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男孩,如何成就卓越
46282900000002

第2章 性格培养,先从走进男孩心理世界开始(1)

“我不想和他们玩。”——帮助男孩摆脱孤僻的性格

都说生儿容易,养儿难。现在家长们都非常关注儿子的性格发展,按理说孩子都比较喜欢同伴,在跟同伴玩耍中,不但能找到其中的乐趣,而且还可以学习小伙伴身上的优点,对孩子今后的人际交往有一定的帮助。

现在有不少的家长都有这样的烦恼,自己的儿子性格太过于孤僻,小区里的孩子好多,他也不主动找小伙伴玩,问他怎么不跟他们玩呀?他总是说:我不想跟他们玩。在幼儿园里,他也总是一个人默默地躲在角落里。老师常反映孩子不喜欢跟别人玩。

李女士有个3岁的儿子,性格特别孤僻,脾气暴躁,和成年人很快就熟悉并和人家玩,可就是不喜欢跟小朋友玩,不喜欢游乐场,家里的玩具、球、小车等,基本上不怎么感兴趣。很多时候出去,看见熟人,也不喊。玩具也不给小朋友玩。九月份上幼儿园时,哭得翻天覆地,现在快两个月了,去上学,还是哭,而且特别黏老师,平时的集体活动也只是勉强参加,小朋友们一起玩滑梯,他却只站在一边看,并不参与。人家拉拉他的小手,都不愿意让人摸。在班里,学习、吃饭、睡觉、做操都还可以,就是看不到他的笑脸。老师反映说感觉他在学校的时间就是应付,找不到乐趣。面对这些,李女士非常头疼,却不知道采用什么办法才能改变儿子的这种状况。

其实不难发现,孩子性格孤僻,究其原因,跟家庭环境有很大的关系,当然还有其他客观的因素。比如,有些家长或者爷爷奶奶,对孩子都太过于爱护,害怕孩子跟小朋友玩时,有些孩子太厉害,万一脸上被抓,受到欺负怎么办,心疼孩子而影响了孩子正常人际交往。

如果你的孩子已经表现出孤僻的个性,不喜欢跟小朋友玩。那么,你试着采取以下方法帮助你的孩子从孤僻中走出来吧:

首先,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如果父母不和,经常争吵,使孩子的心灵受到伤害,孩子就得不到父母的关爱,长期下去就会变得沉默寡言、闷闷不乐,从而养成了孤僻。因此,家长应给孩子创造出一个和睦,温馨的家庭,让孩子感到家庭的温暖,享受家庭带来的欢乐。

然后,扩大孩子的活动范围。现在大多数家长常常把孩子关在家里,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变得孤僻。家长应让孩子从“自我”的小圈子走出来,让孩子多与邻居的孩子一起玩耍、做游戏。家长可以利用节假日、业余时间多带孩子去游乐园、动物园、公园等场所玩,多带孩子去串门、走亲戚,减少孩子对不同人、不同情境的陌生感,增强其交往需要与兴趣,形成开朗大方的性格。

其次,为孩子,家长要做个好榜样。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家长自己没有良好的人际关系,自我封闭,自然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进而孩子会产生孤独感,形成孤僻的性格。因此,作为孩子的第一位启蒙教师,家长应以身作则,在言行举止、人际交往等各方面都应给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孩子耳濡目染,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塑造一个良好的性格。

最后,对孩子多肯定鼓励,少批评打击。如果家长经常不分青红皂白,随意批评、否定、指责、训斥孩子,孩子会感到自己很笨,认为自己什么都做不好,谁都不如,一个人缩在一旁不敢出声、心情压抑,就会丧失自尊心和自信心。长此下去,就形成了孤僻的性格。建议家长多使用一些肯定的评价,如“你真能干,你越来越棒了”、“你一直在努力,再加把劲,一定做得更好!”等。多肯定和鼓励孩子,对孩子多爱抚、点头、微笑、夸奖,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使孩子自信、开朗起来。

“买哪个本子好呢?”——小男子汉必须有主见

如果你的孩子连买个作业本这样的小事,都不知道如何选择,你会认为他就是听话吗?如果你赞同这样的看法,那么你就大错特错了。如果孩子太听话,做事情就会不相信自己的能力,干什么都需要听从别人的安排,如果没有别人指导的时候,自己就不知道怎么做了。如果长期这样下去,孩子在将来的生活中,很可能会成为一个优柔寡断、遇事毫无主见的人,甚至会丧失独立的人格。

张女士的儿子今年6岁,最近有一件事令她十分苦恼。儿子什么都挺好的,就是做什么事都没有主见。儿子要过生日了,我想买礼物送给他,问他喜欢什么,他支支吾吾半天,最后说没有什么喜欢的。就连买个作业本,也不知道买哪个好。周末带他出去玩,玩累了,有些饿。问他,想去吃肯德基还是想吃火锅,他说吃啥都行。虽然我告诉他,他现在长大了,是个小男子汉,要有自己的主见。自己要学会选择自己想要的,不能老听从别人的想法,可是他就是无法选择,不知道如何是好?

在生活中,孩子没有主见,经常会出现盲目追随别人的现象。造成孩子没有主见的原因有很多,家长也要反思自己,平时是不是太过于强势,什么事都帮孩子安排,从没有征求孩子的意见。是不是没有时间跟孩子有效沟通,没有及时地对孩子进行正确引导。还有一个原因可能是家长自己也是无主见的人,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了影响。

面对孩子没有主见的这种现状,家长不能忽视,如果孩子得不到及时的引导与纠正,就会影响到孩子未来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些家长没有用心观察男孩的内心世界,就不会尊重他们的自主要求,如果一味按照自己的想法为他们规定好一切,不仅会使孩子越来越有依赖感,而且会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造成永久性的伤害。

那么,家长怎样做才能帮助孩子成为一个有主见的孩子呢?

要多给孩子表达意愿的机会。不要让孩子生活在被动接受的环境里。自己的事,自己负责,自己解决。让孩子养成“自己想方法”的习惯。很多家长都太过于娇宠孩子,生活中任何事情都是自己替孩子做主,很少征求孩子的意见。即使男孩有自己的想法,只要不遵从自己的意思,就对孩子大加责备。其实孩子有他自己的想法是好事,家长任何时候都要有耐心,多注意让孩子有充分表达自己意愿的机会。多征求孩子的意见,若孩子有想法,家长要善于给予鼓励和引导。

提高孩子明辨是非的分析能力。孩子年龄小,是非判断能力比较弱,有时会按自己喜爱和厌恶的情绪来判断人物和事物的是与非。不管别人做的对与错,大多数是模仿别人的做法,难免会有些不当的言行。因此,家长要不断丰富孩子的知识,从各方面提高他的能力,并适当地指出其行为的错误,使孩子通过父母对其行为、言语的评价,逐步认识到自己行为的是非,从而提高孩子分辨是非的能力。孩子有了自信心,有了判断是非的能力,做事就会有自己的想法,自然不会盲目地随从别人。

教会孩子说“不”,让孩子自主选择。必须消除孩子对某些权威的畏惧。如果孩子意识到这一点,就不会盲从别人、模仿别人了。不要过多地插手孩子的事情、剥夺孩子的选择权,不要用过多的规矩限制孩子的自由。比如,玩游戏、吃饭、穿衣服,家长不能干涉孩子的选择,可以协助他。如果孩子对有些事情不满意、不高兴时,鼓励他及时表达出来,可以说我不爱吃桔子,我喜欢吃橙子。我吃饱了,不想吃了等。当然如果孩子选择的不正确,家长也要耐心引导孩子正确地选择。

总之,家长们都要抛开旧思想,多跟身边的亲朋好友交流,多注意观察孩子,多倾听孩子的想法。孩子自己的事情,要让他去学会自己选择,自己承担。

“我就是不吃青菜!”——太倔强是成长道路上的绊脚石

当你发现孩子虽然长大了,但是越来越不好管教了。当你一切为他好,一件事说了好几遍,他总是你说东,他偏朝西,跟你对抗。这时候,再有耐心的家长都会失去耐心,往往会提高声音,斥责孩子的不听话。

就拿孩子挑食来说,家长怕孩子缺少营养,当孩子挑食时就会说一些道理,但一般都会遭遇孩子“我就是不吃青菜”的强烈反对,无论你怎么说,孩子都不听,表示坚决不吃。这时,你会向孩子作出妥协,还是大发雷霆呢?

方方脾气很倔强,一天晚上,妈妈带着方方去姥姥家吃饭,姥姥做了一桌子好吃的。方方坐在板凳上,看着一桌子的饭菜,不高兴地说:“我想吃包子,为什么没有做包子呀?”姥姥说:“你也没说你想吃包子呀!”方方继续说:“不行,我现在就是想吃包子,我喜欢吃包子,我就要吃!”姥姥耐心地说:“你看,姥姥今天给你做了好多好吃的,都是很有营养的,全是你喜欢吃的。今天就先吃饭,明天姥姥再给你做包子好不好?”方方依然说:“不行,我就是要吃包子,没有包子,我就不吃饭!”

妈妈生气地说:“姥姥辛辛苦苦做了这么多好吃的,你还挑三拣四的,快吃!”方方就是不吃,大哭大闹起来,依然嚷着非要吃包子,最后,姥姥只好带着他下楼买了包子。看着儿子脾气这么倔强,妈妈拿他一点办法也没有。

个性倔强的孩子,往往会因为坚持自己的做法与家长抗争到底,这的确让不少家长头疼。遇到孩子倔强不听话时,家长通常的做法都是对孩子大道理讲一通,最后失去耐心,大声训斥孩子,可这样做,结果往往导致孩子的性格越来越倔强。

爸爸给文文买了一个水枪,文文高兴极了,装好水后,就在屋子里玩了起来。要是以前,妈妈早就发飙了,数落儿子一顿。但是这样做往往没什么效果,孩子反而哭闹得更厉害,最后妈妈还得妥协。最近,文文的妈妈看了有关育儿方面的书籍,改变了很多。看见儿子玩水枪,将家里的客厅地板上弄的到处都是水,妈妈说:“儿子,家里这么多水,很容易摔跤。”文文却说:“没事,我会小心的。”

这时,文文妈妈建议道:“儿子,拿着你的水枪,我陪你去楼下玩吧,咱们比赛,看谁射的远。”文文高兴地同意了妈妈的意见。

当孩子对人与事物有所坚持,家长一定要先观察孩子为何倔强,再引导孩子寻找坚持与变通的平衡点。孩子脾气倔强,也许是他的一种成长过程,往往因为年纪小,在坚持自己的要求时,不知如何表达自己的想法,他认为做的是一件合理的事情,被家长拒绝后,孩子当然不会放弃,就变成了大人眼中的“倔强”。

那么,家长如何做才能使孩子变得不倔强呢?

第一,对孩子不要太多管束,太多限制。家长不要经常跟孩子较劲,比如,孩子不想吃饭,不想洗脸洗手。不吃就不吃,饿了自然会吃,还能给他一个教训。不洗就不洗,少洗一次也没关系。对孩子的约束少了,冲突就会少,自然减少了孩子倔强的机会。

第二,不要总以“不”字开头。当孩子做事情时,避免总说不要这样做,不要那样做。要告诉孩子如何做才是正确的。其实孩子如果做这件事情,家长只要想办法解决孩子容易出现的问题就可以了。如孩子想自己倒水,家长又怕他摔碎杯子,不妨给他一个塑料杯子,水洒在了地上,可以叫孩子拿布擦。

第三,要告诉孩子做事情的底线。在生活中,家长要明确告诉孩子哪些事可以做的,哪些事情是不被允许的。如果做了不该做的事,是要受到一定的惩罚的。比如,筷子是用来吃饭的,不能用来打人。如果他不吃饭,先告诉他吃饭的好处,再告诉他不吃饭的话,下午就不能吃任何的零食。如果他还是坚持不吃饭,下午饿了,正好给他一个教训;如果孩子因此改变了主意,同意吃饭,家长一定要给予夸奖。

现实生活中,家长一定要尊重并理解孩子,出现问题时要及时与孩子进行交流,才能让孩子和你的关系越来越亲密无间,不再倔强。

“一点也不开心。”——开朗让男孩的生活更快乐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个体,他都有自己的情绪和想法。当你的孩子不知道什么原因就不开心了,对任何事情也提不起来精神,老是发呆,这时候,家长们就要注意孩子的心理变化。当你的孩子向你抱怨“我一点也不开心”时,你是否还把孩子的这句话不当一回事,还会认为孩子小,有啥事会不开心的。

其实家长们常常会因为工作忙,忽视了孩子的情感活动。孩子高兴与不高兴,往往家长们都不是很关心。由于孩子没有找到好的倾诉者,长时间的不良情绪,得不到排泄,孩子自然就容易产生不良情绪。

豪豪的父母平时都比较忙,所以豪豪住在学校里,一星期回家一次。回到寝室听室友说,钱小朵的钱丢了,就放在他的床上了,问豪豪看见没有,豪豪说没有。可过了两三天,他发现他走哪里,都有同学用异样的眼光看着他。后来好友告诉他,大家都怀疑是他拿了钱小朵的钱,他听了很生气,为这个还跟室友们打了起来。豪豪一直挺开朗的,这段时间因为这个事情,一直闷闷不乐的。上课,也不专心听课,老师经常看见他望着某处出神,没少批评他。后来,老师找他谈话,问他最近怎么了,因为什么事情不专心听课,他也没有告诉老师。老师最后打电话告诉了豪豪的父母,豪豪最近在学校的表现,豪豪的父母也不问清什么原因,就训斥了豪豪,豪豪变得更不开心了。

孩子表现得不开心,原因有很多:一种是孩子学习压力太大,长期得不到大家的肯定,受到的批评太多,对自己没有信心。一种是可能在学校与小朋友发生了矛盾,导致孩子心情不好。或者发生某些事情,大家对他产生了误会,不相信他,孩子很委屈,却不敢告诉家长。一种是父母对生活与工作非常的不满意,经常在孩子面前发牢骚,孩子受到了影响。最后一种可能跟父母之间争吵不断,家庭不和睦有关,导致孩子不开心。

小兴最近很不高兴,人也变得不开朗了,奶奶问他怎么不高兴,小兴悄悄告诉奶奶,妈妈老是拿他跟别的小朋友比,说他这个不如王晓丽,那个不如张雯,好像他都没有优点了似的。他感到非常不高兴,感觉爸爸妈妈不爱他了。最后,奶奶把这件事告诉了妈妈。后来,妈妈答应小兴,以后不再拿他跟小朋友比了,并告诉小兴,以后遇到不开心的事情,可以告诉妈妈,妈妈会帮助他。小兴现在每天都很高兴,而且有什么事情都喜欢跟妈妈说。

当孩子不开心时,父母一定要搞清楚孩子为什么不开心,并及时给予引导,想方设法让孩子开朗起来。

那么,家长该如何让孩子从不开心的不良情绪中摆脱出来呢?

第一,不要在孩子面前发牢骚。家长在工作或生活中遇到不开心事情,就会发牢骚,但是要避开孩子。环境的影响力是很大的,长期处在这样的环境中,孩子是很容易受到父母负面情绪的影响。

第二,不要对孩子要求太高。家长要明白,人比人,气死人。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不要总是拿孩子的短处跟别人家孩子的长处比,要常常看到孩子的优点,多夸赞他,优秀的孩子都是夸出来的。若孩子在学校受到了批评,在家还要受到家长的批评,孩子难免会有受挫感,对自己不自信,这样对孩子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

第三,多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工作再繁忙,都要抽空跟孩子交流,陪孩子玩耍。不要让孩子觉得父母不爱他,不关心他。长期得不到父母的爱的孩子,就会没有安全感,就会对自己的存在感到没有意义,对生活失望,产生不良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