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教师继续教育丛书)
46391900000002

第2章 课程改革的背景和目标(2)

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密切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课程内容力争具有时代精神,反映现代科技发展的新成果。此外,不能单纯以学科为中心组织教学内容,不再刻意追求学科体系的严密性、完整性、逻辑性,注重与学生的经验结合在一起,使新知识、新概念的形成建立在学生现实生活的基础上。课程内容切实反映学生生活经验,努力体现时代特点,这将会有效地改变学生学习生活和现实世界相脱节的状况,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四)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突出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传统教学中长期的灌输式学习使学生变得内向、被动、缺少自信、恭顺……人的创造性也被抹杀了。学习方式的改善是以教师教学行为的变化为前提的,因而此次课程改革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也包括教师教学行为的变化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善,从某种意义上讲,教师和学生教学行为的变化也是素质教育能否深入推进的关键因素。

为了保证学生自主性、探索性的学习落到实处,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根本性的转变,此次课程改革首先通过课程结构的调整,使儿童的活动时间和空间在课程中获得有效的保障,并在新课程标准中倡导通过改变学习内容的呈现方式,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同时倡导将学习过程转变成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并且能够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选择接受、探索、模仿、体验等丰富多样的适合个人特点的学习方式。学习方式的这种转变,还意味着必须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关注学生是用何种手段和方法、通过何种途径获得知识的。由于获得知识的过程和方法不同,由此带给学生真正意义上的收获也会有所差异,对学生终身发展的影响也就有可能不一样。

(五)建立新型评价体系

新课改要求改变传统课程评价注重过分强调甄别和选拔的功能,要建立一种发展性的评价体系,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一是要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使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在语言和数理逻辑方面的发展,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在已有水平上的发展,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二是要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以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三是要将评价看做是一个系统,从形成多元的评价目标、制定多样的评价工具到广泛的收集各种资料,形成建设性的改进意见和建议,每一个环节都是通过评价促进发展的不可或缺的部分。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重视学生发展和教师成长记录,是评价制度改革的主要方向。

(六)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新课程将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建立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制,实现了集权与放权的结合符合我国国情,对妥善处理课程的统一性与多样性的关系非常有帮助。三级课程管理制度的确立,有助于教材的多样化,有利于满足地方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和学生发展的需要。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此次课程改革还重新划分了国家、地方、学校在基础教育课程管理中的职责分工,调整了国家课程在整个课程计划中所占的比重,在课程内容和课时安排上增加了一定的弹性,让地方和学校拥有相应的选择余地。三级课程管理政策的运行,为课程适应地方经济、文化发展的特殊性以及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体现学校办学的独特性,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并且对于加速我国课程建设的进程将产生深远影响。

三、新课程下的基本教育观

《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明确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必须端正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教育工作者只有积极的贯彻落实,课程改革才会取得预期的效果,素质教育才不会流于形式。与以前的课程改革不同,这次课程改革在怎样看待学生、学习、知识、发展、课程等方面,都有着重大的转变。

(一)学生观

学生是教育工作的主要的对象,怎样看待学生是教学工作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学生观的核心内涵是学生究竟是活的人还是死的物。在口头上,基本上所有人都认为学生是人,然而,在我们实际的教育工作中,却普遍存在着把学生当做静止不动的物的现象。本次新课程改革对于学生的看法持以下三个观点。

第一,作为生活在一定社会条件下的人,人与人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使学生具有被决定的一面。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阐述,清楚地说明了这一点。因此,新课程必须具有必要的统一性、规范性,这一点在课程标准中得到了体现。

第二,作为具有主动性生命形式的人,学生与无生命的物、植物、动物有着本质的区别。正是这种主动性,使人能够不断地自我发展和自我更新。因此,在课程实施的每一个环节,都应当充分考虑怎样保护并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第三,学生具有未完成性。这种未完成性不是消极的,而是一种积极的理解:在我们的学生身上,具有丰富的潜能,存在着广阔的发展空间,蕴藏着对于复兴中华民族大业至关重要的人力资源。本次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使命就是充分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二)发展观

人的全面发展是教育追求的理想,然而,我国的应试教育模式严重地限制了“发展”这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传统理解上的“发展”仅仅是指通过各种考试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的增加或熟练。这种专注于工具价值的发展观严重阻碍了人的本体价值的实现。应该明白,人的工具价值和本体价值是内在统一于人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之中的。为了充分发挥课程之于学生全面发展的作用,本次课程改革除了在课程结构、教学过程、课程评价方面作了调整之外,还强调各科的课程标准都必须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去制定教学目标。只有坚持全面发展的观点,才能实现“发展”的真正内涵,即发展是质的变化而不是量的变化。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教育的目的,养成学生健全的个性或人格。

(三)知识观

工业经济时代学校教育的中心任务是传授知识,系统的知识基本上就成为了“课程”的代名词。人们赋予了知识许多“神圣”的特征。知识不仅是绝对的,而且也是客观的,类似于地下的矿物那样的客观存在物。对于知识而言,人们的主要任务就是发现知识。因此,学生的任务就是接受和存储前人已经发现了的知识。在这种知识观的指导下,学校教育就出现了书本中心、教师中心、死记硬背的现象。针对这些弊端,本次新课程改革坚持实践的观点,并吸纳当代哲学、心理学、教育学、复杂科学等多种学科的研究成果,认为知识属于人的认识范畴,是人在社会实践中形成并得到检验的。换句话说,无论新知识的获得或是现成知识的掌握,都离不开人的积极参与,离不开认识主体的活动。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实质上是一种探究的过程、选择的过程、创造的过程,也是学生科学精神、创新精神,乃至正确世界观逐步形成的过程。因此,这次课程改革要求在师生关系、教与学的方法等方面都要有重大变革,强调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富有个性地学习。对于学生来说,最重要的不再是接受和存储知识,而是学会探究,以便为终身继续学习奠定基础。

(四)课程观

课程受制于教育目的,不同的时代对课程观的理解有不同的认识。过去我们对课程的理解就是课程即教学的科目,这种观点受到了人们的普遍认同。这种理解是狭隘的,人们都把教学科目或教学内容理解为教师在课堂中向学生传授分门别类的知识。这种课程观最大的弊端是教师向学生展示的知识与学生真实的生活世界毫不相干,课程远离了学生的实际生活。另外,这种课程观还把学生的各项活动看做是额外的负担。这种知识本位的课程显然不符合时代的需要。基础教育课程应该全力追求的价值是促进学生和社会的发展。为此,新课程观要求积极利用并开发各种课程资源,除了知识、技能之外,人类创造的所有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以及自然存在物都可以是构成课程的素材。这些素材有的虽然没有直接的教育功能,但其教育意都是潜在的,只有通过学生个人的经验才能够被激活而得以彰显。为此,必须密切学校与社会、课程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感到学习不是负担而是生活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