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三天读懂心理学
46282200000030

第30章 成功心理学:想成功,请播下成功的种子(3)

其实,走向成功的路也是如此,没有什么事情是在瞬间一蹴而就的,在这个逐渐成功的过程中,只要保持不焦躁的乐观心态,我们离成功的距离就会越来越近。

美国和英国的两个心理学研究所,曾联合对中学毕业照中的部分学生进行了长时间的跟踪调查。研究人员收集了一批初中和高中全班同学的毕业照,每张毕业照中都有四五十人,或五六十人。通过对每张毕业照的观察,总可以发现一些同学面带着善意的微笑和自信的光芒,也可以发现一些同学抑郁寡欢。

研究人员收集的毕业照越来越多,直到5万人。经过长达41年的调查研究,结果他们发现:从总体上看,毕业照中面部表情比较好的这部分人,其事业的成功率以及生活的幸福程度,都远远高于那些面部表情不好的人。

对于这两种不同命运的现象,心理学家解释道:人生,其实就是在不断地进行选择,不管是自觉的还是不自觉的,也不管是意识到的还是没意识到的。如果一个人从年轻的时候就选择了积极的心态,那么积极的心态就会一步一步地引导其走向成功和幸福。

反之,如果一个人从年轻的时候就选择了消极的心态,那么消极的心态就会一步一步地干扰其走向成功和幸福。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人生就是选择,选择决定人生。

根据心理学家的统计,每个人、每天,大约会产生5万个想法。如果你拥有积极的态度,那么你就能乐观地、富有创造力地把这5万个想法转换成正面的能源和动力;如果你的态度是消极的,你就会显得悲观、软弱,同时会把这5万个想法变成负面的障碍和阻力。

最后,请大家听一个小故事:一个小男孩,参加完学校的运动会,兴高采烈回到家里,他的父亲问:是不是拿了第一名啊?小男孩说,没有,是第二名。父亲好奇地问,那你还这么高兴?他眉飞色舞地回答:哎呀!你不知道,那个第一名被我追得有多惨。

这也让我联想到“蘑菇定律”,蘑菇定律是指许多组织对待初出茅庐者的一种管理方法,刚参加工作的初出茅庐者往往被置于阴暗的角落,不受部门重视,还常有无端的批评、指责、得不到必要的指导和提携。

如果此刻的你,刚入职,正在蘑菇定律中迷茫,请你相信成功永远属于那些抱有积极心态并付诸行动的人。挑战自己的消极想法、消灭自己的消极想法。不要因为我们的心态而使自己成为一个失败者,更不要因为暂时的失意而生活在沮丧和阴影中!

用最乐观的精神支配、控制自己的情绪,积极行动起来,一步一步走向成功!

不值得定律:不值得做的,一定不要做

对于不值得定律,最直观的表述是:人们认为不值得做的事情,就不值得做好,这个定律似乎再简单不过了,但它的重要性却时时被人们疏忘。不值得定律反映出人们的一种心理,一个人如果从事的是一份自认为不值得做的事情,往往会保持冷嘲热讽、敷衍了事的态度。不仅成功率小,而且即使成功,也不会觉得有多大的成就感。

在一定时期内,一个人的资源和能量是有限的。不值得做的,千万别做。因为不值得做的事消耗大量时间与精力,得到的可能仅仅是一丝自我安慰和虚幻的满足感。梦醒后,你会发现该做的事一件都没有做,而自己却已疲惫不堪。

成功人士和那些具有领袖气质的人,往往都倾向于做自己喜欢或认为重要的事,而对于其他事,能不做就不做,能推迟就推迟,实在非做不可的话,也要想个最简便的做法。我有一个朋友,在离开他的高收入公司时说:“我累了,该离开这个不能给我精神振奋的地方了。我惋惜那些逝去的时光。离开不是软弱,而是追求自己的勇敢。”

假如你的工作过于忙碌,以至于你没有时间去思考,你将无法充分利用你的成就,只有在降低工作量后,你才有空做广泛而非狭隘的研究。假如你过于专注于自己小小的领域,就不会知道其他领域对你目前从事的事有影响的信息和思想。

因为,你需要广泛涉猎、学习他人所做的事,否则创新就不可能发生。在现代社会,全新的发明极少发生,创新几乎总只是将两种以上已知的观念以新奇的方式组合在一起。其实很多事情,我们都是知道不值得做的。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认清实际问题哪些是值得、哪些不值得,去掂量孰轻孰重,分清主次,这样才能帮到我们自己。很多时候,做一件正确的事情,要比正确地做十件事情重要得多。在做事情时千万不要受不重要的人和事过多的干扰,因为成功的秘诀就是抓住重要的目标不放。

在这里,我想到了兼职,这是一种都市新时尚。当然,缓解来自都市生活的经济压力是众多都市人选择做兼职的主要原因之一。

然而,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工作一天下来,岂有不累之理?不但工作累,处理人际关系也累,还有许多不能言传的累。这些累,都是上班族的普遍感觉,许多人常抱怨“很疲劳很累”“怎么睡也睡不够”,但是经过检查,结果还是找不出病因。

事实上,疲劳是正常的心理反应,在人体经过脑力激荡或剧烈运动,甚至焦虑不安后,就会有暂时性的疲劳感出现,通常只要经过一番适当的休息和调养,都会在短时间内恢复。除此之外,医学上也会有一些疾病造成的慢性疲倦感,很难借助于休息来恢复,例如,癌症、自身免疫疾病、各种感染、内分泌疾病等。

如果一个人身兼数职,在努力扮演好各种角色时,常常忘记自己的需要,体力透支、睡眠不足、营养不均,加上工作压力,倘若得不到缓解的机会,许多慢性疲劳症候就会在身上一一出现。如果身体长期处于不眠不休的状态,就好比车子,一直不停地开着,迟早会出乱子。

有一个心理学调查显示,人类精力的60%以上用于抵抗压力的侵蚀、完成责任以及对规章制度的遵循上。大量无效的人际交往浪费着我们的创造力,消耗我们的热情,剥夺我们的人生乐趣,机械地强占我们的时间和生命,生命的浓度在不知不觉中降低了。

那么,哪些事值得做呢?一般而言,这取决于是否符合我们的价值观,符合价值观的事,我们才会满怀热情去做。还有,当一个人如果做一份与他的个性气质完全背离的工作,他是很难做好的,如一个生性活泼的人成了档案员,或一个内向的人却不得不去做业务。

有个小故事说的是:有一天,比尔·盖茨又像往常一样,吃完饭在自家的后花园里散步,结果发现地上有一张十万美元的支票,于是他就弯下腰,一边把支票捡起来。后来管家问他:“先生,上次你同样看到这张支票,但您没有捡,那这次是因为什么才捡呢?”盖茨哈哈一笑说:“上次我是在上班的时候,我弯腰和打电话的时间都不止赚十万美元,这次不同嘛!吃完饭散步都有钱捡,值得啊!”

对个人来说,不值得做的,就一定不要做,应该在多种可供选择的奋斗目标及价值观中挑选一种,然后为之而奋斗。“选择你所爱的,爱你所选择的”,才可能激发我们的奋斗毅力,也才可以有所作为!

卢维斯效应:谦虚让人进步

心理学家指出,没有人想成为无名之辈,几乎人人都希望做一个重要的人。但是在这个过程中,要懂得心理学中的卢维斯效应,那就是:谦虚不是把自己想得很糟,而是完全不想自己。如果把自己想得太好,就很容易将别人想得很糟。

自信者由于有着内在的、稳定的自我价值感,因而,他们也能看到别人的长处,肯定别人的价值,盲目自大者却刚好与此相反。

有这样一个故事,讲的是鹰王和鹰后从遥远的地方飞到远离人类的森林。它们打算在密林深处定居下来,于是就挑选了一棵又高又大、枝繁叶茂的橡树,在最高的一根树枝上开始筑巢,准备夏天在这儿孵养后代。鼹鼠听到这个消息。大着胆子向鹰王提出警告:“这棵橡树可不是安全的住所,它的根几乎烂光了,随时都有倒掉的危险。你们最好不要在这儿筑巢。”

嘿,这真是咄咄怪事!老鹰还需要鼹鼠来提醒?你们这些躲在洞里的家伙,难道能否认老鹰的眼睛是锐利的吗?鼹鼠是什么东西,竟然胆敢跑出来干涉鸟大王的事情?

鹰王根本瞧不起鼹鼠的劝告,立刻动手筑巢,并且当天就把全家搬了进去。不久,鹰后孵出了一窝可爱的小家伙。

一天早晨,正当太阳升起来的时候,外出打猎的鹰王带着丰盛的早餐飞回家来。然而,那棵橡树已经倒掉了,它的鹰后和它的子女都已经摔死了。

看见眼前的情景,鹰王悲痛不已,它放声大哭道:“我多么不幸啊!我把最好的忠告当成了耳边风,所以,命运就对我给予这样严厉的惩罚。我从来不曾料到,一只鼹鼠的警告竟会是这样准确,真是怪事!真是怪事!”“轻视从下面来的忠告是愚蠢的,”谦恭的鼹鼠答道,“你想一想,我就在地底下打洞,和树根十分接近,树根是好是坏,有谁还会比我知道得更清楚的呢?”

做人要谦虚为怀,多方调节好心态,多信任别人,掌握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用联系的全面的观点看待一切。沟通是合作的基础,人们必须懂得运用沟通的方法,保证和同事最大限度的合作。

生活中不难发现这样的同事,虽然,此人精明能干,口若悬河,但别人很难接受他的任何观点和建议,这种人多数都是因为太爱表现自己,总想让别人知道自己很有能力,处处想显示自己的优越感,从而能获得他人的敬佩和认可,结果却往往适得其反,失掉了在同事中的威信。

在心理交往的世界里,人与人之间理应是平等和互惠的,正所谓“投之以桃,报之以李”。那些谦让而豁达的人们总能赢得更多的朋友,天天门庭若市,日日高朋满座。相反,那些妄自尊大,高看自己,小看别人的人总会引得别人的反感,最终在交往中使自己走到孤立无援的地步,别人都敬而远之,甚至厌而远之。