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教师公文包-心理咨询百问
46306300000011

第11章 小学老师教育心理案例分析(4)

看来,后天的教育、个人的努力、发展的机遇是非常重要的。现在,我们可以举个例子再说明这个问题:大家都知道古代有一个小孩叫仲永,如果用现在的标准来看,他一定是个智商很高的孩子,由于后天没有很好地施以教育,长大以后就成了白痴。张永平时学习很好,说明他的智商没问题,现在他的学习成绩下降了,是因为大家经常取笑他,你们想想,如果大家经常取笑你,你能不受影响吗?

又过了几天,发生在另一个班里的却是又一种现象:

一些平时学习成绩很好的学生,还有几位三好生,他们的智商只有一百分左右,而平时学习成绩不太好或差的学生,特别是经常调皮捣蛋、挨批评最多的学生,他们的智商却高达一百三、四十分。这下子差生可得意了,他们有理由相信将来会更好,而一些好学生因智商问题倒搞得自己怀疑起自己来了,这些学生也开始忧郁,自己智商不太高,将来肯定考不上重点高中,该怎么办?

心理学家测完智商走了,但却留下了什么?他们测试的结果是否科学且不论,但是他们给每个同学身上贴的标签却永远揭不去。有多少同学因此感到自豪而津津乐道,会不会“聪明反被聪明误”;又有多少同学因此而感到自卑,会不会“一蹶不振误前程”。有多少老师不明就理。

对一些所谓的“高智商”学生寄予了很高的期望;对一些所谓的“低智商”学生忽视不理。在老师的期望效应下,会不会“优者更优,差者更差”呢?

智商究竟是怎么回事儿?我们不难考究。

从概念上看:通常所说的智力商数(IQ),是指个人的智力测验成绩和同年龄被试成绩相比的指数。离差智商即各年龄组被试的标准分数,它以平均智商为100,标准差为15或16。早年所用的比率智商,即智力年龄与实际年龄之比乘以100,现在已废弃不用。

从智商产生的历史背景看:1904年,法国教育部为了在全国范围内广泛推行义务教育,需要将一些弱智儿童从正常儿童中筛选出来,以便对他们进行专门的训练。当时法国著名的心理学家A、比纳应邀为教育部设计一套专门用于测定儿童智力的智力测验量表,量表编制成功后,对弱智儿童的甄别工作顺利地开展了起来。使比纳始料未及的是,他的工作引发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心理测验运动”,智力测验也由此而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20世纪60年代以来,心理学家编制出为数不多的创造力测验(有人把它们称为发散性思维测验),也可以归于智力测验的行列。虽然有证据说明,创造力高的人普通智力也高,但普通智力高的人创造力未必高。

按各类智力测验试用的结果看来,下列三点是比较明确的:(1)由于大部分人的生活环境变化不太大,这些人的智力和他同龄的伙伴们相比,在较长的时间内是相对稳定的。但是如果改变学习的条件,有计划地加以培养,智力商数则可以提高。(2)一般说来智力发展的高峰出现在20多岁阶段的前期,在此以后,一个人的各种能力是否下降,要看所观察的是何种能力以及个人是否使用和如何使用这种能力而定。(3)虽然智力(或普通能力)这一概念在理论和实验两方面部存在着某些缺点,但总的说来,事实证明它在指导测验的编造中是一种有用的概念。

但是,不得不指出的是:智力测验作为科学研究的辅助手段有一定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但无论是量表的编制还是具体的施测过程,都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主观性和随意性的弊端。人的智力活动是非常复杂的,因此很难用一种单一的测验方法来确定一个个智力因素方面的品质。在现实生活中,有些孩子的家长和学校的老师非常热衷于对孩子进行各种各样的测验,并很随意地给孩子们贴上了“超常”和“弱智”的标签。这种做法对孩子造成的负面影响是不可低估的,甚至是持续的。事实上,真正智力超常和智力落后的儿童都是极少数,大部分儿童的智力处于正常水平。因此,我觉得没有必要给孩子们进行什么智力测验以及类似的测验,因为智商高的孩子老师和家长是能够观察出来的,智商不高的孩子同样也是容易辨别的,根本没有必要强调智商的决定作用,孩子们应当对智商测验说“不”。

惩罚,有可能失去人才

前不久,在《报刊文摘》(1998年3月12日)中见到一篇报道:《一场幼儿吃屎风波》,副标题是“七幼儿恶作剧,盛怒之下,当班老师竟让孩子们去吃屎,于是,引发了——”。报道大意是:“1997年11月17日下午两点多,盛家村幼儿园大班的7名幼儿搞恶作剧,用木棍儿挑屎抹到其他班小朋友的书包上、本子上。大班老师盛宝玉知道此事后,非常生气,对七名幼儿进行训斥,后用黑板擦敲打其中几名幼儿的头,并说,‘你们不嫌屎臭的话,你们就去吃屎吧!’她一连说两遍,然后她又说了一句:‘你们都出去!”几个男孩来到教室外,找到他们抹屎的小棍儿,又来到厕所,用小木棍儿挑起屎,有的抹到了牙上、嘴上,有的则吞了下去。随他们到厕所去的两名女孩见他们真的吃了屎,其中一名女孩赶紧去报告盛宝玉。盛宝玉说,去把他们叫回来。7男孩回到教室,盛宝玉问,你们真的吃屎了?有的孩子承认了,有的没承认。在确知有孩子吃屎的情况下,盛宝玉没采取任何措施。”

7名孩子受到了这种惩罚,都出现了程度不同的病理反应。孩子的病到医院虽然很快就医好了,但是,这种惩罚对他们心灵造成的伤害,恐怕是一生都将伴随着他们。

在我国,大约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人在孩提时代都受过程度不同的惩罚。据这一代人回忆,惩罚在使他们变得听话的同时,也使他们感到恐惧和不安全,这种心理一直伴随着他们到了成年,影响着他们与上级领导和同事们的关系。他们还认为更加可怕的是,他们在童年被训斥、侮辱、打巴掌、挨饿、罚站、关到暗室中、甚至威胁要受到更大的惩罚,被剥夺跟其他儿童游玩或吃糖果和水果之类的娱乐活动和消遣,他们几乎会失去做人的尊严,用乞求、妥协来换得惩罚者的宽恕。

孩子是有尊严的,有尊严的孩子是一个能不断进取的孩子,惩罚,使孩子失去的不仅仅是尊严,还有他创造新生活的勇气和充满活力的精神。有关一项追踪调查揭示:

有尊严感的孩子与他后天所取得的成就呈正相关,没有尊严感的孩子后天发展平平。

心理学的研究一再证明,对儿童施以体罚会造成不良的后果,这些理由是:

(1)体罚阻碍儿童内部控制力的生长。从表面看来,体罚似乎最能奏效,好像只是狠狠的揍几下就使孩子屈服了。但是只要父母或老师一离开,儿童又会重犯同样的错误。这样的儿童其行动不是由自己头脑里树立的行为规则来控制的,而是被父母的棍棒和老师的严厉举措所控制,也即由外部的压力所控制。这样的儿童自制力十分脆弱,很难抵制外界的诱惑。

(2)父母或老师体罚儿童的行为本身成为儿童模仿的对象。正如社会学者指出的那样,模式随时随地都会影响儿童的行为。惩罚者惩罚儿童的行动实际上在无意地教唆儿童应当如何去惩罚别人。因此,当我们对儿童的某些令人恼怒的行为感到无能为力时,可以检查一下自己在无意中为儿童树立了一个什么样的榜样。

(3)体罚可能使儿童产生与成人对立的情绪,或者变得毫无同情心、冷酷残忍,长大以后对社会造成极大的危害。

然而,作为社会主义的社会,对成人的体罚已经作为对人的尊严的一种侮辱和一种社会耻辱而被取消掉了。但是,难道还有任何东西像侮辱和打骂儿童一样卑劣的吗?

在这方面人的良心完全麻木了。

为了所有儿童的健康成长,培养他们成为个性鲜明、具有独创精神的开拓者,为了我们的孩子能在21世纪里激烈的国际人才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为了我们人类科技的进步,现在,该停止对儿童采取任何形式上的惩罚了。

我们的家长还有教育家们,能否随着孩子的成熟度,慢慢引导他们走出儿童世界,而不是缩小儿童世界。

我们应当清楚孩子的心理,他们对我们的拒绝并不总是错的。我们呼吁,所有的幼儿园小学应当是孩子的社会,成人应当为孩子创设一个更加自然的儿童世界,让儿童在大自然中发展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

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秩序,我们就会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实,他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我们将造成一些年纪轻轻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儿童是有他特有的看法、想法和感情的;如果用我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那简直是最愚蠢的事情;我宁愿让一个孩子到10岁时候长得身高1.60米而不愿他有什么判断的能力。事实上,在这种年龄,理性对他有什么用处?它阻碍着体力的发展,儿童是不需要这种阻碍的。

所以,让所有的儿童回到自然中,也许是中华民族最需要的事情了,就从现在做起吧。

“嫉妒”,它的本名永远叫消极一次,有位学生在作文中写道:“每当语文老师朗读同学的范文时,我心里总是酸溜溜的,甚至怀疑那是抄来的,我想这大概是嫉妒吧……”是的,这就是嫉妒,是针对别人的成功而产生的一种心怀憎恶的羡慕之情。它往往与心胸狭窄、自私自利的心理特征相联系,它的本名永远叫消极。

有些学生听不得别人进步的好消息,同学之间互相封锁学习资料和学习经验,你怕我比你行,我怕你比我强,诸如此类,正是嫉妒心理在作怪。长此以往,不但影响同学间的友谊,且有害自己和别人的学习。一旦这种不良心理融入一个人的个性品质,对其将来的人生道路必将危害不浅。因此,教师如发现学生有这种负面心理,切不可等闲视之。

对待学生中的这种心理现象,不能采用粗暴的指责和简单的批评,而应正确引导,晓之以理,潜移默化。我们语文课本中,古今中外这方面的正反事例不少,是教育学生的好材料。只要我们语文教师不失时机,利用一些典型的材料,将心理指导的任务贯串于教学的始终,学生便会一边接受教师循循善诱的课堂教学,一边不知不觉地调整自己不良的心理状态。

周瑜是《三国演义》中的一个重要形象,又是入选课文《群英会蒋干中计》中的主角。课文中,周瑜是一个大智大勇、风流豪爽的青年将帅。在节选的情节中,竟使拥有八十万大军而又老奸巨猾的曹操上了当,还哑巴吃黄莲有苦说不出……学生为之喝彩却又不解:周瑜这样一个“雄姿英发”的人物既然有这样的超群的才智,为何最终不能战胜各路好手,统治天下呢?我们语文教师不妨作点延伸评讲:原来作者罗贯中的意图是将其塑造成一个具有复杂性格的人物,他既“雄姿英发”智勇双全,又妒贤嫉能,不能容人。作者完全是从拥刘反曹的立场出发来塑造这个形象的。课文节选部分,写的是周瑜对付曹操,作者就不惜一切笔墨,极力地歌颂和赞扬他。当情节发展到周瑜跟刘备矛盾冲突时,作者就突转笔锋,无情地讽刺和挖苦他,这样一个肚量窄小、妒贤嫉能的小人形象经不住智慧之神诸葛亮的“三气”,便呜呼哀哉了。小说虽然是艺术作品,但周瑜身上这种致命的嫉妒心理缺陷,最终葬送了他的锦绣前程,却是一种合乎常情的结局,难道不值得我们大家引起足够的警戒吗?

司马迁笔下众口传诵的“廉蔺交欢”的故事,正是高中语文教材里的重要篇目里的内容。文中的故事情节生动感人,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蔺相如的大度与廉颇的心胸偏狭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当外患暂时平息,内部矛盾日益激化的时候,一场龙虎生死斗即将展开。然而蔺相如始终克制忍让,不计得失,不仅感动了偏激的廉颇,也让我们的学生深受感染和熏陶。廉颇最终没有居功卖老,而是坦诚反省,彻底摒弃了嫉妒,勇于负荆请罪,同样值得同学们击掌颂扬。

好材料本身已经具有震撼人、感化人的力量,再加上任课教师的有意点拨和讲解,学生哪有不受潜移默化之理?让我们将本文开头所引的学生作文续写下去:“……与其因嫉妒别人而痛苦不安,不如奋起直追,赶超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