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年的孔子曾经对自己人生不同的阶段做了简要的概括,“吾十有五而志于学”,说的就是他少年求学的经历。年少贫寒的孔子十五岁就立志学习,那么他到底学习了什么?他又是怎么从社会下层士族一步步成为受人尊敬的圣贤的呢?
孔子晚年对他自己的一生做了阶段性的总结,在每一个不同的阶段,他都有不同的追求,都达到了不同的境界。他对自己人生总结的第一个阶段,就是“十有五而志于学”,也就是说,他从十五岁开始,就立志于学,立志于学中的“学”是什么意思?这里的“学”明显地可以区分为三种层次。
首先,孔子本人是士族家庭出身的,士如果没有出仕做官,就没有俸禄,就没有养家糊口的经济来源。孔子出生不久,父亲就去世了。母亲很年轻,而且一个女流之辈,怎么样能养活孔子?所以,我们相信孔子在十五岁之前,他一定已经担负起养活自己的责任。所以,我们说孔子在十五岁前后,不可能像我们今天一样,进入学校里学一些基础性的知识,他必须要先谋生。他的这个“学”,最先一定是学了很多下层人的谋生手段。这一点在《论语》里边,也确实得到了印证。
太宰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子贡曰:“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子闻之,曰:“太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论语·子罕》
太宰问过子贡,说你的老师真是一个圣明的人,他怎么会那么多才能,会那么多的技艺呢?子贡就说,这本是上天使他成为圣人,又使他多才多艺的!孔子听到后就说:太宰了解我吗?我年少的时候出身低贱,没有生活的来源,为了养活自己,所以我学会了很多“鄙事”。“鄙事”就是下层人的谋生手艺,就像今天补补皮鞋,补自行车轮胎等手艺。君子会有这么多技艺吗?不会多啊。这里的“君子”指的就是贵族。贵族需要有这么多的谋生技能吗?“不多也”。为什么不多?因为他不需要,君子不要为自己的生计发愁,所以君子所学的是文化知识,是传统经典,是怎么样来统治人民。
所以孔子这句话实际也就是说,那时候孔子还不是一个君子。
牢曰:“子云:吾不试,故艺。” (《论语·子罕》)
这是孔子曾经对他早期的弟子琴牢说过的一句话。“吾不试”,就是说我没有被任用做官,没有俸禄,为了养活自己,所以“故艺”,学会了很多谋生的手艺。从这能看出孔子的幼年、童年和少年确实是非常艰辛的。
到孔子十七岁的时候,孔子的母亲又去世了。孔子想把母亲和父亲按照当时的习俗合葬,但是他不知道他的父亲葬在哪里。
古人的埋葬方式、祭奠方式和今天不大一样,古人埋葬“不封不竖”,“不封”就是不把坟墓堆起来,“不竖”就是不在坟前种树立碑。所以人埋了以后,如果不是家里人,一般人找不到埋葬的地方。
孔子一直到十七岁的时候,都不知道父亲的墓葬在什么地方。以前不知道也就算了,因为不影响祭祀,但是现在母亲去世了,他要把母亲和父亲合葬。母亲一直到死,也没有把父亲的墓告诉他。孔子的母亲是否不愿意把孔子父亲所葬的地方告诉孔子,这也是历史上的一个谜团。不过我们因此大概可以猜测出来,孔子父母亲的夫妻感情可能很不好,两个人年龄差距太大,这么个年轻的小女孩十几岁嫁给一个武士,也许丈夫脾气还很粗暴,可能孔子的父亲严重地伤害过他的母亲,所以两个人感情可能不好。
孔子首先把母亲临时安葬在一个地方,然后到处打听父亲所埋葬的地方。最终打听到了,再把母亲迁过去和父亲合葬。一个十七岁的少年,就这么一个人处理父母的丧事,没有别人帮他,可以看出来孔子的早年是很可怜的。但是,一个人做事情做得这么谨慎,也可以看出来孔子在那个时候,就已经显示出来他与常人不同的地方。
孔子出身于卑微的士族家庭,而且父母早逝,所以为了养家糊口,孔子学习了很多谋生手段。少年时期的他虽然历经了很多苦难,却也显示出迥异于常人的认真和谨慎。那么身处下层社会的孔子,是如何一步步改变自己的命运的呢?
这个时候的孔子,已经长得身材很高大了。司马迁说:
孔子长九尺有六寸,人皆谓之“长人”而异之。(《史记·孔子世家》)
九尺六寸有多长?现在人有不同的算法,有的说是1米92左右,有的说是2米1左右,甚至有人说是2米3左右。就算是1米92左右,在那个时代,也算是非常高的了。所以《史记》记载,当时的人们都把他称为“长人”,而且一直诧异他为什么长得那么高。
在为母亲守丧期间,又发生了一件事,这件事情对孔子,可以说是一个很大的刺激。
这个时候鲁国的执政是季氏,执政就是执掌大权的,相当于丞相。季氏发了一个通告,邀请鲁国所有的士,来宴请他们一顿。这个季氏要邀请鲁国所有的士,也是他收揽人心的手段。我们知道孔子的身份也是士,既然有这样的通告,孔子也就去了,他当时还是穿着一身孝服去的。实际上,这不光是吃一顿饭的问题,这是一个身份的象征。季氏既然宴请所有的士,孔子不去,相当于放弃了士的身份,这是不行的,而且参加这样的宴会,经常和士们在一起,和鲁国的执政在一起,也为将来自己出仕做官打下一个基础。所以十七岁的孔子听到这个消息以后,就兴冲冲地穿着丧服去了。
到了季氏家的门口,孔子碰到一个人,季氏的家臣阳货。阳货挡在门口,跟孔子说,我们家主人请的是士,没说要请你。这句话非常伤人,什么意思呢?也就是说,你孔子是士吗?你的家族是士吗?孔子的家族到了孔子这一代,真的是已经衰落到不能再衰落了。连士的这个身份,人们都不大愿意承认了。士已经是贵族的最后一个等级了,不获得承认就变成下面的普通百姓了,就没有出仕的机会了。现在连士的身份阳货都不承认,这对孔子的打击非常大,他才十七岁,父亲没了,有谁帮他出头呢?母亲死了,有谁帮他擦去眼泪呢?他只好一个人默默退下来,回家。
这件事情对孔子当然是一个非常大的刺激,不过我们知道,孔子在十五岁的时候,就已经“志于学”了,他已经在为自己的未来做打算了,很多事情都必须要他自己作主。
孔子的士族身份不被社会所承认,这使孔子受到了极大的刺激。那么他到底是通过什么方式才得到社会认可,赢得人们尊敬的呢?
根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十九岁的时候结婚了,不过这个记载可能有一点小问题。古人二十岁才算弱冠,弱冠以后才能结婚,所以孔子真正的结婚年龄,可能是二十岁。
孔子十九岁的时候,到宋国去考察殷礼。我们知道宋国是殷商的后代,商代的礼仪在宋国保存最多,孔子此时要学习礼仪和传统文化,他不光要在书本上学,还要实地考察。所以,他在十九岁的时候,到宋国去考察殷礼。而他结婚的对象,恰恰是一个宋国家庭,叫亓官氏。所以司马迁可能把孔子去宋国考察和结婚这两个时间放在一起记录下来了。
孔子结婚的第二年,也就是孔子二十一岁的时候,生了一个儿子。在孔子生儿子的时候,发生了一件事情,从这件事情,我们可以看出来,孔子通过他自己的努力,已经改变了鲁国人对他的看法。
当鲁昭公听说孔子有了孩子,马上派人给孔子送了一条大鲤鱼去,表示祝贺。我们做一个对比,在十七岁的时候,孔子想参加一个贵族家的家宴被拒之门外,现在二十岁了,也就是三年过后,鲁国的国君因为他有了儿子,给他送鱼来表示祝贺,说明什么呢?说明孔子通过自身的努力,已经改变了他的命运,改变了人们对他的看法,赢得了人们对他的尊敬。孔子非常高兴,因为鲁国国君的这个行为,不光是一条鲤鱼,它有象征的意义,他表明孔子已经得到了鲁国最高统治者的认可。所以他很感激鲁昭公,他当即决定给自己的儿子取名叫鲤。所以孔子唯一的儿子,就姓孔,名鲤,字伯鱼。
也许大家会开始疑问,是什么让鲁昭公对孔子特别礼遇呢?如果此时孔子还仅仅用“鄙人之事”的谋生手段,在自己糊口的话,鲁昭公怎么可能对这样一个年轻人给予这么高的礼遇呢?由此我们可以推测,此时的孔子已经非常熟悉传统的儒业,具备了出仕的能力了。
那么我们就要讲到孔子所学的第二方面的内容,就是谋仕之学。这个谋仕之学就是传统的儒业,传统儒业主要包括六个方面的学问,礼、乐、射、御、书、数,这就是所谓的六艺。为了生活,孔子也不免从事一些仅仅为了养家糊口的行当,但是,他毕竟是士族,他的服务社会的道路,只能是传统的儒业:学好六艺,为贵族服务,为政府服务,走上仕途。
“当时士族家庭多学“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以为进身谋生之途,是即所谓儒业。儒乃当时社会一行业,一名色,已先孔子而有。即叔梁纥、孔防叔上不列于贵族,下不侪于平民,亦是一士,其所业亦即是儒。”(钱穆《孔子传》)
士族人家的子弟学了这些以后,就有了服务社会的能力了,就可以走上仕途为政府服务了。孔子可以说是通过自学,已经把这些传统的儒业,学得非常好了。
后来有一个人曾经大发感慨,《论语》上有一个记载,说有一个地名叫“达”,这个地方有一个里巷,其中有一个人说:孔子真是伟大啊!他有那么广博的学问啊!不过他没有专门的知识,这个专门的知识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孔子到他后来成人之后,并没有从事专门的某一个行业。因为孔子在进行传统文化的整理、传统文化的传授,他没有从事某一个专业的工作,所以这个人说他无所成名,说他没有专业。
其实这个人并不了解孔子,孔子年轻的时候,传统儒业的“六艺”,他学得很熟,他都具有很专业的水平。所以孔子听到以后,就对自己的弟子说,你们看我从事什么样的行业好?我是从事于驾车吗?还是从事于射箭呢?我看我还是去从事驾车,当一个司机好了。这些东西孔子都会,只不过成年以后,孔子认为他应该有更大的道德使命,他应该做更重要的事情,他不做了而已。
达巷党人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子闻之,谓门弟子曰:“吾何执?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矣。”(《论语·子罕》)
孔子在传统的六艺里面,花的功夫最多、最感兴趣的,就是六艺中的第一个——礼。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
孔子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
他在孩提时代,就对礼有特别的兴趣,就和其他的孩子不一样。小孩玩游戏过家家,孔子玩什么游戏呢?他就弄了一些祭器,模仿大人行礼、祭拜。也就是说,孔子从很小的时候,他对于礼仪,就有超越一般人的兴趣,这种兴趣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对伟大的文化传统的天然尊敬。《论语》有一条记载说:
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鄹(陬)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论语·八佾》)
古代开国的君主叫太祖,太祖的庙叫太庙。周公(姬旦)是鲁国最初受封的君主,所以鲁国的太庙,就是周公的庙。孔子进入太庙以后,每一件事情都要谨慎地向别人询问。这个事情应该怎么做啊?这个礼仪应该怎么样啊?礼仪的程序合理吗?这个事传出来以后,就有人说闲话了,谁说鄹人的儿子是懂礼的?
我们知道孔子的父亲叔梁纥曾经在鄹这个地方,也就是现在山东省曲阜市东南一带,做过大夫,所以人们就把孔子称为鄹人之子。这个人就说了,谁说叔梁纥的儿子是懂礼的?他到了太庙以后,每一件事情都要问别人,可见他不懂。孔子听到后,说了一句话:到了太庙以后,每一件事情都要再谨慎地问一遍,这正是礼的一个重要规定。因为这是一个非常严肃的地方,不能想当然。每一个礼仪之前,都再谨慎地询问一下,是这样吗?然后再去做,这种小心谨慎,在太庙里所表现出来的敬畏之心,正是礼的本质。
孔子现在已经学了这么多的东西了,传统的儒业、出仕的技艺都学好了,孔子就具备了出仕的能力了。于是就在儿子出生的那一年,为了生活,孔子就开始出去做官了。我们要知道这个官,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大的官,是小官,做的是什么官呢?在季氏的手下做委吏,也就是仓库保管员,他做仓库保管员的时候,做得非常好。《史记》记载:
孔子贫且贱。及长,尝为季氏史(索引:有本作“委吏”),料量平;尝为司职吏,而畜蕃息。(《史记·孔子世家》)
“料量平”就是货物进出帐很平,而且量也很平,不是大斗进小斗出,也不是小斗进大斗出,做得很公平。既然做得很好,季氏也很信任他,到了第二年,又让他做了第二个官——乘田,也就是管理牧场。孔子把牧场管理得也很好。司马迁说孔子去管理牧场是“畜蕃息”,自从孔子去管理牧场以后,牧场里的牲畜都长得很茁壮,而且数量也增加了。所以后来孟子对孔子这一点非常赞赏,孟子说:
仕非为贫也,而有时乎为贫;娶妻非为养也,而有时乎为养。为贫者,辞尊居卑,辞富居贫。辞尊居卑,辞富居贫,恶乎宜乎?抱关击柝。孔子尝为委吏矣,曰,“会计当而已矣!”尝为乘田矣,曰,“牛羊茁壮长而已矣。”
位卑而言高,罪也;立乎人之本朝,而道不行,耻也。(《孟子·万章下》)
做官不是因为贫穷,但有时也是因为贫穷;娶妻不是为了奉养父母,但有时也是为了奉养父母。孟子说,如果仅仅是为了养家糊口出去做官,就要有原则,这个原则就是辞尊居卑,辞富居贫。
什么叫“辞尊居卑”呢?你既然仅仅是为了糊口而去做官,你就不要做大官,要做小官。既然仅仅是为了养家糊口去做官,你就不要找俸禄很高的官职,要找俸禄比较低的,糊口而已,又不是为了发财,这是一个原则。
显然,孔子为了养家糊口去做的这两个官,确实符合孟子所讲的两个标准,第一官职不高,第二俸禄不高。孔子当时做这样的位卑而禄薄的职务,未必像孟子所说的那样,是因为他的目的仅仅是因为要糊口,所以拒绝高官厚禄。真实的情况可能是,孔子当时还缺少做更大的官担当更大职位的资历与名望。但既使是这样,孔子也是尽职尽责的。
孔子在做委吏的时候,他说过一句话,做仓库保管员,我的帐要记得清清楚楚。后来他做了乘田,他说,我要让牛羊都长得茁壮。所以我们从这可以看出来,即使孔子是下层之士,他也是非常认真的。这说明孔子有一个什么样的优点呢?眼高手低。“眼高手低”现在被认为是一个贬义词,实际上是一褒义词,而且是非常好的褒义词,就是说我的志向很大,但是我们脚踏实地,我有很高的眼界、很高的境界,但是我做事从小事做起。
为了养家糊口,孔子学会了许多谋生的本领,后来他又学习了做官必备的传统六艺,正式走上仕途。谋生和谋仕之学就是孔子立志学习的全部内容吗?他的人生目标是什么,他立志学习的又是什么呢?
孔子做了那么多鄙事,后来出仕做乘田、做委吏,这也是下等之事,他尽心尽力做好。眼高并不拒绝手低。但在他“手低”之时,他仍然没有忘记“眼高”,他有更大的追求,这就是我们要讲的孔子“十有五而志于学”的第三点。第一、糊口之学,第二、谋士之学,第三点是什么呢?我们可以把它称为大学。
我们仔细琢磨一下,孔子讲他“十有五而志于学”,这个地方有两点要说明:第一,显然不是说他十五岁才开始学习,那也太晚了,孔子显然不是到这个时候,才开始学习的。第二,志于学,显然不可能是指学习谋生的手艺,也不是指学习一些传统的儒业,然后将来以此为专业去做官。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就不是志于学,而是志于官、志于糊口,既然是志于学,他的目的就是把自己的人生目标、人生的理想,定义在追求学问、做学术的研究、做道义的研究和探讨。用后来张载话来说: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这才是孔子的志于学的内容。这里面又包含着两层意义:第一,学术研究道义探讨可以成为一个人的终身事业。这是以前没有的,学术从此有了独立的价值和地位。第二,一个人,也可以不做任何具体职业,而专门从事学术研究。所以,钱穆先生说:“惟自孔子以后,而儒业始大变。孔子告子夏:“汝为君子儒,毋为小人儒。”可见儒业已先有。惟孔子欲其弟子为道义儒,勿仅为职业儒,其告子夏者即此意。”(《孔子传》)
既然孔子的志向,他的“学”的意思最终落在这第三点上,也就是所谓的大学,所以孔子也就超越了前面两种技术和一些传统知识的“小学”,而成为真正的“大学”。他的志于学就是指这样一种更大的东西——明德。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大学之道在发扬美德、改造社会、让自己的人性达到至善至美的境界。他又说:
三年学,不至于谷,不易得也。(《论语·泰伯》)
古代官吏以谷子来计算俸禄,这里以“谷”代指做官及其俸禄。孔子说:“学三年,心意不转到要官做求俸禄上去,是难得的啊。”
所以,孔子之学,乃是在六艺之中,找寻其道德意义,明了其渊源流变,发扬其道义精神。并由此建立人生的道德价值基础。
自此而后,儒就由职业技术,进而至于学术流派,不再是一个职业了。士也不再是“志于仕”,而是“志于道”了,甚至孔子后来讲,“朝闻道,夕死可矣。”早晨听到道,晚上死也就可以了。是道,而不是器;是形而上,不再是形而下;最终的使命是闻道,而不是做官。
孔子后来明确地讲,“君子不器”,君子不能够以从事某一个专业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君子应该有更大的东西,应该有形而上的东西,君子应该有判断力,君子应该引导整个人类走在正确的道路上。这是孔子对传统儒的否定,是新兴儒的道德宣言。
孔子有一个学生叫樊迟,跑到孔子那儿说,老师,你教教我怎么种田。孔子很生气,说:我不如老佃农,你要学种田找他去吧。樊迟傻乎乎地又问:老师,那你告诉我怎么样种菜。孔子说:那我也比不上老菜农,你跟他去吧!樊迟为什么找孔子问种庄稼、种菜呢?很显然,孔子在年轻的时候干过这些,他懂这些。如果不懂,樊迟也不会问他。
但问题是孔子并不把农业专家、蔬菜专家、园艺专家,作为人生最终的目标,他要成为一个思想家。所以樊迟到这时还来向孔子请教这些问题,让孔子非常生气,骂他是小人。小人不是指他这个人品行很坏,而是他没有志向。他是在提醒樊迟,人生应该有更大的理想和追求,作为一个君子应该担负更大的历史责任。这个更大的历史责任是什么呢?就是仁,就是义,就是道,而不仅仅是养活自己。
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论语·子路》)。
在孔子看来,士人应当追求仁德,追求价值,追求正义。因此,士最可贵的,是他的判断力,而不是他的技术。甚至,士可以没有一门专业的技术,但决不能没有判断力。没有判断力的技术人员,只是工具性的存在,而不是“人”的存在。
所以我们说,孔子实际上是一个有多种专业技能的人,但是他超越了所有的专业技术,而去追求终极真理,他有了终极关怀,他为了全人类的幸福在思考、在努力。正是因为这样的终极关怀,他才能够成为圣人,成为人类历史上的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