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籍鲍鹏山说孔子
46454000000003

第3章 三十而立(上)

上一章我们讲到了孔子人生的第一个阶段——十五志学,年少是学习和积累的时期,那么通过十五年的辛勤耕耘,到了三十岁,孔子有了怎样的成就呢?他是怎样演绎他人生之路的第二步呢?

经过十五年的努力学习,到了三十岁,孔子已经可以“三十而立”了。“立”是什么意思呢?又有哪一些“立”呢?

在孔子三十岁的这一年,也就是鲁昭公二十年,齐国的国君齐景公以及齐国的一个老牌政治家晏婴来到鲁国访问。

这两位到鲁国访问的时候,三十岁的孔子已经能够参与接见了,这是很高的地位。而且齐景公还专门问了孔子一个问题,他说:以前秦穆公的时候,秦国很小,也很落后,并且地处偏僻的西方,可是为什么秦穆公最后做了霸主呢?我们知道齐国的历史上,齐桓公可是做过霸主的,秦国的历史上也有人做过霸主,就是秦穆公。齐景公觉得我们齐国做霸主是可以理解的,我们是东方大国、礼仪之邦,秦国算什么呢?为什么也能做霸主呢?齐景公觉得这是一个很有趣的一个问题,也是一个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所以他拿这个问题问孔子。这是一个历史问题,实际上也是一个现实政治问题。

孔子对于齐景公的回答,也讲得非常好,他说:秦国虽然小,但是秦国有志向,秦国虽然地处偏僻的西方,但是它的行为中正。行为中正,地偏没关系。所以你别看它是一个偏僻的小国,但是它最终能够成为霸主。然后他具体讲到秦穆公“身举五羖,爵之大夫”。“五羖”指的是秦国历史上很有名的一个五羖大夫,此人曾经是一个放羊的人,但是秦穆公觉得他很有才能,于是就给他封爵,提拔他为大夫,把国家的政治交给他。所以孔子讲,就从这一点可以看出来秦穆公有魄力,即使称王也可以,更何况做霸。齐景公听了这番话以后很高兴,觉得孔子讲得很有道理。

鲁昭公之二十年,而孔子盖年三十矣。齐景公与晏婴来適鲁,景公问孔子曰:“昔秦穆公国小处辟,其霸何也?”对曰:“秦,国虽小,其志大;处虽辟,行中正。身举五羖,爵之大夫,起累绁之中,与语三日,授之以政。以此取之,虽王可也,其霸小矣。”景公说。(《史记·孔子世家》)

实际上这段话里面,包含着几个很有意思的东西。首先,我们一般认为儒家都不喜欢秦国,有个传统叫“儒者不入秦”,秦跟儒之间一直关系不好。但是我们从孔子这个话来看,实际上孔子对秦的评价还是挺高的。第二点,我们来看一看,孔子觉得秦穆公之所以能够做霸主,第一,他有志向;第二,行为中正。他举的例子是什么呢?是秦穆公不管一个人的出身如何,能够不拘一格提拔人才,这话讲得好,也可以说体现了孔子自己此时此刻的政治要求。

我们看看当时的鲁国处在一个什么样的国际环境?鲁国的周围有三个大国,西边晋国、南边楚国、东边齐国,所以鲁国当时的处境是非常难的。如果和晋国搞好关系,楚国就来攻打,如果和楚国搞好关系,晋国又来收拾它。南边和西边就搞不定了,还有东边,东边的齐国和鲁国接壤,更是动不动就来侵略鲁国,所以鲁国当时非常难。

是时也,晋平公淫,六卿擅权,东伐诸侯;楚灵王兵彊,陵轹中国;齐大而近於鲁。鲁小弱,附於楚则晋怒;附於晋则楚来伐;不备於齐,齐师侵鲁。(《史记·孔子世家》)

作为一个大国的国君,齐景公来访,孔子不但参与接见,并且齐景公专门就历史问题,实际上也是现实政治问题请教孔子,可见齐景公对孔子的敬重。而孔子能够跟他侃侃而谈,言之成理、言之有物、言之有据,也可见孔子本人的自信。

我们可以说,一个三岁丧父,十七岁丧母的落魄士族人家子弟,有今天这样的一个局面,孔子确实是立起来了。

从齐景公对孔子的敬重,我们可以看到孔子年到三十确实是立起来了,有了声望和地位,那么他靠什么立起来呢?

首先,他创办了私学。

孔子私学创办的具体时间已经不可考了,但是毫无疑问的一点是孔子在三十岁之前,他的私学就已经创办了。孔子办私学应该说资质上是没有问题的,因为孔子经过自学和多方求教,他在传统的儒业六艺上,已经有了很高的造诣,并且已经成为一个当之无愧的专家,甚至他还有了自己独特的见解和独立的思想,他完全可以开班授徒,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于是在三十岁之前,他就退出仕途创办了私学。

他的私学办得非常成功,办得很有名声,受到了人们的肯定。有件事可以作为证据。

鲁国有一个很有名的大夫叫孟僖子,曾经在鲁昭公七年的时候,陪着鲁昭公去楚国参加楚灵王章华台的落成典礼。在经过郑国的时候,郑国的国君郑简公在国都的城门慰劳鲁昭公,可是孟僖子作为副使竟然不知道如何答礼。到了楚国以后,楚灵王在城郊举行郊劳礼欢迎鲁昭公,孟僖子又不知道如何答理。楚灵王还送给了鲁昭公一件宝物,叫大屈宝弓,可是楚灵王后来又后悔了,又要回去了,这也是很失礼的行为。但是问题在于孟僖子作为副使,负责外交礼仪方面的司长,他对这些外交的礼节一窍不通。这不光丢他的脸,不光丢鲁昭公的脸,更重要的是丢了鲁国的脸。

我们知道鲁国的始封君,最早的老祖宗可是周公,周王朝的礼乐文化的老祖宗就是周公,今天的子孙如此不孝,丢了鲁国的脸,甚至可以说丢了老祖宗周公的脸。孟僖子这一次的刺激非常大,回国以后就下决心研究礼仪,向懂礼的人学习。

到鲁昭公二十四年,孔子那时候三十四岁左右,孟僖子死了。孟僖子临死之前,召集他手下的大夫,跟他们讲了一番遗嘱,他说,礼对人太重要了,是一个人的根本,如果不懂礼,在这个社会上无法立足。我听说,我们鲁国有一个孔子,是圣人之后,非常有知识,非常懂礼,私学办得也很好,我死了以后,你们一定要让我的两个儿子向孔子学习,拜孔子为师。

孟僖子的两个儿子,一个叫南宫敬叔,一个就是后来继承孟僖子位子的孟懿子,这弟兄两人可能是双胞胎,在父亲去世以后,双双拜孔子为师。孟氏家族是鲁国的老牌贵族,孟僖子在去世之前,让他自己的两个儿子跟着孔子去学习,这足以证明孔子的私学办得非常成功,得到了社会普遍的肯定。

九月,公至自楚。孟僖子病不能相礼,乃讲学之,苟能礼者从之。及其将死也,召其大夫,曰:“礼,人之干也。无礼,无以立。吾闻将有达者曰孔丘,圣人之后也,而灭于宋。其祖弗父何,以有宋而授厉公。及正考父佐戴武宣,三命兹益共。故其鼎铭云:一命而偻,再命而伛,三命而俯。循墙而走,亦莫余敢侮。饘于是,鬻于是,以糊余口。其共也如是,臧孙纥有言曰:圣人有明德者,若不当世,其后必有达人。今其将在孔丘乎?我若获没,必属说(南宫敬叔)与何忌(孟懿子)于夫子,使事之,而学礼焉,以定其位。”故孟懿子与南宫敬师事仲尼。(《左传·昭公七年》)

孔子通过办私学,也解决了他自己的一些实际问题:

首先,他解决了自己的经济问题。孔子办私学当然是收费的,收费可能不高,因为学生来源不一样。孔子办私学,有教无类,只要你愿意学习,不管你什么出身,不管贵还是贱。收这一点学费,一则是作生活之资——不然孔子拿什么吃饭?二则是检验一下求学者的诚意。

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论语·述而》)

学费在孔子那个地方叫什么呢?叫“束脩”,学费最低的可能就是“束脩”。“束”就是一捆,一捆就是十条捆在一起,“脩”就是干肉,送来十条一捆的干肉作为薄礼,孔子就收你做弟子了。孔子如果学生多的话,他的收入也还不少的,后来有人说,孔子三千多学生,哪怕每人都只是送了十条干肉,三千多学生,三万条干肉也是不得了。所以,孔子就通过这一点,解决了自己的经济问题,所以他不会再为糊口而忙了。也不用因为糊口问题,到季氏手下做层次很低的小官了。

其次,孔子解决了自己的社会地位问题。至少他做校长了,作为一个礼学的专家,他理当受到敬重。

第三,他找到了自己独特的人生道路。通过这条道路,他可以用自己的方式介入政治,干预社会,推行主张,宣传思想,实现理想,也就是说,孔子找到了一个自我实现的最好途径。孔子一生最大的成绩,最好的自我实现就是他终身做老师,教了那么多的学生,传承了文化。

第四点,他还由此可以保持人格的独立和精神的自由,不再受制于人。私学是自己办的,所以不用再听别人的话了,以前做委吏也好,做乘田也好,总得要听季氏的话。他独立办学以后,自己作主了,所以他就获得了非常重要的人格独立和精神自由,这一点对于孔子在精神上、在思想上的成熟非常重要。我们可以讲没有人格独立,没有精神自由,不可能出现真正的思想家。所以孔子创办私学对他而言,真的是他三十而立最重要的一个要素。

我们可能要特别指出一下,在孔子的私学里面,他把儒业的六艺改造成了新的六艺,新的六艺是什么呢?诗(《诗经》)、书(《尚书》)、礼、乐、易(《周易》)和《春秋》,《周易》和《春秋》是他晚年加进去的。

我们来看一看,新六艺和老六艺有很大的区别,老六艺可以说是技术教育和专业知识教育,属于技能教育和职业培训。而新六艺变成了真正的文化教育、素质教育,是传承文化、研究学问,跟老六艺真的完全不一样。

比如《诗》,传统的《诗》学侧重于与礼仪活动有关的祭诗和颂诗。孔子则讲到了兴观群怨等等;传统的书,为文字课,而孔子则转变为历史文献课,当时的《尚书》尚无统一定本,仅以时代分编而散存于世,如《夏书》、《商书》、《周书》等;礼乐是传统六艺课程,但孔子也不在是一种简单的记诵,而是带有明显的研究性质,并挖掘其深刻内涵。

第二个“立”指得是孔子三十岁了,在鲁国可以发出自己的声音了。具体地讲,他敢于批评季氏了,他的政治立场可以独立了。

讲到孔子敢于批评季氏,我们可能要稍微说明一下,那个时代的社会结构,和我们今天想象的不一样。从政治结构来说,最高是周天子,下面是诸侯。周天子对于诸侯是名义上的天下共主,各路诸侯对于周天子而言,也只是给予政治与道德上尊敬。周天子不能直接干涉诸侯们在自己封地上的政权,这些诸侯都有自己的军队,经济上独立,对于周天子,他们主要就是履行几个义务,哪几个义务呢?

首先,每年对天子述职,所谓述职跟我们今天一样,下级对上级说一下你今年干了哪些活,今年工作做得怎么样。其次,每年给周天子进贡一些土特产。还有一条,这是周天子最大的权力了,当周天子要发动战争的时候,诸侯必须派兵跟着天子。平时,诸侯国的国君们在自己的封地之内做什么事情,周天子是无权过问的,这是天子和诸侯的关系。

诸侯下面有什么呢?诸侯的下面有大夫,这些大夫不是一般的平民,大夫是国君同一个家族的人。老国君死了,一般情况下,实行嫡长子继承制,继承国君位置的是正妻所生的第一个儿子。其他的几个儿子,第二、第三、第四个儿子怎么办呢?这些人就变成了大夫。所以这些大夫跟国君之间的关系很特别,从某种意义上讲,大夫的地位是通过血缘而来的,跟现在国君可能没有关系,所以大夫也不一定会听国君的,这就是当时政治上的一些基本情况。

鲁国的情况更加特别,为什么鲁国的情况更特别呢?因为鲁国的国君更没有权力。讲到这一点,我们可能要从鲁国的第十五任国君姬允说起。姬允死后被称之为鲁桓公,即威武的国君,他有四个儿子。长子姬同是嫡长子,他就继承了国君之位,这就是鲁庄公。鲁桓公的第二个儿子、第三个儿子、第四个儿子,就只能担任政府的高级官员,做大夫了。因为姬允死后被尊称为桓公,所以,他的三个儿子——老二,老三、老四被称之为三桓。

三桓的后代都改姓了,为什么?因为国君一姓单传,子孙太多,如果都是一个姓,全国所有的贵族都变成了一个姓,熙熙攘攘,挤来挤去,分辨起来太困难了。所以立下了一个规矩,除了国君,其他儿子都要改姓。鲁桓公第二个儿子的后裔就改姓了仲孙,后来称为孟孙或者是孟,第三个儿子的后裔改称为叔孙,第四个儿子的后代改称为季孙。所以三桓就是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

这三个大的家族轮流执掌政权,从国君手中夺取到政权和广大土地的所有权,并在自己的封地上建筑都城,世代相传,遂开始鲁国著名的达四百年之久的三桓政治。鲁国的国君反而被冷落在一旁,没有什么权力。

这三家里,权力最大的是当时季氏的家长季孙意如,谥号平子,所以,史称季平子。孔子和季平子的关系,也是很有意思的。我们前面讲过,孔子十七岁的时候,季平子大宴天下的士,孔子跑去赴宴,被季平子的家臣阳货拒之门外,这是他和季平子第一次打交道。二十岁的时候,孔子终于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季氏的手下,做委吏和乘田这两个小官。到了三十岁的时候,孔子已经从季氏那辞职单干办私学了。所以,他敢于发表对于季氏以及鲁国三桓的批评意见了。在《论语》里,我们可以看到孔子对季氏批评比较多的,其中有一条就是三家者以《雍》彻。子曰:“‘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论语·八佾》)

三桓在家里举行祭祖仪式的时候,要摆很多礼器和祭器。结束以后,在撤去祭品和礼器的时候,一般人是要唱歌的。周天子在祭祀祖先的时候,唱什么歌呢?就唱《雍》,《雍》里面有这么两句唱词:“相维辟公,天子穆穆”,这两句翻译过来就是各路诸侯来助祭,天子庄严又肃穆。这两句放在周天子祭奠大礼上非常合适,可是三桓只是大夫,他们在家里面祭祀祖先的时候,也唱这样的歌,你不觉得很滑稽吗?天子在哪里,诸侯又在哪里啊?难道他是天子吗?这种行为是一种严重的越礼行为,因此,孔子对于三桓这样的做法非常反感,给予严厉的批评。

还有比这更严重的,在鲁昭公二十五年,也就是孔子三十五岁这一年,鲁国发生了一件让孔子非常愤怒又非常悲哀的大事。

这一年鲁昭公要祭祖,祭祖的时候要跳舞。按照《周礼》的规定,不同的级别,跳舞的规模也是有区别的。天子是八佾,就是八行八列,六十四人的队列。诸侯是六佾,四十八个人的队列。大夫再降两个,四佾,三十二人的队列。

可是在这一年,鲁昭公要祭祖,到了要跳舞的时候,他把乐队招来一看,只剩下十六个人了,只能组成二佾,一个堂堂的诸侯,应该有六佾的乐队,现在只剩下二佾的乐队了,四十八个人只剩下十六个人了,另外的三十二个人哪去了呢?这个时候,三桓的家里也在祭祖,季平子竟然把鲁昭公的宫室乐队调去了四佾,他自己家里面本来有四佾,一凑,变成了八佾了。

这种行为做得太过分了,一个大夫在自己的家里面祭祖的时候,竟然用天子之礼,不光如此,还让鲁昭公的祭祖大典没法完成,把鲁昭公降为士了,只有二佾了,这个事情就做得太过分了。所以,孔子讲了一句非常有名的话:

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论语·八佾》)

季平子竟然在自己家里用八佾的乐队,这种事情他都干得出来,还有什么事情干不出来?这种事情如果还能容忍的话,天下还有什么不能容忍呢?孔子生气也不过是骂一骂。这个时候,最生气的还不是孔子,应该是鲁昭公。鲁昭公没有面子啊,一个堂堂的诸侯,祭祖的时候,大典完不成,只剩下二佾,还有四佾给自己手下的大夫调走了,这让鲁昭公在鲁国怎么做国君啊?不用说怎么做国君了,连做人也做不了。

所以,鲁昭公这一次真的是恼羞成怒,于是他就带着军队去攻打季平子。这次攻打结果怎么样?季平子会不会束手就擒呢?这一场冲突的结果对于孔子又有哪些影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