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远古社会,人们或许认为人死只是灵魂的暂时离去,只要保存好尸体,灵魂就能再回到身边,才可以复活,而那山雾缭绕的悬崖绝壁,人们认为是神仙幽居的地方,只有把尸体放在那仙气沐浴的山崖,才可以万古不死。于是,悬葬之风在南方盛行。但这尸体又如何放置在万丈悬崖之上,至今仍是一个难解的谜?而许多人则认为悬壁上的香木楠棺的遗骨,是仙人留下的灵骨,以保证该地的风平浪静。那崖壁上的悬棺,一直都迷惑着考古工作者。
在四川省珙县古人棘人住居区,悬崖绝壁,河谷幽深,在绝壁之上高悬一个个的木棺,数量之多,举目可见。
古老的中国,到处都散发着一个个让人不解的谜团,望着那一个个高悬绝壁的棺木,历经两千年的沧桑,没有人不被它的神秘而困惑,一个个难以解答的问题出现在人们的头脑中:悬葬起于何时?它是一种丧葬观念还是一种宗教信仰?运用古代的技术,如何把重达几百甚至上千斤的棺木及随葬品送上绝壁,这些问题,始终是一个个谜,等待着人们确切的回答。
1.武夷山的船棺崖葬
武夷山为我国的一座名山,武夷山脉又是我国东南地区最重要的山系,其山脉呈东北-西南走向,绵绵数百公里,并且与海岸线平行。武夷山脉的山势高大,平均海拔1000米以上,山巅更是高达1500米~2100米左右,与周围地势低矮的丘陵、平原相比,显得非常的雄伟。这里至今仍保留有较大面积的原始森林,在古代更是森林密布,蔽日遮天。山林中悬崖突兀、峭壁险峻。再加之终年湿润多雨,云雾弥漫,更增添了武夷山区的神秘气氛。
由于年代的久远,原来当地行崖葬习俗的土著民族的消失,再加上有关武夷山的神仙传说,使得后代的人们在见到这些神秘的古代遗迹时,除了抒发怀古的感叹之外,同时还产生了无限的遐想和不懈的探索。而这些神秘的古代遗迹也就成为了千古之谜。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古代的人们是怎样去探索这些武夷山的千古之谜的。通过这些,我们也可以从中了解到我们的考古学家们又是怎样地沿着前人的足迹去探寻、揭开这千古之谜的。
在1300多年以前,有一位名叫顾野王的南朝时期人,他曾在现在福建省境内的武夷山东麓一带做过官,并在做官期间多次游历了武夷山。他对于武夷山中崖葬那种神秘而壮观的景象是这样描述的:“地仙之宅,半崖有悬棺数千。”
关于武夷山区这些奇异而神秘的崖葬遗迹,在其后的千年以来也不断地吸引着无数的学者、文人和探险猎奇者,并在历代的书籍中都有比较详细的记载。
武夷山上的许多山峰中虽然都有遗骨,但是凭什么说这些一定就是仙人的遗骸呢?在小藏峰和金鸡洞中既然都有13具遗骸,那么又凭什么就说只有小藏峰内所藏的是十三仙的蜕骨呢?魏王子骞既然已经更衣上升天上,成仙而去,又怎么会有头颅传世呢?谢在杭就曾经说过:神仙暂时游历万里,少别十年,抛弃世间的一切事物就像抛弃旧鞋一样,可是为什么偏要爱护自己的委蜕之身,而不让其朽腐,那么这些神仙的见解不是反而不如蛇、蝉之类的禽兽那样超然洒脱而无牵无挂了吗?
对于武夷山中这些千年古迹,尽管古代的人们进行了不断地孜孜探索,这一千年之谜仍然尚未解开。日转星移,霜寒暑酷,漫漫的数千年岁月已悄然流逝,长期的自然侵蚀与腐烂,再加之自古以来人们取仙蜕、香木等人为的破坏,历史上武夷山中那高挂“悬棺数千”的壮观景象早已不复存在了。不仅如此,这些千年古迹如今已所存绝少,很难寻觅了。为了在这些遗迹完全消失之前解开武夷山中的千年之谜,考古学家们不辞辛劳,跋山涉水,作了大量的工作,现在,终于基本上解开了这个千年古谜。
1978年9月,福建省博物馆和崇安县文化馆在福建省林业工程公司吊装队的协助下,用了12天的时间对调查中新发现的武夷山白岩西边的一个洞穴进行了考古发掘清理,进一步解开了这一武夷山中的千年之谜。
这一洞穴的洞口面向西边太阳落山的地方。洞口为一个横的狭长形。洞口最高处仅有约1.5米,最宽处达6.8米,而洞内深达5米。船棺放在洞内中部偏左的地方,棺的底部用数块石片垫起。棺首朝洞外,也就是说人的头部朝向西方。这种选择面向西方的洞穴,又将船首和人的头部面向着西方,大概与这种实行崖葬的民族死后的信仰有一定的关系。但是,是人死后他们将要回归西方呢?还是在他们的意识中将太阳沉下的神秘方向与死亡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一切我们今天已经无法确知了。
这具棺的形状和调查中所见到的其他棺的形状基本相同,为一狭长船形,长4.89米,宽0.55米,高0.73米。船棺可以分为棺身和棺盖两个部分,这两部分都分别是用整木凿成。根据专家们鉴定,用来做棺的木料取材于当地生长的一种楠木——闽楠。这也和古书上记载的用楠木的情况一致。由于历经了岁月的沧桑,木质的表面已经呈现出一种古老而发暗的灰褐色,木质的内部也呈现暗褐色。楠树是一种南方生长的常绿阔叶乔木,它的树干高大而笔直挺拔,木质很好。这具楠木的船棺虽然年代久远,但烘干时仍然发出阵阵的香气,就如同古书中记载的那样,是“嗅之微香”。正是因为这种棺木的木质很好,所以当木棺从崖洞上掉下来之后,有许多“好事者争藏其板”。
这具船棺的棺身如同一只独木舟。棺身的底部为梭形,而棺身的中部则如同一个长方形的盒子,用来陈放死尸。盒内的四壁加工平整。盒的长度有2.27米,宽窄正好能放一个人,而长度却比一个人要更长一些,大概是除了安放死者之外,还要在死者的脚部或头部放置一些随葬物品。棺盖的横剖面为一个半圆形,内部挖空,在盖的中部与陈尸盒相对应的地方有前后两块挡板。整个棺盖犹如一个船篷。
棺内保留有人骨架1具。人骨基本保存完整,为仰身直肢地安放在棺内。经过体质人类学专家鉴定,死者是一位老年男性,年龄大概在55~60岁之间。在尸体的上面,有一张编织得很细致的竹席覆盖着。在尸体的下面,也有一张垫尸用的但编织得较为粗糙的竹席,在竹席的下面还有用竹木棍做成的垫尸床。在死者的头部下面和左右两侧,有一团棕,这大概是专门给死者垫头所用的。
在棺内还发现有一些残存的随葬物品。例如,有死者穿在身上的衣物等纺织品的残片,经过鉴定可以知道有大麻、苎麻、丝、棉(木棉)等4种质料。另外,还发现有一个很大的乌龟形木盘。在棺外的左侧,还有一块猪的下颚骨,这大概是在安葬死者时一起葬入洞内的。
考古学家们运用现代科学的手段,对船棺的棺木进行了一种物理性的碳素年代测定。测定的结果告诉我们,这具木棺的制作年代大概是在距今3450年以前,相当于我国历史上的商代。不过,这一测定的年代与考古学家们通过对船棺和随葬物品本身的年代学研究的结果之间有一些差别。考古学家们认为,武夷山区用船棺作为葬具的崖葬习俗,大概是在相当于中原地区的春秋战国之交时(公元前5世纪前期)出现的。
2.三峡崖葬之谜
三峡地区位于四川省东部和湖北省西部。这里是巫山山脉,群峰连绵,滚滚长江在这里切开巍峨众山,向东滔滔奔泻而去。因此,这一带水流湍急,悬崖层叠,河谷幽深,景色十分雄伟壮观。长江三峡也就因此成为世界上著名的峡谷地带。在三峡地区的长江以及支流大宁河两岸的悬崖峭壁上,基本都是致密而坚硬的石灰岩。这里有依山傍水的无尽崖壁层理和众多的山崖罅隙,是古人进行崖葬的理想葬所。
整个三峡地区进行崖葬的场所,都是选择在面临江河的高陡崖壁上。长江三峡中的崖葬多是在高出江面100米以上的地方,最高的可达700米左右,非常险峻壮观,令人惊奇不已。大宁河峡谷中崖葬的高度比长江三峡中崖葬的高度要稍微低一些,但是一般也多在高出江面30米~100米左右的地方。崖葬选择的具体环境,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天然洞穴,在三峡地区中,崖葬的木棺多是放在天然的洞穴中,有的是单独一具棺放在一个洞内,有的是几具木棺一起放在一个洞内,有的木棺还是相互重叠地放在一起。在洞穴中放棺的地方还要用石块、木棒等将地面垫平,在三峡的盔甲洞中还在洞口用石块等砌成放棺的平台。
②崖壁裂缝,就是利用纵向竖起的狭长形天然崖壁裂缝,在裂缝两侧的壁上凿孔而横放木棒,这样就可以在一个崖壁中上下好几层地悬空安放木棺了。例如在西陵峡的风箱峡的一处崖壁裂缝中,横放有两根木棒,在这两根木棒上以前曾重叠放置了多达9具木棺。在大宁河东岸一个叫做九层楼的崖壁上,有一个洞隙,在洞隙中有8根木棒,分成上下两层排列着,从前放置的木棺也许可以多达数十具。现在在木棒上还置有一具木棺。
③天然岩墩,就是将木棺顺着放在天然岩石层里凸出的岩墩上。这些可以放棺的岩墩一般都是为狭长形的平台形状。例如在巫溪县荆竹坝的棺木岩这个地方,大量的木棺首尾相接地放置在同一水平面的天然岩墩上,在有的不平的地方还要用石块垫平再放棺。在巫山县三峡错开峡中一处叫做棺木阡的崖壁上,有一个多面体柱状的凸起的岩墩平台上原有10具木棺,其中有8具顺着崖壁相互重叠放置,另有2具平放在平台上。
④人工龛穴,如果当一面崖壁上既没有天然的洞穴,又没有天然的裂缝和岩墩时,人们就在崖壁上用人工开凿出一个小洞,用于安放木棺。由于这种人工开凿的洞很小,就像是一个小龛,所以我们又把它称为“龛穴”。这种龛穴的形状为一个横的长方形浅穴,大小只要能够放下一具木棺就可以了,所以龛的大小依照木棺的大小而不等。这些龛穴都发现在大宁河流域,例如在巫溪县的南门湾、凤凰山的很大的崖壁上,洞龛分布密集,十分壮观。
三峡崖葬的葬具都是用木材做成的棺,其中有一种是用整木刳成的,有一种是由木板拼合而成。在整木棺中,又有圆形和长方形这两种不同的外形。
圆形木棺,一般制作比较粗糙,外形就像一根圆木,但是底部比顶部的弧度稍微平一些,以便放在地上。有的木棺的一端或两端还有带耳的穿孔。
长方形木棺,这种木棺整个棺身显得浑厚,棺盖的顶面稍微地呈浅弧形。有的木棺的一端或两端有一圈伸出的外檐,在棺盖和棺身两端的两侧各有一对凿孔,这些就像江西省贵溪崖葬的木棺那样。
三峡地区崖葬的安葬习俗形式多样。木棺中安葬死者,较多的是一个死者安放在一具木棺内,仰身直肢地平躺着。死者穿着服饰,先用粗麻布裹尸,外面再用编织精细的竹席包裹,然后又用竹篾条捆扎好后放入棺内。这种一个死者安葬在一具棺内,都是死后直接葬入的。
此外,也有两个以上的人共同安葬在一具木棺内的。例如,巫溪县荆竹坝的18号木棺内就有人头骨两个和一些肢骨、躯干骨等。经鉴定这两个头骨为一男一女两个儿童,男孩10岁左右,女孩不超过13岁。又如在巫山县错开峡棺木阡的岩墩上,有一具木棺内至少安葬有7个头骨。如果是两具儿童的尸体还可以直接放入一具棺内,但是,无论如何7具完整的尸体是不能同时放入一具棺内的。因此,这7个死者应该是先经历了一次安葬,等到尸体的软组织腐烂之后,再把头骨和一部分肢骨进行再次的安葬,放入这一木棺内。这种葬法被称为“二次葬”,在世界上许多民族中都有这种葬俗。在第二次安葬之前,一般是要将准备再次安葬的人骨清洗干净,所以这种葬法又被称为“二次洗骨葬”。
三峡地区的崖葬中流行群葬。例如,这种7个人同葬在一具棺内的情况就是一种群葬。还有一种群葬的情况是许多人同葬在一处葬地。例如,宜昌县长江北岸的新坪棺材岩的一个洞穴中就放置有30多具木棺,至少安葬有30多人。又如在巫山县错开峡棺木阡的岩墩上,除了我们上面所说的那一具葬有7个头骨的木棺之外,还有9具木棺,在这个岩墩上至少安葬有16个人以上。这种群葬的盛行,可能是反映出在三峡地区实行崖葬的民族中,还保留有以血缘为纽带的氏族社会的组织形式。棺木阡岩墩上的这10具棺可能葬的是血缘关系或者亲缘关系密切的同一氏族集团或家族集团的人们,而里面装有7个头骨的木棺可能安葬的是相互关系更为密切的同一年龄等级的兄弟姊妹或者是同一家族的成员。不过,由于没有对这些人骨进行过鉴定,性别年龄都不清楚,因此我们无法进行进一步的推测判断。
在大宁河等长江支流沿岸的崖葬,凡是人骨保存较好而可以辨别死者安放方向的,其死者的头部都是朝着河流下游的方向。这也许说明这些行崖葬的民族最早是居住在河的下游,以后才逐渐往河的上游方向迁徙,因此他们希望自己死后,死者的灵魂要返回他们祖先居住的地方。
根据对木棺进行的碳素年代测定分析,再结合随葬物品的年代学分析,我们可以知道三峡地区崖葬的主要流行年代是战国时期至东汉时期。
在东周时期,也就是在春秋战国时期,三峡地区属于巴国统治的区域。巴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巴国的最高统治者是周王的宗族,与周王一样也姓姬。根据古代文献的记载,当周武王东征灭亡了商王朝以后,周国的领土大大地扩展了。并且当时在周王统治的范围内进行了一次广泛的大分封。巴国的最高统治者就是当时被分封的诸侯之一,史书记载“武王既克殷,以其宗姬封于巴”。巴国的最高统治者被分封的诸侯等级是“子”爵,所以又经常被称为“巴子”。东周时期,巴国的统治范围大概在四川盆地的东部,其东边的国境一直达到湖北省西部的山区,三峡地区也包括在内。根据《华阳国志·巴志》的记载,其地东至鱼复,西至道,北接汉中,南达黔涪。巴国境内的一般居民都是“蛮民”,“有濮、苴、共、奴、夷、之蛮”。在川东以东地区,有“奴、夷、之蛮民”。通过许多的考古学资料,我们现在知道,巴国统治集团的丧葬习俗是土葬,他们所用的棺是木制的船棺。而崖葬应该是当时居住在三峡地区的蛮民中流行的一种丧葬习俗。在三峡地区内当时主要的居民是和。现在我们在三峡地区所见的崖葬遗迹,应该就是这两种土著居民所留下来的。
3.千年的“人棘人悬棺”
在长江以南的四川盆地南部边缘地区,有两条平行的长江小支流,东边的一条名叫南广河,西边的一条名叫横江。两条河流都是从南向北汇入长江。但是,与这两条河的流向相反,这里的山势却是从北向南逐渐从砂岩的低矮缓山向石灰岩的崇山峻岭过渡。在这两条河的中上游地区,也就是现在的四川省南部和云南省的东北部地区,崖葬的分布十分广泛,并且其中大部分都是我们所说的真正意义上的悬棺而葬。这些崖葬的分布是以四川省的珙县和兴文县为中心,此外还有四川省的筠连、高县、宜宾和云南省的盐津、威信、镇雄、昭通等县市。
这一带在古代一直是属于濮僚系统民族之一的人居住的地区。以现在的宜宾市为中心的四川南部地区在秦汉时期被称为“道”。“道”是当时的一级地方行政单位,与“县”平级。根据古代文献的解释,有蛮夷聚居的县就称为道。当时的四川南部地区因为主要居住的是人,所以被称为道。人在上古的时候曾经建立过自己的国家,在秦代时他们的首领曾被册封为侯,后来他们所建立的国家也就被称之为“侯国”。因此,自古以来人们都认为这些崖葬就是人的遗迹。
为了研究四川南部和云南东北部地区古代少数民族的历史,探明悬棺的年代、内涵和所属的民族,从而揭开千年“人悬棺”的隐秘,早在1946年时就有学者来到这里取下了6具悬棺。1974年7月至9月,四川省博物馆的考古学家们和珙县文化馆的文物工作者一起,又对珙县麻塘坝的悬棺进行了一次正式的考古清理发掘。他们在邓家岩取下了7具悬棺,又在白马洞取下了3具悬棺。由于这次取下的10具悬棺是经过正规的科学发掘和科学的整理报导,从而使人们对川南地区的悬棺有了一个比较正确的初步了解。
1974年取下的10具木棺都是水平地放置在崖壁的木桩上面。一具木棺一般放在2根~3根木桩上。而木桩则是钉在宽度和高度大概为12厘米,深度大概为17厘米的人工开凿的方孔内。邓家岩的7具木棺距地面的高度最低的是18.15米,最高的是25米,而白马洞的3具木棺距地面的高度最低的是42.6米,最高的是43.6米。
取下的木棺一般都是长2米左右,最长的有2.2米。木棺的一头大,一头小,大的一头高度和宽度都是50厘米左右,小的一头的高度和宽度都是40厘米左右。木棺棺盖的形状有两种:一种的盖顶是弧形,一种的盖顶是两面斜坡的屋顶形,此外还有的盖顶形状介于二者之间。在有的木棺的端头还钉有一块木雕装饰,它的形状既像手掌又像是火焰。这种装饰的具体涵义是什么,我们现在还不太清楚。在有的木棺的端头横着钉有两根木棒,大概是为了抬棺所用。
木棺都是用整木挖凿而成,木棺的内外都不髹不漆,木纹清晰可见。从木棺上残存的痕迹来看,显然在制作木棺时,没有用过木锯,而可能是用铁斧和铁凿挖成的。棺盖和棺身之间有子母榫扣合,目的是为了防止棺盖脱落,在棺盖和棺身之间还用铁抓钉扣紧棺身和棺盖。木棺的木质坚硬,历史文献和民间都传说是用马桑木制成,但经过专家的鉴定用的却是楠木。
这些悬棺中的随葬物品不多,除了衣服之外,10具悬棺中随葬的所有物品一共只有40多件,一具木棺中最多的随葬物品也只有6件,有的棺内一无所有。这些随葬物品都是日常的生活用品,种类和质量也差别不大。保存下来的有丝织品、麻织品、陶器、竹木器、瓷器、铁器、漆器、铜器等等,其中以麻织品和竹木器的数量最多。
经过清理的悬棺,在棺盖和棺身之间都被鸟雀打开了大小不等的孔洞,于是鸟雀在棺内筑巢栖息。所以,棺内杂草、树枝、羽毛和泥沙层层相间,填满了棺内。经过了考古学家们的悉心清理,小心剔除这些外来杂物,才使得棺内的原物重见天日。
经过清理以后,可以看出棺内的人骨架保存得基本上完好,死者当年是仰身直肢地躺在棺内,左右手平放在身躯的两侧。随葬的物品都放在棺内,其中绝大部分都放在头部或者脚部的两侧,还有个别的是放在左右手的两边。尸体当年是穿着各种入葬的衣服,有的还要用素面的麻布或者是有彩绣的麻布裹住尸体,再用针线将麻布缝合。例如在1946年取下的6具木棺中有3具木棺的保存情况较好,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死者入葬时他们所穿着的服装情况。
5号棺的死者是一个男性。在他穿着的服装外面还裹着彩绣的麻布。上身的外面第一层到第四层穿的都是对襟的绣花马褂,有丝绸的,也有麻布的。最里面两层是两件丝绸的深蓝色上衣。下身穿的是两件丝绸的彩绣短裤。在短裤的左右下方各绣着一个意味深长的图案,左边是四个汉字的“王”字,右边是四个。脚上穿着麻布的袜子。这个死者生前可能是一个相当重要的人物,所以才能在短裤上绣有“王”字。而符号是佛教中常用的图案,也出现在这个死者的服装上,这也许是为了向人们显示他作为政教合一的首领的地位吧。随葬多件丝绸的服装也显示出死者生前的富有。除了服装之外,还有5件随葬物品,即麻网袋、竹筒、竹簸、瓷酒杯和陶碗各一件。
6号棺的死者也是一个男性。他的最外面第一、二层穿的是黄色丝绸的通身长衫,第三层是麻布的通身长衫。第四层到第七层是白麻布的上衣,有花边的彩色绣花。第八层是一件蓝色的对襟短内衣。最里面两层是白麻布的对襟内衣。下身穿的是一条彩绣短裤。小腿上还绑有彩绣的绑腿。死者的随葬物品也有5件,有麻网袋、竹簸、木碗、牛角和剑形木板各一件。死者的身份可能是一个巫师,而绑有鸡骨的剑形木板和牛角大概就是他作法的器具。
4号棺的死者是一个老年女性。她的头上戴着露顶的蓝色丝绸披风,镶有花边。披风垂在身体后面。上身的胸部和腹部各有一条方巾覆盖着,方巾大概一尺见方。在胸巾的内面缝有三个小的香囊。上身最外面一层的服装是一件对襟的麻布长褂,一直到膝部,长衫上还镶有花边和彩绣。上身第二层到第七层服装是麻布的坎肩,没有袖子,但是也镶有花边和彩绣。下身最外面一层服装是一条左右开缝的麻布裙子,镶有花边。下身第二层是一条夹层的裙子,外层是天蓝色的丝绸,内层是红色的里子。下身第三层是一件深蓝色的通身麻布褶叠裙。下身第四层到第六层是三件白麻布的通身褶叠裙。最里面有四条短内裤,两条白色的,两条蓝色的,短内裤的两边都有彩绣。短内裤的下面有蓝色的花边裹腿。这个老年妇女的服装如此华贵阔绰,数量众多,也一定是一个上层社会的妇女。
4.溶岩间的藏骨幽洞
与葬一样,岩洞葬也是中国南方的一种古老的葬俗,这一葬俗一般是将死者安葬在天然的岩洞深处,所以又被称为“幽岩葬”。在当地,乡民一般称这种葬俗为“炕骨”、“炕尸”或“炕干”。由于多是苗族人行这种葬俗,所以又将行这种葬俗的苗族称为“炕骨苗”、“炕尸苗”、“炕干苗”。
在位于贵州省南部惠水县东南30公里的石头寨附近,这里是山岭、丘陵和河谷相间的地区,洞的周围都是苗族的村寨。洞穴在石头寨沿河再行走1公里左右的一个山凹处。这是一个巨大的天然溶洞,洞高约50米左右,深约100多米,宽约10多米。在洞的底部靠左侧的地方有一条地下暗河纵穿洞穴,洞穴的两端通风而较亮。洞内两侧壁面陡峭,但在右侧壁高出河面约30米的地方,有一块很大的内凹岩石平台,形成了一个长80多米,宽6米~7米,高约20米的空间。所有的木棺都安葬在这个平台上面,垒砌有七八层高,也是层层叠叠,堆积如山,都是有木架的木棺。根据当地的老人回忆,在1940年以前洞内的木棺有700多具。但是由于天长日久,木架朽坏而木棺自然坍塌,以及人为的破坏,如今洞内木棺的数量已大大减少。在棺材洞附近方圆数公里内,还有4个这种作为岩洞葬地的洞穴。在石板塞附近的岩洞中,木棺是顺着岩壁排列,并且没有重叠放置。
当地人称这种葬俗为“凉骨”。据石头寨的一位苗族老人讲,棺材洞内的凉骨都是石头寨苗族人的祖先。但究竟是什么时候安放进去的,连最老的老人也已经无从知晓了。根据苗族老人的世代流传,在很久以前,苗族的老人死了,要先将木棺抬到山岩上能够避雨的崖壁下,然后再将死者背上去安葬在木棺内。如果死者是男人,要在木棺上放置他生前使用过的芦笙和鸟笼;如果死者是女人,要在她的头上插一把木梳子;没有子女的女人要连她的“不染”(苗语称贝壳为不染)也要放进木棺内。办理老人丧事的时候,家人要忌吃荤食。出葬的那天,如果死者是男人就要举行“砍马”的仪式,如果死者是女人,就要举行“砍牛”的仪式,并且相应地要在木棺上画出马或牛的画像,以表示死者已经举行过“砍马”或“砍牛”的仪式了。
这里的木棺都是用木板制成的,并且要用棺架固定木棺。木棺内的女尸下身全部都穿裙子,上身穿衣服。衣服和裙子一般都用细麻布制成,并镶有花边或者绣有花边。脚上穿有船形鞋,腿上有绑腿,腰间有腰带。头下枕有弯月形的枕头。有一具木棺的女尸枕着装满稻草的布枕,头上插有一把木梳,身上佩带有两组一共8个贝壳。这个死者大概就是没有子女的人吧。
这些葬尸的岩洞一般都位于半山腰或山脚下,距现在瑶族居住的村塞也不太远。一个洞内放置的木棺少的仅有一具,多的有数十具。放置木棺的多少与洞的大小有一定的关系。
例如,在化图村东南山坡上的化图洞,高出山脚约30米,洞口高有3米~3.5米,宽有8米。洞内大概深40多米,宽30多米,可以分为前后两个部分,前洞比后洞高而宽大。洞内一共放有木棺28具,大多数都放在前洞,后洞只有9具。木棺基本上都保存完好。
又如在化图村东面的里舵山2号洞,高出山坳大概有20米,洞前是乱石陡坡。洞仅宽1.7米,高3.7米,深5.6米。洞内放有一具木棺,棺放在两根圆木上。在棺的旁边放有泡菜坛和釉陶碗各一个。据说这是后人放入的。
在一个洞穴中,既有安放一具木棺的,也有安放数具木棺的,还有安放数十上百具木棺的。安放一具木棺的可能是个人或夫妇葬地。而数具木棺以上的基本上都是家族的葬地,只不过是根据洞穴的大小、使用的时间长短不同而已。
从保存得较好的木棺内遗骨的情况看,死者都是仰身直肢地安葬在棺内。多数的棺内都不止安葬一具尸骨,例如在化图洞中的木棺,一般在棺内安葬的死者都是2人以上,最多的7号棺安葬有7人,其中有一个儿童,成年人中有男有女,有可能是同一家族的同代人合葬,但也有可能是一个家庭两三代人的合葬。
根据木棺内的纺织品可以知道有一部分木棺是明代的,而有的木棺中有宋代的瓷器,说明这些棺有一部分的年代可以早到宋代。另外,由于在岩洞葬中发现过光绪时期的铜钱,因此可以认为这些岩洞葬最晚可以到清代末年或民国初年。
这些过去行岩洞葬的人们可能与现在居住在这里的瑶族的一个支系——白裤瑶有一定的关系。例如白裤瑶族的男子的平均身高为155.7厘米,而岩洞葬的男子平均身高为156厘米,二者基本上是相同的。现在居住在这里的瑶族使用的低架木棺与岩洞葬中的低架木棺相近。他们在安葬死者时要砍牛祭祀,并将牛角嵌在死者墓前的木桩上,这与岩洞葬中高架木棺的立柱上的牛角装饰有联系。在邻近的贵州省荔波县瑶麓乡的白裤瑶族中,现在仍然有行岩洞葬的葬俗,他们将低架木棺放置在岩洞中,并在举行过砍牛仪式的棺上放置一个木制牛角,其含义也是与里湖岩洞葬中的木制牛角装饰一致的。
古老的人类,神秘的地球,到处都遗留有远古人的足迹;诸多的史前遗物从尘封的土中掘出,重新现于天日之下时,仍谜雾不散,让人惊异于远古人创造的奇迹,那一座座远古的城市,被神秘地深埋于地下,而没有发现一个远古人的足迹,那些古人移至何处?他们为什么离开自己的家园?而一座座的城市又为什么深埋于地下,隐没于荒野的丛林中?是大自然的魔法还是外星人的神力所致?掘开那些沉没于地下的千年古城,谜雾重重,人们难以解释清楚。
远古人类留下的一个个难解的谜团并不因遗物的发现而解开,但现代人的不懈努力和探求,最终将能揭开那些蒙在远古遗物上神秘的面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