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男孩,如何成就卓越
46282900000016

第16章 品格培养,美好的德育让男孩更优秀(2)

要培养孩子的责任心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应该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入手。让孩子在家务劳动上感受责任的分量,走出以自我为中心的怪圈,强化对他人和周围环境的责任心。责任心的培养,还要通过孩子自身的实践来体验,让孩子承担自己失职的后果,家长若越俎代庖,只会适得其反。当然,父母在家中要为孩子树立好的榜样,家长只有自己做到“言必行,行必果”,才能树立自己的威信,也才有资格要求孩子负责任,并在言传身教中跟孩子一起进步。

男孩不懂感恩,家长要及时提醒

现在有些孩子由于被家长溺爱和娇纵,很容易养成利己的思维模式。他们往往忘记了,自己应该有孝敬长辈的意识和常怀感恩的心。人与人交往过程中需要互相体谅,相互存有感激之心,孩子也不能例外。感恩是近些年大家经常提到的问题,也就是说要学会对别人的帮助表示感谢,这是一种处事哲学,也是正常人的一种心态,要想使生活充满快乐,那就要学会感恩。

现在的孩子总认为自己的生活不幸福,总是在怨天怨地,辛苦的父母也成了他们抱怨对象。在他们的眼中,别人为他们做的所有事都是天经地义的,他们安稳地享受都是应该的。他们从来没有意识到自己是在白白享受别人的劳动成果,从来不会体谅身边给过自己帮助的人,很少对他们真诚地说一声“谢谢”,也不会主动去关心别人。一个不懂得感恩的人今后怎样和人交往?怎样融入到复杂的社会中?

懂得感恩的人能够拉近与其他人之间的距离,减少与别人的摩擦,获得更多的帮助,为自己的生活创造更和谐的环境。懂得感恩的人才能体味出生活的美好,从而使自己更加幸福。

孩子们一直生活在别人的恩赐中,他们虽然还小,但是也要学会感恩。感恩不仅是一种人人必备的社交礼仪,更是孩子们应该具备的一种健康的心态。

教孩子学会感恩,首先让孩子从感谢身边的人开始,父母、长辈都是首选对象,孩子的同学,身边的路人都是孩子的感恩对象。

教育孩子感恩,尤其要感谢身边的人,不仅是对他人的一种回报,更能使孩子的生存空间更大,更有利于他们的人际交往,使他们更加热爱生活和身边的人。

小海已经八岁了,但是上下学仍然由爷爷奶奶接送。有一天放学后,爷爷和小海一起乘公交车,而车上剩下一个空座位,小海毫不犹豫地奔上前去,悠然自得地坐在了上面,还把书包递给爷爷。爷爷也是很自然地站在孩子身边,时不时扶一下小海,生怕孩子从座位上掉下来。其实这位爷爷已经八十多岁了,每天的生活都是这样的。每次都是将最好的东西给孩子,无论自己怎么难受,爷爷都认为这是理所应当的。后来父母批评了小海,他深刻认识到自己不懂得体谅爷爷的错误。于是,每天写完作业,他就陪爷爷聊天,还帮爷爷打洗脚水,一家人都对小海的表现很满意。

现在的很多儿童都有过故事中小海的情况,当家长发现孩子出现这类不知感恩的情形后,应该怎样引导他们呢?不妨试试以下两种教育方法:

方法一:帮孩子学会转换观念。

应该鼓励孩子经常观察身边的事物,然后引发他们的感想,自然会心存感激。经过长时间锻炼,使孩子们那颗认为所有享受都“理所当然”的心转变为“满怀感恩”的心。教孩子去认真观察体会,他们会发现生活的馈赠,从而学会感恩。

方法二:让孩子同时具有感恩的思想和行为。

告诉孩子要把心态化为真诚的行动。孩子只怀有一颗感恩的心是不够的,最重要的是他们能运用到实际的生活中。对别人给予自己的一点儿小帮助、一份礼物,哪怕是一个善意的微笑都应以自己最真诚的感谢来回报,时刻谨记“谢谢”。让孩子从小做起,从小事做起,感谢身边所有给予过我们帮助的人。

教孩子学会感恩,可以培养出孩子健康的心态以及健全的人格,让他们懂得知恩图报。

在男孩心中种下同情心的种子

“人之初,性本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孩子的同情心是与生俱来的。然而近年来,一些新闻却令人触目惊心。例如:好几个同学殴打一个女生,还有一些男生在一旁围观并拍照;几个男同学围殴弱小的男生,边打边笑;男孩把小猫摔在地上,狠狠踩上几脚……这些都是孩子缺乏同情心的表现,如果任由这种情况下去,将给孩子带来很严重的后果,对他们的成长极为不利。

因为性别差异,相对女孩来说,男孩的同情心似乎更欠缺一些,因此,家长有责任从小就要有意识培养心地善良的男孩,千万别在不经意间让他们变成“冷血动物”。在关心孩子智力发展的同时,更要关心他们的爱心和同情心的发展。

七岁的男孩小杰放学回家后对妈妈说:“我们今天在外面上体育课的时候,发现一只小鸽子死了,孤零零地躺在地上,特别可怜。老师说它身上有伤,是被人打死的。小鸽子得有多疼啊!好多同学都哭了,后来老师和我们一起把它埋了。”

“那你哭了吗?”妈妈问道。

小杰不好意思地说:“我是小男子汉,没有哭。”

“小男子汉也要有同情心,当然,我知道你心里是同情小鸽子的,并不一定要哭。”妈妈对他说。“你说小鸽子很可怜,就说明你是个有同情心的好孩子。”

听了妈妈的话,小杰若有所思地去外面玩了。

过了一会儿,小杰从外面回来,高兴地说:“妈妈,我要去捉蝴蝶,花园旁边有很多漂亮的蝴蝶,隔壁的楠楠就抓了一只,他说把蝴蝶夹在书里会很好看。”

妈妈想了想,问:“你忘了小鸽子吗?小鸽子被人打死了,很可怜。如果你把蝴蝶抓来夹进书里,蝴蝶也会很疼,还会死掉,是不是也很可怜呢?”

小杰认真地思考着,然后说:“那我不要蝴蝶了,可是楠楠抓住的蝴蝶怎么办呢?”

妈妈反问他:“你说怎么办好呢?”

小杰说:“我去告诉楠楠把蝴蝶放了,让他不再捉蝴蝶了。”

妈妈微笑着亲了小杰一下:“你能这样做,说明既有同情心又会处理问题。”

研究发现,婴儿出生后,听到其他婴儿的啼哭会不舒服。有人认为,这是人类同情心的最初表现。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们渐渐能够区别他人和自己的痛苦,也开始懂得安慰别人。这些都体现了孩子善良的本性。

然而,孩子有时候也会为了满足自己的意愿而不顾别人的感受,比如自己的玩具被别人拿了,他就会推开别人,从而保护玩具。其实,这并不是孩子的错,而是因为他们还没有学会正确运用自己的善良。

家长需要有意识地培养男孩的同情心,让他乐于助人、善良随和,最终成为富有爱心的人。培养同情心需要一个过程,不能操之过急,应按照下面的方法,始终如一地做下去:

方法一:让男孩了解各种感觉。

首先,家长可以告诉孩子,他的行为会给别人带来什么感受,比如他替下班回家的妈妈捶背,就对他说:“真是好孩子,这么心疼妈妈!”他会知道他的这种做法是被认可的;当孩子不是那么友善时,也要心平气和地说:“你拿走了明明的玩具,他很难过,你想想怎么做能让他开心一点?”

还有一种让孩子了解自己情绪的方法,可以每个星期在小画板上挂一幅表示人的某种情绪的画,如高兴、生气、惊讶、悲伤等,然后和孩子谈谈他在哪些时候感受过类似的情绪。

方法二:让男孩理解别人的行为。

当看到别人做好事时,应提醒男孩注意,比如可以说:“记得超市里那个阿姨吗?我的袋子掉在地上了,她帮我捡起来,真是好人。”这样做,家长就可以让孩子加深理解别人的行为会如何影响自己的情绪,从而培养孩子的同情心。

方法三:教给男孩基本的礼貌常识。

良好的举止是孩子表达对别人关心和尊重的最好方式。在孩子可以用语言和别人交流之后,他就能开始说“请”、“谢谢”等礼貌用语了。家长首先要对孩子和别人以礼相待,做好榜样,他就会明白,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外面,礼貌用语都应该作为日常交流的常用语。

方法四:让男孩完成一点小小的任务。

研究发现,有责任感的孩子会无私地关心他人。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可以让男孩喂养宠物来培养他的爱心和耐心。如果家长还能适当地给予表扬,那么效果会更好。同时运用一些语言鼓励,如:“你看,狗狗朝你摇尾巴呢!你喂它吃东西,它很开心!”这样会让孩子更有成就感。

在培养孩子的同情心时,家长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平时孝敬老人,同情弱者,用榜样的力量来影响孩子,有意识地引导他们去模仿,并不断加以强化。

“孝心”是男孩良好品德的基础

当男孩无视父母的痛苦,不关心、不体贴、不照顾,反而蛮横不讲理,向父母提出更多的要求,家长会不会感到非常愤怒、伤心、难过,觉得自己白养了个不懂事、没有一点良心的孩子?

自古就有“羊跪乳,鸦反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传统美德。可是如今,感恩、孝顺之心却渐渐地远离了孩子。一个孩子连孝心都没有,是不可能会关爱他人、关心社会的。因此,家长不能光顾孩子的技能培养,而忽视了孩子的孝心的培养。

奇奇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他一直跟爷爷奶奶一起生活。最近,奶奶生病了,躺在床上养病,都是爷爷给他做饭。可是他吃了一口,却不肯吃了,还说:“爷爷,您做的饭一点也不好吃,我不想吃了,我自己买方便面吃。”奶奶心疼奇奇,怕他老吃泡面营养跟不上,于是每天都苦撑着身体,做好饭菜,等奇奇放学回来吃饭。即便如此,奇奇还是提各种各样的要求,不是嫌奶奶做的菜太简单,就是挑剔这挑剔那。有一天在做饭时,奶奶支撑不住,晕倒了。爸爸妈妈从外地赶回来,知道事情的起因后,责怪奇奇:“奶奶年纪大了,现在还生病,你怎么一点都不知道关心她!真是白疼你了!”

孝顺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如果一个孩子连对自己的父母都没有孝心,危害的不仅仅是父母,还会危害他人,严重时还会危及社会。

孩子没有孝心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家长过于溺爱孩子,让孩子觉得所做一切都是应该的,没有感恩之情。

2.家长不尊重长辈,孩子也会模仿家长的言行举止。

3.孩子表达孝心时,曾被家长拒绝过。

4.家长忽略从生活小事中培养孩子的孝心。

小吉的奶奶今年70多了,老人家身体可硬朗了,每天早早就跟几位老年人一起晨练。妈妈总是把饭菜做好了,放在电饭锅里保温,等奶奶回来能吃到热腾腾的饭菜。平时,妈妈也常常告诉小吉要尊敬老人,每次出去买衣服,妈妈总会想着给奶奶买一身衣服,带一些奶奶爱吃的糕点和水果。妈妈对奶奶的好,小吉全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平时妈妈上班很累,脚疼时,小吉就帮妈妈倒好水,让妈妈泡脚。妈妈给他买了些好吃的,他也会想着给奶奶留着。小吉对父母非常体贴,对爷爷奶奶也非常关心与照顾,让爸爸妈妈感到无比高兴。

孩子有孝心,就能够主动关心自己的父母或长辈,就会把父母或长辈放在他心里的第一位,想他们所想,急他们所急,为父母或者长辈做些他能做的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这对他们的成长也是非常有好处的。

那么,家长如何培养孩子做一个有孝心的孩子呢?

第一,给孩子做孝道的好榜样。家长在孩子面前尊敬长辈,照顾与关心长辈的生活点滴,都会影响孩子对孝心的理解,从而会变得有孝心。

第二,要给予孩子表达孝心的机会。生活中,有些孩子很想为自己的父母做一些事,表达他们对父母的爱,往往会被父母拒绝。其实,哪怕是孩子做了一件很小的事情,家长也要接受孩子的孝心,并给予感激和赞赏,孩子才会养成自觉孝顺父母的习惯。比如,孩子削好了苹果,送给妈妈吃,妈妈一定要接受并表扬。

第三,教孩子懂孝道。家长可以通过给孩子讲故事,唱儿歌或者角色互换表演游戏等方式,教孩子了解“孝”的含义,知道“孝”的表达方式。如:《慈母吟》。家长跟孩子做游戏,让孩子扮演如何照顾妈妈的角色,看得多了,听了多了,做得多了,自然就会有孝心。

“百善孝为先”,孩子如果没有孝心,家长就要首先反思自身。家长要注意让孩子从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做起,培养孩子做一个有孝心、尊敬长辈的好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