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岁的孔子,在耳顺之年人生又达到了新的境界。他不但对世事褒贬、功过都能淡然处之,听得顺耳。而且更难得的是他用道德严格要求自己的同时,却能做到宽容待人。一般人通常都认为“仁”和“义”是孔子的核心思想,而鲍鹏山先生认为“恕”才是孔子最重要的核心思想。那么,什么是“恕”?为什么说它是孔子的核心思想呢?孔子对此,又有什么重要的言说呢?
我们前面曾经讲到,孔子有一种特别的气质,这种气质使他具有特别的亲和力,这种气质可以用五个字里概括叫“温、良、恭、俭、让”。温和,对别人良善,恭敬,举止行为和生活都有节制,同时又很谦让。
孔子在讲到自己一生的境界提升的时候,他说,“六十而耳顺”。耳顺,简而言之就是耳朵听到的东西都很顺。所以我们可以简单地概括一下,就是孔子到了他人生的一定境界之后,他用道德来要求自己,而用人性来观察别人。
孔子对所受到的打击、侮辱等等,不是直接针对具体对象针锋相对,而是上升到一般人性,出之于对人性的感慨。他几乎可以说是——逆来顺受。自卑尊人。他是春天加秋天:温暖而有常常伤感,好生而又浪漫。所以,他是仁,时时轻松。
比如说我们举一个例子,孔子曾经讲过一个句话:
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论语·子罕》)
他在卫国,卫灵公对他很不错,可是卫灵公的身边有一个很美丽、很耀眼的女子——南子,就是卫灵公最后一任夫人。有一天,卫灵公邀请孔子一同上街,第一辆马车上是卫灵公,卫灵公的旁边就是那个美女南子,卫灵公另一边是一个太监。卫灵公身边两个座位都有人了,孔子就没有位子了,只好坐在第二辆车上,在大街上转了一圈。这对孔子来说,显然是一种人格上的侮辱。因为在孔子看来,一个国君应该和大臣在一起,尤其像孔子这样道德高尚的思想家。现在他竟然排到了第二辆车上,前面一个太监,一个美女,所以孔子很受刺激。
我们来分析一下,本来他的意思是指责卫灵公如此好色而不好德。但是孔子如果这样说的话,就针对具体人了,针对具体人德性上的弱点。所以,孔子怎么说的呢?他说:“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我还没有看到过爱好德行,甚过爱好美色的人。我们看,这句话上升到了人性的高度,我没有看到有人做到这一点。就是说所有的人,至少是孔子所看到的这些人,都有这样的共同弱点,所以这个弱点就是自然的缺点,而不是具体某一个人道德上的弱点。所以说我们说,他这样的表达方式更哲学化,更一般化,更深刻了。孔子虽然希望我们不断提升道德,但是在另一方面,他又出人意料的,不从道德角度来对别人做判断,这实在是一种非常伟大的思想,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孔子到了六十岁,人生境界再一次提升,开始学会用新的方式看待事物。他不再直接针对具体对象提出批评意见,而是从人性的共同弱点来看待人事,并且中立地做到不从道德角度给人下判断。那么孔子的核心思想到底又是什么呢?他对我们又有怎么样的教导呢?
有一次,孔子对他的学生子贡说,你知道吗?吾道一以贯之。你认为我有很多的知识,孔子说不是这样的,我有一个基本的思想观念来贯穿它们。
子曰:“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论语·卫灵公》)
这个基本的思想观念是什么呢?在这一则里,孔子没有说明,子贡也没有再问。但是在另一个场合,当孔子对曾子说同样话的时候,曾子莫逆于心。孔子走了以后,曾参那时候也招了很多学生,曾参的学生就问曾子,说:老师,孔老师说他的道是一以贯之的,这个一以贯之的东西到底是什么啊?然后曾参就明确地说了: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论语·里仁》)
我们老师的道就是两个字——“忠”和“恕”,什么叫“忠”呢?
己欲利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
我自己想要的,我要给别人,自己想达到的境界,我要帮助别人达到这样的境界。自己想建立的成就,也帮助别人建立这种成就。
什么叫“恕”呢?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自己不愿意的也不要强加给别人,这就是“恕”。这是一条黄金法则,世界上各民族都有类似的格言。将心比心,你所不愿遭遇到的,千万别强加给别人。那么“忠”,就是“恕”的积极的一面:你想要的,也要尽量给予别人。但是,非常有意思的是,在“忠”和“恕”这两个字中,竟然是“恕”,更为重要。所以当子贡问孔子,有没有一个字可以让我们终身践行的呢?孔子说,那就是“恕”了。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
“恕”所包含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信念,恰恰是对“忠”的片面性的纠正,是对“忠”有可能导致的严重后果的预防,是对“忠”的历史的、现行的、潜在的罪行的控告、警告与反抗。我们现在很多人说,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是“义”,其实都不是,孔子的思想中最重要的核心中的核心,就是“恕”,就是对别人的宽容,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所以孔子就要求他的弟子们不要老是攻击别人的不足,有一次,他跟樊迟两个人散步的时候,樊迟问:老师,用什么样的办法,才能够消除自己内心中的恶,提高自己的品德呢?孔子说:问得好,先努力做,后考虑得,不就是提高品德吗?要消除自己内心中的恶,就记住一句话“攻其恶无攻人之恶”。什么意思呢?就是你要批判自己内心的恶,而不要老是盯着别人心中的恶。别人确实有恶,但我们不要攻,这就是恕。就是耳顺。而孔子把这一点称之为“修慝”——消除内心的恶。那么,孔子认为的,人性人心中的恶,就是不宽恕。不宽容。总爱盯着别人的缺点而忘记自己的缺点,自己心中的恶也就不能驱除。
所以,要严格要求自己,而不要老是苛刻地对待别人。即能消除自己内心的恶。
樊迟从游于舞雩之下,曰:“敢问崇德,修慝,辨惑。”子曰:“善哉问!先事后得,非崇德与?攻其恶,无攻人之恶,非修慝与?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亲,非惑与?”
(《论语·颜渊》)
还有一次,子贡批评别人。孔子说:“赐呀,你就那么好吗?要叫我呀,可没有闲功夫去指责别人。”
子贡方人。子曰:“赐也贤乎哉?夫我则不暇。” (《论语·宪问》)
我们说孔子就是中国的耶稣,耶稣也就如同西方的孔子。耶稣也曾批评过类似子贡的人,也曾说过类似的话,在《马太福音》第七章中,耶稣说:“为什么看见你弟兄眼中有刺,却不去想想自己眼中有梁木呢?你自己眼中有梁木,你怎能对你兄弟说:‘让我去掉你眼中的刺’呢?你这假冒为善的人,先去掉自己眼中的梁木,然后才能够看清楚,去掉你弟兄眼中的刺。”是啊,在没有去掉自己眼中的梁木之前,我们哪有闲工夫去指责别人眼中的小刺呢?更多的时候,我们比别人缺点更多,错误更多,更需要加以改进。自己多责备自己而少责备别人,就可以避开很多怨恨了。
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论语·卫灵公》)
孔子又讲: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卫灵公》)
什么叫“求诸己”?磨砺自己。什么叫“求诸人”呢?算计别人。君子和小人的区别就在于,君子总是磨砺自己,而小人总是算计别人。这可以说就是君子和小人之别,也是孔子对我们一个很好的教导。
孔子的核心思想既不是“仁”,也不是“义”,而是“忠”和“恕”,其中“恕”更是核心中的核心。可见在孔子心中,磨砺自己,宽容他人才是真正的君子之道。孔子的这些至理明言表达了他一种普世的理念,那么他自己又是怎么做的呢?
孔子有了这些佳言,他有没有相类似的益行呢?他自己有没有类似的典型的事例,让我们来好好的学习呢?比如,孔子告诫我们不要老是攻击别人的弱点,他告诫子贡,告诫樊迟,他都这样说的。那么他自己是怎么做的?我们来看看,实际上,我们说孔子不但不去批评别人的道德弱点,有的时候,他甚至于还掩盖别人的缺点。
有这么一个故事,有一天,孔子要出门,孔子出门要坐马车,马车上面有一个车盖,天晴的时候挡太阳,下雨的时候挡雨。孔子这一天要出门的时候,天就要下雨了,可是孔子的车上没有伞盖,没有伞盖,如果出门碰到下雨怎么办呢?所以孔子的一些弟子们告诉孔子说,子夏有伞盖,你可以把它借来。然后孔子就告诉弟子们说:“商之为人也,甚吝于财”。子夏这个人比较吝啬,我听说与别人交往的时候,有一个原则:
推其长者,违其短者。
什么叫“推其长者”呢?就是推扬他的长处。什么叫“违其短者”呢?避开他的不足,这样才能够长久地交往下去。子夏这个人比较吝啬,我向他去借一个伞盖,如果他借给我的话,对于一个吝啬的人来说,他一定非常痛苦,我们为什么让他痛苦呢?更糟糕的是,如果他因为吝啬,而不借给我,那不是把他的弱点暴露在众人的面前了吗?别人都说你看子夏多吝啬,他老师向他借一个伞盖,他都不给,我们一下子把子夏的名声给弄坏了。所以,不能问他去借,不要给他出难题,这是孔子对学生的态度。
孔子将行,雨而无盖,门人曰:“商也有之。”孔子曰:“商之为人也,甚吝于财。吾闻与人交,推其长者,违其短者,故能久也。”(《孔子家语·致思》)
还有一次,孔子在陈国,陈国的司寇问了孔子一个问题,这个问题问得非常敏感。他说:“昭公知礼乎?”你是鲁国人,那么我问你,鲁昭公懂不懂周礼啊?他为什么这么问呢?因为鲁昭公娶了一个夫人,这个夫人是从吴国娶来的,吴国和鲁国是同姓。吴国和鲁国都是姬姓,因为吴国是周文王的伯父泰伯的后代,鲁国是周文王的儿子周公姬旦的后代,所以他们是同一个家族的人。按照周礼的规定,同姓是不能够通婚的。那么鲁昭公从吴国娶媳妇,娶一个同姓的女子做自己的夫人,显然是不懂周礼的。
陈国司寇的这个问法,是很敏感的问法,这个问法有一点挑衅性,因为孔子是鲁国人,你陈国的司寇要问鲁国来的孔子,问他的祖国的鲁昭公是否知礼,这个问法不够礼貌的。孔子的回答很干脆,这是一个原则问题,在别人面前讲到自己祖国的已故国君,一定要维护他,所以他说:“知礼。”
孔子走了以后,陈国司寇就对孔子的学生巫马期说:“吾闻君子不党,君子亦党乎?”我听说君子是不结党的,君子在原则问题上,是不会帮自己的好朋友掩盖的。可是我今天发现,君子也干这样的事,你看孔子就这样。巫马期把这件事情转告了孔子,孔子怎么说呢?说:
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
我孔丘是很幸运的,假如我有过错,别人马上就知道了。这个话说得非常圆滑,他既没有明确地说,陈国司寇说的话是有道理的,鲁昭公就是不知礼,也没有说鲁昭公知礼。事实上,陈国司寇说的话确实是有道理的,鲁昭公从吴国娶夫人,就是一个违背周礼的行为。如果孔子要很讲原则的话,那他一定要说鲁昭公不知礼,但是在孔子的心目中,还有一种原则更高。什么原则呢?宽容的原则。当然在这里还不光是宽容的问题,还牵涉到为自己的祖国争面子的问题。不管怎么说,我们从这儿可以看出来,孔子对于鲁昭公娶同姓之女这样一个违礼的行为,他很宽容。
陈司败问:“昭公知礼乎?”孔子曰:“知礼。”孔子退,揖巫马期而进之,曰:“吾闻君子不党,君子亦党乎?君取于吴,为同姓,谓之吴孟子。君而知礼,孰不知礼?”巫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
(《论语·述而》)
还有一个例子更值得细品。有一次鲁国举行练祭。在祭祀的仪式上,鲁国的大夫手中都拿着仪杖,或者祭杖。按照周礼的规定,在祭祀的时候,祭杖不应该持在手里。子路跟孔子学周礼,他明白鲁国的大夫都不懂礼,都做错了。所以,子路看到这个情况以后,回来就问孔子,说:鲁国的大夫在举行练祭的时候,手里面都握着祭杖,这个符不符合周礼啊?
孔子的回答很有意思,孔子说:我不知道。子路一听倒是很高兴,出来以后,就对师弟子贡说:我以为我们的老师无所不知,可是我今天发现,我们的老师也有他所不知道的。比如说,我刚才问他一个问题,在举行练祭的时候,鲁国大夫在举行练祭的时候,手持祭杖是否符合周礼,我们的老师说不知道,可见他也有不知道的地方。子贡比子路要聪明得多。子贡马上就说了:你是怎么问的?子路告诉他问的经过,然后子贡说:好的,你等一等。我再进去帮你问一问。于是子贡进去了,问了孔子一个问题,子贡是怎么问的呢?子贡说:在举行练祭的时候,手持礼杖符不符周礼啊?孔子说:不符合周礼。
我们看看有问题了,子路问孔子,孔子说不知道,子贡问孔子,孔子明确说不合周礼。这是为什么呢?我们仔细来看一看,两个人的问法不一样。子路直接问的是,鲁国大夫这样做符合不符合周礼。而子贡问法是,在一般情况下,这样做符合不符合周礼?所以子贡出来以后,就对对子路说,我告诉你,你以为我们老师不知道,老师不是不知道,而是你问的方法有问题。因为照你这样的问法,我们老师如果明确说不符合周礼,我们的老师不就直接针对鲁国的大夫吗?不就是在批评鲁国大夫不懂周礼吗?我们的老师不愿意直接批评对方,所以你这样问的时候,他就说不知道。你看,孔子对鲁国的大夫违背周礼的行为,仍然是很宽容的。我们说,孔子是一个非常讲礼的人啊,但是对于一些不是非常原则性的礼,他都很宽容。
子路问于孔子曰:“鲁大夫练而杖,礼也?”孔子曰:“吾不知也。”子路出,谓子贡曰:“吾以为夫子无所不知,夫子亦徒有所不知也。”子贡曰:“子所问何哉?”子路曰:“止,吾将为子问之。”遂趋而进曰:“练而杖,礼与?”孔子曰:“非礼也。”子贡出,谓子路曰:“子谓夫子而弗知之乎,夫子徒无所不知也,子问,非也,礼,居是邦则不非其大夫。”(《孔子家语·曲礼》)
孔子的核心思想是“恕”,在日常生活中,上至国君大夫,下至身边学生,他都宽容以待,而且对于一般普通陌生人,他也是如此。
鲁国有一个人父亲去世了,按照古人的规定,父亲去世了要守丧三年,至少二十五个月,第二十五个月就是第三年了,二十五个月结束以后,守丧期就过了。在守丧期里,人是不能有娱乐活动的。有个人二十五个月一到,早晨过了丧期,晚上就开始唱歌了。这个小子太不像话了,如此急不可奈,子路觉得这个人好笑,然后加以嘲笑。可是孔子听到了这个事情以后,孔子马上就把子路批评了一顿,说:你总是批评别人,眼睛老盯着别人的不足和缺点,我告诉你,三年之丧,时间够久了,三年多的时间,在这二十五个月里面,他一直都没有娱乐活动,一直如此抑制自己,很不容易了,你为什么就不能够宽容一点呢?
鲁人有朝祥而暮歌者,子路笑之。孔子曰:“由,尔责于人终无已,夫三年之丧,亦以久矣。”子路出,孔子曰:“又多乎哉,踰月则其善也。”(《孔子家语·曲礼》)
对人的宽容是孔子思想中最让人感动的地方,一个人要做到很道德的话,可能并不一定很难,一个人提出一个很高的道德要求,要求别人去做,这个更不难,难的是用道德的方式对待自己,而对别人,更多的出于人性的一种宽容和理解。
有一次,子张问孔子什么叫仁,一个人要做到仁,必须具备哪些品德。孔子告诉他五个字:
恭 宽 信 敏 惠。
恭敬、宽容、诚信、敏捷、对别人有恩惠。你看孔子要我们做到的五点:恭敬、宽容、守信、勤敏、慈惠,这样才能得众,才能有所成功。这五个字都是善待别人的,没有一个字是苛刻待人的。可见,“恕”确实是孔子思想中最核心的思想。
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论语·阳货》)
如果我们要对孔子六十耳顺做一个总结的话,我们可以这样来说,耳顺不是听到好话,而是听到无论好话还是坏话,无论顺耳还是不顺耳,都能够接纳,都能够抱以微笑,这是人性的微笑,又是对于普通人性的弱点所发出的宽容的理解的微笑。只有最高贵的人性才能够做到这一点,所以,人性也可以变得很高贵。而人心的高贵就体现在对一般人性弱点的宽容和理解,孔子已经攀上了一个人所能达到的最高的境界,这是我们讲他的六十而耳顺。
接下来,七十岁在向孔子招手,我们说一般人随着老年的到来,逐渐地,无论是身体还是精神,都处于衰退之中。但是孔子却一步一步迎来了他生命境界中的颠峰,那么,七十岁的孔子又会站在什么样的台阶之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