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教师继续教育丛书)
46391900000001

第1章 课程改革的背景和目标(1)

本世纪开始,我国的新课程改革以令人瞩目的迅猛之势在全国推进。这次改革的特点是步伐大、速度快、难度高。其目标是实现我国中小学课程从学科本位、知识本位向关注每一个学生发展的转变。无数的教育工作者正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饱满的热情投入到这场改革潮流中,这次新课程改革必会对我国基础教育乃至整个教育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新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我国基础教育经历过几次零星的改革并取得很大的成就,对促进我国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发展都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我们应该看到目前我国基础教育的现状同社会时代发展的要求和肩负的历史重任之间还存在着巨大的反差。面对基础教育课程的不足,其改革势在必行。

首先,固有的知识本位、学科本位问题仍是课堂教学的中心,其产生的危害的影响还很深,这与时代对人的要求格格不入。工业经济时代教育教学的中心任务是传授知识,因此,系统的知识基本上就成为了课程的代名词。知识之所以如此重要,就是因为人们赋予了知识一些神圣的特征。知识不仅是绝对的,而且也是客观的,知识被误认为外在于人的、类似于地下的矿物那样的客观存在物。因此,对于人类来说,人们唯一能够做的事情就是“发现”。对于学校里的学生来说,他们的任务就是接受、存储前人已经“发现”了的知识。在这种知识观的指导下,学校教育自然会强调以书本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让学生死记硬背的现象。课程即教学的科目是人们普遍认同的观点。这种课程观最大的弊端在于教师向学生展示的知识世界具有确定性和简约性,而真实的生活世界却具有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在实践中,这种课程观把与知识、技能的传授无直接关系的各类活动基本上都视为负担而予以排斥。显而易见,这种知识本位的课程已经不再符合时代需要。

知识属于人的认识范畴,是人在社会实践中形成并得到检验的。因此,“知识”是活的认识而不是死的概念。换句话说,无论是新知识的获得还是现成知识的掌握,都离不开人的积极参与,离不开认识主体的活动。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实质上是一种探究、选择和创造的过程,也是学生科学精神、创新精神,乃至正确世界观逐步形成的过程。为此,必须有效建立学校与社会、课程与生活之间的有效沟通。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感到学习是生活的需要而不是负担。

其次,传统的应试教育影响深远,素质教育不能真正得到落实。鸦片战争以后到新中国成立前,中国被西方列强欺负凌辱,中国人民始终萦怀强国梦。伴随着国家的发展战略,教育更多是强化其选拔功能,因此我国学校的课程体系表现出这些特征:对于书本知识的热衷追求使学生的学习负担和厌学情绪不断加重,学生为考试而学、教师为考试而教。人们形象地把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存在的种种弊端称之为应试教育。

国家课程改革组曾对现行课程做了一系列的调查。调查显示,现行课程方案主要存在这些问题:教育观念滞后,人才培养目标与时代发展的需求不能完全适应;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课程内容存在着繁、难、偏、旧的状况;课程结构单一,学科体系相对封闭,难以反映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新内容,脱离学生经验和社会实际;学生死记硬背、题海训练的状况普遍存在;课程评价过于强调学业成绩和甄别、选拔的功能;课程管理过于统一,导致课程难以适应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和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世界范围内一直都非常受到重视。近年来,世界上很多国家特别是一些发达国家,无论是在反思本国教育的弊端还是对教育发展提出新的目标和要求方面,常常都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入手,通过改革基础教育课程,调整人才培养目标,改变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些国家都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作为增强国力、积蓄未来国际竞争实力的战略措施加以推行。邓小平曾经指出:“现在小学一年级的娃娃,经过十几年的学校教育,将成为开创二十一世纪大业的生力军。中央提出要以极大的努力抓教育,并且从中小学抓起,这是具有战略眼光的一着,如果现在不向全党提出这样的任务,就会误大事,就要负历史的责任。”基础教育是关系国家、民族前途和命运的基础工程,因此振兴教育是每个公民的责任。

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及理念

一、课程改革的任务

此次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我国课改之前的课程体系完成于工业经济时代。在工业经济时代,国家实力的增强和经济的繁荣主要是与工业产品的生产和流通直接相关的。因此,学校教育的使命就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合格的生产劳动者,工业生产的需要决定了学校课程的内容。工业经济对于效率的要求又决定了学校教育必须以简约、规范的方式来传授知识,因此,构建对知识的分科课程就成为了课程结构的基础。另外,各门学科对于各自领域知识体系的完整性、系统性、逻辑性、权威性的追求,不仅造成了学科之间的互不关联,而且使教科书获得了至高无上的尊严。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以教科书为载体的知识处于核心地位,即知识成为学校课程体系的目的。这些都反映了这样一种教育发展观:国家和社会的发展集中体现为经济的发展,因此,与生产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就是学校课程体系追求的最高目标,同时,这也构成了人的发展的全部内涵。显然,这对于今天以知识经济和信息技术为发展动力的社会要求并不适应。因此,新课程的改革势在必行。

二、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为了实现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同时针对现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中存在的弊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了本次课程改革的六项具体目标。这些目标构成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总体框架,体现了课程改革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系统工程。

(一)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目前,世界各国的课程改革都将课程功能的转变作为首要目标,以使新一代的国民具有适应21世纪社会发展所必备的素质。在对我国基础教育现状进行深刻反思,对国际课程改革趋势进行深入比较,对未来人才需求进行认真分析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首先确立了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即课程功能的转变: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也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即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打破传统的基于精英主义思想和升学取向的过于狭窄的课程定位,而关注学生“全人”的发展。这一根本性的转变,对于实现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在基础教育领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具有社会责任感、健全人格、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良好的信息素养和环境意识等具有重要意义。

(二)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现行课程结构进行了重大调整,减少了课程门类,对各门具体课程之间的比重进行了调整,在保留传统学科课程的同时,加强了旨在养成学生科学素养和实用技能方面的课程,使科学、综合实践等课程的比重呈上升趋势。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等,旨在加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学校教育与社会发展的联系,改变封闭办学、脱离社会的不良倾向,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新课程重视不同课程领域(综合实践活动、体育、艺术等)对学生发展的独特价值,淡化学科界限,强调学科间的联系与综合。课程结构的这种转变,与课程功能的转变遥相呼应,折射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思想和新时期的培养目标,保证学生全面、均衡、富有个性地发展。

(三)强化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