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男孩,如何成就卓越
46282900000025

第25章 学习力培养,让孩子领悟知识的无穷魅力(1)

男孩爱学习,首先要对学习感兴趣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现在很多男孩从小就被娇生惯养,普遍都很任性、贪玩,很难静下心来学习。家长往往拿孩子没办法,时间长了家长甚至以为“自己的孩子不是学习的料”,感到对孩子很失望。其实,男孩不爱学习的现象很正常,这说明,有些孩子的学习能力并没有被真正激发出来。

今年夏季的作文班刚刚开学,上小学二年级的男孩小宇在家长的要求下去补习作文。其实小宇心里并不情愿,因为他作文的成绩一直非常不好,总听不懂老师教的那些语法内容,他一上写作课就打瞌睡,总对这些提不起兴致,作文成绩回回都不及格。他怕同学笑话,也怕家长责怪。带学习班的王老师看出了小宇这种复杂的心理,在一次上课之前,并没有急于讲课,而是先拍拍小宇的头问道:“你喜欢听童话故事么?”小宇马上露出笑容说:“喜欢”。于是王老师娓娓动听地给小宇讲了一个童话故事,并对他说:“这次的作业,就是每天看一篇老师发的一本童话故事集,看完之后,你可以用自己的语言给老师讲故事,写在日记本上好不好?”小宇很高兴地接受了这份作业,回家认真读了几篇故事,激发了写作文的灵感。

孩子不爱学习,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原因:

原因一:认为学习的内容晦涩难懂。

孩子觉得,老师教的那些课本知识让他们感到陌生,因为有些内容,跟他们平时接触的现实生活无关,所以会有排斥心理。

原因二:不知道学习的目的是什么。

孩子在学习上比较懒散的一个根本原因就是,他们其实从来就是在盲目的、被动接受知识。并没有人跟他们明确地说过,学习这件事对其自身的发展有什么决定性的作用,以及为什么学习。

原因三:没有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

大多数孩子不懂得,在学习大量的知识之前,应该先去研究最简便、有效的学习方法,所以学习效率低。长此以往,孩子就会失去信心,从而带来厌学情绪。

原因四:贪玩好动,认为学习枯燥乏味。

大部分孩子都是爱游戏多过爱学习,认为游戏比学习有趣。所以家长一提到让孩子去做功课,他们就带着非常反感的情绪,硬着头皮学习,把学习当做任务完成。

所以,并不是孩子们不想上进,而是这些因素导致他们对学习失去兴趣,令他们无法把注意力放到学习上。基于这些误区,家长要帮助迷茫中的孩子增强对学习的兴趣,不妨试试以下三个方法:

方法一:先深入的了解孩子喜欢什么。

有的男孩从小就喜欢用彩绘笔画漫画,有的喜欢讲故事,有的爱唱歌,有的喜欢探索自然现象等。家长应该先找到孩子先天的特长,再根据这个特征,去帮助他们选择今后主要想从事的职业方向,从小就培养他们的一技之长。

方法二:让孩子通过发挥特长来建立信心。

没有人是天生就爱学习的,有些人的能力在童年就得到了肯定,在这种正面的心理暗示下,才渐渐明白,不断的学习会使他的各方面都能获得增益,于是就开始萌生对学习的喜爱了。所以家长要让孩子参加一些专门技能的比赛活动。比如参加绘画比赛、奥数比赛、作文比赛等。

方法三:让孩子从浅尝辄止到深入研究。

启蒙教育的开始阶段,其实是比较难起步的。因为这个时候的儿童,没有深入学习的体验,又天性爱自由,在学业上就容易出现只图新鲜、不求甚解、敷衍学习任务等负面现象。而对各种学科走马观花式的学习,是不容易有成就感的,孩子也就无法发自内心地爱学习。可以根据他们的特长,来启发孩子专门研究某一类学科的知识。当他了解这类知识比较深入以后,自然会在知识的沉淀中安静下来,慢慢地会从浅尝辄止到习惯对事物深入研究,乃至喜欢展开对所学课题的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

方法四:寓教于乐,把枯燥的学习变得生动有趣。

大多数男孩总是喜欢回避繁重的学习功课,把心思都放在了玩上。所以对天真的儿童来说,硬性灌输的强制性方式是不适宜的,要根据他们年龄的阶段,来因地制宜地去制定教育计划。在他们喜爱的游戏中引导学习,就是非常实用有效的方法。比如上生物课时,带领孩子亲近大自然,根据书本的指导,去研究一些昆虫的习性和种类;或者组织学生用英语编排一些经典戏剧、小品来进行表演;去博物馆参观“四大发明”之类的文物和一些现代科技成果,这些都将启迪他们对科学的追求和研究的兴致。

孩子承载着社会的未来,家长和老师要激励他们,不断培养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在学习中迸发出智慧的光芒,对他们未来的人生都将大有帮助。

要想学习好,注意力不能少

俗话说:“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男孩要想在学习上“磨杵成针”,取得优异的成绩,就需要具有长时间保持专注的学习能力,但由于他们具有活泼好动的天性,大脑发育还不够成熟,很难把注意力长时间放到一件事情上。这些先天特征和薄弱环节,使孩子无法把整个身心全力以赴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飞飞是个聪明伶俐的一年级小男孩,他每周都要参加各种课外班,比如美术班、书法班、电子琴班、英语班等等。孩子表面上忙得不可开交,可飞飞的爸爸最近总感觉,儿子不过是心不在焉地听讲。每次去接他的时候,都看到他摇头晃脑地跟小朋友说悄悄话,或者在座位上玩。结果回家仔细一问,其实飞飞什么具体内容都没有学会,只听个走马观花。一个学期下来,看着孩子收效甚微的学习成绩,飞飞父母傻眼了,开始担忧起来。心想这孩子看上去不但聪明且反应快,却为什么比同龄的小朋友学习成绩差很多呢?后来,张老师通过观察孩子的课堂状态,向飞飞父母道出了问题的症结,其实是因为飞飞学习时不够专注,甚至很难完整地听完一节课,才出现了这种情况。

飞飞的情况,是男孩在接受早期教育中普遍存在的现象。父母如果不明就里,一味地硬性灌输,是得不到好效果的。应该先去跟他们进行交谈,深入地体察孩子的具体情况,细心地去查找导致孩子专注力差的根本原因。

原因一:当孩子在听自己不喜欢的学科时。

孩子总是对他们感兴趣的事物,才会真的去用心思索。如果遇到他们认为枯燥乏味的课程,就会产生排斥心理,导致不能专注听讲。

原因二:当孩子听内容晦涩、不好理解的课程时。

孩子的思维方式很简单,不太容易接受成年人的那种思想模式。当他们不适应这种模式时,就无法领会教学内容的含义,导致学习不专注。

原因三:当孩子在做那些需要投入大量时间才能完成的作业时。

孩子的耐心跟成年人相比,毕竟还是很有限的。如果需要处理的作业过多,他们就会很快产生疲倦和厌烦心理,导致学习不专注。

由于儿童的身心还在生长发育中,所以各方面的能力都还很薄弱。家长在发现孩子出现这类问题的时候,不应以成年人的标准去衡量他们,更不要对他们灰心,应针对他们的年龄特征积极客观地想对策。

家长要培养和提高孩子学习的专注力,不妨试试以下几个策略:

方法一:与孩子的思维同步。

要在交流中向孩子教授知识,渐渐地做到跟他们思维同步,这样就能在孩子将要分神的时候,及时地把他们的思绪带回到课题上来。还要多掌握一些儿童心理学的知识,这样才能在传授知识的时候,知道孩子在什么时候是什么心态,思维导向是什么。

方法二:让孩子树立遵守规则的观念。

孩子的天性是自由、散漫的,要让他们懂得:放任自己,不肯专心学习,就无法获得成功。要想学业有成就必须克制自己的惰性、加强约束力、一鼓作气、克服万难,才能取得好成绩。

方法三:排除干扰孩子学习的其它事物。

有的时候,其实孩子主观上想好好学习,却因为客观原因,听课的状态才受到了干扰。比如附近有噪音,或者孩子想参加某些课外活动,无法专心致志地学习。如果孩子学习不专注是这类原因造成的,就应该先让他们尽情地参加课外活动,释放他们多余的体力和想法;然后创造好的学习环境,让他们在释放过后,可以安静地听课。

方法四:从孩子感兴趣的课题开始教。

想提高孩子的专注力,不能操之过急。可以先从他们比较喜欢的、内容比较浅显易懂的课程开始教起,比如让他们观察大自然的动植物、观测天文、做卡通类的工艺品,等等。这样就能大大提高孩子的专注力。当这个能力渐渐养成后,再进一步去开一些更深入、更复杂的文理课程。

传统教育中“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学习精神,对现在的孩子仍然适用。孩子只有保持全神贯注、专心致志地听课状态,才能有效的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生活作息有规律,学习才有保障

孩子从小学到大学的学习过程,是个任重而道远的事情,需要循序渐进。有的孩子在学习中仅靠一时的热情,平时非常懒惰不肯学习,只喜欢在临考之前,搞“临阵磨枪”的突击性补习。因此学习成绩时好时坏,而在这种不稳定的学习状态下,学业的进步是得不到保障的。

苗苗是个刚上初中三年级的男孩,因为初一、初二的功课内容比较浅显,他又很聪明,所以苗苗过去的学习方式虽然显得很随性,却一直都在班里排前十名。但上了初三以后,由于学习进度开始加快,学习内容开始加深,他才发现,过去靠耍小聪明的学习方式,使他掌握的知识不够系统;记的具体内容也很不扎实,导致自己开始感到很难听懂数学、英语等课程的复杂内容,每天的学习进度也变慢了,显得很吃力。同时他看到那些仍然保持前十名的同学,一如既往地在不紧不慢的学习节奏下,平稳地加快着学习的步伐。于是苗苗在感到这种无形的竞争压力后,开始试图追赶。每天精神紧张的他,经常熬夜学习到凌晨一点,结果第二天上课的时候感到头晕目眩、精神萎靡,白天大段时间,他都用于趴在课桌上打瞌睡、空想和发呆,对课程干脆听不进去……

其实苗苗的这些情况,是很多中学生普遍遇到过的问题,那么这种不规律的生活方式会导致哪些方面的危害呢?

危害一:男孩做事好冲动,缺少耐心,不规律的生活方式将给身体状况、学习成绩造成较大的起伏。

危害二:学习很盲目,学习的逻辑次序容易混乱,甚至无法有效地进行下去。

那么怎样才能使孩子的学习成绩得以保持呢?家长可以教会孩子使用以下方法安排生活作息。

方法一:让孩子根据自己的情况统筹安排计划。

学习也像打仗一样,要有目标和策略,要先让孩子明确自己每个阶段的学习目标,同时要统筹安排学习生活。比如了解需要克服的学习障碍大概有哪些,哪些学科是自己薄弱的环节,需要专门补充;哪些学科是自己的强项,可以专门深入研究一些拔高的题,以拿到更好的分数;哪些体育项目是自己擅长的,哪些是需要加强锻炼才能达标的;或者自己由于高度紧张导致睡眠不好,需要多久能把睡眠调节好。根据这些实际情况,来安排周、月、学期、总体及各个环节的生活学习计划,在保持住一定成绩的基础上再提升。

方法二:制定日常时间表,合理安排生活起居。

让孩子根据学校课程的安排和自己生活的起居,来制定作息时间表。比如早晨起床时间,中午休息时间,晚上睡觉时间,每天的上课时间,课后的复习时间,一日三餐的时间,体育活动的时间,生活娱乐的时间,购买生活和学习用品的时间等。把每周要做的这些具体的事情,都划分出相对固定的时间模块,轻易不去打破这种有节奏的生活轨迹。

方法三: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不搞疲劳战术。

有的男孩喜欢把课业压到半夜才去做,牺牲睡眠时间来保证完成学习进度。结果发现学习、生活都因此进入了恶性循环,既学习不好,也休息不好,事倍功半,得不偿失,学习成绩持续下降。其实无论学习怎么忙碌,都不应该以牺牲睡觉时间、破坏睡眠为代价,只有保障了充分的休息,才有耐力长期、稳步地完成学业。

方法四:饮食有规律,不暴饮暴食。

每周的饮食都要有相对固定的食谱,并合理搭配。比如有的孩子在吃上很随性,刚吃完油腻就吃生冷;或者一段时间天天吃荤,一段时间天天吃素,一段时间天天吃零食;或上顿吃的非常多,下顿吃的非常少,甚至有时干脆不吃饭。这些不良习惯,会使孩子的胃肠消化系统紊乱,甚至在学习的关键时期,因消化不良影响了学业。要防止这种现象则应食量适度,冷热荤素搭配,多吃主食,少吃零食,食谱相对固定,保证均衡摄入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

所有事物都有其运行规律,如果轻重缓急失度,或因顾此失彼而偏废,就会导致生活学业一团乱。孩子在学习生活中要有条不紊、循序渐进,学业上才能够步步为营,取得稳步上升的好成绩。

培养爱读书的男孩,加强自身竞争力

古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因为书籍是历史的写照和知识的宝库,所以博览群书是孩子成才的必经之路。当代的社会环境是复杂且多元化的,男孩容易被喧嚣的闹市和浮华的社会风气所熏染,因此,孩子能够不被环境影响,有爱读书的好习惯就更显得很可贵。

李先生的儿子小伟是个初中一年级学生,他过去除了上课以外只喜欢踢足球,很少看书。有一次学校组织了知识竞赛,李先生看到儿子的很多同学都在滔滔不绝的用广博的知识回答各种问题,而小伟却傻傻地愣在那里,当听到一些同学提出的见解时,他只会随声附和,根本没有自己的思想可以表达。很显然,其他孩子都在背后用功,并掌握了很多种科学文化知识,而相比之下,儿子比同龄人掌握的知识少很多。李先生心想,如果在这个阶段就与其他孩子的学识差距这么大,那以后儿子怎能在社会竞争中有一席之地呢?所以从那以后,他就试图想办法培养小伟读书的习惯,却发现想让懵懂的儿子突然养成这种习惯,其实并不容易。虽然小伟自己也希望像其他优秀的同学那样见多识广,但李先生由于在这方面没有经验,所以还是不知道应该从哪里下手指导儿子读书。

很多父母认为,只要孩子学习成绩好就可以了,不应该看课外书,那样会影响学业。所以,当孩子看一些所谓的“闲书”时,大多数家长都会横加干涉,很容易忽略孩子的阅读需求。其实,读书对孩子的发展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第一,读书可以帮助孩子储备科学文化知识。

在知识爆炸的年代里,孩子如果没有一定的知识的积累,是很难胜任今后激烈的社会竞争和本职工作的。

第二,读书可以填补孩子在接受教育中的缺失。

由于有的父母本身学识不够,在言传身教上无法满足孩子求知的需求,所以通过读书可以填补这部分缺失。

第三,读书可以拓展孩子掌握知识的领域。

学校所教的是常规的学问,是学生分内的事,而普遍阅读则是对孩子知识宽广度的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