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的父母都一样,都会非常爱自己的孩子。那么,请把你们的爱表达出来,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当孩子不开心了,家长要做孩子的朋友,走进孩子的心灵,帮助孩子解决令他不开心的事情,让孩子健康快乐起来。
“这是我的,你不许碰!”——自私和任性的性格不能要
很多家长都会有这样的心理,那就是自己小时候吃过不少苦,没有钱买自己想要的东西。所以当自己有了孩子,给孩子的东西,都是选择最好的买。宁可苦了自己,也不能委屈了孩子。尽自己一切努力,为孩子创造最优越的生活条件。渐渐地,孩子就会养成唯我独尊的思维方式,形成自私、任性的性格。
当孩子说出“这是我的,你不许碰”,家长们会不会感到尴尬和伤心。可是,他们毕竟是孩子,家长怎么会跟孩子计较,不久就忘记了孩子的自私和任性。家长的这种健忘和自我牺牲只会让孩子更加任性和自私,这对孩子今后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
雷妈妈有个8岁的儿子,提起他那儿子,简直是太任性了,而且自私。周末,姑姑给他买了很多橙子,放在了桌子上。晚上,爷爷回来了,看见桌子上的橙子,就拿了一个橙子尝尝甜不甜。没想到被孙子看见了,大哭起来。边哭边说:“这是姑姑给我买的橙子,只能我一个人吃,爷爷不能吃我的。”爷爷见状,赶紧哄他:“乖孙子,别哭了,爷爷不吃了”。他哪能就此罢休,躺在地上打起滚来,后来没办法,爷爷答应给他买最喜欢的小汽车才不哭了。
有的时候家里来了客人,儿子也从来不让小朋友碰他的玩具,无论怎么说他,儿子就是不准。这让雷妈妈感到十分难堪,对儿子的行为是又气又恼,却拿孩子一点办法都没有。
男孩如此自私与任性,家长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现在的家长大多数都忙于工作,没有时间陪孩子玩耍,只要是孩子提出来的要求,家长很少拒绝。大部分的孩子都是爷爷奶奶带大的,隔代的孩子更是疼。家里就这么一个宝贝大孙子,他们肯定是最宠爱孩子的,什么好吃的都会留给他。孩子就像一棵小树苗,没有人经常修剪它,自然会长不直,长久下去,孩子肯定会自私任性。
文文今年7岁了,他由爷爷奶奶带大的,有些任性自私。妈妈知道不能迁就孩子任性、自私的行为,不然对孩子今后的成长很不好,所以,妈妈就形成了一个习惯:每次买好吃的东西,就故意当着文文的面咬一口,并告诉他:“妈妈辛苦买来的东西,当然可以第一个品尝了”,虽然刚开始文文很不情愿,哭闹了半天,可时间长了,他老看见妈妈总要先尝一口,渐渐不再哭闹了。见文文有所改变,妈妈不失时机地表扬他“文文真懂事,知道先让妈妈吃了”,文文听了表扬的话后,明白了这样做才是正确的。
以后,每当有好吃的,他都会主动和家人分享,不再有任性、自私的行为了。
因此,家长要以身作则,用心观察孩子的行为及心理活动,对症下药。
那么,家长该采取什么样的方法帮助孩子改掉自私、任性的性格呢?
家庭教育环境很重要。家长们要统一战线,不能一个唱白脸,一个唱红脸,这样孩子就会听从家长的建议。注意在家里不能给孩子特殊的地位,有好东西大家一起用,有好吃的大家一起吃,让他明白在家庭中,孩子和父母都是一样的重要。如果买了好吃的,他非要自己“独吞”的话,留给他一包食品,剩下的大家一起分享。如果孩子不同意,家长坚决不能妥协,几次下来,孩子就会学会分享。
明辨是非,正确引导。如果孩子受到了周围孩子的不良影响,家长应正确引导孩子分清是非,让孩子不要去模仿别人的任性行为。假如孩子是受到了父母的影响,家长就要认真反思自己的言行举止,与孩子坦诚交流,承认自己的行为是不对的,告诉孩子不要学习,同时也可以大家互相监督,共同改掉任性的坏毛病。
学会拒绝孩子的无理要求。不能一味地迁就孩子,遇到问题可以与孩子有效沟通,实行约法三章。如家长在向孩子提出要求时,心平气和地讲明这样要求他的原因,孩子不同意时,可表达出他的想法,并说明原因。最后可以共同讨论,找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要求。
家长不可对孩子太过严厉或者不尊重孩子。有的家长对孩子要求太过苛刻,孩子常常难以达到,长久下去,就会产生逆反心理和抵抗行为。还有的家长不尊重孩子,动不动就训斥孩子,甚至当着别人的面就随意责备。这些行为都会导致孩子变得任性。
爱子之情,人皆有之。对男孩无原则的放纵,只会让孩子走上“以我为中心”的任性之路。普天下所有的父母都爱儿子,但是,如果家长真正爱儿子,必须做到爱得深、教得严。
“你们都得听我的!”——男孩争强好胜需要家长适当“泼冷水”
现在的孩子,家里对他都是百依百顺的,自然不懂得与他人分享、谦让。遇到什么事情都要争第一:吃东西要最大的,排队要排最前面,玩具要最新的,学习要第一等等。虽说孩子有好胜心是好事,可过于争强好胜,却让不少家长苦恼不已。
有些孩子做什么事都喜欢跟别人比,别人会做的,他也觉得自己能行,也要做。孩子有好胜心也不是一件坏事,但处处喜欢争强好胜,就会影响他的人际交往。当孩子得意洋洋时,家长就要适当地“泼冷水”。
小营是个特别好强的人,做什么事情都想超过别人。上课时,老师提出问题,他总是抢先举手,如果老师没有叫他回答问题,他就会有点生气;老师在班里表扬了某个小朋友,他就很不服气。在家里,父母与客人交谈时,他也总爱插嘴。
后来,小营到了重点学校上学,各方面都表现得很出色。这样出色的他却害怕失败。一次期末考试,他考了第二名,因为没有考第一,就很不开心,回到家里就摔东西,撕课本。并将自己关在屋子里不吃不喝,哭了一晚上,谁劝都没用。
争强好胜的男孩,往往只接受表扬,不愿意被批评,不想被人知道自己的缺点。做什么事情,总想比别人强,受挫能力差。对于这类男孩来说,做事情只有成与败、输与赢,凡事都要跟别人比一比,由于孩子小,对输赢和成败到底意味着什么、到底重不重要,他还不能理解,不能正确看待。
林林在班里当班长,无论在学习上还是生活中,总是第一名。没想到,林林越来越争强好胜了。比如跳绳比赛没有拿第一名,与小朋友猜拳输了,就不高兴了,总找一些客观原因,对失败不能够正确看待。每次林林跟爸爸玩游戏,爸爸故意输给他,他就得意洋洋,说爸爸真笨。可是当他输了,他就要求换一个游戏玩。后来爸爸妈妈都觉得这样对儿子的成长很不利,决定改变这种情况。当儿子输了时,鼓励他下次努力就会赢;当他眼看就要赢了时,爸爸就故意学他以前那样,不高兴地说不玩了,他就会急着说:“没关系,以后会赢的”。就这样,在一输一赢中,教导林林“胜败乃兵家常事”。渐渐地,林林再也不会因为玩游戏输了而不高兴了。
家长们的教育方式与价值观都是相同的,那就是只看重结果。当孩子表现的过于好胜,很多家长就不免开始担心孩子受挫能力弱,做出傻事,产生严重的后果。为了杜绝此事的发生,那么家长就要找出孩子争强好胜的原因在哪。
第一,孩子的自我中心意识过强。由于孩子在家享有很多的特权,孩子已经习惯了这种优先地位,喜欢胜利带来的心理满足感。一旦失败,自然无法接受。
第二,父母的要求过于功利。很多家长只看重结果,不看重过程的这种急功近利的价值观和教育方式,影响了孩子,使得孩子越来越好胜。
第三,家长忽视孩子的存在,使得孩子没有安全感。很多家长思想与行为都表现得很不成熟,很少跟孩子交流。而孩子为了引起家长的注意,只要他取得了胜利,家长就会表扬他,得到父母的关注,他就会很开心。
当孩子事事都表现得争强好胜时,家长在适当的时候,需要给孩子“泼冷水”。
首先,要给予孩子足够的安全感。家长要告诉孩子,我们是一家人,最亲的亲人,使孩子获得心理的安全感。
其次,教孩子正确看待成败。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对于孩子没有拿第一名,玩游戏输了,没有得到想要的东西,面对这些挫折时,对他表示同情,帮助他正确认识,鼓励孩子努力才能得到成功。对于努力也不能成功的事,要让他明白为什么,提高孩子对挫折的承受力。
最后,鼓励孩子多尝试。当孩子因为输了而不高兴时,家长要多鼓励孩子,科学家也是在不断失败中总结经验,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如果失败了,而不想去做了,那就永远也得不到成功。当孩子明白了这个道理后,就不会有单纯的争强好胜的毛病了。
当孩子的好胜心很强,总希望自己处处超过他人时,家长就要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竞争意识。家长要让孩子明白,每个人都有优缺点,要学会欣赏别人,学习他人身上的优点,这样才能不断进步,取得成功。
“别唠叨了,我不听!”——用耐心的引导战胜孩子的叛逆
当你发现孩子不知何时变得不再听话,爱捣乱。当你苦口婆心说他时,他要么当耳边风,左耳进右耳出,要么顶你几句“烦不烦,别唠叨了我不听”。这时候你是不是特别苦恼,孩子怎么这么不听话,为了他好才说他几句,他还不耐烦了。
无论父母说什么,孩子好像已经产生了叛逆心理,一律先否定再说。孩子的这种行为愈演愈烈,遇到这种情况,脾气暴躁的家长开始动手打孩子,这样下去,不但影响了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感情,而且孩子会越来越叛逆,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
前几天,张伟想玩游戏,跟妈妈商量好了,只要他写完作业就可以玩游戏。后来妈妈发现儿子没写完作业就玩游戏,妈妈非常生气,把电脑关了,并批评了儿子几句。没想到儿子却向妈妈咆哮起来“你自己天天上网看小说玩游戏,说话不算数,还老管我!”罗列了妈妈的一大堆“罪状”。这让妈妈感到很意外,儿子小时候一直是个“乖孩子”,现在妈妈说一句,他会顶三句。更让妈妈没想到的是,孩子因为这件事情,竟然好几天没有理她。每天看见她就像仇人似的,就连吃饭都拿到自己屋里吃,不跟她一桌吃饭。
孩子长大了,做事开始有自己的想法,不可能再像以前那样,按照家长的意愿去做。这时候,家长肯定就会抱怨孩子叛逆了,不听话了,而不去研究孩子叛逆的根源。如果家长用心去观察孩子,就会发现孩子叛逆的原因,除了少数孩子本身的原因外,大多数还是家长错误的教育方式造成的。
小贝是一个很叛逆的孩子,父母为他伤透了心。父母整天忙于工作,没有时间陪他玩,关心他。小贝心里很渴望父母的关心和照顾,可是他发现不管自己做什么事,就算做的再好,父母一点也不关心。聪明的小贝后来发现,只要自己不听话,父母就会问他怎么了。之后他就用这样的方式获得父母的关注。最后,父母也发现小贝这样做是为了引起他们的注意力,就找他好好谈谈,并答应只要他们有空就陪他玩,后来,小贝就再也没有出现这样的行为。
很多时候,孩子的叛逆行为,都只是表面上的一个假象而已,他们只不过想通过这样的行为引起家长的更多关注。因此,家长们一定要用心去观察孩子的心理活动及其行为习惯。当孩子出现叛逆行为时,家长不要不问青红皂白,打骂孩子,这对孩子的身心健康非常的不利。家长一定要冷静分析孩子叛逆的原因,他的叛逆是故意的,是为了引起家长的注意,还是孩子受到了周围人的影响,或者是家长在他犯错误时,数落的时间太长,话语太多。孩子叛逆的原因找到了,问题就不难解决了。
当孩子出现叛逆时,家长该如何帮助孩子度过这个时期?
改变教育方式。谁也不能保证不犯错误,何况是孩子。有些家长,只要孩子犯错误,就没完没了地指责,时间长了,孩子当然会叛逆了。还有些家长就知道打孩子,虽然孩子的行为暂时有所收敛,但只是嘴服心不服。长久下去,孩子会因为父母不理解他,恨父母,犯更多的错误来发泄,来报复父母的惩罚。所以家长一定要心平气和地与孩子好好沟通,尊重孩子,倾听孩子内心的想法。对孩子,多鼓励,少惩罚,多关心他的身心健康,为孩子营造一个和谐的家庭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