语石注
此二穴合论。水相、水仙二穴,应北方七宿,其兽为北方玄武水神。
水相穴,相当于肾足少阴脉之太溪穴。太溪为肾脉之原穴,关于其主治,诸家论述详备,录《针灸大成》一段论述供参:“太溪(一名吕细),足内踝后五分,跟骨上动脉陷中。男子妇人病,有此脉则生,无则死。足少阴肾脉所注为俞土。主久疟,咳逆,心痛如锥刺,心脉沉,手足寒至节,喘息,呕吐,痰实,口中如胶,善噫,寒疝,热病汗不出,默默嗜卧,溺黄,消瘅,大便难,咽肿垂血,痃癖寒热,咳嗽不嗜食,腹胁痛,瘦脊,伤寒手足厥冷。”肾生脑髓,肾病多脑鸣、头晕之症,责之于肾虚证。此二穴治肾阴、肾阳之虚,可达生髓之用,故水相、水仙二穴,解部在脑,是取二穴之用,其体仍在肾。大陆有张士杰,独取太溪一穴,屡起沉疴于捻指之间。其所著《古法针刺举隅》一书,颇多深意,其运用的援物比类法也实为中医思维之大法。
《素问·示从容论》:“雷公曰:于此有人,头痛筋挛,骨重,怯然少气,哕噫腹满,时惊,不嗜卧,此何脏之发也,复问所以三脏者,以知其比类也。”此例,若不触类旁通,则易辨为:(1)厥阴根起于大敦,其经气与肾脉上会于巅顶而主筋,头痛筋挛乃厥阴经气之为病。(2)少阴根起于涌泉,为生气之源而主骨,骨重少气,乃少阴经气之为病。(3)太阴根起于隐白,与胃以膜相连,哕噫腹满,时惊,不嗜卧,乃太阴经气之为病。因此,就以上三经而施治。而同篇中之黄帝却对雷公之问作了如下分析:“今予所言皆失,八风菀热,五脏消烁,传邪相受,夫浮而弦者是肾不足也,沉而实者是肾气内着也,怯然少气者是水道不行,行气消索也,咳嗽燥冤者是肾气逆也,一人之气,病在一脏也,若言三脏俱行,故非法也。”
明·张介宾《类经》将此注释为:“头痛者,以水亏火炎也;筋挛者,肾水不能养筋也;骨重者,肾主骨也;哕噫者,肾脉上贯肝膈,阴气逆也;腹满者,水邪侮土也;时惊者,肾藏志,志失则惊也;不嗜卧者,阴虚目不冥,病本于肾也。而言三脏俱行,故非法也。”这就更加清楚地说明此例仅调肾以治即可。否则,若不比类,倘面临“若视深渊,若逐浮云”之疾,将若逐浮云而莫知其际,而舍本逐末。
因此,“善为脉者,必以比类奇恒,从容知之”。即审视色脉予以分析,再加以综合,使类者比之,以尽格物致知之道,“以起百病之本”,而“治之极于一”。如是,则可澄其源而流自清,灌其根而枝乃茂,做到补泻勿失,用针稀疏。不然,将“不知比类,足以自乱”。
(摘自《古法针刺举隅》)
此二穴妙用多,有水养万物之意,多以补虚为主。
【水晶穴】(1973版增加)
部位:在内踝尖之直下二寸。
解剖:子宫神经。
主治:子宫炎、子宫胀、子宫瘤、小腹气肿胀闷。
取穴:当内踝尖之直下二寸处是穴。
手术:针深五分至一寸。
解部:子宫解部。
解语石注
此穴多用于妇科疾患,作为还巢穴和妇科穴的配穴。
【花骨一穴】(1973版增加)
部位:在足底第一与第二跖骨之间。
解剖:脾、肺、肾神经。
主治:沙眼、眼角红、眼皮炎、眼迎风流泪、怕光、眉酸骨痛、鼻骨痛、头痛、牙痛、耳鸣、耳聋。
取穴:当足底第一跖骨与第二跖骨之间,距趾间叉口五分一穴,又五分一穴,再五分一穴,再八分一穴,共四穴。
手术:针深五分至一寸。
解部:脾、肺、肾解部。
【花骨二穴】(1973版增加)
部位:在足底第二与第三跖骨之间。
解剖:脾之神经。
主治:手指无力、手臂痛。
取穴:当足底第二与第三跖骨之间,距趾间叉口一寸一穴,又五分一穴,共二穴。
手术:针深五分至一寸。
解部:脾解部。
【花骨三穴】(1973版增加)
部位:在足底第三与第四跖骨之间。
解剖:脾之神经。
主治:腰痛、坐骨神经痛、脊椎骨痛。
取穴:当足底第三跖骨与第四跖骨之间,距趾间叉口二寸处是穴。
手术:针深五分至一寸。
解部:脾解部。
【花骨四穴】(1973版增加)
部位:在足底第四与第五跖骨之间。
解剖:肺之神经。
主治:脊椎骨痛、坐骨神经痛、小腹痛、胃痛,止血。
取穴:在足底第四与第五跖骨之间,距趾间叉口一寸半是穴。
手术:针深五分至一寸。
解部:肺之解部。
解语石注
此四穴无甚经验,不好强解。
七七部位(小腿部位)
【正筋穴】
部位:在足后跟筋中央上,距足底三寸五分。
解剖:脊椎骨总神经,脑之总神经。
主治:脊椎骨闪痛、腰痛(限脊椎部位)、颈项筋痛(扭转不灵)、脑骨胀大、脑积水。
取穴:当足后跟筋正中央上,距足底三寸五分处是穴。
手术:针深五分至八分(针透过筋效力尤佳)。体壮坐位扎针,体弱侧卧位扎针。
解部:脊椎骨总解部,脑之总解部。
【正宗穴】
部位:在正筋穴上二寸处。
解剖:脊椎骨总神经,脑之总神经。
主治:脊椎骨闪痛、腰痛(限脊椎部位)、颈项筋痛(扭转不灵)、脑骨胀大、脑积水。
取穴:当足后跟筋之正中央上,距正筋穴二寸处是穴。
手术:同正筋穴。
应用:正筋、正宗两穴相配同时下针。
解部:脊椎骨总解部,脑之总解部。
【正士穴】
部位:在正宗穴上二寸处。
解剖:肺之分支神经,脊椎骨总神经。
主治:肩背痛、腰痛、坐骨神经痛。
取穴:当足后跟筋之正中央上,距正宗穴上二寸处是穴。
手术:针深五分至一寸。
解部:肺之分支解部,脊椎骨总解部。
解语石注
此三穴合论。此三穴在足太阳之筋斜入小腿的部位,起于足跟。足跟又称跟腱,跟腱古来禁刺,因古代针体较粗,恐针伤筋,现代针体细软,当无此虑。
《灵枢·经筋》:“足太阳之筋,起于足小趾,上结于踝,邪上结于膝,其下循足外侧,结于踵,上循跟,结于;其别者,结于!外,上中内廉,与中并上结于臀,上挟脊上项;其支者,别入结于舌本;其直者,结于枕骨,上头,下颜,结于鼻;其支者,为目上冈,下结于莃;其支者,从腋后外廉结于肩;其支者,入腋下,上出缺盆,上结于完骨;其支者,出缺盆,邪上出于莃。其病小趾支跟肿痛,挛,脊反折,项筋急,肩不举,腋支缺盆中纽痛,不可左右摇……”
“足少阳之筋,起于小指次指,上结外踝,上循胫外廉,结于膝外廉;其支者,别起外辅骨,上走髀……”
“足少阴之筋,起于小指之下,并足太阴之筋邪走内踝之下,结于踵,与太阳之筋合而上结于内辅之下……”
“足厥阴之筋,起于大指之上,上结于内踝之前,上循胫,上结内辅之下……”
“足太阴之筋,起于大指之端内侧,上结于内踝;其直者,络于膝内辅骨,上循阴股,络于髀,聚于阴器……”
从《灵枢·经筋》的原文来看,跟腱是足三阴之筋和足太阳之筋、足少阳之筋上行的必经之地,或在跟腱,或在跟腱之侧。正筋穴、正宗穴二穴的位置,刚好就在跟腱上。在下者必上,在上者必下。跟腱部位在下,又是足五脉入小腿的部位,从经筋循行的角度来讲,针刺跟腱,能调整足三阴之筋和足太阳之筋、足少阳之筋。由于经筋循行于人体的广泛性和病理特征的复杂性,董门先祖提炼了治疗的最精华部分,直接对应于脊柱总解部和脑之总解部,这是很有道理的,也有大量的验案和论著来证明二穴的效果。
此二穴作用于经筋,针刺的时候刺透跟腱,效果虽好,但容易引起不适。所以,在上文“手术”中袁国本师伯记载董公原意时,就补充了“体壮坐位扎针,体弱侧卧位扎针”。有人说扎针的时候晕针,是“晕的好不如晕的巧”,这是完全错误的。本来虚证,为了见效快,强刺激一些敏感穴位,血气全部调动到病所,必然导致脑部供血不足,症状虽然会暂时缓解一些,但伤害性更大。古语有“药不眩瞑,厥疾弗瘳”,这是指使用大毒药物接近中毒量的一种有效量,与针灸引起的晕针完全不同。虚证用针引起的晕针,是犯了虚虚之弊,经云:阴阳俱虚,毋复针,调之以甘药。
不仅针对此二穴,凡是不辨病患虚实,以短效为目标,针刺一些敏感穴位或针刺经筋结合点时,总会容易引起患者针后体虚乏力、面色白、脉更变虚弱沉细,虽然患者局部疼痛减轻了,但这其实是以戕害人的正气为代价的。中气不建,出入则蹇,虽调之以四隅之穴,无中气之斡旋,升降何能正常?若用针,也以卧位或轻浅刺为主、为上策。圣人设的规矩,规矩不能令人巧,靠犯“虚虚之弊”来换取治病疗效,是不合针道的,必然是按住了葫芦起来了瓢,此处痛消,彼处又起,痛虽除,而正气更虚,把四隅位的肢体之邪,引入为脏腑深层病症,看起来是病退了,实际恰恰相反,不仅病者不知,许多医者也不知。
出现这种“虚虚之弊”后,我们更应该从培养中气入手。小建中汤用于偏于脾阳虚者,理中汤用于偏脾肾阳虚者,补中益气汤用于偏于中气下陷者,均可作为补偏救逆的好方剂。灸针补亦可。在董氏针灸中,以针补虚,重点在于补中焦。下三皇穴的轻刺、斜刺,通天、通关穴的补火生土(或称补土实火),肩中穴和背面穴的补丹田作用,上肢的中、下白二穴等,均可补偏救逆。
此二穴位于膀胱足太阳脉。太阳为表,肺也应太阳居于上焦。此治筋病者多见,宜参考重子穴、重仙穴的应用。针后不效者,应从心脾考虑火土问题。正筋穴和正宗穴,笔者曾用于一些脑损伤术后昏迷不醒的病人。这类病人多伴有手术引起的局部水肿、二便失禁等情况。用此二穴能有效地缩短病程,如结合门金穴、腑肠穴或承气汤类通阳明之腑,再结合针心手少阴脉的荥火穴——少府穴(手解穴)来通心脑府室之路。在目前笔者有限的医案(40余例)观察中,以此为主穴,配合其他穴位疗效尚好。
正士穴的作用可看做正筋、正宗二穴的延伸。前文讲过,士者,事也。肺为相傅之官,主事,从主治上讲,“肺”主治节应皮毛,此穴能通肺气,所以能治疗脊柱病变和“肺”病变,如肺气虚之各种痛症。
本穴组有兴奋脊髓、恢复大脑功能的作用,主治范围很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