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心理分析小说的开创篇
作者:霍桑
国别:美国
入选理由
在小说《红字》中,作者以细腻的笔法描写了作品中人物激烈的心理冲突,深刻挖掘出隐藏于事物深处的意义,具有浓厚的宗教气氛和神秘主义色彩,被称为“心理罗曼史”。
背景搜索
纳撒尼尔·霍桑(1804~0864),19世纪杰出的美国小说家。生于美国新英格兰地区萨莱姆镇一名门望族。他家世代均为虔诚的加尔文教信徒。霍桑4岁时,以航海为业的父亲病死异乡,从此母亲只身一人,含辛茹苦将他和两个姐妹抚养成人。由于严厉的加尔文教的影响,他从小性格忧郁,喜欢独自思考。14岁时,曾到祖父的庄园上住过一年。他常到附近的湖畔钓鱼、散步、读书,充分领略自然风光。他创作中流露出来的强烈的浪漫主义倾向与这段经历有关。1821-1825年霍桑在鲍登学院就学。大学期间,他的两位同学值得一提:朗费罗,后来成为著名诗人;富兰克林·皮尔斯,后来成为美国总统。这两位同学对他以后的生活和创作产生过一定影响。大学毕业后,霍桑回到故乡,静心阅读并开始写作。1828年他匿名发表了小说《范肖》,但他的大部分精力花在短篇小说和随笔上。经过长时间的磨炼,于1837年出版了短篇小说集《重讲一遍的故事》。不久他与小说家麦尔维尔相识并成为挚友。1839-1842年期间他写了几本儿童历史读物:《祖父的椅子》、《著名的老人们》和《自由树》,并出版了一本扩编了的《重讲一遍的故事》。1842年,霍桑与索菲娅·皮博迪结婚后,搬到康考德居住。这是爱默生的故乡,也是梭罗“回归自然”的营地。
1850年,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红字》出版,霍桑在美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从此确定。1851年和1852年他又分别写了“两部罗曼史”,即《带有七个尖角阁的房子》和《福谷传奇》。同时还出版了几部儿童文学作品,如《奇异的书》(1851)和《丛林传说》(1853)等。1853年霍桑被富兰克林总统任命为美国驻利物浦总领事。四年以后,他一家又在意大利的罗马和佛罗伦萨度过了两个年头。1860年又写了一部“罗曼史”:以意大利为背景的《玉石雕像》。霍桑于1864年去世。
霍桑的作品几乎全都取材于北美殖民地新英格兰地区的历史。他的复杂思想及矛盾性格在他的作品中得到了清晰的体现。一方面,他深受加尔文教的影响,相信“原罪”、“赎罪”等宗教说法;另一方面,他又根据切身体验,无情揭露加尔文教的狂热和专横。一方面,他接受爱默生的超验主义哲学观,相信物质世界中的神秘力量;另一方面,他又无法摆脱宗教意识的控制,总是执着于探寻固有的、抽象的“恶”,认为这种“恶”才是社会问题的根源。所有这一切反倒形成了他鲜明的创作个性。
《红字》出版后,立即赢得了美国读者的热烈欢迎。评论界一致认为它是第一部具有真正的美国特色的小说杰作,也是第一部获得世界声誉的美国文学名著。作者也因此成为19世纪后期美国浪漫主义作家的杰出代表,他的作品和艺术成就对当时与后世都有重大影响。他所善长使用的象征比拟手法受到麦尔维尔、爱伦·坡等作家的推崇,并在很大程度上促成了象征主义流派的兴起。至于他那种渲染气氛、深挖心理的手法更是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美国作家。
1995年,美国导演罗兰·约菲将《红字》改编为《真爱一生》搬上银屏。
作品快读
《红字》讲述了发生在17世纪中叶新英格兰地区的一个故事:一个夏日的早晨,一大群波士顿居民,站在监狱前的草地上,目不转睛地盯着布满铁钉的橡木牢门。不一会儿,牢门打开,一名狱吏押着一个年轻女子走到人群面前。那年轻女子身材颀长,体态优美之极,怀里抱着一个三个月左右的婴儿。她就是海丝特·白兰。她胸前的那个红字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她由于犯了通奸罪而被罚示众三小时并永远佩戴那个鲜红的红字。
人群中有个远方来客直勾勾地望着她。海丝特·白兰站在高台上,同样牢牢盯视着那个陌生人。
总督大人要求年轻的丁梅斯代尔牧师当众盘诘那个女人灵魂中的秘密。尽管年轻的牧师有极高的天赋和极深的造诣,但他身上却流露出一种忧心忡忡和惊慌失措的神色,恰似一个人在人生道路上偏离了方向,颇有迷惘之感,只有把自己封闭起来才觉得安然。
海丝特·白兰返回监狱之后,那位远方来客紧跟在看守身后走进了凄凉的牢房。当他出现在海丝特·白兰面前时,她立刻死一般地僵呆了。陌生人正是她失散两年之久的丈夫齐灵渥斯。齐灵渥斯心中萌生了复仇的欲望。他要让同海丝特·白兰通奸的男人活活受罪。但海丝特·白兰死活也不肯说出那个人的名字。齐灵渥斯恶狠狠地说:“反正他逃不出我的手心!”
海丝特·白兰监禁期满后,没有出走,而是继续留在新英格兰。她对自己说,这里曾是她犯下罪孽的地方,也应是她接受人间惩罚的地方。这样,或许她逐日受到的耻辱会最终洗涤她的灵魂。她和她的孩子珠儿在远离居民区的一间小茅屋里住了下来。
齐灵渥斯在小镇上行起医来。他从一开始就对年轻的牧师表现出强烈的兴趣。医生以一个教民的身份与他形影相随,并且想战胜他天性中的含蓄和敏感,来赢得他的友谊和信任。牧师的健康状况每况愈下,但他拒绝就医。
随着时间的推移,齐灵渥斯渐渐获得了丁梅斯代尔牧师的信任。他终于发现了牧师的秘密。他把自己装扮成可信赖的朋友,让牧师向他吐露一切恐惧、自责、烦恼、徒劳的懊悔、负罪感,而且丝毫不能苟且。就在丁梅斯代尔牧师饱尝肉体上疾病的痛苦,备受精神上的折磨,还要听凭他的死敌的诡计摆布的同时,他在他的圣职上却大放异彩,广受欢迎。公众对他的景仰更加重了他内心的痛苦。
终于有一天,丁梅斯代尔牧师不堪良心的重负,公开了自己的罪尤:他就是珠儿的父亲。他在痛苦的忏悔中离开了人世。
许多年之后,在一座下陷的老坟附近,又挖了一座新坟。两座坟共用一块墓碑。上面刻着这么一行铭文:
“一片墨黑的土地,一个血红的A字。”
《红字》是霍桑的代表作,也是美国文学宝库中的经典。在《红字》中,作者从“恶”的观念入手,通过几个主要人物的命运反复探讨“罪恶在哪里?”、“谁是真正的罪人?”等问题。白兰是公开受到惩罚的罪人,但她以德报怨,由罪人转变成了有德行的人。牧师是隐藏的罪人,可最后还是鼓起勇气认了罪,获得了道德上的自新。而白兰的丈夫,表面上是受害者,却一心想复仇,最终成了真正的罪人。
当然,最令读者感动的还是女主人公海丝特·白兰。她的婚姻并不幸福,加上和丈夫失散两年,而且听说他已葬身海底,她才与才貌出众的丁梅斯代尔牧师发生恋情。事情败露后,她被迫终身佩戴红字,为了情人的名声,独自承担了全部罪责。即便死后,也让人将自己葬在情人身边。读到最后,我们不仅不会把她当作罪人,反而将她视作圣洁的化身,爱情的化身。作者显然在这个人物身上倾注了不少心血。她胸前的红字仿佛在熠熠生辉。海丝特·白兰是位饱受压抑但又敢于冲破压抑的女性。即使在今天,这个有血有肉的形象也同样具有启示意义。为了表达深邃的主题,霍桑在这部他自称为“心理罗曼史”的小说中,极尽讽刺隐喻和象征比拟之能事,使得整部作品含蓄,丰厚,重重叠叠,意味深长,自始至终充满了浪漫主义气息。
片段精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