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研究性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的生活中去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活动,形成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方式。
2.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是指学生走出教室,参与到社会实践活动中,以获取直接经验、发展实践能力和增强社会责任感为主旨。通过该学习增进学校与社会的联系,不断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道德意识和实践能力,使学生人格逐渐完善。
3.劳动与技术教育。劳动与技术教育主要是通过学生获得积极劳动体验、形成良好技术素养为主,以多方面的发展为目标的学习。它强调学生通过人与物的作用、人与人的互动来从事操作性学习,突出学生手脑结合。通过该学习使学生了解必要的通用技术和职业分工,形成初步的技术意识和技术实践能力。
4.信息技术教育。信息技术不仅是综合实践活动有效实施的重要手段,而且是综合实践活动探究的重要内容。信息技术教育的宗旨是帮助学生发展适应信息时代需要的信息素养。这既包括发展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还包括发展学生对信息的反思和辨别能力,形成健康向上的信息伦理。
以上四个方面在逻辑上不是并列的关系,更不是相互割裂的关系。研究性学习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基础,倡导探究的学习方式,这种方式渗透于综合实践活动的全部内容之中。另一方面,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信息技术教育、劳动与技术教育都是研究性学习的重要内容。因此,上述四个课程是密切相关的。上述几个方面并不是综合实践活动内容的全部。综合实践活动还包括许多以上四个方面以外的活动,如班团队活动、学校传统活动、学生同伴间的交往活动、学生个人或群体的心理健康活动等等,这些活动在开展过程中可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定领域相结合,也可以单独开设,但课程目标的指向是一致的。
在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综合实践活动与各学科领域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两者既独立又相互联系。具体来说,综合实践活动与各学科领域存在这些方面的联系:第一,学科领域的知识可以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拓展和提升。第二,综合实践活动中所发现的问题、所获得的知识技能可以在各学科领域的教学中引申。第三,在某些情况下,综合实践活动也可以和某些学科教学交叉互补学习。因此,妥善处理综合实践活动与各学科领域的关系,既意义重大又富有创造性和艺术性。
(三)实施综合实践活动须遵循的原则
综合实践活动是教师与学生合作开发与实施的。教师和学生既是活动方案的开发者,又是活动方案的实施者。有效实施综合实践活动须要遵循这些原则。
1.正确处理学生的自主选择、主动实践与教师的有效指导的关系。提倡学生对课题的自主选择和主动实践是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关键。第一,要形成问题意识,让学生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自己感兴趣的问题。第二,让学生要善于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主题。第三,在课题的展开阶段,应当采取多种多样的组织方式,如个人独立探究方式、小组合作探究方式、班级合作探究方式等等。第四,在课题的探究过程中要遵循“亲历实践、深度探究”的原则,倡导亲身体验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课题进行持续、深入的探究。
教师要有效地对学生的活动加以指导。在指导内容上,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是创设学生发现问题的情境,引导学生从问题情境中选择适合自己的主题,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探究方法。在指导方式上,综合实践活动提倡团体指导与协同教学。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权不能只赋予某位老师,而应通过有效的方式将所有教师智慧集中起来,对综合实践活动进行协同指导。总之,教师要把自己的有效指导与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主动实践有机结合起来。
2.恰当处理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的统筹规划与活动具体展开过程中的生成性目标、生成性主题的关系。综合实践活动要集中体现学校的特色,学校应对综合实践活动进行统筹规划。每所学校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推出计划,如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计划、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计划、班级综合实践活动计划。随着活动过程的逐步展开,学生在与教育情境的交互作用过程中会产生一些新的目标、问题、价值观和设计等,有效实施综合实践活动就要求教师首先要认识到这些生成性目标与生成性主题产生的必然性,肯定其存在价值并加以运用,从而将活动引向新的方向和领域。各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的统筹规划不能限制其生成性,而应当使其生成性发挥得更具方向感和成效性。
3.课时集中使用与分散使用相结合。综合实践活动要求的课时安排应具有弹性,即将每周的综合实践活动时间根据需要去灵活安排,做到集中使用与分散使用相结合。如可以将每周的时间集中在某段时间使用,也可以将几周的时间集中某天使用,还可以根据需要将综合实践活动时间与某学科综合使用等。
4.整合校内课程与校外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要打破学校、教室的束缚,把校内课程与校外课程有机地整合起来,把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融合起来,积极鼓励学校和学生利用双休日、节假日等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5.把信息技术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和开展过程整合起来。综合实践活动要把信息技术融入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与实施过程之中。首先,信息技术领域是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探究内容,要做到信息技术内容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其他内容的整合。其次,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中要积极运用网络技术等信息手段,拓展综合实践活动的时空范围,提升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水平。最后,信息技术手段的设计与运用要有利于学生进行创造性反思、自主合作探究,要避免陷入纯粹的技能训练。
作为学习方式的研究性学习与作为课程的研究性学习有联系也有区别。作为一种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是指教师不能把现成结论告诉学生,而应当让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自主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研究性学习是与接受性学习相对的一个概念。对人的发展来说,研究性学习与接受性学习这两种学习方式都是必要的,两者是相辅相成的。此次新课程改革强调研究性学习,并不是否定接受性学习,而是过多倚重接受性学习导致研究性学习被忽略。强调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性是重新找回研究性学习在课程中的应有位置。作为一种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渗透于学生的所有学科和活动当中。作为一种课程形态,研究性学习课程是为研究性学习方式的充分展开所提供的相对独立的、有计划的学习机会。具体说来就是在课程计划中规定一定的课时数,以更有利于学生从学习和社会生活中选择、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我国基础教育长期以来习惯于分科课程、讲解式教学和接受性学习,教师常常把教学理解为讲解知识、技能、概念和原理,学生常常把学习理解为背诵、模仿和做题,这种被不断强化的习惯阻碍了研究性学习方式。为使研究性学习方式深入人心,非常必要设置专门的研究性学习课程。另外,即使各门学科有效地进行了研究性学习,也有必要设置研究性学习课程。这是因为:首先,学科中的研究性学习具有学科性,常常局限在本门学科中,视野狭隘。研究性学习课程则属于经验课程的范畴,它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面向学生的实际生活,强调操作与体验,强调综合运用学生的所有知识。其次,学科中的研究性学习具有手段和辅助的性质,常常服从于学生掌握系统学科知识的需要;而研究性学习课程则把研究性学习本身视为直接的目的,它强调学生需要的优先性,强调尊重学生的独特经验,强调学生从自己的立场与世界交互作用出发,建构自己的意义。当然,学科中的研究性学习与研究性学习课程其联系也是非常密切的:两者都强调研究性学习这种学习方式;两者的终极目的都指向学生的个性发展,尽管直接目的有所差别。研究性学习课程是学科中的研究性学习的归纳、整合、开拓、提升;学科中的研究性学习则可从学科领域细化和深化生活中的主题。
(四)实施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注意事项
研究性学习课程的设置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结构性上有巨大突破。然而,它的发展与完善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应当注意这些问题。
1.研究性学习课程要防止唯科学主义倾向。研究性学习课程研究和学习什么内容呢?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研究性学习课程不仅非常关注怎么学,还很关注学什么。以学生个性发展为目的的研究性学习课程面向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把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融合起来考虑课程内容。目前,我国基础教育中存在把研究性学习等同于科学研究,把研究性学习课程等同于科技类活动课程的倾向。这种倾向的危害在于:首先,这会造成研究性学习课程内容的窄化。研究性学习课程所涉及的知识不仅包括科学,还包括艺术与道德;所涵盖的内容不仅包括自然,还包括社会与自我,自然、社会、自我作为课程开发的三个向度应当在研究性学习课程中达到均衡与整合。其次,这种倾向还会把研究性学习的方法局限于只注重沿袭获得科学结论需要遵循的程序和方法。从而扼杀了学生个性化的探究方式。学生的研究性学习与科学家的研究性学习有着本质的差异,因此无视这种区别会导致新的机械学习和另一种形式的灌输教育。
2.研究性学习课程不是只属于优等生的。研究性学习课程有一种深层的教育民主的追求。研究性学习课程绝不能以优生为尺度,也不能建立作为评价标准的常模,而应当面向每位学生,尊重每位学生的独特性和具体性。目前,我国基础教育对研究性学习课程存在很多的错误认识。比如把研究性学习课程理解为是培养小科学家的课程,是面向少数优等生的课程,大多数普通学生只配做观众;研究性学习课程是城市学生的课程,广大农村学生无法实施等。这些观点背后都受精英主义价值观的影响。这种价值观阻碍了研究性学习课程的传播与推广。研究性学习课程要植根儿童的本性,尊重每个儿童的个性与具体性,因此,它应当面向全体学生,而不是少数的优生。研究性学习课程体现每一所学校的特点和每所学校所在社区的特点,所以,它具有很强的地域性,每一个地方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开展研究性学习课程。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开展一定要体现学生所在地区的特殊性,而不能机械地模仿别人的模式。研究性学习课程具有浓郁的人文精神,它尊重每个学生活生生的现实生活。因此,只有带着平常心走向大众化的时候,研究性学习课程才能得以有效推广,发挥应有的价值。
3.研究性学习课程可以在任何地方开展。研究性学习课程面向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自然即课程、自我即课程、生活即课程是研究性学习课程信奉的基本理念。研究性学习课程内含了一种校外课程的理念。因此,打破学校教室的限制,把校内课程与校外课程整合起来,把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融合起来,这是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内在要求。
4.研究性学习课程要灵活进行。由于研究性学习课程倡导学生对课题的自主选择与主动探究,因此,固定课时制的课堂教学显然已不适合研究性学习课程的要求了,最适应研究性学习课程要求的课时安排,应该是弹性课时制。弹性课时制意味着将每周一定的研究性学习课程时间,根据需要灵活安排、集中使用。
5.研究性学习课程不一定非得让教师来开展。教师的有效指导是研究性学习课程成功实施的基本条件。从指导内容来说,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指导在根本上是创设儿童发现问题的情境,引导儿童从问题情境中选择适合自己的探究课题,帮助儿童找到与自己相适合的学习方式和探究方式,与儿童共同展开探究过程。从指导方式来说,研究性学习课程提倡团体指导与协同教学。不能把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指导权只赋予某位教师,而应通过有效方式将所有教师的智慧集中起来,对研究性学习课程进行协同指导。总之,教师应该把自己的有效指导与鼓励学生自主选择和主动探究有机地结合起来。
6.研究性学习课程不一定要用考试来评价。研究性学习课程要求新的评价理念与评价方式。它反对通过考试等量化手段对学生进行分等划类的评价方式。它主张采用自我参照标准,引导学生对自己在活动中的各种表现进行自我反思性评价。建立一种以自我反思性评价为核心的新的评价体系,这是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的基本要求。
新课程教学的创新
一、教学改革的意义
课堂教学是我国中小学教育活动的基本构成部分,是实施学校教育的基本途径。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下,教学改革成为了教育改革中备受关注的主题。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我国的教学改革已经在朝着实施素质教育的方向发展,许多学校在教育科研人员的指导下,对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减轻学生学习负担过重、确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等问题,都做出了许多积极有益的探索和改革。在教学实践中涌现了一批重视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重视学生成功与发展的好的教改典型,有些经验理论概括后形成新的教学模式。这是本次教学改革的起点和基础。
总体来看,由于应试教育观念的深远影响和人才选拔机制的不完善,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所进行的教学改革中仍然有很多没有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都是局部的、单项的改革和操作性的修修补补,其局限性大,不能构造出一种真正体现素质教育思想的教学新体系。造成这种状况,既有教学改革本身不够到位的原因,也有受课程制约的因素。因此,从总体上看,素质教育的成效并不明显,还没有取得突破性的进展。长期困扰着我们的教学方式单一、学生被动学习、个性受到压抑等顽疾都没有能从根本上得到有效的医治;教学实践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普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