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目标的创新问题的提出
课程目标是指课程所要达到的结果,是指导整个课程编制的基本要求。课程目标在课程改革中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这是因为:第一,课程目标是课程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制定课程计划,首先应确定该课程计划要何种目标,即通过这个课程计划的实施,要把学生培养成怎样的人。第二,课程目标是课程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课程目标的确定,将直接影响到学制年限的设定,课程门类、顺序、时间的设置,各科大纲、教材的编写以及教学方法的选用等。因此,课程目标是课程设置和课程改革的原则和总的指导思想,同时也是课程评价的标准。
从课程发展的理论来看,课程目标的确定往往具有不同的价值取向,泰勒在《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中提出了课程目标的三个来源:对学生的研究;对当代社会生活的研究;学科专家的建议。这三个方面成为课程开发的基本维度,由于对这三个基本维度的关系的认识不同,集中反映了不同教育价值观的理论旨趣,并由此产生了儿童本位课程论、社会本位课程论、学科本位课程论三种典型的课程观。社会需求、人的个性发展和学科知识三者之间是一种整合关系,应体现以人的发展为根本这一核心思想,树立发展为本的教育目的观应当是基础教育课程目标基本的价值取向。
一、基础教育课程目标存在的问题
传统课程目标主要缺失以人的发展为根本的核心思想,主要体现在:
1.传统课程目标对学生的主体地位还不够重视。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国家教委在教材规划会议上确立“一纲多本”及“多纲多本”的教材改革方向以来,我国已先后编出多种的九年义务教育教材及课程方案,我国中小学多样化课程方案与教材体系格局已初步形成,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也取得了阶段性进展。在课程目标的确定上更是呈现出更加具体化、操作化的特点。但课程目标对学生的主体地位还是没有达到应有的重视,比如教材很注重系统化和结构化,把成人的认知及认识方式运用于学生,便于教师系统地传授,而学生的兴趣和发展需要常常被忽略了;过分强调双基内容,而没有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对人的全面发展关注程度不高,忽视对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等。
2.传统课程目标局限于知识掌握、能力培养和思想教育三个方面,而且还存在成人化、绝对化和抽象化的问题,难以操作和落实。另外,由于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课程目标中精英教育的价值取向占主导地位,过分注重课程和教学的选拔和筛选功能;教学过程突出接收学习和机械记忆,学生缺乏主动参与和探究发现等。
3.传统课程目标的呈现主要采用行为目标和内容目标的表现方式,忽视或放弃展开性目标和表现性目标的表现方式。采用行为目标的方式虽然具有明确、具体和易于操作的优点,但束缚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传统课程目标的制定中,课程工作者及教学工作者因行为目标容易确定和方便模式套用,因此放弃了展开性目标和表现性目标的确立,从而使学生成为了知识的容器。
二、发展为本的课程目标的基本涵义
发展为本就是所有的学生都能积极地主动发展,使他们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整体素质得到全面的提高和发展,个性得到充分的完善,为学生以后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和终身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突出以人的发展为本并不是忽视社会需求和学科知识,而是三者之间的辩证统一和整合。人不能脱离社会独立存在,社会的发展和个人的发展密切联系。课程要适应和促进人的发展就必须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才能培养出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但应当明白,不能以适应社会要求为前提而将个人的发展这一根本价值取向忽略了,因为适应社会的需求并不能代替适应人的个性需要,并不能满足人的发展的需要。同时,人的发展也离不开知识的学习,知识是促进人发展的基础。突出发展为本,并不是忽视知识的作用,而是强调选择什么样的知识,如何编排知识和怎样学习知识才能适应社会需要和学生身心的发展规律的水平,更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
以发展为本的课程目标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价值观。在教育系统中,学生是其构成基本要素中的根本,处于核心地位,其他要素都是围绕这一核心要素而存在和开展活动的。课程目标强调以人的发展为本,实质上就是把学生的充分的发展作为一切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把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作为人持续发展的基础,以培养能力为中心和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为重点,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协调发展。使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做人,成为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
世界各国的课程改革都非常重视学生个性的培养和发展,把突出以人的发展作为根本。上世纪末在瑞士举办的“面向21世纪挑战基础教育内容调适的课程”国际研讨会,参会国家的课程描述报告都具有这样的共同特点:强调每个个体的整体发展;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批判理性、解难能力;发展跨科目的综合课程学习;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念和态度等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1世纪教育委员会的报告提出,面对未来社会的发展,教育必须围绕学会求知、学会共同生活、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四个方面的学习能力来组织设置课程。总之,世界各主要国家的课程改革明显地突出这样两个特点:全体学生的共同需要和部分学生的特殊需要兼顾,把社会的能力放在了课程目标的首位;把持续发展的知识与能力放在第一位,发展为本的课程目标成为世界课程改革的基本趋势。
三、发展为本的课程目标的主要特征
1.注重基础性和发展性两者的相结合,强调目标的发展性。发展为本的课程目标包括基础性目标和发展性目标两类。基础性目标对所有学生来说是统一的,是学生课程学习的最低标准,目的是使学生的基本素质得到全面的提高,具备进一步发展的能力。发展性目标是基础性目标的拓展和延伸,具有开放性、多元性和灵活性的特征,没有统一的要求,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个性特征自主选择、自由发展。它是以开发学生的潜能和促进学生的充分发展为宗旨的,最终目的就是培养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发展为本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2.注重适应性和超越性相结合,强调目标的超越性。以发展为本的课程目标非常强调适应和超越辩证统一,突出对现实的超越,目的在于促进人的协调发展。现实的发展并不代表未来的发展,未来的发展依赖于超前的教育和对现实的超越。突出目标的超越性,有助于课程把握时代的脉搏,把最基本的知识、最有效的方法、最前沿的信息动态介绍给学生,有助于完善学生的人格,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使学生不断地发展和完善终身发展的能力。
3.注重科学性和人文性相结合,强调目标的人文性。以发展为本的课程目标强调科学教育,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科学方法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通过对科学精神的塑造、科学知识的获得、科学方法的实践、科学技术应用能力的训练来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和精神,还有创造、探究发现、动手操作和解决实践问题的各种能力。在我国,以发展为本的课程目标更应强调人文教育,突出以人为中心,突出人的思想情感、道德观念、人格品质的培养,突出人的潜能的开发、创造力的培养和人的自我实现等,来塑造和完善学生人格和促进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
4.注重行为目标和过程性目标相结合,强调目标的开放性。课程目标的表述通常包括内容和行为结果两个维度,这种表述方式是行为目标方式。但行为目标不能涵盖所有的教育内容,如人的情意因素、个性品质以及一些能力目标等隐性目标。发展为本的课程目标在尽可能将目标行为化的基础上,特别关注课程目标的第三维度——教育过程及隐含其中的隐性目标,即更加重视过程性目标。这对于在课程内容的编排、课程实施的设置中,加强知识的形成过程、教育教学活动的展开过程、学生自主学习活动过程的教育效能,促进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四、发展为本的课程目标的制定原则
从目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行的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看,课程目标的制定主体是不一样的:按学科科学体系所制定的学科目标,只能在国家课程目标总规划下,提出学生学科学习的基本要求;社会需要目标应由地方根据地区的差异,作出不同的规定,提出不同的培养目标;学生个性发展目标则应由学校根据学校的办学宗旨和不同学生的不同个性需求,实行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发展不同学生的不同个性。当然,国家教育目的和学科教育要求也会对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提出原则性要求,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也一定要在国家教育目的和社会需求下制定课程目标。确定发展为本的课程目标,体现发展为本的指导思想和实现国家的总目标应当要遵循这些主要原则:
(一)基础性原则
基础性是基础教育的显著特征。在中小学时期打好基础,可以为人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和发展到潜能,因此,确定发展为本的课程目标,应该以基础性学习培养为基本点,在最本质、最基本的方面提出具体实践要求,达到这样的目标: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好基础,使其具备发展的能力;为学生参与社会生活打好基础,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思想道德品质,学生共同生活,促进情意和态度的发展;课程目标是比较低的、有限的,全体学生普遍都能达到。
(二)发展性原则
现代教育是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教育。因此,基础教育课程目标要立足于现在,面向知识经济、现代信息技术、全球一体化的发展对人的素质的要求,因此课程的目标必须要具有发展性,必须以发展性学习和创造性学习培养为出发点。其发展性主要体现在:
1.前瞻性。课程目标要具有超前眼光,着眼于人的终身发展,展望社会、时代的发展将现时的教育与未来社会的发展联系起来,以教会学生怎样学会生活和发展、怎样把握现实世界,帮助学生形成先进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形成正确的价值评判标准和取向为目的,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好基础。
2.人的可持续发展性。从幼儿园、小学、初中到高中这四个学段,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点,同时又具有连续性的特点。新课程目标在注意阶段性特点的同时,必须要体现连续性特点,从人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考虑,使学生自主、多样、持续地发展,把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适应能力、创新能力放在第一位。
3.课程目标自身的不断发展变化上。因为课程必须要与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发展和人的持续发展保持交流沟通和协调,把现实变化中的新内容和新认识不断地、迅速地融合到课程中来,并据此不断地更新完善自身,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发展的需求和个人发展的需要。
(三)差异性原则
首先,我国各地区的发展极不平衡,各地区之间在经济发展、地区文化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制定课程目标时,应充分考虑这些差异,彻底改变以前统一规范的做法,增加灵活性和选择性。其次,在同一地区,社会需要人才也是多层次、多规格的、多类型的。教育教学的任务就是把这种学生个体的特点和各种潜在的能力类型都充分地发展起来,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各个领域的高素质人才。反映在发展为本的课程目标的制定上,应充分体现差异性,制定出能体现多层次、多类型发展的目标,使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充分、全面的发展。
新课程结构的创新
课程结构是课程目标转化为教育成果的纽带,是课程实施活动顺利开展的依据。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根据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对现行课程结构进行调整,调整的主要任务和方向是优化课程结构。
一、课程结构的调整
(一)课程结构调整原因
课程结构调整就其实质而言,就是重新认识和确立各种课程类型以及具体科目在学校课程体系中的价值、地位、作用和相互关系。
课程类型主要有:①学科课程与经验课程,这是从课程内容所固有的属性来区分的两种类型。其中,学科课程的主导价值主要是传承人类文明,使学生掌握人类积累下来的文化遗产;经验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使学生获得关于现实世界的直接经验和真切体验。②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这是从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来划分的两种类型。其中,分科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使学生获得逻辑严密和条理清晰的文化知识,而综合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通过相关学科的整合,促进学生认识的整体性发展并形成解决问题的全局视野和方法。③从课程计划中对课程实施的要求来区分,可以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两种。其中,必修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共性,而选修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满足学生的个人兴趣爱好,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④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这是从课程设计、开发和管理主体来区分的三种类型。国家课程的主导价值是通过课程体现国家的教育意志,地方课程的主导价值是通过课程满足地方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校本课程的主导价值是通过课程展示学校的办学宗旨和特色。上述各类课程所具有的特定价值以及每组课程类型所具有的价值互补性,意味着它们在学校课程结构中都拥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即学校的课程结构应当是由各种课程类型共同构成的一个有机的统一体。
我国现行的课程结构,存在许多的弊端。首先,在学校课程中学科课程占据主导地位,而经验课程则少之又少;分科课程占据主导地位,而综合课程则少之又少;必修课程占据主导地位,而选修课程则少之又少;国家课程过分关注,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却得不到实质性的开发。课程类型的单一使得在注重发挥一种或几种课程类型价值的同时,忽视或放弃了其他课程类型在学生发展方面所具有的价值,学生在这种单一课程的引导下,其片面发展是不可避免的。其次,学校课程中各具体科目之间的比重失衡,语文、数学等科目所占的比重过高,挤占了其他学科的时间,从而直接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